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之目标与方向

2012-08-15 00:50束定芳
关键词:国际化英文大学

束定芳

(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200000)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之目标与方向

束定芳

(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200000)

中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但是追根溯源,最大的问题在于其目标与定位的模糊。大学为何要教英语?大学生为什么要学英语?许多人并不清楚。目前的情况是,教育主管部门和一些大学,虽然意识到英语课程的重要性,但并不明确大学英语教学究竟应该为一个什么样的大目标服务。在某些人看来,大学英语教学就是让学生学点英语而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而对一些大学校长或教务处长来说,英语教学的管理就是看学生四、六级考试的通过率。学生更是把考试作为了学习英语的目标,通过了考试就意味着英语学习成功。正因为目标的模糊和异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虽然雷声大,雨点也大,但教学质量仍然不见提高。很多学校和教师甚至越改越不知道方向,越改英语课时越少,越改大学英语教师越觉得前途渺茫,甚至不知所措。

一、大学英语首先应该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服务

据香港中通社2011年7月16日报道,香港多所高校近日陆续完成招收内地生的工作。香港中文大学(中大)15日公布,今年通过全国统一招生计划在内地录取了292名尖子,比去年增加了22人。香港大学及香港科技大学分别录取了291人和168人。香港中文大学表示,今年录取的内地生非常优秀,高考成绩名列前茅,其排名一般都在所属省、市和自治区首0.1%之内。其中,位列省市三甲的有45人,居前五名的接近60人,其中不少人是曾在各科全国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一等奖的尖子。这些内地尖子英语成绩都非常优秀,平均取得137分(满分150分)。

香港的大学为何能够比北大、清华更有吸引力?毫无疑问,是因为香港高校的国际化程度。正是这些大学的国际化师资和国际化课程吸引了大批优秀的大陆学生。

高等教育国际化应该是创办一流高等教育的目标,也是手段。一流的高等教育是国家强盛的标志,也是国家强盛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因为一流的高等教育不但能为国家提供一流的科技成果,引领一个国家的发展方向,也能吸引和培养国际一流的人才。美国的高等教育就达到了这样的境界,欧洲和亚洲许多国家的高校正在追求这样一种境界。亚洲一些一流的高校基本上都在走国际化的道路,也基本上把英语作为教学语言。

所谓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其主要内容就是师资的国际化、课程的国际化以及学生的国际化。这些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和手段就是用英语作为授课语言之一。英语已无可争辩地成为国际通用语言,师资和课程的国际化不可避免地要求把英语作为教学语言(之一)。英语当然也是学生接触国际最新科技、走向学术前沿最有力的工具之一,是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的必备工具和利器之一。

中国迫切需要国际一流的高等教育来助跑其国际化进程。大学英语教学首先要为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服务。一流大学要培养一流学生,必须培养学生一流的英语使用能力。语言学习的特点是在用中学,当然学的目的就是为了用,两者结合,用英语开设相关专业课是最理想的选择。

所以,在中国的一流大学,尤其是985高校,其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就是为教师能用英语开课、学生能听懂英语授课服务。大学英语教师除了帮助学生获得基本的英语学习技能外,还应该通过用英语开设相关的基础课程,或称通识课程,在获得相关学科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其英语使用技能。大学英语教师也通过这一过程获得专业发展,逐渐用英语开出更多、更专业的课程,加速高等教育专业化的进程。

令人欣慰的是,国内的部分高校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有的已经在做初步的尝试。据报道[1],今年3月20日,南方科技大学举行了开学典礼。21日上午,首批教改实验班的45位学生开始了第一堂课程。讲授这堂课的是香港大学教授、物理学家唐叔贤。唐教授首先向学生介绍了物理学的英文术语,在接下来近两小时的课程里,所有专业术语均用英文表达,且PPT课件和教材均为全英文。唐教授还不时用普通话授课,其中夹杂着英文术语和英文口语。随着课程的推进,唐教授使用的英文也越来越多。对此,不少学生自备英文字典和英文辅助教材,遇到难懂的单词随时查阅。也有学生显示出扎实的英文功底,对教授提出的问题也能流利地用英语回答。“这是个非常好的开始,你们感到陌生的就是英文单词,但随着时间(的推进)会越来越不陌生,同时你们要小心物理学上的新东西。”唐教授给了教改实验班学生很高的评价,“今天上课感觉很好。”他告诉记者,以前在香港授课时也遇到过语言问题,他会循序渐进地讲,让南科大的学生更好地适应。

为了帮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听懂英语授课的目的,我们可以考虑采用“集中教学”的模式,把分散在两年的英文课程集中到一年里完成。所有课程可分三个板块:学术英语技能训练(听说读写)、(英文开设的)人文通识课程、(用英语或汉语开设的)专业学习和研究方法课程(如统计学、IT技术等)。前两类课程由英语教师开设,后一类可由专业或英语教师开设,或合作开设。第二年开始全面开设专业课(英文授课,或至少部分课程英文授课)。宁波诺丁汉大学的成功模式值得我们借鉴[2]。

二、大学外语教学要为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服务

当然,中国的高校不全部是一流大学,用英语开课不应该也不可能是全部高校的选择。那么其他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应该是什么目标呢?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那么,大学英语教学的另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时所需要的英语沟通能力。

学生英语实用能力的培养,各大学应该根据各个学校的人才规格定位,根据今后学生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科学地、实事求是地确定英语教学的目标定位。例如,商务类的学生应该具备商务场合与国际同行的交流能力,金融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在金融领域使用英语进行专业活动的能力。因此,这类学校的英语教学目标就是“英语能力+专业知识”=用英语从事专业活动和国际交流的能力。根据这样的目标,对大部分高校来说,大学英语教学就应该是在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特别关注学生专业领域英语使用的能力。英语课程应该与专业课程结合,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使用英语的能力。

另外,大学外语教学也应该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大师级人物服务。很多学术大师都是因为其出色的外语能力,并通过其外语能力而达到学贯中西的境界的。例如,陈寅恪的外语能力是他日后成为学术大师的一个重要原因。陈寅恪1890年出生。1909年,他赴德国入柏林大学。1913年入法国高等政治学校,1918年赴美国哈佛大学随蓝曼研修梵文和巴利文,着重学习印度语言学、希腊文,并选读了闪米特语等。1921年,陈寅恪回到柏林大学,学习了藏文、蒙文、满文、西夏文、突厥文等古文字。他懂十几门语言的美誉在此打下基础。即便是现在,我们的大学生也不可能到全世界各地的大学去学外语,但如果在国内的大学就有学习多门外语的机会,那岂不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因此,大学英语教学的定位,一是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服务;二是培养实际的英语使用能力;三是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服务。国内的985大学作为国内一流大学,应逐步在部分专业开出英文学位课程,吸引国外优秀留学生,并为本校优秀学生提供一流的(用英文开设的)专业课程。具体的定位:使大学生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获得用英语学习学位课程,开展基本学术交流的能力。其他的院校应加强学生的英语实用能力,加强专业沟通能力。

根据新的目标,大学英语教学在目标设定、课程设计、教材选用、教师培训、课程评估方面需作详细的方案和论证。最重要的是,在新的教学目标之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帮助教师制定专业发展计划,扬长避短,迅速找到自己的学术定位,适应新的教学发展需要。

[1]http://news.sina.com.cn/c/p/2011-03-22/012222156144.shtml(2011年9月3日读取).

[2]束定芳,陈素燕.大学英语教学成功之路:宁波诺丁汉大学“学术英语导向”教学模式调查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2011-11-06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GPA105019)。

束定芳(1962-),男,江苏丹阳人,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国际化英文大学
聚焦港口国际化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