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民办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

2012-08-15 00:50殷和江东北农业大学成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5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2年14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体育锻炼大脑

□ 殷和江(东北农业大学成栋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前言:素质教育是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基础教育。体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门,具有其他科目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体育教学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帮助学生增强体魄。因此,作为民办高校院校体育教师,应该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素质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和综合能力。

1、体育的重要性

1.1、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学生智育水平的发展

从科学的角度来讲,体育锻炼可以有效促进大脑的发育。大量科学研究和实践表明,坚持经常的体育锻炼,可以为大脑提供充足的能源物质与氧气,促进人体大脑神经细胞的发育,有利于提高大脑的均衡性、灵活性及分析综合能力,为学生的智力发展创造良好的生理条件。同时,体育锻炼还可提高大脑思维和记忆力。通过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脑细胞的反应速度,能使学生头脑清醒、精力充沛,进而提高学习效率。除此之外,一定的体育锻炼还可消除大脑的疲劳。大学生的生活相对较轻松,学生大多养成惰性心理,疏于体育运动,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则可使工作后有关学习的中枢得到休息,保证营养物质的及时补充。

1.2、体育锻炼可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体育的教学任务的主要内容就是向学生渗透思想道德教育。从体育教学的种类来看,体操可以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的精神品质,球类运动则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还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自觉锻炼身体,培养锻炼身体的兴趣和习惯。

1.3、体育锻炼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积极进取精神,锻炼学生勇敢、果断、坚毅等优秀品质,提高学生的交际和协作能力。此外,体育竞赛的形式还可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提高对社会和自身的认知能力,从而学会用辩证的角度认识和分析客观事物。总之,体育在素质教育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学校作为教育工作的前沿阵地,更应清醒地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不断加强学校的体育建设,从而全面地推进素质教育。因此,作为民办高校体育教师,应当尽快地投入到新的体育课程标准中,不遗余力地贯彻素质教育这一教育方针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真正为国家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在民办高校院校体育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的措施和方法

2.1、树立良好的榜样,磨砺学生的坚强意志

在教学过程中,民办高校体育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向学生们介绍我国体坛名将为国争光的光荣事迹以及努力拼搏的辛苦历程,在学生心目中树立榜样,勉励学生学习他们顽强拼搏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并结合实际,引导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磨练意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保持着高度的热情,并通过设计和组织体育游戏活动的形式使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中完成学习任务,帮助学生从小形成一种开朗、乐观的性格,以利于学生良好意志的形成。同时,在教学中要求教师认真贯彻区别对待和量力而行的原则,讲求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重视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培养,调动学生参加各项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以培养学生对高中体育的兴趣。重视学生的好奇、好动、好创造,因势利导,为将来接受创业精神教育奠定基础。

2.2、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大多数民办高校对于学生的体育课程训练大多是流于形式,对学生的体质要求和锻炼缺乏严格的监督和指导,在体育课程中学生并没有真正的感受和了解到体育教学的价值。随着新课程标准对于体育素质教育的新要求,作为民办高校体育教师,应结合新时期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以教学模式的多元化来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从而逐渐实现“终身体育”的教学目标。

2.3、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民办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发展需求,构建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不断加强素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和实施,引导学生在体育教学中逐渐提高和完善自我身体素质,从而推动学生思想素质的全面发展,进而实现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实施的有效性。

[1]曲宗潮,杨文轩.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

[2]王大中.体育分层教学模式的意义,设计与实施[J].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体育锻炼大脑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民办高校生存风险管理探析——从民办高校资金链断裂出现的生存危机说起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夏天体育锻炼“四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