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校体育中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

2012-08-15 00:51◆何
中国校外教育 2012年14期
关键词:体育比赛竞争规则

◆何 成

(江苏省溧阳中学)

浅谈学校体育中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

◆何 成

(江苏省溧阳中学)

高中教育起着沟通小学和大学的“桥梁”作用,高中阶段是人的竞争意识形成的关键,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竞争意识的有效途径。研究和探索如何在学校体育中挖掘体育竞技的这种功能,有意识地利用体育比赛这个杠杆,培养中学生良好的竞争意识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学生 学校体育 竞争意识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现代人的生产及生活方式,更接近体育中的比赛,在机会相等的条件下,谁的节奏快些,竞争意识强些,谁就会占据主动。”现代人只有以更积极的姿态,主动迎接各种挑战,参与各类竞争,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在这一过程中,是否具备良好的竞争意识至关重要。高中教育起着沟通小学和大学的“桥梁”作用,高中阶段是人的竞争意识形成的关键,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竞争意识的有效途径。研究和探索如何在学校体育中挖掘体育竞技的这种功能,有意识地利用体育比赛这个杠杆,培养中学生良好的竞争意识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体育比赛是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有效手段

1.由体育比赛的特点决定的

有人把体育比赛看成是:“人类文化进步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礼仪化的战争”,用“战争”形容比赛虽不确切,但它却说明了体育场上的那种针锋相对的竞争性。体育比赛具有鲜明的优胜劣汰的特点,竞争主体经常更换,名次优胜经常易之,使参与者始终有获取成功的现实可能性,因而能促使人奋发向上。由此焕发的竞争和奋斗精神又具有迁移性,可供人们在其他领域作为借鉴,得到收益。正因如此,在基础教育阶段,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体育比赛,提高其竞争意识,为其今后走向社会并适应社会的竞争环境打下良好的基础。

2.体育比赛在中学生教育中所深蕴的社会伦理价值

体育教学中的各种教学比赛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则和要求进行实施,在一定空间的限制下所进行的一种对抗、争优活动,是运动员在技术、体能、智能、心理素质等方面展开的全面竞争,是在裁判员的公正执法下决定胜负的。它始终坚持公开性和公平竞争原则。它一方面显示着参加者在发展、完善自身的生理机能方面,不断超越自我,向更高标准攀登的理性思维和精神追求;另一方面,它对完善和优化人类社会的大环境,形成人们良好的基本价值取向,即培养对生活的基本精神状态和心理准备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些,对高中生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首先,体育比赛所显示的竞争意识具有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由于贯彻优胜劣汰的原则,可以使人们不甘落后、奋发进取,同时也召唤出人们勇于拼搏、向自身能力极限挑战的强大力量。其次,体育比赛所体现的公平竞争原则已深入到现代社会生活的大部分领域中。因为在大力发展商品经济的同时,非常需要用公平竞争的精神和机制来调节和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以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能有同等的机会和条件去参与社会的竞争,促使人们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潜力。另外,在竞争中必须贯彻公开性原则,因为要想得到公正与平等,就离不开让参与者看得见、摸得着的保证机制和监督机制。在我国现阶段,无论是从社会舆论和人民群众对国家大事的知情权、参政权上看,还是从党和政府各部门所进行的改革上看,无不说明这种公开性原则对推动社会进步所具有的作用。所以完全可以说,体育比赛是对青少年进行现代社会伦理、道德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

二、运用体育比赛培养竞争意识需注意的问题

1.教育学生必须坚持公平竞争的原则

体育教学中的各种教学比赛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则和要求进行实施。这些规则和要求是学生进行公平竞争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为提高学生公平竞争的意识,确保竞争的公平性,在确定了教学比赛的项目和内容后,教师首先应把规则和要求讲清讲透,使学生弄清哪些是合理的动作,哪些是违反规则和要求的行为,以利于学生在竞争中自觉地遵守规则和要求,相互进行监督,从而提高学生进行公平竞争的意识。其次,在教学比赛过程中,教师应严格按照规则和要求,客观、公正地进行裁判。对违反规则和要求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并根据违规程度给予合理适当的处罚,督促学生严格地遵守学生严格地遵守规则和要求,确保竞争公平、顺利地进行。再次,教师应结合学生遵守规则和要求的情况,搞好总结讲评,对遵守规则和要求好的队、组及个人,要大力表扬,号召其他队、组和个人以其为榜样,做文明竞争者。对违反规则和要求的队、组或个人及时提出批评,进行教育,使其认识到错误和可能的结果以及由此产生的恶劣影响。

坚持这一原则要选择合适的对手,无论是个体竞赛还是团体竞赛都要注意力量的均衡。势均力敌才有可比性,才能造成“你追我赶”的激烈竞争的场面;其次,要制定统一的规则,也就是要坚持统一的评判胜负的标准,同时要有严明公正的裁判,这样才能保证参与竞争者的心理平衡和不断进取的决心。

2.坚持竞争与合作的原则

竞争与合作,就其本质来说似乎是相互对立的。而在体育竞争中,很多项目是以集体形式出现的,每位学生作为其中一个成员,必须依靠大家的力量,齐心协力,以发挥全体的最高水平,形成共同克服困难的风气,增强集体荣誉感,发挥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在竞争的激励下合作,在合作的基础上竞争,没有配合就没有真正的竞争,没有合作也就没有竞争的胜利。

3.应合理地组织体育比赛

⑴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比赛时应有一定的制约条件

由于竞争主体受到竞争内容、目标、规则、要求的限制,因而学校体育比赛的组织也同样受到相应规定、规则和各种行为规范的制约,任何想冲破这些制约的自由膨胀行为都是不可取的,都是有害的。

⑵建立合理的比赛规则

在组织学校体育比赛时要始终如一地贯彻公平竞争的原则,制定较完善的比赛规则,对参加者要一视同仁,加强对裁判人员进行公正执法的教育,不能因自己的好恶、亲疏给某一方以偏袒或附加限制,还应组织裁判人员、运动员学习有关规定和精神使这些规范要求贯穿于整个比赛活动中,使体育比赛有条不紊的进行。

我国传统文化缺乏竞争意识,我们的传统教育也不注重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但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没有竞争意识的人是无法适应这个社会的。现代社会,学生在校读书离不开学习竞争,毕业了少不了择业竞争,步入社会还有工作竞争。竞争,可以说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无法回避。鉴于此,我们的高中学校教育应加强对学生进行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的培养,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挖掘体育竞赛的这种功能,有意识地利用体育比赛这个杠杆,培养高中生良好的竞争意识,使他们明白,在现代社会中要敢于竞争并善于竞争,才能生存,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1]李绪文.高校体育与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内蒙古科技与经济,1999.

[2]席焕久.体育人类学.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3]梁丹青.培养师专生体育竞争意识.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9,(6).

[4][日]松田岩男.运动和比赛的心理.谢三才译.济南心理学会,1983.3-7.

[5]丁佩.浅谈学校体育中竞争意识的培养.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体育比赛竞争规则
撑竿跳规则的制定
老年人观看体育比赛有助于消除抑郁情绪
老人看体育比赛可减少抑郁情绪
数独的规则和演变
让规则不规则
感谢竞争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竞争
农资店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