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的沿革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2012-08-15 00:42沈滨凯
文教资料 2012年11期
关键词:民歌劳动

沈滨凯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7)

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她始终与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过人民群众的口传心授、加工改造、提炼升华、代代承续,成为反映各族人民喜怒哀乐、思想情感的文化载体;成为体现各族人民勤劳智慧、企望幸福的审美诉求;成为展示各族人民物质创造、精神生产的双重历史;成为当下音乐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拥有了她,中华民族的音乐传统就会源远流长、永不停息;拥有了她,我们代代相传的音乐神脉就不会断裂、永不残缺;拥有了她,祖祖辈辈唱的歌曲就会在今天重现、永不消失。

一、民歌的历史回溯

据史料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所编的《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的《国风》,汇集了从西周到春秋500多年间,流传于北方15个地区的160篇民歌,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民歌选集。虽仅为文字记载,却足以表明远在公元前11世纪到前6世纪,我国民歌就已是相当成熟和完整的艺术形式。而屈原在《楚辞》中加工整理的《九歌》则使南方楚国地域的民歌得到了系统集中的记载,其中不少民歌充满了爱国主义热情,极具浪漫主义色彩。

西汉时期,有了专门从事民歌的搜集和整理的音乐管理机构——乐府。据《汉书·礼乐志》载“至武帝定郊祀之礼,……乃立乐府,采诗夜诵”[1],所谓“采诗”就是采集民歌,他们通过“采诗”来“观风俗、知得失”,使那些“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地方民歌有了记录、集中和提高的机会。汉乐府民歌多以描写民间疾苦为主要内容,直接道出了人民的爱憎,揭露了封建社会的种种矛盾。其中的“相和歌”在形式上突破了原有的四言诗体,发展成长短不同的句式或五言体、七言体,丰富了民歌的表现力。

魏、晋、南北朝时期,湖北的“西曲”和江浙的“吴歌”成了当时南方民歌的重要代表。其内容多为表现生活意趣、家长里短、儿女离情等,音乐颇为细腻温婉。在这一时期,民间还出现了《子夜四时歌》、《从军五更转》、《月节折杨柳歌》等时序体的乐府民歌,与后来广为传播的“四季﹑五更﹑十二月”等传统民歌小调的体式结构是一脉相承的。

到了唐、宋、元三代,民歌在曲词风格、演唱形式和题材内容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有更多的民歌得到选择﹑提炼,而成为说唱﹑歌舞演出的一部分。民歌的创作和加工改编盛行一时,其中不乏为优秀民歌填入更多歌词的做法。唐宋的“曲子词”、元代的“散曲”、“小令”成了当时各种民间音乐形式的重要构成因素,就算到了今天,唐诗、宋词、元曲依然是各社会学家、音乐学家者研究民歌的重要依据和艺术宝库。

明清时期,随着鸦片战争以来,农村经济的不断衰落和城市经济的逐步发展,大量的农村人口注入城市,促进了民歌的城乡交流,经城市艺人加工提炼的农村新民歌大量涌现,使民歌出现了繁荣的景象。这一时期始终贯穿着反帝反封建的群众革命斗争,大多数民歌都是反映农民的痛苦生活、揭露社会民族矛盾和阶级斗争、表达人民的民主意识和进步思想。其曲调大都是根据各地群众熟悉的曲调加以改编的。“它们直接产生于人民群众的斗争生活,长期流传于民间,从各种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地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反映出广大群众反帝反封建的强烈愿望……”[2]。

近代民歌是我国人民在同国内外敌人斗争中产生的,突出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主题思想,往往具有高度的战斗性,反映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起义和义和团运动的作品最值得关注。

新中国成立后,民歌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态势,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我国的民歌在继承发展中迅速成长,民歌创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民歌在体裁形式、风格特色、内容情感、旋律音调、演唱形式等方面都有了飞速发展,呈现着丰富多彩的精神风貌。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流行文化的冲击,民歌曾一度显现出衰微之势,但随着各地抢救、保护民歌的呼声日益高涨,民歌的创作却随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赋予了更多新的内容。特别是人民乐观向上、艰苦创业、英勇豪迈的特点在新民歌中都有了生动的体现。民歌的传承和发展呈现了新的景象。

从民歌发展的历史回溯中,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一部民歌的发展史,就是劳动人民争取解放的战斗史和生活史。在原始社会,民歌主要用于统一劳动者的意志,激发劳动者的干劲,表达人民对减轻劳动的要求和征服自然的愿望;在剥削社会,民歌更多的是表达劳动人民对剥削者、压迫者的反抗和仇恨。由于剥削阶级的影响,不少民歌往往带有明显的剥削阶级思想烙印;而社会主义时期,民歌则以歌颂党、歌颂社会主义,歌唱新生活,抒发远大革命理想为主。当然,她们均有着一个共同点,即“表达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意志、要求和愿望,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战斗性”。[3]

二、民歌的社会功能

(一)实用功能

俄罗斯著名哲学家普列汉诺夫曾说:“在原始种族中,各种各样的劳动有它各种各样的歌,那调子常常是极精确地适应着那一种劳动所特有的生产动作的韵律。”[4]说的是产生于体力劳动过程,直接为生产劳动服务的号子。它在指挥劳动、调整呼吸、统一节奏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实用功能。它能积蓄劳动者的集体力量,实现“劲往一处使”的目的。同样,刘安在《淮南子.道应训》中谈到古代的《邪许歌》:“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 此举重劝力之歌也。 ”[5]所谓“举重劝力之歌”就是指人们在集体劳动时,一唱一和,借以调整动作、减轻疲劳、提高工作效率的呼声。举重时这样,舂碓时也这样,还有水手摇橹和拉纤、建筑工人的打夯,码头工人的搬运等,都可以听到集体的、个人的或彼此互相唱和的歌声。同时,民歌还具有愉悦身心、抒心解闷和驱除疲劳等实用功能。

(二)表现功能

民歌的主要功用是抒情表意,借以倾诉或宣泄郁结在内心的愁闷,表达内心的思想情感。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序山歌》一文中说:“山歌是民间性情之响……但有假诗文,无假山歌……情真而不可废也……”[6]道出了民歌的本质内涵。民歌所抒表的情感真实、纯朴、直接,大多为内心情感的自我抒发和自然流露。人们不但通过唱民歌披露社会矛盾、反抗阶级压迫,抒发对党、对革命领袖、对人民军队、对祖国的无限敬仰和深情,还通过民歌直畅胸臆,表达生活的喜怒哀乐、共叙男女爱情等。如孔子所编著的《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梦寐思服……”由河中小洲上相对鸣叫的雎鸠起兴,抒写一个男子对贤淑的姑娘的爱慕之情,最早唱出了青年男女追求美满的爱情的心声。它所表达的感情是直率而热烈的。这种朴实的感情、坦率的表露,正是民歌的显著特点和功能所在。

(三)娱乐功能

任何艺术都具有娱乐性,音乐尤其明显。这正是吸引民众关注的一个重要因素。正如荀子所说:“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是说音乐可以使人快乐,是满足人的感情需要不可缺少的。民歌亦是如此,自古以来,人们常常习惯于劳动闲暇时,借唱民歌咏叹自己的心思,愉悦心情,自娱自乐,提高生活情趣。或者在街头巷尾,酒楼茶馆,或者逢年过节,婚丧喜庆等时,群聚在一起,借小曲消遣助兴,活跃气氛,为活动增色添彩。借用平民百姓的话:“唱个山歌宽宽心”、“山歌一唱、心情舒畅”、“生活中没有歌声、就像吃菜没有盐巴一样”、“山歌不唱臭气多,大路不走杂草多”。这些朴素的语言足以证明,民歌是劳动人民的精神食粮,是娱乐民众的重要艺术样式。

(四)教育功能

过去在广大农村,劳动人民多为文盲,文化程度较低,又缺少学习文化、接受教育的机会,无法阅读书籍,对他们传授劳动知识或劳动经验时,用通常的语言述说难以让人迅速记住并牢牢掌握,于是利用韵语歌唱易记易传的特点,将之编成歌谣进行传唱,故民歌成了他们获得知识的一个重要来源。人们通过演唱民歌,了解春耕秋种的常识,掌握有关历史、生产、生活和礼仪等方面的知识。有些民调的歌词还记述了有关宇宙与人类起源的古代神话和传说,为广大劳动人民提供了掌握和学习自然历史知识的可能。还有的民歌则寓喻意于述说故事,或寄情于山水风物,或借助于传说古人,婉转地表现对世事的认知态度,对年轻人世界观、生活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此外,民歌还在特定的社会历史发展时期还成为宣传革命、教育群众、组织群众的有力武器。

总之,民歌是劳动人民最为喜听乐唱的一种艺术形式,具有典型的人文性、亲民性、大众性、自娱性等文化特征,在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始终发挥着传授知识、表情达意、娱乐身心、宣传教育等重要的社会功能,极大地影响着人民大众的生产生活。她是反映各族人民日常生活、传统习俗、思想动态和一些社会现象的一面镜子,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能够为认知各民族历史文化、社会生活、民俗传统等各个方面提供重要的史料来源和宝贵资料。

[1]游国恩,王起等.中国文学史(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177.

[2]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7.

[3]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1804.

[4][俄]普列汉诺夫,论艺术[M]北京:三联书店,1973:139.

[5]游国恩,王起等.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15.

[6]冯梦龙.山歌[M].苏州: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2.

猜你喜欢
民歌劳动
让劳动实践真正发生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劳动使人快乐
畲族民歌
热爱劳动
藤县水上民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十送红军》不是纯粹的民歌
穿花衣 唱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