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基地建设探索——以志愿者基地建设为例

2012-08-15 00:49李国平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11期
关键词:先进性学生党员志愿者

李国平,陈 皇

(1.苏州大学唐仲英血液学研究中心,江苏 苏州 215021;2.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 200444)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生活丰富多样,大学生思想不断变化,传统的党员教育形式正面临着巨大挑战。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基地是对学生党员进行党的理论教育、党性磨砺、素质培养等的重要支撑平台。因此,在新时期探索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基地的建设模式,是创新党员教育形式、提高党员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是完善党员再教育和考评体系的有益探索,也是落实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的重要途径。

一、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基地建设的现状

(一)第一阶段:认识欠缺、重视不足

党课学习是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的重要环节,其不仅有利于丰富学员党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为学员进一步端正入党动机、增强党性修养提供宝贵机会。因此,部分高校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简而行之,以党课教育作为学生党员教育的全部。事实证明,基于当代大学生的特点,高校学生党员教育仅停留在课堂教学上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进行有效的拓展。而建立以志愿者活动为基础的学生党员教育基地是党员课外教育的有益探索。通过基地化教育,一方面可以调动学员的学习热情,强化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利于学员在实践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消化和理解,提高党性认知。因此,高校学生党员实践教育必须充分认识教育基地建设的重要性。

(二)第二阶段:徒有形式、未见内容

部分高校也认识到加强对学生党员教育进行课外实践教育的重要性,并把建立党员实践教育基地数量作为各支部的年度考核指标。而事实上,各支部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能够最终坚持下来的却很少,甚至有的签订完共建协议后就从未组织过活动。这种以完成党建任务为导向,流于形式、不重实效的做法也使得党员教育基地建设失去其原有价值。因此,必须加以制止,切实把教育基地化建设作为教育培养学生党员的重要载体。

(三)第三阶段:主题不清、效果不佳

部分高校在学生党员教育过程中也注重教育基地资源,不定期组织学生到各类基地开展党建活动,但往往是为了活动而活动,缺乏突出鲜明的主题,缺乏精心有效的组织,缺乏对不同教育基地特点的理解,所以,当活动结束后,学生党员常常不知所为、不知所获,更别提对今后有何借鉴和指导作用。因此,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必须充分结合不同教育基地的特点,科学、合理、有效地开展党员教育活动,以期取得最佳效果。

二、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基地建设的客观必要性

(一)建立学生党员教育基地是展现党优良作风的具体形式

理论联系实际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正确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其强调理论必须与实际相结合,从实践中来,回实践中去。学生党员教育一方面需要以党课为基础的系统学习,让广大年青学子切实了解党的成长历史,掌握党的核心精髓;另一方面,需要通过一定的媒介将学习的内容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去,使之进一步淬炼、升华,最终更好地理解理论。而创建学生党员教育基地的目的正是为了实现课堂理论教育与课外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提高党员教育的成效。

(二)建立学生党员教育基地是实践党员先进性的重要平台

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是一个不断认识、不断实践、不断提高的过程。党员的先进性不是与生俱来的,它要求我们每个人要把抽象的先进性落实到自身发展的各个方面,并且用行动去实践先进性。而根据双方合作共建协议,学生党员教育基地一般具有形式多样、持续性强、组织灵活、涉及面广等特点,客观上满足了党员实践先进性的多元需求。学生党员可通过这一平台的观摩、参与、组织、讨论,逐步提高思想认识,坚定理想信念,从而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永葆先进性。

(三)建立学生党员教育基地是完善党员教育模式的有效手段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他们思维活跃、兴趣广泛、知识面广,尤其作为其中的先进分子,学生党员往往思想上进、目标明确、理想远大。而目前国内传统的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模式,无论是党课教材、组织形式、考核办法乃至思想观念均难与之相适应,其根本在于欠缺实效性和针对性,尤其是实践环节的重要性,对学生党员实行教育基地化认识严重不足。因此,为进一步提高党员教育质量,完善党员教育模式,必须切实加强实践教育,推进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基地建设。

三、加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一)积极挖掘各方资源,努力拓展教育基地

学生党员教育基地是提升党员教育水平的重要阵地。此前各高校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往往局限于校园内部,又或者不定期组织前往校外如农村、企事业单位、公益性组织等进行考察和调研,没有固定的场所,又缺乏延续性的主题,稳定性和实效性较差,同时受经费、时间等因素制肘,成效不显著。

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以下简称:该院)在学生党建过程中紧密围绕“以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学风建设为抓手,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志愿服务为特色”的建设理念,先后与“上海市红十字会”、“中华骨髓库上海市分库”、“上海院士风采馆”等十余家单位达成了合作意向,建立起了以志愿者服务为特色的高校学生党员实践教育基地。在基地的运行中,学生党员通过亲身参与基地的志愿者服务工作,践行党员宗旨和志愿精神,从而在实践活动中接受教育、培养才干、提升境界。

(二)以志愿者服务为形式,创新党员教育机制

该院通过结合专业特色、发挥学科优势,不断促进学生党员教育机制创新,不断增强学生党员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其以“生命之鸽”志愿者工作站为载体,以志愿者服务为内容,以服务社会、普及科技为形式,融社会实践、学科认知和思想提升于一体,搭建党员教育平台,创新党员教育机制,全面提高党员教育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构建更为丰富饱满的教育体系,培养一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生命之鸽”志愿者工作站是在该院统筹下,管理协调各志愿者团队的学生组织,其拥有多支富有朝气、经验丰富的志愿者团队,如中华骨髓库志愿者、院士风采馆志愿者、“蒲公英”同伴教育志愿者等。工作站为广大学生党员积极投身于志愿者服务工作提供了绝佳平台,让学生党员在奉献社会、锻炼自我的同时,也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弘扬,展现出当代学生党员的历史使命。

(三)以思想引导为内容,完善党员发展机制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该院党员教育基地把党的知识教育与具有公益性的志愿服务活动相结合,达到了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全面考察和真实测评,强化了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力度,使党员教育基地成为加强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手段。

以该院一名入党积极分子的入党历程分析:她热心公益事业,2008年12月成为中华骨髓库志愿者,2009年加入“蒲公英”同伴教育志愿者团队,2010年7月10-25日参加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志愿者工作,2010年9月29日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了一位年仅5岁的白血病患者,成为上海大学第8例、上海市第186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经过支部系统培养和全面考察,最后被吸纳成为党组织的一员。

(四)以团队合作为模式,深化组织育人机制

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立足于党员自我培养机制的不断完善和“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意识的不断增强。通过基地化教育,一方面激发高校学生党员学习和工作的热情,为其组织和协调能力发挥创造舞台;另一方面创新高校学生党员岗位设置、日常工作和管理模式,引导其按照“远志、尚美、践行、蹈厉”的要求,培养“有能力、有魄力、有毅力、有魅力”的优秀学生党员,从而加强党员队伍的自身建设。

实践中,该院在各项基地活动中试行了“项目化”管理模式,推进“团队负责制”,独立管理,独立预算,从而使项目运作更加灵活科学,更契合大学生特点。通过合作共建等活动,不断地锻炼、启发和教育学生党员,从而逐步增强自律意识。

(五)以体制建设为保障,完善教育基地建设

学生党员教育基地运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了从基地遴选、签订协议到活动设计、人员组织、总结交流等,环环相扣,其具有牵涉面广、综合性强、人员流动大等特点,客观上要求建立一套完善的保障机制,以确保基地运作的可持续性。

1.思想上重视教育基地建设。新形势下,党员教育成效是关系到党员能否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关键问题。该院党委十分重视学生党员教育基地建设,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进行统筹指导,同时构筑了“辅导员——党支部——志愿者团队”三位一体的组织模式,负责学生党员基地化教育的具体实施,确保教育基地活动稳定、深入、可持续发展。

2.完善党员教育管理机制。进行学生党员教育基地建设,除了思想上重视外,更重要的是要在管理机制上进行创新。近年来,该院在党员教育基地创建过程中不断完善党员注册登记、“红卡”痕迹管理、评估考评等一系列举措,为完善党员教育管理体制进行了有效探索,也为党员教育基地的不断完善打下了坚实基础。

3.探索党员教育激励机制。学生党员教育基地建设以实现“制度规范化、活动程序化、合作长期化”为目标,力求通过公平公正的评估体系,让广大学生党员在实践活动中能力有所增强、觉悟有所提高,通过以点带面吸引更多优秀的青年学子向党组织看齐。该院以学生党员在教育基地活动中的表现为参考,量化考核指标,组织成员互评,并以“生科之星”、志愿者之星、奖学金评定等为抓手,树立模范典型,并给予集中宣传、报道,初步构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确保了学生教育基地建设的生机活力。

[1]赫崇飞.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基地建设的几点思考[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152.

[2]王亚平,吴宾.高等学校党员教育基地建设模式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1):44.

[3]胡晓敏,王绍让.以党员教育基地为载体推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J].新西部,2007,(24):129.

[4]柴金龙.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4):43.

[5]金庆良.关于高校学生党员教育载体创新的几点思考[J].职教研究,2009,(2).

[6]梁楹.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猜你喜欢
先进性学生党员志愿者
山东省 发挥少工委组织作用 彰显团属青少年宫为党育人先进性
志愿者
篆刻
我是志愿者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如何提高企业中青年党员的先进性
为志愿者加油
我是小小志愿者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管理工作的措施研究
从“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看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