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前社会少儿节目的困境及对策

2012-08-15 00:49文丨张岩岩
中国传媒科技 2012年14期
关键词:工作者困境青少年

文丨张岩岩

论当前社会少儿节目的困境及对策

文丨张岩岩

对于小朋友们来说,少儿节目使他们最容易接受的,也是最符合其年龄特点的一种电视节目。少儿节目担负着引领下一代,指导祖国未来的责任和义务。当前,我国的少儿节目遇到发展过程中的瓶颈,在错综复杂的交叉路口似乎迷失了方向,不知如何为青少年的成长路途把舵。本文拟从当前少儿节目遇到的困境出发,探讨这种困境出现的原因,以及我们电视工作者的应对措施,力争还少儿节目一片纯净无瑕的天空,用积极健康的媒体节目带着孩子们翱翔在更广阔的视听天空。

少儿节目; 困境; 对策

作为一名少儿电视工作者,我们责任是通过媒体的展现,为祖国的花朵带来阳光和雨露。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少儿最多的国家。按道理,少儿节目的普及率应该很高才对。但是现在,出现了一个现象就是,看少儿节目的少年儿童越来越少了。为什么少儿节目的收视率会停滞不前?为什么孩子们都不爱看自己年龄段的节目?为什么少儿节目会偏离最初的轨道?这些困扰值得每一位少儿电视工作者反思。

1 当前少儿节目存在的困境

1.1 收视率不高

少儿节目为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开辟新的渠道,构成青少年成长的重要环境,为青少年提供更好的精神食粮,使青少年开拓眼界,提高素质,陶冶情操、同时也愉悦身心。少儿节目本来应该成为青少年学习的良师益友,是青少年愉悦身心的精神加油站。可是,孩子们对这些“加油站”似乎不感兴趣,收视率下滑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还记得中央电视台刚刚开办少儿频道时,少儿节目似一股洪流不可遏止地涌进孩子们的生活,成为孩子们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少儿节目在历史的洪流中被湮没,更多的少儿节目都在竭尽全力比拼收视率却收效甚微。

据统计,在电视节目中,少儿节目的收视率经常排名靠后。相对于娱乐、情感、纪实等栏目,少儿节目的受众最少,收视率也最小。我们都知道,收视率的提高是一个综合因素的反映,究其原因,还是精品少,质量不高。如何打造一支优质的少儿节目制作团队,是我们每一位少儿电视工作者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1.2 少儿节目幼稚化

我们都知道,少儿频道的开播是为中国的少儿受众精心准备的宴席。虽然在当前,少年儿童的节目选择面比以往扩大了不少。但是从整体上看,我们的少儿电视节目还存在很多有待改进的地方,很多时候,都显得很幼稚。

作为一个少儿电视工作者,我们开播少儿频道的初衷,是为孩子们营造一个真善美的纯净世界,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把充满童趣的节目变成装疯卖傻的“弱智节目”。时下,有许多少儿节目形式简单肤浅,令人眼花缭乱却华而不实。有些主持人还刻意“装嫩”,这些主持人自己的素质不高,却偏偏要故作姿态,穿小孩的衣服,模仿小孩的语气,几乎是一个放大版的幼稚儿童。其实,作为少儿节目的主持人,应该是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孩子的眼光,教会孩子知识,引领者孩子成长。并不是去做作地卖弄自己的年轻或者天真,这样只会适得其反。那些简单、幼稚又不合时代要求的的节目会削弱节目本身的品质及水平,不可能与孩子们形成共鸣,孩子们当然就不爱看,也就更不具备富有魅力的传播效果了。

1.3 少儿节目成人化

与“幼稚”相对立的就是“成熟”,而少儿节目恰恰就走了这两个极端。说到这里,不得不谈的是电视选秀节目。如今,电视选秀节目几乎遍地开花,观众对选秀节目的审美期待越来越高,口味越来越重。于是,在收视率的高压下,将孩子作为收视卖点就自然成为电视主办单位的“救命稻草”。国内的儿童选秀多是成人选秀节目的延伸,不仅照搬“选”“才艺展示”“观众投票”等模式,面向的收视对象也以成年观众群体为主。在这种背景下,“被成人化”似乎成为儿童选秀节目的必然命运。只要打开电视,总能看见稚气未脱的孩子表演模仿成年人。我们经常看到,在一些“选秀”节目中,那些天真无邪的小女孩穿上高跟鞋,烫着大波浪,身着露背装、泳装、披着纱巾,在舞台上扭屁股扭腰,还不时向观众抛着媚眼,故作姿态地模仿着成人的动作,甚至还不乏含有挑逗意味的动作,让大家看得目瞪口呆。其实,孩子懂什么呢?不都是成人按照自己的喜好和流行一意孤行设定的吗?就在这些成人的扼杀下,孩子们原本的天真、快乐却被活生生的抹杀了,对“美”“丑”的认识也被歪曲了。

2 少儿节目走出困境的对策

2.1 让孩子参与到自己的节目中

作为电视工作者,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机会,使少年儿童能够亲身参与节目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开拓节目的影响力。

我们要融入到孩子中间,听听来自最纯净心底的心声。实际上,孩子们参与互动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在这些环节和形式中,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大人不应过多地干涉,要让他们尽可能多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像力,融入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其实,孩子的想象力是丰富美好的,一旦给他们插上自由飞翔的翅膀,他们可能会还我们有一个奇迹。我们要把舞台还给孩子,把自由还给孩子,把荧屏还给孩子,让他们当家作主,完成自己的想象和创意。作为电视工作者,我们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而是应该加以梳理和引导,这样,孩子们一定能创作出他们这个年龄段喜欢的节目。尽管这些节目在我们看来很稚嫩,但却是孩子们自己心灵的呼唤,一定能得到他们同龄人的共鸣。

2.2 积极加强互动,促进情感交流

新的媒体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电视工作不再高深莫测,也不再蒙着神秘的面纱,电视人应该走到观众之间,与观众积极互动,让观众了解我们的工作,这样才能达到最终的互动互利,积极参与。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正处于对一切都感到新鲜的年龄,我们要抓住这一成长过程的机会,与孩子们建立一种长久的,双赢的,合作的关系。这才是打造精品少儿节目的关键。因为,我们可以肯定,未来优秀的电视人,一定就在这些孩子们中间。

我们可以尝试着建立一个“品牌社群”,通过情感的交流,拓展孩子们对优秀少儿节目的情感投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传统少儿节目品牌形象和传播理念都要面临着升级换代,升级到既要承担价值信誉度,更要承担品质保障性。实现优化重组,拒绝重复,拒绝低俗,打造精品的少儿节目,这是少儿节目的发展方向所在。对于我们电视工作者来说,这是一个节目,更是一种信誉,一种责任,是电视工作者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为孩子们树立道德标准,提升文化素质的历史使命。

2.3 政府加强监管,加强立法,抵制低俗

电视节目传输给孩子的营养源泉,就是来自于人性中的真善美。对于以上提到的少儿节目中的“成人化”“三俗化”“功利化”倾向,一个有良知的电视工作者要绝对抵制。作为监管部门,要采用一些激励机制,鼓励优秀儿童作品的创作源泉,多创作出一些融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的优秀节目,还少儿一个真正的“童真”乐园。同时,有关部门还要实施严格的监管,并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保障少儿节目的纯净无瑕。

作为一名少儿电视工作者,我们要用儿童的眼光和视角来看待他们的世界,用带有童趣的视角、语言去反映孩子们多姿多彩的生活场景。这是每一个少儿电视工作者的毕生追求,也是孩子们成长的必然需要。相信只要每一个人都用爱和良知去工作,少儿节目的春天一定会来到。

[1]余培侠. 我国少儿电视发展现状和趋势[J]. 电视研究,2005(2).

[2]尼尔·波兹曼. 童年的消逝[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2004.

[3]叶红. 社教类少儿节目主持人的特点及发展前景[J]. 声屏世界,2011(12).

(浙江省嘉兴市广播电视集团,浙江嘉兴 314001)

猜你喜欢
工作者困境青少年
易孺詞律觀探微兼論四聲詞之困境
关爱工作者之歌
青少年发明家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困境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中国“富二代”家庭教育的困境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