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人文精神与学生人文性的培养——以《哈姆雷特》和《老人与海》为例

2012-08-15 00:42杨柳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哈姆雷特海明威莎士比亚

杨柳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南充637100)

追溯历史,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人文主义发展的高潮期,这个时期的人文精神是对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桎梏的冲击。它的主题是反对神性,重视人的自由意志,肯定人的价值,赞美人的力量,颂扬人的理想。而17、18世纪随着启蒙运动的兴起,人文主义偏重于理性,但仍然是与神权作斗争。在新世纪时期的人文精神更注重国民人文性的培养,“以人为本”是各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主题。

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基本理念,高中语文课程在新的层面上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高中阶段的全日制在校学生,由于直接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少,只能间接地从书本上获取人文养料。因此,作为学生了解多元化人文精神的窗口,高中语文教材文本肩负着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任。本文以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两篇外国文学经典为例,通过文本的有效解读,来展示其独特的人文价值,培养学生的多元人文情怀。

一、英美文学作品中的人文精神透析

外国文学史中,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家莎士比亚和20世纪初美国的小说家海明威颇为著名,在他们的作品中,人文主义的思想精髓展现于字里行间,我国现阶段高中教材所节选的相关篇章是其作品中人文精神的直接体现。对这部分文本进行认真的解读可以看出,莎士比亚式的人文精神偏重于在现实社会的残酷中反衬出人文理想的美好,即人性的真、善、美;而海明威式的人文精神则偏重于理性的思考,在恶劣的环境中仍能坚持信念,在别人的淡漠中,仍要维护自己的尊严,是一种真挚的理性人文品格。

1、莎士比亚式的人文内涵

莎士比亚以其卓越的才学在戏剧作品中完美地诠释了人文主义的理想。《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人文主义的代表作品之一,它取材于十二世纪末丹麦王为父复仇的故事。文本中,主人公哈姆雷特表现出了对人的理性思考,对社会的批判,对“人”的肯定以及自我批判。它赞美人类,说“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是他所期待的也是理想中的人性的美、人文的美。但随着父亲的突然死亡,母亲的改嫁,以及叔父的紧紧威逼,沉重地打击了他的理想。在黑暗的现实面前,哈姆雷特发出了“丹麦是一座牢狱”的呼喊。开始怀疑“人”,怀疑“人生”,痛苦的喊出“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开始正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叹“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1]哈姆雷特是个具有先进理想并勤于思索的人文主义者,他的理想和严酷的现实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作为一个典型的人文主义者的代表,哈姆雷特在现实中无法实现他的人文理想,但他以悲壮的死讴歌了人性的真与善。

2、海明威式的人文内涵

美国文学所体现出来的人文思想是与科学性相兼容的,是一种相对关注生活真谛以及人类命运的理性认识,主要包含对人的主体精神的强调。以科学的意义来说,人是有思想有头脑,能够思考真理,追求真理的。美国作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就体现了一种纯朴理性的人文精神,也是这种精神让其主人公最后赢得了胜利。虽然海明威与莎士比亚处于不同的时期,对人文思想的强调各有偏重,但是在对人的价值方面都有详细的阐述。

《老人与海》的主人公桑地亚哥老人一生捕鱼是为一种信念而战,为证明自己而战,并非简单地为生存而战。他屡败屡战,表现了一种丝毫不退缩的精神,唯有能做到永不言弃,才有最终取得胜利的可能。即使在海上与鲨鱼整整搏斗了3天,弄得自己伤痕累累,体力也极度透支,老人在面对又一次的一无所获时,他仍然很乐观。“人宁可被毁灭,也不能被打败”(A man can be destroyed,but not defeated),[2]就是这样一句简短的话,使得老人的形象立刻高大了起来。正如小说中写道:“他的希望和信心从来没有消失过,现在又像微风初起的时候那样清新了。”真正的艺术一定来自于苛刻的永无止境的对完美的追求,永无止境的创造和想象力。这部作品向我们展示了一件真正的艺术品的水准。在这位年迈的老人身上,没有丝毫的逃避与畏惧,没有老气横秋的神态,更不会给人风烛残年的感觉。老人的崇高形象会深刻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激励他们不断前行。

二、培养高中生真美、理性的人文品格

现在的高中语文教育正面临着人文性的缺失,离开了人文性,语文课程将失去生命的光彩,丧失人性的魅力。教材中的外国作品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而高中生正处于生理心理的成熟期,如果在思想上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不仅让他们充分理解中国传统思想观念,而且在此基础上扩展他们的视野,适当的给予外国人文思想的阐述,是弥补现在语文课的人文性缺失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学生为主体,紧抓人文内涵,以增进学生思维中的人文性。

1、树立科学人文观,进行人文评价

一直以来,工具性在语文教学中都趋于主导地位,尤其是在应试教育盛行,素质教育滞后的今天。在教学中,学生所作的就是尽量要靠近老师的“标准答案”,尽管这些“标准答案”有些尚可质疑。比如传统的语文课文教学,教师会把全部的精力放在字词辩解、文章段落分析等的讲解上,而忽略了文章本身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新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的性质明确规定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3]要求学生在学习文学作品时,体会其中蕴涵的文化底蕴,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树立科学的人文语文观。通过对以上两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应该在中国传统的人文理念的基础上,对人文精神的多元化有所了解。另外,对中外不同的人文内涵进行比较和掌握也是必要的。例如,中国儒家的传统人文,以老子的“仁者爱人”最为著名。“仁”是一种美德,同时还是人的一种本性。在孔子看来,正因为人有这种美好的本性,人才不是动物。这正和莎士比亚人文主义中,关于人的“真善美”一致,肯定了人性美。不同的是,莎士比亚式的人文更强调人的基本素质,善于观察、思考与分析;而孔子的“仁学”则大部分偏重于礼教文化;海明威式的人文则包含了更多的科学性,注重理性的思维等。这在当下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尤其重要,教师交给学生的不仅是教材上的知识,关键是培养他们科学的人文思维,以应付社会的瞬息万变。因此,借助于文学作品中的人文性的分析与阐述,是树立学生科学人文观的有效途径。

课程评价是语文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如果拿应试教育的一套方法来评价学生,那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只能纸上谈兵。新课标理念要求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感受,也有自己的体会和想法,不同学生对同一问题的理解可能是多元的。因此,在学习这些外国文学作品的时候,教师要允许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人文见解,让学生体验多元化的人文内涵。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生在受到激励的状态下学习劲头足,这样将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同时,教师自己也要对学生的人文评价给予一定的引导,构建他们正确的人文价值取向。

2、创设人文情境,融入人文氛围

高中语文教材文本的改革力度很大,外国文学作品的选材可谓广泛而多样,从文艺复兴到现代主义,欧美和亚洲作家都有作品入选,且比重明显增加,题材也涉及到小说、戏剧、散文、科普文章、诗歌等多种形式。这不仅增强了文章的人文性,而且有利于学生创设不同风格的人文情境,体会不同内涵的人文关怀。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文精神齐聚高中语文教材文本,为学生多元化的人文情怀培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氛围。例如,学生在学习《哈姆雷特》这篇戏剧的结尾部分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其中的人物进行表演,创设一个哈姆雷特在牺牲时对朋友霍拉旭所说的关于他的人文理想不能实现的情景:“霍拉旭,我一死之后,要是世人不明白这一切事情的真相,我的名誉将要永远蒙着怎样的损伤!……替我传述这个故事吧。”学生在扮演这个角色的时候,他们就会自觉地去思考作为主人公,要是理想不能实现是何等地挣扎与痛苦,就会感触颇深,从而更加深刻理解哈姆雷特对人文理想的追求。同时,也可以分角色朗读,这样也不失为一种创设情境的方法。学生在对这些作品的学习中,能很直观地看到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他们会有很强的爱憎情感,而且会表达出来,要么是对好的一面的赞扬,要么是对坏的一面的强烈控诉。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时候,就要抓住这些有效的课程资源,对学生的积极性有针对性地给予引导,这样的师生交流无疑有益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每篇经典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美好品质,都会对学生的心灵有熏陶的作用,这就比直接讲大道理效果要好得多,而且学生在阅读中,容易形成自己的道德行为标准,用以律己,用以评价他人。

三、结语

人文精神一直是西方文学的主调,也是新教材改革的一个重要价值尺度。将优秀的外国文学经典作品与我国的语文教育发展联系起来,借助外国优秀文学作品中所凸显的人文精神,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与人文修养,实现课程标准中关于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目标。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是属于世界的中国,未来的青年一定要适应多元化的趋势,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他们的人文意识就像是打开世界大门的一把钥匙。因此,在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十分必要的。

[1] 威廉姆·莎士比亚.哈姆雷特[M].卞之琳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

[2] 欧内斯特·海明威.老人与海[M].黄源深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7.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猜你喜欢
哈姆雷特海明威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素描)
表演哈姆雷特的经历
向威廉·莎士比亚致敬
对表演《哈姆雷特》的不同看法
海明威名言
海明威:《雨中的猫》
哈姆雷特延宕问题再思考
《老人与海》与海明威
论《哈姆雷特》中良心的分量
海明威的那些女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