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育选项课焦虑成因及应对策略

2012-08-15 00:45刘宇晔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选项技能

刘宇晔

(江苏教育学院体育部,江苏 南京 210013)

大学生体育选项课焦虑成因及应对策略

刘宇晔

(江苏教育学院体育部,江苏 南京 210013)

通过对大学体育选项课实施过程中所引起的大学生焦虑成因进行分析,提出旨在缓解、抑制大学生焦虑的一系列有效应对策略,把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作为深化大学体育选项课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选项课;焦虑;成因;应对策略

体育选项课教学是当前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采用的主要形式,大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爱好自主选择项目、教师和上课时间。体育选项课教学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满足大学生自我需求,培养大学生学习兴趣,掌握一至两项体育运动的基本技能并学会正确锻炼的方法。从理论上说,体育选项课教学是深受大学生欢迎的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与矛盾,导致部分大学生产生心理焦虑。尽管产生心理焦虑的成因复杂,表现形式各异,体育选项课本具有调节大学生心理的作用不仅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反而成为大学生焦虑新的形成因素。因此,有必要对当前体育选项课教学体系作进一步的反思,以寻求合理、有效的应对策略。

1 焦虑的概念及大学生体育选项课焦虑现状

焦虑是指人由于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致使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并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它包括紧张、担心、不安、忧虑的感受以及自主神经系统的激活或唤醒。[1]焦虑是人们对情境中的一些特殊刺激而产生的一种负性情绪状态。一般在情境改变时焦虑随之消失,但如果焦虑的持续时间及程度均超过一定范围,则会形成过度焦虑,甚至出现病理现象,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情绪与健康的关系非常密切,情绪的骤然变化,会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变化。焦虑时身体变化是多样的: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增加,血压增高,心跳加快,皮肤出汗,面色苍白,唾液分泌减少,肾上腺素输出增加,呼吸加深加快,肌肉失去弹性,大小便次数增加,另外消化和睡眠也会受影响。[2]严重而持续的焦虑反应还会引起注意集中困难、联想和记忆力减弱、工作效率降低、社会活动能力下降等表现。如果机体经常受到焦虑情绪的困扰或出现的焦虑状态体验过强,则会引起行为异常、精神病变,影响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

在当前体育选项课教学中,部分学生由于没有选到自己感兴趣的项目且对上课的项目无一定基础,对掌握选项课内容没有信心却又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消极怠课,形成厌烦而又担忧的焦虑状态。部分学生运动技能较差,完成操作性动作练习时浑身不协调,在练习时担心同学和教师的负面评价,产生学习焦虑。部分学生由于自身体育基础较差通过努力仍难以达到考核评价标准,从而对体育课有挫败感,在考核前很长时间内就产生紧张不安的焦虑反应,茶饭不香、睡眠障碍,临考前更是心率加快血压上升、肌肉僵硬或四肢无力、小便次数增加,考核中动作失误增加,技能不能正常发挥。有的选项课忽视竞赛性、娱乐性和团队合作教学形式的运用,师生间及学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和协作互助,使部分性格内向、人际交往能力较差的学生羞于展示真实的自我或难以与他人配合,体验到体育学习中人际交往焦虑。

2 大学生体育选项课焦虑主要成因分析

体育选项课课程设置与学生自主选课的矛盾。体育的内容丰富、项目分类复杂,而人的精力与能力是有限的,因此,采用选项的教学方式无疑是合理而且有效的,尤其对普通大学生来说,一方面,能够集中精力有效地掌握一项体育运动项目的基本方法,并且兼顾到大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另一方面,选项教学方式符合体育运动的规律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由于课时制度与场地、师资的限制,无法满足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自主、自由选择的需求,造成一部分大学生心里不平衡,不能有效调节心理状态,学习的积极性和选项课效果均受到压制。

体育选项课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兴趣的矛盾。当前体育选项课教学体系过于强调运动技术动作和强身健体,忽视了大学生生理特点。大学生早已过了动作技术形成的最佳时期,一部分学生由于运动基础和能力较差,过于强调运动技术使之产生畏难心理、造成学习压力和丧失学习信心。此外,过于追求强身健体必然要以牺牲体育的娱乐性为代价,教学过程枯燥无味乃至身心疲惫,使大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无法满足大学生内心对体育选项课的期望而产生失落感,学生迫于纪律约束导致心理压抑、自尊心受挫。

体育选项课评价体系与学校体育目的的矛盾。当前体育选项课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体系过于功利化,依然采用应试模式,教学直接与评价简单地对应。而且这种评价受技术技能教育观影响,过于强调体能和技术技能的终结性评价[3],忽视了大学生的学习和参与的过程。学校体育是通过体育教学作为培养人、锻炼人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既掌握相应的运动技能,又促进身心健康,其根本目的就是培养人和锻炼人。作为评价需要强调的是学习过程,或者说更重要的是大学生学习和参与体育运动的整个过程,评价要避免仅凭运动能力或体能打天下的单一方式,要充分考虑到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主观努力以及学习态度等诸多因素,应以鼓励大学生努力参与、积极锻炼为评价原则。此外,体育运动(包括体育教学评价)极具偶然性,评价毕竟不能等同于竞技比赛,否则不仅有违学校体育的初衷,而且还会给一部分大学生因评价造成心理压力,产生学习焦虑和考试焦虑。

3 充分发挥体育的属性功能对抑制大学生焦虑的作用

当前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受到娇惯,走进大学本身就面临学习任务重、人际交往能力弱,再加上恋爱和就业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困扰,其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都比较大,需要获得有效缓解的渠道,需要有让郁闷、压抑、烦恼等消极情绪得到宣泄的平台。否则,任何一个新的焦虑成因都有可能打破其脆弱的平衡,导致不良的后果。对社会来说,是浪费教育资源和人才资源;对个人来说,是毁了前途和一生。因此,研究和分析大学生焦虑成因及其应对策略是大学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也是大学体育教学的重要课题。

众所周知,体育运动本身就具有调节心理、缓解压力和释放情绪的作用,通过适当的运动能够使人得到愉悦和快乐。研究证明,参加体育锻炼活动可以降低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学生的焦虑水平。[4]

体育运动的这种作用是由体育的属性及其功能所决定的,针对大学生心理焦虑的不同成因,有目的强化体育的娱乐性和合作性,正确运用其运动性,提高体育抗心理压力、抑制焦虑等功能和作用,有效、合理的在体育教学中加以实施。

体育的娱乐属性及其功能对抑制大学生焦虑的作用。游戏是体育重要的起源之一,体育在形成之初就与娱乐紧密联系,中国古代体育的基本出发点是满足生存需要和娱乐性,娱乐能够调节心理、放松心情、抑制焦虑,宣泄郁闷、压抑、烦恼等不良情绪,强调体育娱乐属性及其功能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体育的娱乐属性使体育更具魅力,大学生通过参与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感受身体在运动中的活力和愉悦,放松心情,抑制、缓解消极情绪,起到劳逸结合、调节身心的作用;(2)即使从观赏者的角度,体育运动特有的胜负悬念给人极大的心理刺激,提供了宣泄情绪的渠道。观赏高水平的体育比赛,运动员高超的技艺、强健的体魄和智力的较量无不给大学生的心灵带来震撼,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提高抗“压”能力,陶冶心灵,调节情绪。

体育的合作属性及其功能对抑制大学生焦虑的作用。体育运动离不开合作,尤其是集体项目,团队协作、相互配合、沟通交流,合作性已成为体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属性。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遇到挫折不擅长有效化解与变通。强调体育合作属性及其功能的意义在于:大学生在学习和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互相沟通、勉励和帮助,扬长避短,学会利用集体的力量去解决实际困难,通过交流和互助有效化解心理压力,增强自信和勇气,降低挫败感,从而起到抑制焦虑的作用。不仅如此,通过强调合作性、加强团队精神有利于大学生将来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

体育的运动属性及其功能对抑制大学生焦虑的作用。体育的运动属性及其功能是体育最重要的功能,正是其运动性使强身健体和促进健康成为可能,使体育运动成为人们生活的需要。针对抑制大学生焦虑的问题,必须合理掌握适宜的运动强度和运动量。运动强度与运动量过大,超岀大学生实际所能承受的范围,产生过激的生理反应引起大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各种不适,既不利于大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还能给大学生带来新的心理负担;运动强度与运动量过小,又体现不出体育运动的健身价值和运动效果,是教学资源的浪费。研究表明,虽然锻炼的强度仍然存在争议,但中等强度的身体锻炼与增强心理健康的联系最为密切,且在某一强度下如果活动时间过长,就有可能造成疲劳、厌倦,不仅不利于增加情绪效益,而且可能对情绪造成损害。[5]因此,进行适宜运动强度和运动量的体育锻炼才能对抑郁、焦虑和困惑等消极情绪起到防治作用。

4 完善体育选项课制度,强化应对焦虑的策略

建立弹性体育选项课制度,满足学生自主选课需求。《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课程设置规定为,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程(四个学期共计144学时),对三年级以上学生(包括研究生)开设体育选修课。[6]笔者认为,在当前选项课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解决体育设施资源和师资配备与大学生自主选课的矛盾,课程设置必须采用选课弹性制,在不违背四个学期必修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大学期间必修和选修时段的融合,打破必修课两学年期限的限制而采用弹性制,以满足大学生的选课需要,将完成体育课程期限延至四年内,这样既满足了大学生自主选课的个人需求,也延长了大学生学习和参与体育运动的周期,让一部分大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了解和准备体育选项课,从而达到教与学的双赢。

改革体育选项课教学内容,强调娱乐性、合作性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运动强度和运动量。选项课教学内容首先要以学生的兴趣为依据,增加受学生普遍欢迎的、社会热门的且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集体性运动项目。现代大学生虽能认识体育对提高身体素质、改善身体状况的功能,但更注重的是体育对提升自我精神价值、增强运动能力自信、优美体形和强壮体格的作用。[7]所以选项课教学内容的安排,既符合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又符合体育在社会的流行趋势,为大学生后大学时期继续参与体育运动打下基础。因此,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健美操、体育舞蹈、形体、瑜伽等应作为首选内容。其次,还要在教学内容中增大教学比赛的比重,充分利用教学比赛的娱乐性化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在比赛的过程中得到乐趣,同时通过教学比赛,锻炼学生的集体意识、团队协作、分工合作和组织领导能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正确认识自我、克服自卑、减除交往焦虑。再次,要合理安排运动强度和运动量,做到量力而行、循序渐进,适当的运动强度和运动量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将过程评价真正纳入到体育选项课的评价体系中。学习评价应是对学习效果和过程的评价,包括体能、技能、知识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大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行为和状态,如学习过程中的态度、积极性、合作精神和努力的程度等。提倡复式评价的自主性与选择性,即主张多次评价选其优和根据大学生的特殊情况允许申请评价延期。鼓励大学生通过不断的努力得到回报,心理上得到满足,客观上也达到了锻炼身体的效果。此外,适当降低运动技能、体能达标权重,有目的侧重于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系列行为和状态,符合当下体育选项课过程评价的改革思路。大学生生长发育已进入缓慢期或停止期,早已不在动作技能形成的最佳时期,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上升的空间非常有限,且具有先天遗传的因素,适当降低运动技能、体能达标的权重,能够使一部分大学生重拾学习的信心。考虑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系列行为和状态以及适当降低运动技能、体能达标权重其目的不是为了使评价变成“大锅饭”,而是要让优秀的真正做到优秀,不单单凭借身体与技能,而在以协助教师的助教身份指导帮助同学的过程中锻炼综合能力;让一部分运动技能、体能相对差的大学生能够看到努力的希望,缩小与优秀的差距,彻底摆脱绝望、恐惧和郁闷的心理状态;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摆脱一味追求运动技能和体能的达标,有更多的时间来体验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学习过程,使每个学生在集体氛围中得到锻炼,收获自信,减除焦虑。

5 结 语

大学体育在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上不可偏废,大学生心理健康是大学体育教学不可推卸的责任,提出对体育选项课制度的改革就是为了充分发挥体育选项课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心理健康已成为新时期突出的社会问题,理应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体育选项课教学在抑制大学生焦虑上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进一步深化大学体育选项课教学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

[1] 马启伟,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37-140.

[2] 荆其诚.简明心理学百科全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3] 翟丰.江苏省普通高校体育选项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113-115.

[4] 胡望洋,赵军.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焦虑的影响[J].体育科学,2004,24(2):61-62.

[5] 邓荣华,颜军.运动增进心理健康的机制及运动处方[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20(3):107-110.

[6]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S].教体艺〔2002〕13号.

[7] 殷晓旺,张力为.大学生身体自我、学业自我与生活满意感的关系[J].体育科学,2005,25(2):38-41.

A Study on Factors and Solutions to the Anxiety in College Students of PE Optional Courses

LIU Yuye
(PE Department,Jiangsu Institute of Education,Nanjing 210013,China)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anxiety in college students of PE optional courses,the paper gives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 so as to ease their anxiety and enhance their psychological health in the reform of the PE optional course system.

gener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college students;PE optional course;anxiety;factors;solutions

G 473

A

1671-7880(2012)05-0033-04

2012-05-21

刘宇晔(1965— ),女,江苏宜兴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选项技能
劳动技能up up!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秣马厉兵强技能
跟踪导练(四)
阅读理解
跟踪导练(5)
拼技能,享丰收
单项填空精选练习100道
呆呆和朵朵(13)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