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荒谬无据 实则顺情合理——浅谈《李娃传》的大团圆结局

2012-08-15 00:49张海明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11期
关键词:门阀门第荥阳

张海明

(吕梁学院汾阳师范分校,山西 吕梁 032200)

《李娃传》是唐代传奇中的名篇,讲诉的是荥阳世族郑生赴长安应试,与娼女李娃结识相恋,期间历经波折磨难,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圆满结合的故事。在唐代描写爱情的传奇作品中,像《李娃传》这样以大团圆喜剧形式为结局的作品是很少的,《莺莺传》、《霍小玉传》、《任氏传》等都是以悲剧的形式结束的。特别是李娃这样一个身份是娼妓的女子竟然嫁入豪门郑家,最终结果是:“娃封国夫人,有四子,皆为大官,其卑者犹为太原尹。弟兄姻媾皆甲门,内外隆盛,莫之与京”。大多读者读后认为,这样的结局不符合当时事实,在极其重视门第的唐代,这种结局是荒谬的,是不可信的。学界大多学者也持类似观点。游国恩在《中国文学史》中这样认为:“荣华富贵的团圆结局,不仅表明作者的思想局限,也为后世的戏曲、小说提供了一种廉价的俗套”。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组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中也认为:“小说的结局更多地表现了作者的美好愿望,而不太符合生活的真实”。袁行霈在其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第二版)中写道:“这是一篇以大团圆方式结局的作品,因为产生的时代较早,自不可与后来明清戏剧、小说中陈陈相因的大团圆收尾一概而论;但由于作者对这种以荥阳生浪子回头、其婚姻重新得到封建家庭认可的团圆方式抱着肯定和欣赏的态度,实际上便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小说前半部那段背离传统、感人至深的男女恋情,消弱了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效果”。以上观点有其合理的方面,但笔者不敢完全苟同。《李娃传》的结局虽然存在不符合当时社会实际的情况,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这样的一种大团圆式的结局也有其积极合理的一面,看问题不可片面、绝对化。

一、对唐代门阀制度的抗争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封建时代是极其重视门第的,魏晋六朝时期门阀观念极其深重,以至于同为地主阶级的士族与庶族互不通婚。到唐朝门阀观念依然严重,唐太宗李世民曾经重修《氏族志》,但这样做并非反对门阀制度,消除门第观念,其真正目的是为了建立以李唐王室为核心的新的世家大族的门第体系,来取代六朝旧的世族体系。这种做法恰恰张扬了门阀观念。在唐朝,高门大族有“五姓”之说,分别是赵郡李氏、博陵崔氏、荥阳郑氏、河东裴氏、京兆韦氏。这些高门在入仕及升迁上还是占有极大优势,唐时曾出任宰相的,博陵崔氏有16人,赵郡李氏有17人,荥阳郑氏有13人,京兆韦氏有16人,河东裴氏有17人。唐代文人士子皆以能与望族联姻为荣,借此来抬自己的身价地位,尽管与之联姻代价很大,可能要付出很多的嫁资与聘礼,即便如此,还常遭拒绝,但是唐代的文人士子依然乐此不疲。在和《李娃传》同一时期的《霍小玉传》中,尽管李益信誓旦旦必将迎娶霍小玉,但最终还是选择了豪门大族卢氏之女。

《李娃传》中提到的男主人公郑生就是出自“五姓”之一的荥阳郑氏,而作者白行简在作品中安排李娃这样一个身份低贱的娼妓最终嫁入了豪门郑氏,在当时简直是不可想象的。笔者认为这恰恰正是作者进步思想的反映,是作者对唐代门阀制度的一种抗争。白行简生于“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而非世家大族。白氏兄弟对于不平等的门阀制度是不满的,白居易就曾多次作诗讽刺权贵。作者明明知道故事的结局不符合当时的社会实际,依然要安排李娃嫁入了豪门郑氏,应该是对当时重崇门阀的一种调侃和讽刺。当然,其他以悲剧结局的类似的作品,如《霍小玉传》等,其结局也可以认为是对封建门阀制度的抨击,只是二者所处的角度不同。《霍小玉传》是正面的抨击,而《李娃传》则是侧面的讽刺。笔者个人认为,《李娃传》的结局在对封建门阀制度的讽刺上更加大胆、积极,直接表现出了打破门第界限的强烈愿望。打破门第界限的愿望还反映在郑生身上,出身豪门的郑生从未把李娃当做妓女看待,而是把她作为一个平等女性热恋着。即使被陷害沦为挽郎乞儿,仍如痴如狂地热恋追寻李娃,终不后悔。当他功成名就、李娃要离开他时,“生泣曰:‘子若弃我,当自颈以就死。’娃固辞不从,生勤请弥恳。”从郑生对李娃痴情一片、不离不弃的表现来看,他打破了门第的界限,把美好纯洁的爱情看得比家世门第更重要。显然,郑生的身上寄托了作者打破门第观念、追求美好爱情的愿望。

二、对当时婚姻制度及礼俗的冲击与反抗

比较其他朝代而言,尽管唐代思想文化繁荣,与外界交流甚密,造成了唐代相对开放的文化,礼教的束缚也相对松弛,男女关系较为自由。但唐代婚姻依然延续了封建婚姻的封建性,唐代婚姻制度延续了西周以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礼原则。当时社会对于青年男女建立在两情相悦基础上的自由恋爱的婚姻是大加排斥的。白居易有一首诗叫《井底引银瓶》,这是一首遭封建礼教欺压迫害的女子的怨歌。主人公因随爱人私奔,便从此失去了为人妻的资格,文中写道:“到君家舍五六年,君家大人频有言。聘则为妻奔是妾,不堪主祀奉苹蘩”。侍奉公婆丈夫五六年之久,都换不来男家的认可,她没有资格参与家族祭祀,她生的儿子算不得夫家首选的继承人。主人公在结尾告诫人们“为君一日恩,误妾百年身。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可见女子未经父母许可,没有举行正式婚礼而私奔,尽管是一种自由恋爱的大胆行动,但却为习俗所不容,为舆论所不许。唐代著名的《户婚律》中曾明文规定:“妄以奴婢为良人,而与良人为夫妻者,徒二年。以妾及客女为妻、以婢女为妾者,徒一年半。”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婢女尚不可为妾,更何况是妓女呢?以妓女为正妻,更加不可想象。《李娃传》是怎么写的呢?她不仅和郑生两情相悦,自由恋爱,荥阳生的父亲并末嫌弃李娃,而是“命媒氏通二姓之好,备六礼以迎之,遂如秦晋之偶”。李娃相夫教子,被封为国夫人。这种结局实在是对婚姻制度及礼俗蔑视和莫大讽刺。在另外两部唐传奇作品《任氏传》和与《霍小玉传》中,主人公都自觉不自觉地遵循了封建礼教及世俗婚姻观的规范,显示出礼教及世俗观念无处不在的影响,对青年男女婚恋大加摧残,酿成悲剧,使其呈现出一片失望悲凉的灰色。白行简《李娃传》安排的这一结局则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这一灰色帐幕,给予世俗的青年男女以极大希望和鼓励,是阴霾时代的亮色,显示出反对婚恋压迫的理想主义色彩,具有积极意义。

从荥阳生的父亲荥阳公对待李娃的态度来看,作品同样显示出了对封建婚姻制度及礼俗蔑视和讽刺。原文是这样写的:“大奇之,诘娃安在。曰:‘送某至此,当令复还。’父曰:‘不可。’翌日,命驾与生先之成都,留娃于剑门,筑别馆以处之。明日,命媒氏通二姓之好,备六礼以迎之,遂如秦晋之偶”。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荥阳公一手挽救并促成了郑生和李娃的婚姻。这可能吗?笔者觉得,按荥阳公一贯的行事风格来看是不可能。从他认为儿子辱没了他家的门风,剥去儿子的衣服,用马鞭将儿子打昏死过去后,又将他遗弃的举动来看,他的封建门第礼俗观念是极其重的。对待亲生骨肉尚且如此绝情寡义,那么对于李娃这样一个娼妓出身的女子要嫁入郑家做他的儿媳,那将更是有辱门风之事。他是绝对不会同意的,更不要说一手促成二人的婚姻了。作者明知作品违背了荣阳公的性格特征,于情于理都是说不过去的,还要这样安排故事,笔者觉得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对婚姻制度及礼俗的绝妙讽刺和蔑视。

三、民众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愿望

《李娃传》的故事取材于民间说话《一枝花》,也就是说,李娃的故事是来自民间的,作者白行简对这个故事进行了艺术的再加工。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李娃传》表现出的思想情感一定程度上就是广大下层民众情感的流露。说话这种艺术形式在唐代中后期非常繁荣,它是由原来的佛经讲唱发展而来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它的内容大多是对很多下层人民生活的描写,以及对下层人民生活真实的反映。说话的作者也是来自社会底层的民众,这些说话故事创作时自然会掺杂创作者个人的情感因素。来自民间的《李娃传》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民间创作者的心理折射。也只有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文化人才熟悉那些旅店老板、挽歌郎、妓女,了解这些人的辛酸悲苦、愿望追求。尽管早有众多学者指出,一个妓女嫁给世袭贵族子弟,又被封为国夫人,这是与唐代的现实文化及伦理观念相违背的,但我们必须考虑到民间文学的特殊性,民间文学中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常常是结合在一起的。由于作品中包蕴着民众深深的情感,字里行间流淌着老百姓对生活的看法,寄托着民众的理想与希望这股浓浓的情,所以他们在描述历史、刻画人物时就有大肆渲染、极度夸张,和现实不相吻合的特点。当他们无法改变现状时,处于底层的民间百姓只有靠想象,在说唱艺人的虚拟世界中实现自己的“非分之想”,满足自己对现实的愿望。所以在《李娃传》中,大团圆美好结局的出现是顺情合理的。李娃和郑生最终历经磨难有情人终成眷属,既是广大民众对纯洁美好爱情歌颂,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出身低贱的娼妓嫁入豪门郑氏,被封国夫人则反映了广大民众要求打破门第限制、渴求人人平等的迫切愿望。白行简在对故事进行在加工的时候,作为一个正直的有良知的作家,他是不可能逆“民意”而行的。于是就出现了我们今天看到的结局。

总之,唐代传奇《李娃传》的结局由于时代阶级的局限难免会掺杂了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在当时那样门阀制度森严的时代,故事的结局显然不可能那样美满,这种大胆设想出的结局也不可能遮盖当时社会不可调和的社会矛盾,但它仍然掩盖不了作品对唐代门阀制度的抗争,对当时婚姻制度及礼俗的冲击与反抗,反映了广大民众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愿望的思想光辉。尽管作者和广大民众愿望中有很浓重的理想成分,但却丝毫无损于作品的艺术价值。

[1]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一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2]游国恩.中国文学史(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3]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门阀门第荥阳
承启门第之仪的门钹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史学的特点
荥阳京城花园唐墓M35 出土器物
荥阳京城花园唐墓M5 和M8 出土器物
荥阳唐墓中出土的骨骰
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等级婚姻及社会影响
开创科举破门阀
荥阳关帝庙遗址发掘记 檀山里3000年前的寂静聚落
浅析西晋太康年间门阀势力的兴起
试析南朝门阀士族走向衰落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