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无可忍”源流考辨

2012-08-15 00:53高列过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刘洁忍者汉译

高列过

(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浙江杭州310028;浙江外国语学院中国语言文化学院,浙江杭州310012)

“忍无可忍”源流考辨

高列过

(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浙江杭州310028;浙江外国语学院中国语言文化学院,浙江杭州310012)

“忍无可忍”这个成语意义的源头是“忍之无可忍”,形式是借鉴汉译佛经的“忍不可忍”之后类推而成的。踏踏实实阅读第一手资料、仔细深入地分析文献例证,是保证溯源准确的前提。

忍无可忍;成语;溯源

成语是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当追溯成语的源头,是成语研究的重要内容,是准确阐释成语发展、衍变的基础,有助于构建完整的汉语词汇史。刘洁修指出:“成语的历史性比一般语词为强,所以更需要穷源溯流,即从源和流两个方面找到可靠的书证,以体现一个成语的发生、发展和衍变的历史和现状。”[1]40

如何追溯成语的源头?刘洁修认为:“溯源是指明成语的出处,找出来源,并列举书证。”他指出,应该从两个方面追溯成语的源头,“从语言的意义的角度溯源”“从字面角度溯源”,也就是追溯成语的意义之源和追溯成语的形式之源[1]40。

笔者以为,无论是追溯意义之源还是形式之源,一定要深入分析。浅尝辄止往往导致溯源不当。下面以“忍无可忍”为例。

“忍无可忍”的来源,目前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原或作“忍不可忍”,源自《三国志》。《三国志·孙礼传》二四693:(孙礼)因涕泣横流。宣王(司马懿)曰:“且止,忍不可忍。”[2]996①另一种认为源自三国吴康僧会译《六度集经》,该经第三章专门论述“忍”对于修行者的意义。“忍不可忍者,万福之原。”[3]两者均以“忍不可忍”为源,只是后者比前者所溯之源时代更为提前。

“忍无可忍”与“忍不可忍”形式上非常相似,但仔细分析,“忍不可忍”不宜作为“忍无可忍”之源。

首先,二者意义不同。“忍不可忍”是指“(能够)忍受(别人)不能忍受的事情”,“忍无可忍”是指“忍到没有什么可以忍受(的事情)”,前者强调可以忍受,后者强调不可以忍受,语义重点相反。

其次,二者内部结构差异明显。“不”是否定副词,“不可忍”是名词性结构,“忍不可忍”是动宾结构;“无”是否定动词,“无可忍”是动词性结构,“忍无可忍”是紧缩复句。

那么,“忍无可忍”是如何产生的?

笔者调查了中华电子佛典协会的CBETA2011电子佛典和中国基本古籍库,搜检到如下相关用例:

“忍不可忍”的用例如:

三国吴康僧会译《六度集经》:“佛告诸沙门:‘……吾世世忍不可忍者,制意立行,故今得佛为三界尊。’”[4]6又:“当忍不可忍,含忍为宝。”[4]8又卷五:“夫忍不可忍者,万福之原矣。”[4]24“夫为高士,当赦众愚,忍不可忍者,是乃为佛正真之大戒也。”[4]27

之后译经亦有用例,如:

北魏吉迦夜共昙曜译《杂宝藏经》:“忍不可忍是真忍,忍者应忍是常忍,于羸弱者亦应忍,富贵强盛常谦忍,不可忍忍是名忍。”[5]

以上“忍不可忍”,均为“(能够)忍受(别人)不能忍受的事情”之义。

“无可忍”用例如下:

《大宝积经》卷第一百一十七西晋竺法护译《宝髻菩萨会》:“有净忍者能忍众生,了知无人堪任诸法,悉为澹怕②,是为净忍。所以者何?于彼亦无可忍及与非忍。”[6]这一例中,断句应是“无/可忍及与非忍”,指“没有可以忍受的事物,也没有什么不可以忍受的事物”。

《大宝积经》卷第一百〇四隋达摩笈多译《善住意天子会》:“尔时文殊师利复白佛言:‘世尊,所言无生忍者,云何名为无生忍也?世尊,复以何义,而更名为法无生忍?菩萨云何得斯忍法?’佛告文殊师利言:‘实无有人于生法中得无生忍,所言得者,但有语言名字。何以故?以无生法不可得故。……如是一切法,无分别,无相应,无忆念,无戏论,无思惟,无作无力,羸劣虚诳。如幻如梦,如响如影,如镜像,如芭蕉,如聚沫,如水泡。如是忍故。所可忍者,亦无可忍。非法、非非法,但以名字说斯法耳。”[7]“所可忍者,亦无可忍”指“所说的应该忍受的事物,其实没有什么值得忍受。”万物皆空,忍的对象也是空,没有什么值得忍受,即指任何事物都可以忍受。

宋法贤译《解夏经》:“我等知,佛身口意业无诸过失,我等苾刍今无可忍。于意云何?我佛世尊难调者能调,无止息者善为止息,无安隐者而善安慰,未寂静者令得寂静。如来善了正道,善说正道,开示正道,乃至我等乐声闻菩提者。佛为善说,令声闻等如理修行而证圣果。是故我等于佛世尊,身口意法而无可忍。”[8]“无可忍”,指没有什么值得去忍受,指修为到了很高的境界,对所有的事情都有应对的办法,对任何苦难无所谓“忍”,无所谓“不忍”。

总之,汉译佛经这四例“无可忍”义为“没有什么不能忍受”,与现在“忍无可忍”的“无可忍”正好相反。

中土文献的用例列举如下几则:

宋程颢《代富弼上神宗皇帝论永昭陵疏》:“且陛下不知则已,今既闻之,在常人之情,无可忍而不为之理,况陛下至仁大孝乎?”[9]此句当读为“无/可忍而不为之理”。

明罗汝芳《近溪先生一贯编·心性上》:“曰:子之不肖,岀于天性,又止生一子,过责恐夭没,付之于命可否?曰:父子主恩,决无可忍之心,亦无可弃之理,大凡天下鸟兽虫鱼皆可以感而移,况于人乎?但教亦多术,须悉心尽力,乃得奇中而妙运也。”[10]此句当读为“决无/可忍之心”。

《明史·夏原吉传》:“吾幼时,有犯未尝不怒。始忍于色,中忍于心,久则无可忍矣。”[11]此句“无可忍”与汉译佛经意义相同。

清沈嘉客《西溪先生文集》卷四《忍痛四十四首乙未·序》:“时时心痛,时时腹痛,日下纯血数升,六十六岁人能堪此乎?计无可忍,遂向冰室中避冷,火坑里逃热……”[12]“计无可忍”,乃“无计可忍”。

以上诸例,除《明史·夏原吉传》外,“无可忍”均不连读。

总之,清以前,无论汉译佛经还是中土文献,都有与“忍无可忍”形式相近的短语,但意义却截然不同。

“忍无可忍”清末文献始见用例:

刘洁修所举首例为无名氏《拒约奇谈》二(《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237):诸君今日奔走呼号,前后响应者,岂非以美人不以平等待我,不以自由与我,受无可受,忍无可忍,始起与之争么?[2]996

笔者还发现如下用例:

清张之洞《熟权俄约利害折》:“惟深观世变日益艰难,西洋挠我榷政,东洋思启封疆,今俄人又故挑衅端。若更忍之、让之,从此各国相逼而来,至于忍无可忍,让无可让,又将奈何?”[13]

梁启超《光绪圣德记》“第一章 上舍位忘身而变法”言及中华日渐被瓜分豆剖,“若是者,无所知识,酣寝薪火则已;令稍有知识,每一念至,发愤汗下,怒发上指,目眦欲裂,不可一旦忍。况圣明如我皇上,……又安能忍?然而沈几待变,忍辱负重,含垢忍尤,于今十年。至待之无可待,忍之无可忍。”[14]

对照这两例,不难发现,“忍无可忍”乃“忍之无可忍”省略而成。“无可忍”,义为“没有可以忍受(的事情)”,与汉译佛经的“无可忍”意义正好相反。《六度集经》的“忍不可忍”不能作为“忍无可忍”的源头。

还有一个问题必须回答:“忍之无可忍”为何会变成“忍无可忍”?

笔者以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受汉语成语格式的影响。“忍之无可忍”省略为“忍无可忍”,由五个字变为四个字,符合绝大多数汉语成语的使用习惯。

其二,在“忍之无可忍”这个结构中,只有“之”是个意义高度虚化的代词。而在文言文系统中,作为宾语的代词“之”常常被省略,当“忍之无可忍”要凝固为四字格的时候,“之”字自然而然就被省略了。

其三,“忍不可忍”为形成“忍无可忍”这个形式提供了类推的样本。“不”是否定词,“无”也是否定词,“忍之无可忍”省略“之”后,与“忍不可忍”的形式方面高度类似,都是“忍+否定词+可忍”结构。

也就是说,尽管“忍无可忍”在意义上与“忍不可忍”没有关联,但“忍无可忍”这个形式的形成,是借鉴了汉译佛经的“忍不可忍”类推而成的。

上面对“忍无可忍”这个成语的形成过程的考辨说明,踏踏实实阅读第一手资料、仔细深入地分析文献例证,是保证溯源准确的前提。

注释:

①刘洁修先生先后出版了《汉语成语考释词典》《成语源流大词典》《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三部成语辞书。这三部辞书虽一脉相承,且都获得了很高的评价,但刘先生治学严谨,非常重视第一手资料的搜集工作,不断修订,后出转精,

《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是当今成语辞书中质量最为上乘的著作之一。

②怕,宋本、元本作“泊”。

[1]刘洁修.成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2]刘洁修.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9.

[3]朱瑞玟.佛教成语[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6:253.

[4]康僧会.六度集经[M]//影印大正藏本:第三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

[5]吉迦夜共昙曜.杂宝藏经[M]//影印大正藏本:第四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463.

[6]竺法护.大宝积经:卷一百一十七[M]//影印大正藏本:第十一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659.

[7]达摩笈多.大宝积经:卷第一百〇四[M]//影印大正藏本:第十一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583.

[8]法贤.解夏经[M]//影印大正藏本:第一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861.

[9]程颢,程颐.二程集[M].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534.

[10]顾廷龙.续修四库全书:一一二六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700.

[11]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4154.

[12]四库未收书辑刊:伍辑贰拾陆册[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520.

[13]苑书义,孙华峰,李秉新.张之洞全集[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35.

[14]梁启超.戊戌政变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4:148.

A Probe into the Source of“Ren Wu Ke Ren”

GAO Lieguo
(Center for History of Chinese Language,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28,China;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Zhejia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Hangzhou 310012,China)

The source of the literal meaning of the idiom“ren wu ke ren(beyond endurance)”is from“ren zhi wu ke ren(endure to one’s limit)”,and its form is evolved from“ren bu ke ren(endure whatever one cannot endure)”in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Buddhist sutras.Probing into the first-hand resources in a down-to-earth manner,and analyzing the examples in literature in a careful and thorough way are the premises of the accurate trace into the source.

ren wu ke ren(beyond endurance);idiom;source

H139

A

2095-2074(2012)03-0006-03

2012-04-1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CYY021)

高列过(1974-),女,陕西周至人,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在站博士后,浙江外国语学院中国语言文化学院教授,文学博士。

猜你喜欢
刘洁忍者汉译
割裂
来自姥姥的爱
水果忍者大通关
《李尔王》汉译的序跋研究
火影忍者·忍者们
再论汉译“突厥”名称之起源
再论汉译“突厥”名称之起源
“鸡蛋忍者”
爱是奇迹
爱是奇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