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梧州发展休闲产业的比较优势分析
——基于休闲与旅游的比较视角

2012-08-15 00:42
梧州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梧州旅游业旅游

姚 磊

(梧州学院,广西 梧州 543002)

广西梧州发展休闲产业的比较优势分析
——基于休闲与旅游的比较视角

姚 磊

(梧州学院,广西 梧州 543002)

休闲与旅游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休闲丰富了旅游的内容并拓展了旅游的外延,休闲业能够大大地缓解旅游业的压力,并能实现旅游业的升级转型。然而,休闲立足于旅游要素基础之上,淡化对旅游资源的依托,转而强化对环境的依赖,休闲产品的丰富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多元化消费需求,并随着休闲生活的大众化,其能级呈现多层次性。在广西梧州发展休闲产业,能有效规避其旅游资源少而分散的局限,充分发挥其自然环境优越、人文底蕴深厚等产业比较优势,为梧州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寻找到新的契机。

休闲;旅游;比较优势;比较研究

“比较优势理论是自由贸易理论的基石,是区域分工与合作的理论基础,它使经济在每个阶段上都能发挥当时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从而维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并提升资源禀赋的结构。”[1]一个国家或地区在选择产业发展道路时,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才能够最大限度地积累资本,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广西梧州区域优势得天独厚,特色资源丰富,笔者拟用比较优势理论分析梧州发展休闲产业的比较优势,为梧州发展休闲产业实现区域传统旅游业的转型及其结构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一、研究目的

旅游是人们在物质生活富裕之后的一种文化生活需求,人们选择旅游的目的在于“求新、求知、示乐、求得一个美好的回忆”。随着社会的发展,尽管有很多好资源和好产品,但传统旅游已不能全方位地满足人们追求个性的体验式需求,旅游消费由原来的从众行为转向注重个性与体验、从平面消费转向立体消费、从观光旅游转向休闲旅游进而步入休闲,这是大旅游时代的发展趋势。旅游休闲或休闲旅游都是“以休闲为目的的旅游,更加注重旅游者的精神享受,强调人在某一个时间段内所处的文化创造、文化欣赏和文化建构的存在状态,通过人的共有的行为、思想、感情,创造文化氛围、传递文化信息、构筑文化意境,从而使个体达到身心和意志的全面和完整的发展”[2]。可见,休闲旅游是层次较高的体验式旅游,较之观光旅游,更有益于游客的身心愉悦。近年来,虽然旅游资源在广度和深度上得到了长足的开发,但是单纯的旅游消费量却在逐年下降;旅游消费性质也发生了变化,派生出诸如泡脚、按摩、美容、健身等多种新兴产业,人们谓之休闲消费。休闲是“以满足人们休闲时段的消费需求为目标,使人们在工作、生活事务以外的时段,在一种无压力、非正式的状态下,通过不同的场景和活动体验,达到调整生活节奏,补充生活内容的目的”[3]。总之,旅游业遵循着“旅游—旅游休闲—休闲旅游—休闲”的发展规律。当前,旅游、休闲旅游、休闲在有些地方呈现单一发展态势,在有些地方则是并行发展。

本文以比较优势理论为指导,旨在通过对休闲与旅游的比较分析,让人们在发展旅游和休闲的产业导向上,避免盲目跟风,要因地制宜地做出准确选择。在当前倡导大力发展服务业、促进产业升级转型的大背景下,区域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有赖于产业升级转型,对于旅游资源禀赋欠缺的地区更是如此。广西梧州虽然是国家优秀旅游城市,但旅游资源少而分散且形象不鲜明,严重制约着其旅游业的大发展,但山城水都的历史古城又为人们休闲提供了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浓郁的休闲文化。“对一个地区而言,求得休闲产业的先发优势意味着以极低的成本率先取得高成长产业中的竞争优势。”[4]所以,笔者认为梧州在发展第三产业方面,可以挖掘其区域优势,超常规、跨越式地发展休闲产业。

二、休闲与旅游的对比分析

休闲与旅游同属于大旅游范畴,二者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旅游是一种最积极的休闲方式,休闲涵盖了旅游的各个层次,而休闲与旅游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则形成推动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合力。

(一)休闲与旅游的关联性

1.休闲既拓展了旅游的外延,又丰富了旅游内容。休闲是人们在工作以外的时间,自由地从事自己所喜爱的活动,总揽了观赏、听音乐、健身、游玩等一切消遣行为,这既丰富了旅游活动的内容,又为人们选择旅游以外的消遣方式提供了途径。因此,休闲行为的大众化和休闲产业的崛起,极大地延长了旅游业的产业链并增加其附加值。

2.休闲既提升了旅游消费能力,又缓解了旅游业发展压力。在很长时期内人们对旅游的欲望都是建立在经济富足和时间充裕的基础上,加上旅游的季节性和时间性,导致旅游旺季时景区人满为患,甚至超过了其承载力,景区和旅行社食宿服务供不应求,服务费用提高了,但是质量却在下降,进而损坏景区的整体形象,这是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压力所在。休闲不受消费层次的限制,既可以是人们基本的日常生活方式,又可以成为追求高质量生活的行为选择,从而引导更多的人参与到旅游活动中,有利于刺激旅游消费。另外,休闲关注个人的消费享受,人们可以避开旅游高峰期外出旅游,时间安排灵活且富有弹性,避免了旺季旅游扎堆的乱象,有效地缓解了旅游业的压力。

3.发展休闲产业,有利于旅游业的转型升级。传统旅游业的超速发展导致了旅游资源的过度消费,人们的旅游消费观念、消费需求和行为选择也发生了急剧变化,对旅游业的供给能力、服务水平和层次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单纯的旅游供给难以为继,这些推动着旅游业的转型发展。休闲产业所具备的人文性、社会性和创造性,对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价值,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强化了旅游业的人文关怀。更重要的是,休闲产业的发展不受旅游资源的局限,既能拓展旅游业的发展空间,又可以引导旅游业朝着符合社会进步、人们消费需求提升的要求发展,促进旅游业的转型升级,这也是新时期旅游业发展的趋势所向。

(二)休闲与旅游的差异性

1.起点不同。在旅游活动中,游客追求的是感观上的刺激,因而其行为方式是从自己生活的熟悉环境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其基本需求和保障都是吃、住、行、游、购、娱,旅游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举措正是围绕着这六要素展开的。尤其是在旅游业的发展初期,经营者所进行的诸如建宾馆、买巴士等基础设施的配置,都以满足观光旅游为主要目标。在休闲中人们追求的多是愉悦身心的精神享受,因而休闲是在旅游要素基础上,以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和促进产业的深度发展为目标,注重产品策划、资本运作、品牌营销、环境优化、文化认同等。

2.发展路径不同。一直以来,旅游业的发展依托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服务以满足游客的生活需求为基调,其开发模式是低水平的资源发掘和炒作,且视精心保护生态环境为其发展生命线。因此,在旅游业的深度发展过程中总是伴随着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矛盾冲突。休闲行为的大众化决定了休闲产业可以多层次地梯级发展,重要的是休闲产业对旅游资源的依赖程度和利用密集度大大降低,注重三大产业间的相关性,特别是对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产生着积极作用,故而有了“休闲也是生产力”的论断。同时,休闲产业对环境的依赖,强调的是其发展与环境保护冲突的最小化。因此,发展休闲产业“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从回归自然中领悟‘天人合一’生态伦理的认同需求,和‘放逐心情,牧养心灵’的精神需求”[5]。

3.产品开发与服务的侧重点不同。其一,旅游产品开发注重程式上的一致性以实现批量生产中的成本控制,导致统一的产品规格严重地削弱了消费者多样性需求的满意度;休闲产业可以适应不同人群的多元化消费需求,其服务产品力求丰富多样,因此休闲业注重多元化、特色化和软硬件的配套发展。其二,旅游服务是粗放的大众化的,提供给游客的多是“快餐式”服务;休闲服务则是精细化的,须供给消费者个性化和情感化的细致服务,以培养忠诚顾客。

4.行业特点迥异。传统旅游是在人们拥有满足生存需要的收入和足够闲暇时间后产生的能级较低的消费需求。人们选择异地旅游,重在求新求异以满足感观上的享受,在旅游目的地多是“快餐式”的即时消费,层次不高且较单一,很少景区能吸引游客旧地重游,这就导致我国旅游热点呈现由东部向西部转移的规律。休闲只对时间有要求,只要时间许可,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休闲娱乐,不同人群对其有不同的感受和追求。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休闲是一种生活常态。因此,休闲是一种能级从低到高较齐全的消费需求,因人而异,根本的目的是追求在休闲中愉悦身心。环境优美、设施齐全且交通便捷的休闲场所,加上个性化程度较高的服务,成了吸引游客长久驻留且重复光顾的休闲度假基地的主要因素。

三、梧州发展休闲产业的比较优势

基于上述对比分析,针对梧州旅游资源少而分散、旅游景区通达不畅等因素的局限性,深度发展旅游业不具备比较优势。不过,梧州优美的“山城水都”生态环境,丰富独特的地域文化,居民小富即安的悠然生活方式所诠释的城市休闲性等,为其发展休闲产业提供了人文基础和社会条件,也是其发展休闲产业的比较优势。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是当前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休闲业是第三产业的主导产业,是一种新的生产力,笔者认为在梧州可以超常规、跨越式地发展休闲产业。

(一)产业发展机遇良好

近年来,体育、康体美容、探险、休闲等多种新型休闲方式的大量涌现,使得休闲消费发展成为消费经济的主体之一,休闲从一种生活状态变为现代服务性产业。2009年国家旅游局提出“国民休闲计划”,指明了休闲旅游的发展方向。“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发展现代服务业”,并将“推动旅游升级转型,开拓休闲发展空间”作为“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的重要目标之一。当前又正值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国家赋予旅游业以生产性产业的主导地位,为优化旅游业的发展环境注入了“催化剂”。这些为我国休闲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就产业发展周期来说,我国休闲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增长和增值的空间非常广阔。当前我国还没有综合性的能打破行业壁垒、具有竞争优势的品牌休闲企业,市场竞争结构有利于休闲产业的发展。又因为休闲服务供给滞后于市场变化,这种供给不足意味着休闲市场增值空间很大,一旦突破供给瓶颈,巨大的市场容量得以释放,就能够带来产业的快速增长和广阔的盈利空间。休闲产业起步阶段的周期特点和环境优势赋予了梧州发展休闲服务业难得的历史机遇。

(二)“山城水都”环境优美

梧州市地形独特,依山傍水,山水赋予了梧州城宁静的生活氛围和优美的自然风光,也成就这座城市的包容性。受亚热带季风的影响,气候长年温润,空气洁净度达100%,适于休闲度假。因此,当地人只要走出家门,就能徜徉于山水间以放松心情。优美的山水自然环境是吸引周边城市居民到梧州休闲度假的强力磁石,尤其是对邻近的经济发达的粤港澳地区的富足人群来说,梧州是他们休闲度假的“世外桃源”。另外,独特的地域环境和悠久的历史,培育了梧州人自得其乐、小富即安的达观心理,人们生活节奏慢,休闲意识较强。当地人对休闲消费的普遍认同强化了梧州城市对外来客人的包容性,他们的宽容和热情让外来客人宾至如归。

(三)地域文化丰富独特

独特的地域文化让客人在异质文化中体验休闲,契合了人们休闲所追求的文化享受和修身养性的目的。休闲目的地的文化氛围如果与个人文化追求完全一致,则难以吸引游客。梧州是一座历时2100多年的古城,自汉代始,经历了苍梧王城─苍梧郡─梧州的地名变迁。南汉铜钟遗址、两广总督府、海关旧址、李济深故居等,向世人诉说着梧州久远的历史。坐落于河东城区的骑楼城,是中国最大的骑楼城群,荟萃中外经典设计,是中西文化交融的传奇建筑。具有岭南建筑风格的街巷遍布河东市区,如保留着清代建筑遗存的金龙巷。“宗教文化丰富,有代表佛教文化的西竺园、四恩寺、龙母太庙,代表道教文化的白鹤观、谭公庙,其中龙母文化享誉两广。”[6]梧州地域民俗文化丰富而独特,有凉茶、龟苓膏、六堡茶、纸包鸡等特色饮食,七夕、中元节、庙会、冬至、宝石节等多种多样的节日庆典,以及牛娘戏、农民狮队、粤剧等乡土文化。浓郁的地域文化赋予了梧州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梧州发展休闲产业的特色人文资源和最具竞争力的软实力。

(四)客源市场广阔

休闲活动成为消费时代的生活时尚,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它是人们劳动后身心放松的有效方式。预计到2015年,休闲产业将主导世界劳务市场,并占有世界GDP50%的份额,成为世界支柱产业。我国休闲产业起步晚而发展迅速,休闲度假需求旺盛。“我国13亿人里面有两三亿人具有较强的消费能力,这样巨大的市场需求已经成为我国休闲产业发展的最主要的推动力。”[7]全国休闲产业的发展及其广阔前景为开发区域休闲产业开辟了大市场。近年来,梧州的休闲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茶馆、酒吧、公园、KTV歌厅、俱乐部、美容院、健身房、购物广场等休闲场所俯拾皆是。本地居民大众化的休闲消费是梧州发展休闲产业最便捷的内生客源市场。经济发达的粤港澳地区富足的人群追求高品质的个性化生活,而浮华喧嚣的大都市无法满足他们释放压力、放松心情的身心需求,异地休闲成了他们的首选。在国家西部大开发12省(市)区中,梧州是最靠近粤港澳的城市,加上快捷的立体交通网络的完善,粤港澳是其有待开拓的潜在客源市场。另外,随着北部湾经济区的建设和东盟自贸区的成立,来广西投资、考察的商务、度假人员骤增,这又为梧州发展休闲产业拓展了客源市场。

(五)政府支持力度大

我国“政府主导型”的旅游业发展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果。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政府在休闲服务中仍然要扮演好管理者、提供者、协调者、赞助者、立法者五重角色,来支持尚处于起步阶段的休闲产业的发展。梧州市政府及辖属市县各政府对休闲旅游开发非常重视,提出东联西融的休闲旅游发展战略,并要求财政、交通、金融等多个部门给予政策支持。一是政府大力扶持基础设施建设,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立体化交通网络,为休闲消费者提供了交通便利。二是制定财税等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本投资休闲服务项目,引进有实力的企业综合开发休闲旅游基地。三是建立了加快发展休闲产业的激励机制,并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营造了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四是建立健全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近年来,梧州市政府连续举办的“国际宝石节”唱响了梧州的知名度,树立了梧州市良好的城市形象,对梧州休闲产业的发展将会产生良好的综合效应。

[1]李红运,何江川,杨放.北部湾经济区民族体育休闲旅游比较优势及策略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9(4).

[2]马惠娣.休闲:建造人类美丽的精神家园[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3]陈元平,张国洪.城市休闲产业的市场格局和发展趋向[J].珠江经济,2004(10).

[4]徐沁.第三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扬州休闲旅游到休闲产业[J].产业经济,2009(1).

[5]杨卫武.我国休闲旅游业的现状、特征与发展趋势[J].旅游科学,2007(3).

[6]姚磊.发展梧州区域休闲产业,实现产业转移“软着陆”[J].生态经济,2010(10).

[7]周丽洁.论休闲产业发展的推动力[J].求索,2005(3).

An Analysis of the Com parative Advantages of Leisure Industry in W uzhou,Guangxi——Based on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ourism and Leisure

Yao Lei
(W uzhou University,W uzhou 543002,Chin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isureand tourism is thatof inheritanceand development.Because leisureenriches the connotation of tourism and expands theextension of tourism,the leisure industry can greatly alleviate the pressure to the tourism industry and realize the upgrading of the tourism industry.However,based on the elements of tourism,leisure relies less and less on tourism resources and more andmore on the environment.The diversified leisure products canmeet the diversified demand differentgroups of consumers.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leisure life,leisure levelwould appear to be ofmulti-hierarchy.To develop leisure industry in Wuzhou,Guangxican effectively avoid the limitation of shortage and dispersivity of its tourism resources,make full use of its comparative advantages in natural environmentand culturalheritage soas to find anew opportunity tohealthily develop tourism industry inWuzhou.

leisure;tourism;comparativeadvantage;comparative studies

F592.3

A

1673-8535(2012)02-0013-05

姚磊(1973-),女,安徽桐城人,梧州学院讲师,中南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休闲学、民族文化与文化遗产保护。

(责任编辑:覃华巧)

2011-11-28

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08FJY031)研究成果;梧州学院2008年度院级一般科研项目(2008C048)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梧州旅游业旅游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中共梧州城工委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梧州工人运动的急先锋
对烟台市旅游业发展的探析与思考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旅游
八十多载后寻访梧州
梦梧州(外两首)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