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心肌梗死后抑郁患者的影响

2012-08-15 00:42秦艳玲巩越丽李会丹袁梅吴超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13期
关键词:心梗心肌梗死情绪

秦艳玲 巩越丽 李会丹 袁梅 吴超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的分支堵塞,使一部分心肌失去血液供应而坏死的病症。抑郁是心肌梗死后的常见症状。心肌梗死后抑郁可能增加心梗患者心原性猝死的危险性[1-2],并且给患者的康复带来困难。所以,对心肌梗死患者做好心理干预至关重要,不仅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而且良好的心理干预还能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为进一步了解MI患者的抑郁情绪及心理干预的临床意义,我们对120例心肌梗死抑郁情绪的患者进行了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6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心梗患者120例,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顿抑郁量表(HRSD)评估,确定患者是伴有抑郁情绪的心梗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干预组80例,男45例,女35例;对照组40例,男19例,女21例。两组间年龄、性别、心律失常、心功能、肝肾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硝酸甘油、溶栓、ACEI等药物);干预组则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健康教育包括包括MI基础知识宣传教育、饮食控制、血脂血糖血压控制运动锻炼等。心理干预包括:①向患者讲解病因,让患者端正对疾病的态度,让他们知道最近的治疗状况,医护人员自信而亲和的态度很重要。②耐心地倾听患者的倾诉,同患者一起分析病史,给予建议与指导,消除患者抑郁的情绪,唤起对付疾病的信心与勇气。③采用认知疗法,心理疏导,科学讲解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消除不良认知。④指导家属探视不要在患者面前表现出情绪激动,让家属了解患者的心理并结合其性格帮助患者。

2个月后,行ZungSDS、HRSD评估,并对患者的躯体症状、心律失常、心功能、病死率及住院天数进行观察。

2 结果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SDS、HRSD评分比较:对照组40例SDS平均得分为42±7,3个月前SDS平均评分为49±8;对照组40例DRSD平均得分为21±7,3个月前DRSD平均评分为29±6,较以前改善。干预组80例SDS平均得分为32±5,3个月前SDS评分为48±7;干预组80例DRSD平均分为10±4,3个月前DRSD评分为30±7。干预组改善更加显著。两组患者躯体状况与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且干预组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心肌梗死(MI)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常见的疾病之一,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它不仅给患者带来了生理上的改变,也对患者的心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些研究发现心肌梗死(MI)患者存在抑郁症状[3-5]。抑郁的发生与经济负担、家人的关心程度、自己的信心有关,心肌梗死患者容易觉得患病给家庭带来负担,多次地住院容易使疾病的治疗失去信心,从而产生抑郁的情绪。

心理干预是现代医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的环节,要着重了解患者的情绪变化、心理状态,减轻患者因疾病产生的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有效地促进其心理康复,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对MI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治疗,能使他们产生良好的心情和乐观的情绪,增强MI患者的抗病能力,有利于身体的恢复。在对MI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治疗时,要掌握在患者不同的病期、不同的心理特征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技巧,语言要有科学性、针对性、教育性。

本研究发现对MI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使患者精神放松,并对患者的躯体症状、心律失常、病死率及住院天数有了明显的改善,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情绪,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疾病的恢复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陈义汉,龚兰生.QT离散度.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5,23(4):307-309.

[2]杨菊贤.心血管疾病患者伴有焦虑或抑郁时的诊断与治疗.国外医学·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2002,29(2):67-70.

[3]刘文果,王慧,赵相英,等.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前情绪状况调查. 健康心理学,1999,7(3):281-282.

[4]刘虹,徐庆科,管军,等.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情感障碍的调查.齐鲁医学杂志,2000,15(3):179-180.

[5]唐振坤,陈德彩,杨永信.心肌梗死心理状况调查.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8(1):73-74.

猜你喜欢
心梗心肌梗死情绪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心梗猛于虎
诱发“心梗”的10个危险行为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心肌梗死常规检查漏诊率高,近2/3患者被遗漏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