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改下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2012-08-15 00:51江苏省东海县张湾中学李海艳
中学数学杂志 2012年10期
关键词:成员同学评价

☉江苏省东海县张湾中学 李海艳

随着我市课改全面铺开,从“三案,六环节”到“`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发展,有效地落实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已成为学生常态的学习方式.其中合作学习尤为重要.

合作学习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教学各动态因素的互动合作为动力资源,以团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活动和策略体系.合作学习也属于一种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相比,它们有着许多质的不同.合作学习有以下四条特征:

(1)有明确的小组讨论,或需解决的学习任务;

(2)小组内有相互合作帮助的互动的气氛;

(3)小组内人人参与,每人都有自己的职责.

一、合作学习的形式

根据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要求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合作学习的形式分为课前协作式、课内讨论式、课后研讨式三种.

1.课前协作式

课前协作式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前分工协作完成学习任务(包括准备工作)的一种合作方式.这种方式一般是把总任务分解为几个子任务,由小组里的成员分别承担一个子任务,通过汇总每个成员的子任务来完成整个小组的学习任务,同一小组的成员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内完成各自的任务.

2.课内讨论式

课内讨论式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内通过小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合作方式.在讨论的过程中,小组内的成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可以针对问题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可以仔细地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有时还可以进行辩论.这种方式一般是在固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内容.

3.课后研讨式

课后研讨式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后进行合作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指学生围绕课堂内没有解决的问题或可以延伸的问题在课后分小组作进一步的探讨;二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小组内的同学进行互帮互助,基础好的同学帮助基础差的同学,以达到同一小组的同学共同提高的目的;三是指学生为了解(或解决)某一问题(比如课题研究),需要进行数学实验或调查研究,通过分工与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二、合作学习的组织

要组织好合作学习,必须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1.科学、合理的进行分组

新课改倡导的合作学习,增加了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便于暴露学生思维的“过程”,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一是同学之间互帮互学,以优带差;二是增加学生发言的机会,培养学生交流能力,锻炼思维的敏捷性;三是培养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因此,小组内成员的搭配就应该做到科学、合理.我们认为必须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一是异质搭配的原则.异质是指同一小组的学生在知识、情感、态度、能力等方面应该是不同层次的,这样便于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二是男女搭配的原则.就是各个小组内的成员男女比例应基本相同,这样可以优势互补,有效地促进组内的合作与组际的竞争.组与组之间的相对平衡,也有利于合作学习的评价.

2.充分发挥小组内每个成员的作用

小组内的每个成员虽然层次不同,分工不同,但都应该树立整体意识和团队精神,树立“小组的荣誉离不开我的努力”的意识.为了使每个人都有锻炼的机会,小组内的分工应该轮流进行,而且各个组轮流的方式基本相同(即同一层次的同学同时担任同一角色:记录员、检查员、组织员、总结报告员等),这样也利于评价的公平性,树立每位同学的信心.

三、合作学习的评价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合作学习评价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评价小组的整体情况,当然也必然会有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应关注学生合作的过程;不仅评价对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更应关注小组的整体情况;不仅评价发言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更应关注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同学的发言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不仅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更应关注他们在合作中所表现出的合作精神、投入程度、情感与态度.教师通过评价机制,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四、合作学习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1.怎样的合作更有效

从目前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合作学习大多停留在形式上,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具体表现在:合作学习的目的不够明确.哪些问题需要合作?什么时候进行合作?如何进行合作?怎样才能取得理想的合作效果?我们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一是教师必须转变思想,认识到这次新课程改革核心是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将以往学生的被动接受式地学习方式,转变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方式.二是教师要精心组织.课前教师要明确问题如何提出?要求学生做到什么?以什么形式组织等等.三是讨论必须建立在学生的独立思考基础之上,否则讨论就可能停留在表面或不能深入.四是加强对合作学习的指导和评价.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不能依赖学生自己完成,必须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逐步完成的.

2.教师的角色如何定位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该如何定位?新课改最大的转变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同时伴随教师角色的转变,由讲授者转变为引导者,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小组内成员的搭配应该相对固定.

搭配原则是基础优带基础差,性格外向带内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防止两种倾向.

(1)把讨论变成了只有少数几个人的发言.刚开始时,学生都觉得讨论这种形式比较新鲜,于是每个人都会争先恐后地发言,以表明自己的观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基础好的同学慢慢地成了小组内的“权威”,基础差的同学受到了冷落,渐渐地也失去了发言的勇气,于是小组讨论就变成了个别学生的中心发言.

(2)为了讨论而讨论.这是目前在合作学习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教师为了体现新课改痕迹,追求课堂上热烈的学习气氛,根本无须讨论的问题也讨论一番,浪费时间,而且让学生养成很多坏习惯.久而久之,讨论就会流于形式,失去应有的意义.

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方法,也是一种教学理念,我们有必要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策略,值得我们研究.

猜你喜欢
成员同学评价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