“哄小孩”需真功夫——浅谈少儿版编采人员应具备的素养

2012-08-15 00:43李识金
中国地市报人 2012年3期
关键词:千山版面栏目

□李识金

(千山晚报,辽宁 鞍山 114002)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美国佩恩基金会开始着手于媒介与青少年研究。众多西方学者的研究当中,尼尔·波兹曼将童年这个概念与大众媒介更为紧密地联系起来,认为印刷媒介有效地隔离开成人世界和儿童世界,让儿童得以享有身心健康的童年。可见,纸质媒体对于少年儿童的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今天,越来越多的纸质媒体设立专门的版面服务于少年儿童,而作为少儿版面的编采人员的基本素养则直接影响了版面的质量。

《千山晚报》自1999年开始创办专门服务于青少年读者的《成长》版,并在提升编采人员素养方面有以下感悟。

少儿版面编采人员重有政治意识

新闻是政治性极强的工作,儿童又是时代未来的主人。这就要求少儿版面编采人员应在正确的世界观指导下,具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和政策理论水平,具有政治敏锐性和清晰的思辨力,能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工作中心。

少儿版面编采人员只有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和社会敏感性,掌握正确的思想方法,善于准确地发现问题,精辟地分析问题和完满地解决问题,才可能使小读者吸收既符合时代气息,又符合政策方针的有效讯息。

少儿版面编采人员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少儿版面编采人员最基本也是最高的努力方向是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不仅是个人行为,更是群体形象的缩影,她牵连着敏感的政治神经。因此,强烈的责任心和高度的敬业精神对于他们来说尤为重要。

《千山晚报·成长》专刊有一个栏目是通过信笺的形式回答一些少年朋友的问题,编辑每周选择一两篇典型的小读者问题刊登,其余的不在报纸上刊登的内容也都一一回复了。最多的时候,每天收到36封读者来信,但是编采人员都仔细阅读,思索方法,认真回复,从不怠慢。从创刊坚持到今天,有的小读者,提的问题从来没有在报纸上刊登过,却在日常的编读往来中和编采人员成为了朋友。“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读者们称赞这些栏目是“心”栏目。而编采人员既能说到小读者心里,又能与时代大局相符合的回复,使小读者积极地关注和信任着这一栏目。

总之,少儿版面编采人员是在通过自己的智慧、才华、风格或者魅力来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大众。因此提高版面质量,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大力提高从业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这也是党的新闻工作的本质要求。

少儿版面编采人员贵有赤子之心

赤子之心,贵在有纯洁无瑕的心。它是一块莹白的玉,不是华美而耀眼的,却有一种清澈的魅力。这样的人,常常像孩童一样,用毫无挑剔的眼光观察世界。

古今中外,许多伟大艺术家、文学家、音乐家,都曾以天真诚挚的心情创作过为孩子们所喜欢的作品。大音乐家海顿的《玩具交响乐》,柴可夫斯基的《胡桃钳组曲》、《睡美人》、《天鹅湖》,德布西的《儿童天地》,以及大制片家华特·迪士尼的卡通影片中的音乐,都流露着非常美丽多彩的、属于孩子们的幻想。我们可以想象,这些大师的心灵是何等的纯净与天然!唯大艺术家能始终保持一片天真的赤子之心。正如孟子在《离娄下》中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赤子之心”就是童真的心灵。每个人都曾拥有过它,只是很多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悄悄把它遗失了。“赤子之心”应该是成年人追求的一种思想境界,更应是少儿版面编采人员必备的素质。

少儿版面编采人员所具有的赤子之心包含两个层面:一是指给儿童制作的栏目,从选材到形式都能准确地表现儿童的心理活动,体现“赤子之心”;二是指少儿版面编采人员能以儿童的目光、儿童的情感观察世界,并以儿童的方式做出反应。就是将成人的经验“内化”后,返回儿童的视角来表达,并启迪孩子们去思考。这里的“赤子之心”不是一种纯自然的儿童生活记录,而是具有“引导”性质的更高一层的表达。这种表达要做得自然、不留痕迹,不然就会落入“说教灌输”的成人化模式中去。

少儿版面编采人员该如何葆有赤子之心呢?笔者觉得应时时“换位思考”,主动用儿童的视角去观察生活,常常回忆自己童年幸福和不愉快的体验,想想自己孩子的需要,或者经常和栏目服务的年龄段的孩子们一起玩玩,交交朋友……有了这些情感体验,少儿版面编采人员才会自觉地唤醒内心的体验,努力做出充满童真、童趣,充满奇妙幻想的贴近儿童的好专栏。

少儿版面编采人员需勤于知识更新

时时清理思维,反省自己的接受能力以及对变化的敏感程度,是校验并恢复赤子之心的最有效的手段。而在今天知识五年一全盘更新的时代,要想成为一名有分析、有见解、有深度的新闻工作者,就需要有“清空”到积累的知识更新意识。尤其作为少儿版面编采人员,其读者处于对新知识、新资讯敏感的年龄,少儿版面编采人员只有不断提升自我的文化修养。储备的知识不仅要力求“专”与“深”,还应求取广与博,才能真正赢得小读者的心。

《千山晚报·成长》版的读者对象主要是青少年,但是同时也辐射了他们的父母家长,而编采人员的工作能够得到读者的支持很大一部分也取决于父母一辈的认可。因此,《千山晚报·成长》版编采人员组织的“父母俱乐部”中,不仅向父母们传播沟通与教育的学问,还不定期的请来各行各业的专家,从优生学、遗传学、营养学、护理学、保健学、儿科学、药理学以及心理学、教育学、行为矫正科学等等诸多方面。与家长们共同探讨成长中可能用得上的知识,从类似内容的编辑采访中,我们的工作人员也不断努力丰富自己,以成为“杂家”。

总之,知识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少儿版面编采人员要做一个敏感的“有心人”,除了广泛地阅读书报杂志外,还要读“无字之书”。既要善于留心“窗外事”、“身边物”,哪怕街谈巷议、道听途说也可能酿造出真理的琼浆,提炼出知识的玉液。日积月累,知识之“缸”自然会永远充盈。■

猜你喜欢
千山版面栏目
拥有猫一样的眼睛
杨优秀
读潘天寿《雨后千山铁铸成》有感
栏目稿约
栏目主持人语
“大师问答”栏目问答精选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诗友相陪游千山得句(四首)
版面撷英
版面“三评”看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