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线路治安“绿色通道”的思考

2012-08-15 00:55刘燕生
铁道警察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绿色通道治安公安

刘燕生

(南京铁路公安处,江苏南京210037)

针对高铁时代线路治安情况最复杂、工作难度最大、发生问题后果最严重的实际,铁道部公安局作出创建线路治安“绿色通道”重要决策部署。笔者结合学习贯彻创建线路治安“绿色通道”会议精神和南京公安处创建工作实际,对创建线路治安“绿色通道”进行一些思考。

一、深入领会创建线路治安“绿色通道”工作会议精神

(一)深刻认识创建线路治安“绿色通道”的重要性

创建线路治安“绿色通道”,是铁道部公安局党组为推动铁路公安事业长远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意义深远。一是与铁路发展大局相适应。创建线路治安“绿色通道”,是深入贯彻落实铁道部党组科学发展、安全发展战略思想和工作部署的重要决策之一,是铁路公安机关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全体民警要切实提高对创建线路治安“绿色通道”重要意义的认识,积极主动地投入创建工作。二是与安全风险管理理念相适应。创建线路治安“绿色通道”是落实铁道部党组安全风险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全体民警要通过扎实开展线路安全风险评估,健全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夯实线路治安防范基础,全力确保铁路运输生产安全。三是与铁路公安体制改革相适应。铁路公安体制改革正在不断推进,全体民警要更加清醒地认识到铁路公安确保铁路运输生产安全的职责没有变,要按照“正确处理好理性回归与严格履行职能的关系”的要求,正确认识和高度重视创建线路治安“绿色通道”工作。

(二)准确把握创建线路治安“绿色通道”的规律性

创建线路治安“绿色通道”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必须准确把握规律。一要抓住主要矛盾。铁道部公安局张庆和书记指出“线路治安问题是铁路公安工作的主要矛盾”、“抓住线路治安,就抓住了铁路公安工作的重点和关键”。要以线路治安为抓手和突破口,把线路特别是高铁线路打造成“绿色通道”。二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各级班子和领导干部,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协助抓,充分发挥处班子、所班子和各级领导干部模范带头作用,这是创建线路治安“绿色通道”的重要保证。三要发挥民警的主体作用。民警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力量,是各项工作措施的执行者。要加强民警教育管理,提高民警贯彻力和执行力,认真落实各项创建工作措施,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效。

(三)充分体现创建线路治安“绿色通道”的实效性

创建线路治安“绿色通道”,是落实铁路科学发展、改革创新的一项重要工作,务必抓紧抓实抓出成效。一要在找准症结上体现实效性。要认真反思和深入查找干部民警在思想认识、措施落实、责任落实以及人防、物防和技防方面存在的问题,以便对症下药。二要在解决问题上体现实效性。确保铁路运输安全是创建线路治安“绿色通道”的本质要求,是检验创建线路治安“绿色通道”的重要标准。要主动作为,开动脑筋,创新举措,切实解决困扰线路安全的问题和隐患。三要在创建过程中体现实效性。要把警务机制改革与创建线路治安“绿色通道”有机结合,在警务机制改革中提高创建线路治安“绿色通道”能力,在创建线路治安“绿色通道”中加快警务机制改革,通过提升警务效能促进创建工作。

(四)健全完善创建线路治安“绿色通道”的规范性

创建线路治安“绿色通道”,务必抓好组织领导、责任落实、制度保障等环节。一是组织领导要高标准。根据铁道部公安局和上海铁路公安局的统一部署,把创建线路治安“绿色通道”当作“一把手”工程来抓,南京铁路公安处成立由处长任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设立分管副处长兼任主任的“创建办”,加强创建工作组织领导。二是责任落实要严要求。创建线路治安“绿色通道”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责任落实。铁道部公安局专门“约法三章”,并将“六查一追究”制度引入创建“绿色通道”工作。公安处建立领导干部包保责任制度、职能部门连带责任制度以及责任追究制度,推动创建工作措施落实。三是检查考核要强力度。要对照创建方案,逐项制定推进表,采用日常检查、专项督查和暗访检查等方式,把握过程,强力推进。按照铁道部公安局、上海铁路公安局创建线路治安“绿色通道”考核办法,结合实际,制定公安处考核办法,加大考核力度,充分调动干部民警工作积极性。

二、认真查找创建线路治安“绿色通道”存在的问题

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南京铁路公安处深入贯彻“10·17”全路公安机关领导干部会议、铁道部公安局深圳现场会议以及上海铁路公安局创建线路治安“绿色通道”会议等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提高思想认识,创新工作机制,狠抓措施落实,不断提升线路治安管理工作能力和水平,确保了管内铁路运输安全。管内高铁杜绝了危及行车安全的案(事)件,管内线路杜绝了车辆肇事事故,发生路外伤亡事故16起,同比下降36%。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创建线路治安“绿色通道”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线路治安问题时有发生

一是路外伤亡事故多发。今年以来,管内共发生路外伤亡事故12起,同比下降20%,虽然呈现下降态势,但是个别区段事故仍然高发。管内新长线发生路外伤亡事故7起,占全处路外伤亡事故发生数58.3%。二是线路“五类”案件时有发生。今年以来,管内发生线路“五类”案件2起,同比增加1起。三是闲杂人员进入高铁线路屡禁不止。今年以来,管内共发生闲杂人员进入高铁情况6起8人,危险镜头不断。

(二)线路巡防力度有所减弱

今年年初,按照上海铁路公安局核定标准,对全处线路保安人员进行裁减,裁减率达到47%。目前,全处共有线路保安人员691名,较之前1305名裁减614名。其中,高铁线路保安人员486名,较之前809名裁减323名。管内线路总长1653.664公里,百公里保安人数由80名减少至42名。线路保安人员大幅裁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线路巡防质量。

(三)线路安全隐患大量存在

创建线路治安“绿色通道”工作开展以来,全处深入开展了线路治安隐患排查整治,共排查发现防护栅栏倒塌、防护栅栏底空过高、贯通电线裸露、线桥接合部封闭不严等线路安全隐患379处,督促落实整改160处,对剩余的219处治安隐患,全部填发治安隐患整改通知书,督促责任单位落实整改。

三、健全完善工作机制,积极推进创建工作措施落实

健全完善机制是创建线路治安“绿色通道”的关键。按照“六好”评判标准,结合公安处线路治安实际,着力健全完善“六项机制”,深化创建线路治安“绿色通道”工作。

(一)健全完善物防机制,实现“三个转变”

一是物防建设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要坚持“提早介入,分类建库,逐级评估,督办整改”原则,加强物防建设情况排查,建立隐患库,督促铁路主管部门做好物防设施的建设、维护、保养和管理。二是物防监管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要督促加强防护栅栏建设,推进高铁防护栅栏安装刺丝滚笼,提速线路防护栅栏补强铁蒺藜,以及普速线路封闭式管理;要督促加强线路设备设施防护,重点加强高铁电线电缆、“四电”设施设备防护,严防发生拆、割盗案件。三是隐患整治由突击型向常态型转变。要把线路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作为线路民警日常工作任务,通过健全台账、制作推进表、填发隐患整改通知书等有效措施,督促相关责任单位落实整改,健全隐患排查整治常态化工作机制。

(二)完善人防机制,解决“三个难题”

一是解决警力不足难题。日益繁重的公安保卫任务与日益紧张的警力之间的矛盾在线路治安工作中表现尤为突出。要通过积极推进“居家式”警务区改革,充分发挥“居家式”警务区警力需求少、警务效率高的优势,有效解决警力不足问题。二是解决巡防流于形式难题。要针对线路巡防力量减少的实际,按照“定点卡控和动态巡线相结合”的原则,调整线路巡防模式,加大线路巡防工作监督检查力度,提升巡防工作质量。三是解决线路案事件多发难题。要不断优化巡防模式,科学调整巡防力量,着重把警力部署在高铁线路低路基区段、提速线路动车组列车运行时段、普速线路道口和路外伤亡事故多发区段,严防发生各类线路案事件。

(三)完善技防机制,发挥“三个效能”

一是发挥视频监控效能。充分发挥现有高铁视频监控系统和GPS定位系统作用,强化线路巡防卡控和日常巡防工作检查,及时发现和迅速处置侵入线路的闲杂人员,有效解决巡防工作中线路警力不足、保安人员勤务状态不佳等问题。二是发挥科技防范效能。抓住全路组织开展创建线路治安“绿色通道”的契机,积极争取支持,推进沪宁、京沪高铁安装电子防入侵系统,普速线路道口安装“电子警察”和自动报警装置,加大线路警务区公安信息化建设投入,建立电子办公平台,为线路防控注入科技力量。三是发挥应急处置效能。牢固树立“安全风险管理”理念,积极构建“扁平化”快速指挥反应机制,坚持“人机互动,快速指挥,彼此呼应”的原则,建立公安处、派出所和警务区三级联动机制,及时发现和快速处置各类线路突发事件。

(四)完善宣传机制,坚持“三个强化”

一是强化理念宣传。教育干部民警牢固树立“线路安全一日不稳,公安工作一日不宁”、“线路安全是命,高铁安全是命上加命”等先进理念,充分认识到创建线路治安“绿色通道”事关群众安全、事关铁路形象、事关公安发展,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积极投入创建工作。二是强化载体宣传。对内,通过在公安网主页开辟创建专栏、编发专刊等形式,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发挥积极示范效应。对外,充分利用互联网、公安微博等网络载体,大力宣传创建工作中涌现的先进事迹和优秀民警,发挥社会宣传效益。三是强化安全宣传。坚持集中宣传和日常宣传相结合,组建宣传小分队,深入沿线村庄、学校、企业开展爱路护路安全宣传,增强沿线群众、学生爱路护路意识,同时让群众看得见、感受到铁路公安机关创建工作成果,夯实群防群治基础。

(五)完善联防机制,突出“三个着力”

一是着力推进铁路联控工作。国保、治安、消防、交警等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加强与铁路工务、电务、车务、机务等部门沟通协调,督促有针对性地落实线路治安联防联控机制。二是着力推进综合治理工作。主动协调地方综治部门、护路组织,把创建线路治安“绿色通道”工作纳入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总体规划,与平安建设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健全完善联席会议制度、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制度、治安问题联合整治制度、路地信息通报制度等工作机制,提升综合治理能力和水平。三是着力推进护路联防。要充分发挥沿线各地综治委设立护路联防组织的优势,协调地方积极组建护路联防小分队,充分发挥护路联防作用。同时,加强与沿线综治、公安、司法、工商等部门协作,开展联合整治行动,净化铁路沿线治安环境。

(六)完善长效机制,做到“三个善于”

一是善于抓总结提高。历次线路案事件警示我们,线路治安是个“易碎品”,关键要善于从事故中吸取教训,按照“问题在一线,原因在管理,根子在领导”的思路,认真反思在组织管理、工作作风、工作措施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漏洞,采取改进补强措施,变危机为契机。二是善于抓基础工作。要以创建线路治安“绿色通道”为抓手,不断夯实警务区建设、敌社情调查、涉路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三保”宣传、线路基础工作台账等基础工作,健全完善线路治安管理长效机制。三是善于抓统筹兼顾。铁道部公安局王广训局长指出:“创建线路治安‘绿色通道’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涵盖的工作面非常多,涉及公安业务的方方面面。”因此,创建线路治安“绿色通道”不仅要在打造线路治安品牌上有突破,而且要以点带面,统筹兼顾,促进平安站车、专运警卫、刑事打防、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

猜你喜欢
绿色通道治安公安
博物馆:上海公安史图片展
Me & Miss Bee
青海:建立“绿色通道”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Frequent attacks on health workers in China: social changes or historical origins?
治安文化与治安秩序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
做好企业治安保卫工作的认识与实践
高速公路绿色通道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与实践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
TC-SCAN绿色通道系统日常维护浅析
请为医疗创新开通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