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学生爱上数学

2012-08-15 00:51湖南省临武县第三中学黄文芳
中学数学杂志 2012年2期
关键词:蚯蚓数学知识生活

☉湖南省临武县第三中学 黄文芳

怎样让学生爱上数学

☉湖南省临武县第三中学 黄文芳

数学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这句话明确地说明了数学在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性.也可以说,无论是在科学研究中、在商业和工业中以及社会日常生活中,都离不开数学.学好数学,利用数学,就是人们生活的内容.人们离不开数学,都知道要学好数学,可数学的特点又使学生学习起来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数学的逻辑性强,没有语文那样的丰富绚丽的词藻,没有科学那么多神奇的实验,只有枯燥的数字、平淡的叙述.学生在学习数学中,没有积极性,没有主动性,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每况愈下,这已经成为基础教育的一个普遍现象.一直以来,数学教学最终成为“精英”教育,只有极少数的学生在数学方面有突出的表现,而更多的学生却牺牲了在数学方面的发展前途.而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是“大众化的数学”,“大众化数学教育”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就是面向每个人,其基本含义包括“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掌握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教育部于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将这一思想阐述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新的课标要求下,我们应让每个学生通过努力学好数学,教师给予学生的不能是现成的知识,要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生活实际学习数学,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科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式.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数学,爱上数学,更好地运用数学呢?

一、把生活中的实际题材引入数学课堂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最终回到生活,离开生活的数学是空洞、虚无的.数学的教学不能没有生活.数学教材中已经增加了越来越多的具有生活气息的题材,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用数学思想来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性.但教材毕竟不是适合每个区域的学生的,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自己的学生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化.例如,在学习圆的知识时,乡村教师采用了一个例子,把牛拴在一块石头上,牛吃草的范围就是一个圆,老师可以利用这个生活实际进行半径、周长、面积的教学.如果把这个例子搬到城市里,可能就事半功倍.在学习统计的时候,让学生去超市统计不同的商品价格,以及对商品的分类情况进行观察、了解,对自己了解到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定高涨,学习的效果也不言而喻.又如:奶奶今年过第十六个生日,孙子也过第十六个生日,(出生那天不算)奶奶和孙子各多少岁?通过这样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完成数学学习.反之,对于脱离学生实际的内容,学生不知所云,感到与己无关,怎么还会有学习的积极性呢?

二、给学生充分的探究、讨论、表达的机会

由于数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在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对算理进行认真探究、深入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部分老师还是愿意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可常常是孩子在表达自己的思想时,当感觉到孩子可能不正确时,立马就制止孩子的叙述,或者直接就把知识说出来,让孩子记住就行,孩子有疑问也不做解释,反正书上就这样说的,学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我曾看到过一个小故事,同样是上“蚯蚓”这课.美国教师上课时弄来很多蚯蚓,让每个孩子都取一条,让学生玩蚯蚓,最后让学生说出自己对蚯蚓的认识.学生的回答让我们惊讶.生:“虽然看不见蚯蚓有足,但它会爬动.”生:“不对,蚯蚓不是爬动而是蠕动.”生:“蚯蚓身上一圈一圈的,是环节动物.”生:“它身体贴地面的部分是毛茸茸的.”生:“我刚才把蚯蚓放在嘴里尝尝,有咸味.”生:“我用线把蚯蚓扎好后吞进喉咙,过了一会儿把它拉出来,它还在动,说明它的生命里很强.”……而中国教师呢?绝对不会找来大堆蚯蚓,几个学生看一条,还要放在玻璃杯里,再加上盖子.师:“同学们请看,蚯蚓是环节动物,身上一圈一圈的,看见没有?”生:“看见了!”师:“把蚯蚓放在嘴里尝尝,会有咸味,知道吗?”生:“不知道!”师:“我告诉你不就知道啦?赶快做笔记.”不同的教学方式,不同的教学效果,学生是否参与教学活动,怎样参与,参与了多少,决定着教学的成败.

三、把数学的快乐带给学生

人生中哪个时候最快乐?童年.我们要让孩子在学习中仍然充满欢乐和笑声,教师要把孩子从枯燥的数学学习中解脱出来,要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有快乐的心情进入学习.首先数学老师的精神状态要能感染学生,积极的教学情感才能使学生自始至终兴趣盎然.教学的题材密切联系学生,使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结构达到同步,这样学生才会感到亲切、真实,才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事物.利用实践操作,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在游戏化的活动中激发学习热情,学会数学知识,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内化的过程,体验知识获得的快乐.当然,教师恰到好处的鼓励和夸奖更能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心理上的极大满足,从而激发持久的学习热情.

当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后,数学的学习就不再可怕,让孩子掌握有用的数学,学到适合自己的数学知识,对数学充满向往,这样的数学教育就是成功的教学.

猜你喜欢
蚯蚓数学知识生活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害羞”的小蚯蚓
画蚯蚓等
揭秘蚯蚓的10大秘密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蚯蚓家的惊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