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文化体制改革 快速发展广播传媒

2012-08-15 00:49文丨唐西湖
中国传媒科技 2012年14期
关键词:借力频道舆论

文丨唐西湖

借力文化体制改革 快速发展广播传媒

文丨唐西湖

对于广播传媒来说,可以借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自身发展,在改革中做强做大,在改革中,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在改革中,实现科学发展。

文化体制改革; 广播传媒; 发展

2011年10月18日,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坚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发展理念,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大幅度提高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水平,大幅度提高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吹响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号角,对于广播传媒来说,可以借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自身发展,在改革中做强做大,在改革中,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在改革中,实现科学发展。

1 借力文化体制改革,深化改革,是实现广播传媒快速发展的前提

当前,广播电视传媒的体制普遍采用的是“事业单位,企业管理”, 体制的不顺,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广播传媒的发展。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现代传播体系。要深化改革,必须建立现代的广播传媒体制,建立公共广播和经营广播并行的现代广播传媒体系。构建公共广播传媒,即:公益性广播要由公共财政支持,满足人民听广播的需要,提供人民群众需要的精神文化产品,杜绝一切不良广告和“低俗、庸俗、媚俗”的节目;经营性广播传媒市场化运作,成立广播传媒公司,在确保导向正确的情况下,按市场规律办台,在市场经济中发展壮大。

2 借力文化体制改革,加强舆论引导能力,是实现广播传媒快速发展的基础

首先回顾到2008年的那场冰雪灾害。2008年元月10日至2月20日,我国南方20个省(区)遭受严重的冰雪灾害,造成众多人员伤亡和1千多亿人民币的财产损失,湖南衡阳也是重灾区。1月29日开始,衡阳开始大面积停电,城区全城停电。当时,城区唯一播出的媒体只有衡阳人民广播电台,靠发电机供电的广播电台成为党和政府抗冰救灾的声音发布的“主渠道”,成为“引导舆论、指导救灾、平抑物价”的“主阵地”。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面前,广播的舆论引导能力由此可见一斑。当然,广播传媒不能靠停电和自然灾害发生来提高自己的舆论引导能力。关键是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细分受众市场,激发媒体活力,加强舆论引导能力,提高广播传媒的话语权。广播作为唯一的非视觉媒体,百年来,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冲击下,依然占有一席之地,或者占据着更加重要的地位,关键在于广播的舆论引导能力。新媒体的兴旺发达,受到冲击的是报纸和电视等传统媒体,广播的影响力丝毫没有受到影响,但是,要做大做强广播传媒,必须提高广播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迄今为止,广播传媒仍然是传播最快的传媒,突发事件面前,记者只需要一部电话,就能把现场最新鲜、最快捷的新闻资讯传回直播室,做到“先声夺人,声声不息”。要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契机,细分广播受众人群,构建、打造新闻传播的主频道、主渠道,以大时段、大容量、大版块的新闻资讯,来引导舆论,争夺新闻资讯战中的话语权和新闻发布的主动权、先发权。

3 借力文化体制改革,增强创新能力,是实现广播传媒快速发展的根本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坚持改革开放,着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改革,是广播传媒快速发展、繁荣的必由之路;创新,则是广播传媒快速发展的根本。要借力文化体制改革,增强广播传媒的创新能力,生产出人民群众爱听又广泛传播的公共文化产品。要增强广播传媒的创新能力,就要大力发展“类型化广播”。如今,广播传媒已经朝着“类型化”方向发展。广播频道不再分拆时段去打造不同栏目,而是全频率打造一种概念、传播一种文化、经营一类人群。换句话说,任何时候,听众打开这个频道,听到的内容基本上是同一类型的,不再需要固定时间锁定自己喜欢的内容,这就极大地拓宽了受众对整个频道的接受程度。“类型化广播”将广播受众细分,按不同的需求打造不同的广播频率,最大限度的影响着不同的受众群体,可以说,这是广播媒体的发展方向。同时,还要加强节目生产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频道、一个节目发展的根本要求,不管节目的形式,或者是内容,都要不断坚持创新,坚持“常办常新,越办越好”,才能吸引受众,才能保持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收听率。

4 借力文化体制改革,占领道德建设“高地”,是实现广播传媒快速发展的保证

广播传媒要借力文化体制改革,引导人民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做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要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坚决纠正以权谋私、造假欺诈、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歪风邪气,开办思想道德建设的频道或思想道德建设的栏目,占领道德建设的“高地”。广电总局近日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提出从2012年1月1日起,34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要提高新闻类节目播出量,同时对部分类型节目播出实施调控,以防止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倾向,满足广大观众多样化、多层次的高品位收视需求。意见重申,各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还要开办一个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道德建设栏目。来说一个个案:2011年6月29日,河北石家庄广播电视台影视频道情感故事类栏目《情感密码》播放了一期《我给儿子当孙子》节目,负责节目制作的民营传媒公司——河北九天传媒有限公司为追求节目的轰动效应,雇人表演了一个“不孝”儿子对父亲出言不逊、百般欺辱的故事,肆意渲染家庭矛盾,刻意放大扭曲的伦理道德观,误导了广大受众,造成严重不良影响,损害了广播电视媒体的社会形象。为严肃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和播出纪律,2011年9月16日,广电总局下发《关于对石家庄市广播电视台违规问题的通报》,决定自9月17日零时至10月17日零时,暂停石家庄广播电视台影视频道播出30天。广电总局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等规定,对石家庄广播电视台影视频道给予暂停播出30日的严肃处理,并责成河北省广电局依法吊销河北九天传媒有限公司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电总局同时要求,各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和节目制作机构要吸取教训,引以为戒,认真清查所有同类节目,主动纠正各类违规行为,坚决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当下,个别媒体为追求收视率或收听率,提出了“娱乐至上”的口号,随之而来的“低俗、庸俗、媚俗”的广播电视节目也登上了“大雅之堂”。个别媒体甚至把“低俗”当“通俗”,把“庸俗”当“平常”,把“媚俗”当作“时尚”,这样不但严重影响了广播电视媒体的公益形象,还损害了媒体的公共属性,可以说,这些都是当今社会道德滑坡的“推手”之一。

美国当代学者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提出:“如果一个民族分心于繁杂琐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如果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语言,总之,人民蜕化为被动的受众,而一切公共事务形同杂耍,那么……文化灭亡的命运就在劫难逃……”这也给当下崇尚“娱乐至上”而轻“道德建设”的媒体诸多警示和启迪。足以看出,开设思想道德建设频道和栏目,占领道德建设“高地”,加强道德建设引导十分重要,也是广播媒体持续、快速发展的根本保证。

5 借力文化体制改革,坚持“以人为本”,是实现广播传媒快速发展的不竭动力

发展以人为本,广播传媒也是如此。人才是广播传媒兴旺发达的根本,也是广播传媒快速发展的不竭动力。要建立“人才培养的伯乐机制”,让强者更强,弱者变强,让年轻的精英脱颖而出,形成人才梯队,为广播传媒的发展增强后劲。要建立全新的节目生产机制,让节目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发挥人才在广播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办人民满意广播,办人民放心广播,办对人民有用的广播,在弘扬主旋律的同时,提倡多样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从而引导舆论,在新闻资讯传播和广播媒体大繁荣中做到“先声夺人,声声不息”,从而实现广播传媒的快速发展。

(湖南省衡阳市人民广播电台,湖南衡阳 421001)

猜你喜欢
借力频道舆论
借力使力 巧解难题——以简谐运动为例
竭力与借力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4K频道开播,你准备好了吗
借力上合,山东绘出更大“朋友圈”
寒假快乐频道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频道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