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师专业中的声乐课程教学

2012-08-15 00:51吕俏莺
中国校外教育 2012年14期
关键词:幼师歌唱声乐

◆吕俏莺

(肇庆市工程技术学校)

浅谈幼师专业中的声乐课程教学

◆吕俏莺

(肇庆市工程技术学校)

声乐教学是一门规律性极强的应用科学,也是幼师专业中一门重要的技能学科。在幼师专业的声乐课程里,包含有多种技能方向。幼师专业应该以素质教育为本,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

幼师专业 声乐课堂 歌唱活动

声乐教学是一门规律性极强的应用科学,也是幼师专业中一门重要的技能学科。在幼师专业的声乐课程里,包含有多种技能方向,如理论知识、发声方法、合唱指挥、歌唱技巧、弹唱跳唱能力、综合表演等。幼师专业应该以素质教育为本,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为其胜任教师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多种教学模式并用,相互渗透

幼师专业的声乐课程要求学生要掌握一定的歌唱技巧,能够进行齐唱、合唱、小组唱、独唱等表演活动。

1.集体练习及齐唱

学生集体发声训练是声乐课堂的基础内容。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对每个发声练习曲进行演唱示范,讲解练习目的、要领,方法。集体练习使各种声音条件、心理素质的同学混合发声,发挥出全体同学的最佳状态。齐唱歌曲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正所谓团结就是力量,大家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在教师的带领下,全体同学的参与达到整堂课的最兴奋最高潮的节点,学习效果也最好。

2.合唱训练

将全体同学分为二声部、三声部等各种合唱形式进行训练,能细化和美化学生的声音。合唱中的多声部和声效果和谐统一、声部立体感充分展现,在长期训练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培养学生的集体歌唱意识和在集体中把握自我歌唱的能力,培养了学生集体主义观念、与人合作的精神。

3.小组演唱

小组演唱一般是选出2~10名同学进行训练。分组原则可按嗓音条件、演唱程度来进行分配。通过小组训练,使学生找到听到与自己相似相近的声音,在练习情景中相互靠拢、融合。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欣赏到自己声音的特点,也能在歌唱中能够发挥情感。

4.个别辅导

个别指导是通过对学生进行个别练唱,因人施教,对共性问题进行理论分析,使所有学生都能听懂,减少类似错误的出现。让基础较好的学生做范唱,通过师生点评,提高了学生分析声音正误的听觉能力。

二、丰富教学形式内容、活跃课堂

在声乐课堂中,除了要掌握发声方法、歌唱技巧外,还有多种的学习内容囊括其中。

1.指挥

指挥技术是声乐课堂里一项基础技能。它要求学生掌握两个方面的技能:首先,懂看指挥。在合唱活动中,在指挥者的指挥下,能够准确地进行歌曲的强弱、呼吸、情感等处理;第二,懂指挥。即是自己能对合唱活动进行指挥。这两方面的技能掌握都需要通过长时间的实践和观摩。所以在声乐课堂中,对指挥活动的训练要贯穿始终。

2.律动

律动是有节奏的跳动,有规律的运动。在声乐课堂里指学生听到音乐后,按照节奏通过身体活动表达出来的一种行为。我们常用的律动形式有:击掌、点头、身体摇摆、跺脚拍肩等。在学习或欣赏歌曲时,通过要求学生进行律动活动,巩固了节奏感、增强了节拍感,是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

3.表演观摩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可以针对段落内容进行阶段性的表演活动或观摩活动。活动使得学生能够展现学习成果,互相切磋、交流,是声乐课堂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教学内容。表演的形式可以是小组演唱、个别演唱;内容上可以是载歌载舞、自弹自唱等。

4.音乐活动试讲

在学生准备出去实习之前,组织一次音乐活动试讲,教给学生如何去准备一节课、如何上好一节课等实操知识。通过试讲,在教师的指导、同学们的评价下完善自己的教学思路,为实习做好充分准备。

三、强调美感乐感培养,享受其中

声乐教育中必须渗透美育。如果学生只是掌握了基本的歌唱技巧、指挥手法等,进行音乐活动时总是规规矩矩、平平稳稳的,而没有从音乐作品从中得到美的感受或进行新的创作,这样的教育成果谈不上成功。

1.选曲多样化

培养学生的美感乐感,首先在教学内容上要求多样化。如在选曲上不是单一类型的歌曲。应该包括艺术歌曲,其中有外国歌曲、中国民族歌曲。不同的民族风情带给学生不同的心情感受,不同的歌曲内容可以带给学生不同的视野体验;其次,选用一些较为经典的通俗歌曲,带有流行元素,提高学生在学习上的积极性;再次,融入实用性较强的儿童歌曲,穿插在每一课里,达到调节课堂气氛的效果。不同类型的歌曲要求学生的发声位置和歌唱情绪是不一样的,得到的情感体验也不一样,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强调和提示,使得学生得以切身体会。

2.活动多样化

每课歌曲后,设计对应的音乐活动来巩固知识。如学习一首儿歌后,给这首儿歌配上舞蹈动作或情景表演。学生在设计自己的表演中,根据对歌曲的理解进行想象、创作;在观看同学的表演中,得到与自己不同的设计灵感和思路,从而对歌曲形象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感受。

3.欣赏多样化

通过欣赏优质的教学资料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感受能力。如准备一些著名的音乐电影或片段,通过观赏活动,了解音乐历史、背景、由来、故事、风土人情等,得以感性和理性的双重体会。

四、多种教学手段辅助,提高兴趣

在声乐课堂中加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幻灯机、投影仪、录音机、录像机、电视机、DVD机、计算机等搬入课堂,开展多媒体教学。教师通过精心地准备、搜查教学资料,在每课歌曲或知识点中加入相关的图像、视频资料,加以讲解,起到开阔视野、强化认识、巩固记忆等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化提高学习效果。

另外,还可以通过录音、录像法将学生表演、观摩时的片段录下再播放给学生观赏。可以使学生识别自己声音的正误,了解自身演唱的优缺点,扬长避短,循序渐进,提高了演唱技巧和听觉能力,培养了自信心。

五、树立正确的表演观,想唱敢唱

表演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多上台表演是学生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大多学生一开始都由于各种原因不敢唱,在个别演唱的环节都完成得不好。教师作为引导者,首先要鼓励学生,不管学生完成的情况如何都先表扬他们好的地方,使得他们建立信心,能够寄望于下一次的演唱能更好。在平时多灌输学生告别“自我欣赏”,去“面向观众”;帮助他们消除紧张、害羞状态,想唱就唱,敢于表现。一次生、两次熟、三次更自如,多锻炼多尝试。

教师还应给学生创造、提供演出机会,在校内外的晚会中进行歌唱表演。在课堂上,教师给学生们排练节目,进行歌曲技术处理,为演出活动做准备。学生们通过演出活动的真实体会,锻炼了胆量、积累了舞台经验。慢慢地发展到不管是小讲台还是大剧场,都能发挥自如,唱出声音唱出情感。

[1]曹燕.对幼师音乐状况的思考.昭通师专学报,2005,(6).

[2]时新莉.中职幼师专业声乐的现状与探索.魅力中国,2011,(2).

猜你喜欢
幼师歌唱声乐
网红幼师 撕掉标签,拒绝被定义
男幼师荒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歌唱十月
一名幼师的高山族舞蹈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