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传统会计核算模式与信息化改革分析

2012-08-15 00:49华能澜沧江水电有限公司赵虎
中国商论 2012年35期
关键词:会计报表科目会计信息

华能澜沧江水电有限公司 赵虎

会计信息化指的是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重新调整与改革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并以此为基础,建立高度开放的、会计与技术相融合的现代化会计核算模式。这一过程可以看作是信息技术与会计核算工作相融合的过程,是利用远程通讯、网络和计算机技术,以会计信息为信息管理基础,对会计信息进行应用、存储、传输、加工和搜集的过程。这一过程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能够为社会经济运行、企业控制决策和经营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以及真实有效的信息。

1 传统会计核算模式存在的不足

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指的是依据手工会计模式下的各级账户组织进行核算。自从现代会计核算模式出现以来,会计核算工作就一直依照固定的账户体系实施,这一会计核算模式形成于长时间的会计核算过程,所以,被称为传统会计核算模式。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主要适用于手工核算方法,且其作用受到数据加工能力的影响,因而存在着无法避免的缺陷,主要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1.1 核算口径固化

核算口径指的是核算时使用的核算标准,主要表现在设置科目方面,其主要原因在于会计核算需要在账户设置中实施,而账户的开设又以会计科目为依据,所以,会计核算的口径会直接受到科目设置口径的影响。传统核算模式的核算口径固化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会计报表指标的固化。在传统会计核算模式下,会计报表具有固定的格式,其所反映的核算指标也相对较为固化,不能满足各种类型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为了处理会计信息供求之间的矛盾,需要在会计报表后进行大量的解释说明,从而导致了会计信息冗余度大、相关性低的问题。同时,传统会计核算模式下所制作出的资产负债表,虽具有综合性的核算指标体系,然而,这一指标体系也是固化的,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应用价值较低。另一方面,会计核算科目相对固化。传统会计核算模式中会计级别和科目都较为固定,无法随意打乱科目级别和科目名称。固化的科目必然会产生固化的核算指标,因而无法满足会计管理的需要。

1.2 核算时效滞后

会计核算时效指的是会计核算信息的提供与产生之间的时间间隔。所有的信息都具有时效性特征,特别是会计信息,其时效性特征则更加的突出,所以,及时、有效这一要求对于会计信息核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会计从业人员要对即时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准确的会计处理,并进行记录、计量和确认,并将会计信息报告和传递给管理者。会计信息提供与产生的时滞越短,则会计信息所具有的经济价值就越高。然而,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因为核算手段较为落后,则会造成会计核算时效性较差。

1.3 核算深度较差

会计核算深度指的是会计核算指标的关联程度与详细程度。在实际工作中,会计核算指标并非关联度越高越好,或是越详细越好。传统会计核算模式受到核算手段落后的影响,其指标核算深度也较差,主要表现为会计核算结果较为粗糙,各项报表指标之间缺乏应有的关联度。

1.4 核算指标较为单一

核算指标指的是会计核算过程中,经过整理加工所提供的价值量数据。一方面,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仅仅是按照货币计量假设,产生核算的价值量指标,但却过滤掉了其他对于企业经营管理具有较高价值的信息,包括企业绿色资产和人力资源价值等等,受到会计规范不完善的影响,导致这部分价值得不到确认,造成大量的企业隐形资产堆积,但这部分隐形资产是可以使用非货币信息进行计量的。另一方面,传统会计核算模式中仅有单一的货币信息指标,记账本位币也仅使用一种单一的货币,而对于非本位币信息则需要折算为位币再记账,这就会增加货币折算所产生的工作量和错误发生率。随着我国信息化时代的逐渐到来,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基础来进行会计信息的储存和计算,不仅成为了可能,更成为了主要的发展趋势,也是会计信息化未来研究的核心。

2 传统会计核算模式的信息化改革

会计核算模式信息化的主要目标在于实现管理与会计、技术与会计、社会与会计之间的相互融合,提高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的共享性、互动性和时效性。会计核算模式的信息化保证了会计核算工作由思想观念向核算方式之间的转变,使核算手段和方法都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这不仅象征着会计核算新时代的到来,也符合了21世纪对于会计工作发展的需要。传统会计核算模式的信息化改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会计核算时效性的提高,传统会计核算模式的深化,以及会计核算活度、广度和深度的增强[1]。

2.1 信息化增强了会计核算的活度

会计核算活度指的是会计核算过程的灵活性,通常表现为能否进行随机核算。在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下,通常仅仅能够进行实时核算,而无法进行随机核算,因而核算的灵活性较差。但是,在信息化的会计核算模式中,能够同时进行随机核算和实时核算,是一种双轨式的核算模式,会计管理人员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对各类电子账簿进行灵活的加工,从而满足随机性的经济管理需要,以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活度。信息化的会计核算模式能够提高会计数据的原则性,而且,这种随机核算的模式有助于提高会计数据的灵活性,从而保证了会计数据随机性与严谨性的相互融合[2]。

2.2 信息化扩展了会计核算的广度

会计核算广度指的是会计信息纳入核算的范围,主要体现在覆盖的指标范围和选择的核算尺度。在信息化的会计核算模式中,在传统价值核算尺度外,非货币信息还可使用其他表或数据库进行储存,包括人力资源信息、实物量尺度等,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核算[3]。在很多大规模的跨国公司之中,通常设置多套会计账簿,以对不同的会计信息进行核算,从而满足对外报告和经营管理的需要,避免传统会计核算模式存在的弊端。由覆盖的指标范围来看,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缺乏对会计主体的资金运动情况进行总括性、全面性反应的指标体系,而信息化的会计核算模式则能够通过“棋盘式对照表”对此问题加以解决[4]。

2.3 信息化加深了会计核算的深度

会计核算深度指的是会计核算指标的关联程度与详细程度,而核算的深度又会受到会计科目设置的关联程度与详细程度的直接影响。在信息化情况下,设置会计科目主要体现在科目的编码上,编码就是账目的代表[5]。科目编码通常要达到四级左右,编码设置的越详细,核算就会越为深入;同时,科目编码能够避免传统会计核算报表的结构单一问题,使用棋盘式的二维报表体系,各类复杂的会计报表的填制都能够利用计算机技术完成,从而更加深刻、全面地反映会计报表指标[6]。

2.4 信息化有助于传统会计核算模式的改革

信息化时代下的会计核算模式,依然以会计科目作为核算的根据,以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为指导,会计信息的提供方式仍然是会计报表和会计账簿,涵盖了传统会计核算模式的所有内容;同时,信息化的会计核算模式在会计报表、明细核算、序时核算和总账核算等方面都对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进行了改革[7]。

3 结语

综上所述,会计核算模式信息化改革,极大地拓展了传统会计核算模式的职能,通过数据库和可视化的编程技术,能够为会计核算功能的实现提供技术基础,从而提高了会计核算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克服了信息化环境下,传统会计核算模式所凸显出的缺陷,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对于会计信息管理的需要[8]。

[1]侯佳民.会计核算模式研究[J].轻工设计,2011,1(6).

[2]程伟.信息化与会计核算模式相关性研究[J].中国科技财富,2009,1(6).

[3]吴剑波.信息化会计核算模式研究[J].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4(28).

[4]李健.加入WTO对会计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综述[J].江汉论坛,2008,1(4).

[5]谢学情.会计信息化:会计改革的必然趋势[J].现代经济信息,2010,1(14).

猜你喜欢
会计报表科目会计信息
多科目训练见招拆招练硬功
会计环境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分析
高校开设专业的首选科目和再选科目要求浅析—以法学(类)专业为例
关于国有企业合并会计报表合并范围的探究
论会计报表附注及其披露事项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事业单位会讣报表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高考“新科目”
加强往来款清理 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事业单位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