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图式与英语阅读教学

2012-08-15 00:42刘丽姣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英美图式阅读教学

刘丽姣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长沙410205)

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是学生学习英语需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阅读课也是颇受重视的课型。英语阅读教学如果只关注语言图式,只注重单词记忆、语法分析等方面,对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往往是收效甚微。近年来,随着文化图式的提出和深入研究,文化图式与英语教学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本文拟在文化图式理论和英语阅读心理过程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文化图式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及激活、构建文化图式的途径,从而更好地指导大学英语教学。

一、文化图式的内涵

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而又复杂的概念,对“文化”的定义,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类学的鼻祖泰勒是现代第一个界定文化的学者,他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把文化系统地表述为:“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从社会上习得的能力和习惯。”《辞海》把文化定义为: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图式(schema)原本是认知心理学中的一个术语,最早是英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巴特莱特(Frederick Bartlett)在其著作《记忆》(《Remembering》)中提出来的,他认为人的记忆是一种再创造,而不是原形的简单复制,这种再创造受已有的经验结构即图式的影响[1]。艾森克(Eysenck)和基恩(Keane)认为:图式是组织我们感知世界的内在结构,具有选择、组织加工、转换、迁移和综合等功能[2]。文化图式指的是人脑中关于“文化”的“知识结构块”,是人脑通过先前的经验已经存在的一种关于“文化”的知识组织模块,可以用来感知和理解人类社会中的各种文化现象[3]。

现代文化人类学认为文化具有如下几个本质特征:(1)文化是经由社会习得的,而非遗传获得的;(2)文化是一个社团所共有的,而非某一个人所独有;(3)文化具有象征性,语言是文化中最重要的象征系统;(4)文化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文化中的每一方面都和其他方面相互关联[4]。

从文化的本质特征可以看出,虽然每一种语言都具有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内涵,反映着各自丰富的文化,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具有很强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使得作者所表达的文化图式能被不同文化的读者所感知和理解。

二、文化图式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阅读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是读者对由视觉输入的语言文字符号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获取作者所表达的信息的过程。它充满了复杂的心理活动,如辨认、记忆、回忆、联想、分析、综合、推理、预测、再创造等。

在阅读过程中,人们通常采取自下而上法和自上而下法两种信息处理方式。自下而上法是一种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它从最小的文字单位(如音素、词素、词语等)开始,通过译码而确立文字的意义,然后联系脑海中已有的相关知识对预测加以修正,得出正确的解释。自上而下法是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它从高层信息出发,根据已有的知识,对文章进行推测和假设,然后依照文字层层向下推进,对预测或假设加以确证[5]。无论是自下而上法还是自上而下法,阅读都不是读者单方面的“对号入座”式的单纯语言活动,而是读者已有的文化图式与阅读材料中的信息相互作用的过程,每一个输入的新信息都受到读者头脑中已有文化图式的检验,对相冲突的文化图式进行修正,对缺失的文化图式进行重构,否则文章的信息就可能被误解。

古德曼(Goodman)认为阅读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它包含在阅读者预测的基础上,部分利用从感知输入中选出的最少语言提示。在处理这种部分信息的过程中,提出的初步论断随着阅读的进展而被证实、否定或改进[6]。可见在心理语言学家的阅读模式中,预测是阅读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许多娴熟的读者在阅读前会根据文章标题或一些关键词对文章的主题内容进行预测。例如在阅读一篇标题为“伊甸园”(Adam and Eve in the Garden of Eden)的文章时,文章标题便激活了读者头脑中关于上帝造人的文化图式。读者已有的相关文化图式越丰富,阅读理解能力无疑也就越强。接下来的阅读过程就是一个对预测结果进行检验的过程,读者根据文章内容随时对文化图式进行修正和补充。通过文化图式和阅读理解的相互作用,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从较低层次的字面理解升华为评估性理解和欣赏性理解。

文化图式不仅影响对阅读材料的正确理解,而且影响读者的阅读速度。史蒂芬森(Steffenson)、戴夫(Joan Dev)及安德森(Anderson)等曾让二十名美国大学生和二十名印度大学生阅读并回忆一篇有关美国及印度传统婚俗的文章。他们发现,在读到与本族文化风俗一致的部分时,受试者的阅读速度加快,读后能复述得更多、准确率也更高。而读到与本族文化风俗不一致的异族文化时,情况正好相反[7]。

任何语言材料都是作者借助于语言来传递文化信息并反映思想的,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该民族的历史、地理、经济、教育、价值观等。而东西方文化由于历史渊源、风俗文化、宗教信仰以及生存环境等的不同,东西方文化具有很大的文化差异。学生英美文化图式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阅读水平。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能只关注语言图式的构建,只重视单词记忆、语法分析等方面,应把重点放在对学生文化图式的激活与构建上,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三、激活与构建文化图式的途径

文化图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程度,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激活与构建文化图式。

(一)自我积累法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和指导学生多阅读有关国外文化的书籍,如英美报刊、杂志、英美文学史、艺术史、政治学、英美地理、风俗等,使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中积累更多的文化图式。在进行阅读教学前,可以有针对性地布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去查阅相关的资料,让学生学会自我激活、构建一些文化图式。

(二)英汉比较法

英汉比较法是教师在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效果较明显的方法,通过对英汉两种不同文化之间异同的对比,使学生加深印象,激活已有的文化图式,构建缺失的文化图式,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例如《大学英语精读》(修订本,董亚芬总主编)第二册第七单元“There’s Only Luck”,与我国的国情不同美国许多州的法律允许私人拥有枪枝,通过对比,可以使学生较清楚地理解作者对美国治安现状所表现出的不满情绪,从而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再如学生的阅读材料中包括了婚礼场面的描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比中西方的婚姻习俗。通过对比“狗”在中西方文化传统中价值观念的截然不同,就会发现为什么在英语中有关狗的成语、谚语大部分都是褒义的。例如:a lucky dog(幸运儿),top dog(重要的人),as faithful as a dog(非常忠诚),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Loveme,lovemy dog(爱屋及乌)。而在汉语中,由“狗”构成的词大多是贬义词,如:狗仗人势、狐朋狗友、狼心狗肺、狗胆包天、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走狗、狗腿子等等。

(三)交流个人经验法

在碰到学生有相关经验的阅读材料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和同学进行交流、分享,这样有利于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文化图式来重构新的文化图式,从而加深阅读材料的理解。例如在讲解《大学英语精读》(第三版,董亚芬总主编)第二册第三单元“My First Job”时,事先让学生做好准备,在课文讲解前先谈谈自己的工作经历,如果学生不能全部用英文来表达,也可夹杂使用母语,教师则通过板书一些关键词或问题进行帮助。

(四)讨论法

传统的讨论法有利于文化图式的激活。教师通过预先的设计与组织,启发学生就文章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辩论与思考,从而激活其相关文化图式,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例如在讲解《实用综合教程2》(王守仁主编)的第二册第一单元“Good Manners”时,可以让学生对什么是礼貌,在东西方哪些行为是礼貌行为进行分组讨论,启发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帮助其得出自己的结论。通过讨论也激活了学生头脑中的文化图式,教师再对其缺失的相关文化图式加以补充,文章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五)直接讲解法

直接讲解法不失为一种简单可行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可以借助图片、实物来解释、说明某些文化现象,也可以借助PPT、图像、视频等多媒体技术来增加讲解的感染力,使学生置身于一种动态、多元、开放的学习环境中,有利于学生文化图式的激活和构建。

例如在讲解《大学英语精读》(第三版,董亚芬总主编)第二册第二单元“Lessons from Jefferson”时,通过对杰弗逊视频的播放,再加上教师的讲解,学生对杰弗逊的生平就有了较直观的了解,从一开始就对杰弗逊的一些高尚的品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对课文的理解也就顺理成章了。

(六)改述法

课文讲解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输入学生头脑中的新的文化图式要经过复习巩固,才能与旧的文化图式融为一体,那么对阅读材料的改述是巩固新文化图式的好方法。改述的方法可以有多种,可以让学生把文章中间的关键词按时间顺序、前因后果关系写下来,利用关键词做路标来寻找线索,边看边想,用词串句,用句串段,由段及篇,层层推进。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绘制几幅图画,让学生根据图画进行复述。有些有趣味性的阅读材料还可以让学生用话剧的形式进行表演。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新输入的文化图式与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文化图式相互作用,新的文化图式经过重新编码,丰富了头脑中的文化图式知识,为更进一步的阅读奠定了基础。

(七)开设英美文化课程和文化知识讲座

在大部分高校,英美文化课程的开设只限于英语专业的学生,公共英语也应该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英美概况、英美文化基础等课程,使学生对英美两国的历史和现状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对其社会与文化有一个总体的把握。高校还可定期举办文化知识讲座,对英美国家的文化概况、风俗习惯等进行介绍。通过英美文化课程和文化知识讲座的开设,学生增强了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海纳百川的文化兼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阅读一些具有文化差异的材料也就变得简单了。

四、结语

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载体,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而深刻的文化内涵,文化图式对英语阅读理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激活与构建文化图式,就能对源语文化信息进行充分而正确的理解,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

[1] Barlett FC.Remembering:A Study in Experimentaland Social Psychology[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32.

[2] Carrol D W.Psychology of Language[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0.

[3] 刘明东.文化图式的可译性及其实现手段[J].中国翻译,2003,(2):28-31.

[4] 柯平.文化差异和语义的非对应[J].中国翻译,1998,(1):9-15.

[5] 刘丽姣.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8,(6):88-90.

[6] 洪流,吴桂霞.评Goodman的心理语言阅读模式[J].外语教学,1998,(1):29-34.

[7] 张怀建,黄建滨.背景知识与阅读教学[J].外语界,1995,(4):10-14.

[8] 林挺.应用图式理论提高阅读效果[J].现代外语,1996,(4):29-33.

猜你喜欢
英美图式阅读教学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Onemoretime:comingandgoingLiuYu英美电影与英美文学的互动发展研究
A Pre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oem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by Marlowe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图式思维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解析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英美常见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