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口语工学结合课程改革模式探索与实践

2012-08-15 00:48魏金玲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顶岗英语口语口语

魏金玲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1)

英语口语是高职毕业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进行涉外交流的有效工具和手段,其作用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加强而日益凸显。但我国高职英语口语的教学现状远远滞后于社会和工作岗位对高职毕业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期望,高职英语口语课程改革刻不容缓。

高职英语口语课程改革必须面向基层、面向一线、面向产业结构的调整,体现职业岗位(群)的特征,满足高职毕业生就业、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工学结合的口语课改思路正是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从实际、实用、实践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提升他们通过口头交流,获取与工作相关信息的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使高职毕业生拥有岗位所需的英语口语交流能力。

1 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英语口语课程改革以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为指导,在实施中应遵循以下原则:教学目标的确立要以该课程所对应的典型职业活动的工作能力为导向;教学内容的选取依据职业岗位(群)及其典型工作任务;教学过程要以该课程所对应的典型的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为导向;学习情境要模拟或再现该课程所对应的典型的职业活动所处的工作情境[1]。

英语口语课程改革要在工学结合课程理论的框架下,进行设计、开发,开发路径为:职业岗位(群)所需知识、能力和素质分析+职业岗位(群)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学习者的个性口语需求分析→提炼典型涉外工作任务→转化成口语学习情境→编写校本教材和设计课业文本→课堂教学实践→实训和顶岗实习→综合成绩评定。

2 课程内容开发

按照工学结合思路开发出的课程内容应具有实践性、实用性和针对性,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要认真、细致地调研用人单位对相应岗位英语口语能力的要求,与该行业实践专家召开研讨会,详细分析其职业发展历程、代表性的工作任务和典型工作任务,同时请专家对该行业发展趋势作出预测,并对任职于不同企业的往届毕业生进行回访,综合分析调研数据,归纳总结出典型工作任务;根据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按照岗位工作要求,努力还原真实的工作场景,设计出学习情境[2]。

以实际的工作过程为载体,根据口语能力发展的规律,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密切注视行业动态,不断充实与生产一线有关的内容、句型和新的典型工作任务到课程中去,以期使该课程始终处于动态发展的良性循环中。

体现课程开发的思路和构想的物化方式为编写校本教材和设计课业文本。校本教材和课业文本中学习情境和子学习情境都由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转化而来,以任务为载体,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工作过程性知识,并培养出岗位所要求的能力和素质,进而提高综合职业能力。

3 行动导向教学的实施

采用行动导向、任务引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中用,在用中学[3];培养学生关注工作任务的完成过程而非记忆知识的习惯,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完成工作任务的乐趣。

学习情境和子学习情境由不同的任务构成,由学生围绕任务制定计划,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计划、完成任务,而且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评估自己的学习。任务的设计要合理,既不要过于容易也不要太难,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大任务分解为易于操作和实施的小任务单元;教师课前应根据主题任务、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及实际需要,设计各种具体任务。例如求职应聘、订机票、预定饭店位置、通过海关、工作场所沟通、电话沟通、日程安排、参加及主持会议、建立业务关系、参加商品交易会、商务接待、商务谈判等;教师从完成某一“任务”着手,将学生分组,让他们制定计划、分工协作,通过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展示“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在一系列行动过程中培养出岗位所要求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4 校企合作

建立与企业合作的长效机制,与企业的交流互动可以开阔英语口语教师的视野,优化其知识结构和提高其业务能力,加深其对行业和企业英语口语能力需求的认知水平,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有效改善教学。与企业行业专家共同商讨开发课程内容,制定教学计划,共同编著符合职业岗位需求的口语教材[4],保证了口语学习内容的开放性、时效性和职业性。在教学计划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课时,聘请企业中涉外事务方面的业务骨干来校为学生上课,可把真实的工作场景和案例带到课堂教学中来,使课堂成为学生未来工作实践、实习的“训练场”。

为使口语课程不断创新,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要密切保持与企业的信息沟通和交流,使企业了解学校的人才培养规格,使学校知道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通过这种有效联系,学校可以从企业拿到人才培养订单,明确各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从而使培养出来的人才能迅速上岗就业,并具备不断发展的潜能。不断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可以通过签订“后续式订单”就业意向书,与某些外贸公司、会展中心和外企等建立长期的校企合作关系,保证英语口语课程的学校教学、顶岗实习和真实工作形成有机整体。

5 顶岗实习

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口语能力提升的空间是有限的,必须为学生创造机会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去锻炼和提高。学校要联系合资企业或有涉外业务的企业、外贸公司等,并将其作为实习基地,以“应用”为原则,让学生在自己将来的工作环境中实际使用英语。顶岗实习在提升学生口语能力的同时,还培养、锻炼了学生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实现学生由学校向社会的角色转变。在与外宾或外籍主管的工作交流中,学生接触到原汁原味的英语,这对学生改善语音、语调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交流中遇到的障碍为学生提供了前进的方向并成为努力提高口语水平的强大动力,收到单纯学校教育无法达到的效果。

教学和顶岗实习可穿插进行,也可鼓励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利用节假日或双休日进行实习;定期举行学生顶岗实习经验交流会,要求学生用英语口头总结在顶岗实习中的见闻、体会、收获以及不足,为学生练习口语搭建平台。此外,由于这一任务在顶岗实习前就已经布置给学生,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顶岗实习的质量,教师要对实习效果做及时调查和反馈,以此为依据修改教学计划、任务书和教学内容。同时,要充分利用本埠举办的各类国际活动和展会,如哈洽会、冰雪节、医博会、大冬会等,让学生担任志愿者,为外宾做翻译,在此过程中,提高口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6 复合立体式的考评机制

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可有效促进教学的开展。工学结合的课程模式下,学生的口语成绩来自于三个方面:课堂教学、顶岗实习和参与社会活动。三项成绩按一定的比例分配分值,课程结束后,学生得到英语口语课程的总成绩。

课堂教学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并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的考核方法。形成性评价主要是把各个学习情境按照所占权重分配分值,在每个模块教学中学生得到在该模块的分数。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及时而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采用以下的活动形式及评价方式:

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多种口语活动,如回答问题、对话,讨论,辩论、角色表演、游戏和竞赛等,在活动中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表现和参与情况,对学生和活动小组进行评价,包括自评、互评、师评。在自评、互评中要引导和激励学生侧重对学习兴趣、态度、参与程度、合作能力和口语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培养他们的自评、互评的能力。教师进行评价时,要关注和重视学生认知策略、探究与创新能力的评价。

课后创设口语活动或布置任务,在下一次课上,对活动效果或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

针对每一学习情境给学生布置一个相对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对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进行考核,综合给出该项目得分。

期中和期末考试为终结性评价。期中考试的模式,仿照雅思考场环境设置,考试分三部分进行:第一部分谈论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生活话题;第二部分(考生讲述),考官给考生提示Cue Card,考生就Cue Card上的问题进行阐述1-2分钟,在考生结束陈述后,考官根据考生的回答内容提出1-2个问题;第三部分(互相讨论),考官发问引导考生与考生间进行更抽象内容的讨论。期末考试由教师给出规定工作情境和总体工作要求,学生分组完成综合性的项目,如商务接待、外贸谈判等。

学生到企业或公司顶岗实习的评价由带队教师和企业、行业的专家,根据学生在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综合职业能力,共同给出;参加社会活动由该活动的主办方给出反馈和评价。

工学结合的英语口语课程改革在教学内容上与高职生所学专业紧密结合,体现了职业岗位的特征;在教学模式选取上运用了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行动导向教学;通过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多元培养模式,使学生顺利实现向“职业人”的转变;复合立体化的考核评价机制充分激励学生发挥口语实践中的主体作用,实现考核对教学的良好导向作用。工学结合英语口语课程改革可有效改变高职生口语能力匮乏的现状,增强其在就业以及未来职业生涯中的竞争力。

[1]赵志群.对工学结合课程的认识(一)[J].职教论坛,2008,(2):1.

[2]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姜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陈解放.工学结合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顶岗英语口语口语
口语步步高 说一说“洗”
英语口语课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应用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酒中的口语诗
教育部要求保障顶岗学生实习安全
口语对对碰
高职煤炭类顶岗实习“421”运行机制
浅谈加强高中英语口语教学
基于微信的移动客户端在顶岗实习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江苏:调整五年制高职顶岗实习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