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资源重构的中小企业转型研究现状综述及研究展望

2012-08-15 00:50王文平
关键词:变革重构转型

王文平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6)

基于资源重构的中小企业转型研究现状综述及研究展望

王文平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6)

资源是价值创造的基础,如何获取、聚合新资源,生成新能力,创造新价值,是当前中小企业转型成功的关键。本文针对企业转型实践,总结提出了企业转型实践演进的三个阶段,分析了各阶段资源重构特征;针对企业转型研究,从内涵界定、资源配置等角度,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该领域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资源重构;中小企业;转型

一、引 言

快速多变的顾客需求、应接不暇的新技术,使变革成为企业永恒的管理主题。在我国大量存在着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就业有重要作用和意义的中小型企业,它们或者是在改革开放政策下诞生的内生型民营企业,或者是在外商投资、国际产业转移背景下出现的外向型生产企业。它们依托中国劳动力、土地等物质资源红利,获得了三十余年快速、粗放式成长,实现了较雄厚的资本积累。这些企业具有以下特点:有资金支持购买较先进技术、设备,建立一定规模的研发队伍,在工艺改进、产品创新等方面,形成一定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但主要是跟踪、模仿创新(如:特定行业的民营中小型科技生产企业);有销售经验和一定品牌能力,但距离具备市场营销能力和品牌引领能力尚有较大距离(如:在浙江、苏南地区大量存在的具有销售权的加工贸易企业)。当前这些企业正面临着以下问题:顾客需求结构由产品、功能、制造转变为服务、体验、解决方案;所在的原来从原材料开始的生产、成品加工、运输、分销、配送的产业链结构,由于新的服务提供者的出现而开始被整合和颠覆。这些企业如果想获得生存乃至发展,改变依赖物质资源的高投入、高能耗发展方式,寻求技术、知识、品牌等新资源支持下的转型成为必然选择。本文从资源获取及配置角度,对国内外关于中小企业转型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发展的资源配置机制等方向做进一步可能的研究。

二、基于资源重构的企业转型实践演进过程

企业是资源的集合[1],资源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能力基础[2],是价值创造的逻辑起点[3]。基于资源重构的企业转型实践由来已久,大致可以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基于企业内部运作层的资源重构,实现由手工作坊向机器大工厂转型。

这一时期为在卖方市场主导下,满足顾客需求单一,主要以提高生产率为目的,通过标准化和分工理论,将机器设备等新资源与人工、原材料等进行重新组织,在泰勒科学管理思想和方法指导下,形成了福特式的标准化作业流水线等。

第二阶段:基于企业内部业务层的资源重构,实现由层级制控制型组织向扁平化网络型组织转型。

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和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新的技术和管理资源的引入,以及信息、知识等资源在价值创造中作用的增强,传统按Adam Smith劳动分工理论组织的层级制控制型组织,不能适应以满足顾客多样化、个性化产品需求为目的的组织目标,出现了以Micher Hammer和James Champy提出的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为代表的企业内部业务层的资源重构理论和方法,形成了面向顾客的个性化需求,重新组合、配置信息、知识和物质资源的扁平化网络型组织。

第三阶段:基于企业内、外部网络的资源重构,实现由生产产品的生产型企业向提供服务的知识型企业转型。

随着顾客需求由有形产品、功能、制造转变为服务、体验、解决方案,仅依靠内部资源重构已不能满足顾客的服务需求,企业必须打破企业边界,从内部与外部系统整合资源,因而形成了供应链、动态联盟、虚拟企业等面向内、外资源整合、服务效率提高的新型知识型组织。

三、基于资源重构的企业转型研究现状

1.与企业转型相关的国内外研究

研究企业转型首先需要对概念内涵做出理论界定。虽然在实践中,“转型”一词频频出现,但目前对“转型”界定较为清晰的是“经济体制转型”(如:Kornai提出,经济体制转型是政治力量、产权分配、协调机制、经济行为者特征、经济运行特征的改变[4])、“产业转型”(如:H·钱纳里等认为,产业转型实质上是主导产业部门依次更替的过程[5]),而“企业转型”则较少与 “企业变革”、“企业成长”等做明确区分。吴宗曦[6]将企业转型分为进入新行业或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的转行,以及企业商业模式转型或进入新市场等的转轨;金祥荣[7]针对浙江企业发展实际,进一步将企业转型分为内源性企业的内演式转型和外向型企业的外延式转型,提出内演式转型基本模式是功能和产业链升级,而品牌、营销网络、人才与技术的国际化是企业外演式转型升级的重要标志;学者在研究知识型企业变革模式时提出了“渐变”、“变模跃变”等概念,指以企业的组织结构、知识结构、企业内外关系主体及其相互作用方式等共同决定的内部模型的跃变[8]。这些研究大多从企业转型的方式、策略等方面进行描述,缺乏对转型内涵的界定。

更多的研究集中在企业转型、变革的模式、路径等问题。Lewin于1951年提出了变革三段论:解冻-变革-再冻结[9]的间断变革模式,KE Weick[10]修正了Lewin的观点,将企业变革分为渐变模式和突变模式。刘洪[11-12]将复杂系统理论与企业变革管理相结合,提出为应对外部复杂性环境,企业应为多智能体组织,其变革过程应沿着复杂性增加的路径进行;博西迪[13]进一步指出在今天动荡环境中生存的企业,必须具备动态监测内部健康和外部变化的系统性手段,随时了解哪些必须改变,哪些不能改变;自然选择学派认为,企业的内外网络和相互作用关系,影响以至决定企业的变革路径[14-15]。但由于转型的复杂性,现实中很难实现有效转型,据麦肯锡研究人员在全球范围内的统计,只有1/3组织的变革是成功的[16]。最新发布的IBM白皮书指出,近年来组织对变革的期望与组织变革实际之间的差距日益增大,Robert[17]提出企业有效转型的关键是新思想执行的快速敏捷性,并从管理文化、组织架构等六个方面研究了影响转型速度的因素;Ruth Alas[18]构建了由变革发起者、持续性和变革范围决定的变革类型;由组织文化、员工态度和组织学习决定的变革准备;由变革支持过程、核心过程和触发事件组成的变革过程构成的变革三角形模型,分析转型经济中的组织变革;Anthony[19]从组织成员、组织结构和组织文化三方面,分析形成组织变革能力的目标和行动,以提高转型效率。

目前关于企业转型的研究也是国内学术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热点,相关研究大多以不同类型企业为背景,进行具体案例分析和经验性总结。茅理翔[20]提出民营企业自我转型、借力转型和科学转型的三种转型方式;薛金山[21]以中国制造企业为对象提出“升级式转型”和“结构式转型”两种方式;周旭霞[22]以传统的纺织企业浙江振亚控股集团为例,梳理了该企业采用延伸产业链、培育新产业、尝试多元化等不同的转型升级路径;沈玉良[23]将加工贸易企业发展模式分为苏州模式、东莞模式和晋江模式,提出具有销售控制权的加工贸易企业是今后我国加工贸易增长方式转型的重要主体,这些企业拥有产品的专利,可以利用加工贸易方式,向产业链的中高端发展并实现转型;许正[24]基于实践经验提出包含企业转型战略、领导力升级、企业级的持续创新、企业文化转型、构建商业模式和优化运营模式的中国企业战略转型的框架模型;徐明华[25]以浙江民营企业为例,提出应通过产业创新、产业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实现转型升级。

2.企业资源及其配置与企业转型关系的国内外相关研究

以Penrose为代表提出的企业资源理论,经Wernerfelt、Barney及Grant等代表性学者不断发展完善[26-28],在企业成长、变革及转型的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产生了丰富的研究成果。首先,人们对企业资源按不同的研究目标给出了众多不同的定义和分类(如: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的划分[29];从属于人的资源和不从属于人的资源的划分[30];权力资源和知识资源的划分[31]等等),但至今尚未达成一致公认的分类框架[32]。而不同类型资源对企业成长绩效有不同作用机制,人们采用案例分析、实证研究等方法,对知识资源、社会资本等不同类型资源的作用进行了研究。Marc Gruser[33]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了230家科技风险公司,针对销售和配送领域,研究了资源、能力与绩效间的关系;而知识资产及其相互作用对企业,尤其是专业化服务企业的价值创造尤为重要[34-35];知识是价值创造的主要源泉之一,企业成功越来越取决于有效地创造和整合更多的知识,尤其是那些打破企业边界的知识,并从这些知识中更好地创造和获取价值[36];管理者是公司价值创造的潜在资源,管理能力可以协调资源同步,影响资源生产力[37];企业通过构建社会网络产生的社会资本,能在资源理论、动态能力理论整合所带来的市场价值基础上,创造更大价值[38];Dyer等指出,企业之间特定的联结是竞争优势的一种关键资源,这种资源可以跨越企业边界,嵌入于企业间的惯例和过程[39];Gulati明确将其定义为网络资源,并将其分解为网络结构资源、网络成员资格资源、关系链形态资源、网络管理能力资源[40];网络资源不仅显著提高创业导向对企业绩效的贡献,是公司创业活动受益于企业集群的内在原因[41],而且影响组织的连续性转型[42];陈闯[43]将企业资源分为专用资源和通用资源,通过对233家中国非上市公司成长绩效的研究提出,专用资源对企业成长有直接作用,通用资源促进专用资源的形成,进而提高成长绩效;郭斌[44]研究了超出实际需要而保存在组织内部的冗余资源,以及可以扩大使用范围的柔性资源对创新的作用,得到冗余资源倾向于自主创新的开展,而不倾向于合作创新的开展,而柔性资源倾向于合作创新的开展,而不倾向于自主创新的开展等结论。

企业作为资源的集合体,其价值创造过程需要不同类型资源的配置。以世界通信企业巨头阿尔卡特朗讯为例,其CEO在总结连续五年亏损之后2010年下半年终于实现盈利的主要因素时特别强调,对研发资源的重新配置是成功的关键[45];Barney研究提出,企业有价值的、不可模仿的独特资源的合理组织配置,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的制胜之道[46];Pfeffer[47]研究认为,关键资源的分布和控制方式的变革,引起组织行为方式的变革;企业稀有资源的配置决定价值捕获、价值创造[48];企业应通过对知识、技术及管理系统等不同资源的配置实现价值创造[49];并通过资源构建、资源绑聚和资源利用实现从资源到竞争优势的转化[50]。

企业价值创造能力和绩效的提高,需要保持资产的动态性和知识的流动性。企业知识流动速度高低和资产动态性程度大小,不仅影响企业变革模式,还可以改变企业在竞争中的位置[51];企业可以构建网络关系以迅速获取和共享网络资源;或通过购并实现获取其他企业的资源并保留和发展自身资源;或通过不断学习获取新的、独特的知识增量,并在适当的时机和条件下,把获取的技术知识增量与原有技术知识存量相联结、重组和整合,以激活技术存量[52],实现存量和增量两个知识面的耦合[53];Klans[54]研究了知识密集型企业不同的市场进入模式下,资源扩张方式及其价值创造过程。而组织中阻碍交流、创造和有效资源配置的“胆固醇”的积累,会使表面上健康的企业受到威胁,因此应该在业绩优良时就应该优化资源,实施变革,而不是等最后进行有巨大冲击的、高风险的“心脏手术”[55]。

3.对现有相关研究的评述

综上所述,对企业变革、转型,以及资源与企业变革、转型内在关系的探索和实践是国内外学者和企业家共同关注的热点,得到很多深入的研究成果,但缺乏针对企业转型概念内涵的界定,特别是针对当前中国情景下的企业转型内涵界定,没有与企业成长、变革等概念加以区分;同时,现有研究中,具体案例分析和总结性研究较多,但关于企业转型的理论研究文献较少,缺乏对企业转型管理理论的深入探索。另外,在现有研究中,人们已经认识到知识、社会资本、技术创新等对转型的重要意义,但这些无形资源如何形成企业转型能力,其内在机制尚缺乏进一步深入研究。

四、基于资源重构的企业转型研究展望

企业转型是企业变革的特定形式,是企业成长过程的特定阶段;中小企业转型研究应不同于现有的企业变革或企业成长研究,其转型本质既不能仅以变革速度衡量,如:以渐变与突变界定;也不能仅以变革程度来描述,如:以演化(evolution)与革命(revolution)划分;也不能仅以企业变革方式来定义,如:转行或升级等,而应从创建中小企业新型价值创造逻辑的起点——资源入手,打破企业边界,重构资源获取和配置网络,才能解析中小企业转型的本质,挖掘中小企业转型的内在机理,才能提出支持我国中小企业转型的有效策略。因此,关于中小企业转型研究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

1.中小企业转型的内涵界定

对中小企业转型的内涵界定,是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为应对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必须引进、创造新资源,生成新的能力,这些能力包括:研发创新能力——在现有模仿创新基础上的自主创新能力;外包管理能力——将自己的业务和成本进行解构,确定外包业务以获得提供专业化服务的业务能力和可控的成本管理能力;市场预见导向及品牌引领能力——摆脱依附和跟随地位创立自主市场和自有品牌的能力等。与技术、知识资源充足,强调有机变革、自适应变革的高新技术企业不同,这类企业迫切需要的是获取新资源(特别是知识、技术、社会资本等),并重新整合资源,通过重构资源秩序,生成新能力,构建新的价值创造逻辑,从而实现企业转型。因此,从新资源获取、资源重构、能力生成、新价值创造角度,对中小企业转型加以界定将是有价值和可行的方向。

2.面向中小企业转型资源重构的网络机制

按资源对新价值创造的作用,将企业资源分为基本资源和核心资源,基本资源主要指支持企业生产、管理、营销等业务活动的基本物质资源(如:资金、设备、原材料等)和基本技能;核心资源则指支持企业特定能力生成,难以模仿的独特性资源(如:专利、技术诀窍、品牌、声誉、社会资本等);这些资源多以企业价值活动主体(包括:员工、业务单元、客户、企业合作伙伴等)为载体,嵌入由价值活动主体基于经济活动、社会活动所形成的经济网络和社会网络协同作用形成的双重网络中(如:核心知识、技术诀窍多存在于员工头脑中;社会资本则嵌入企业的特定的社会网络关系和网络结构中),并可以沿经济、社会双重网络中的经济关系、社会关系管道实现共享、流动和聚合,形成支持特定活动和生成特定能力的资源组合,称为资源聚合体(Resource Bundle);资源聚合体间在经济、社会关系连接下同样可以实现聚合体间的资源流动、共享,形成资源聚合体网络,支持企业实现由资源→能力→价值的转换过程,这一由资源嵌入经济、社会双层网络,并在资源流动、聚合作用下形成资源聚合体网络。因此,企业要生成转型所需的研发创新能力、外包管理能力及市场预见导向及品牌引领能力等新的服务型能力,需要解构原有的资源聚合体,识别生成所需能力的有效关键资源,获取外部资源,整合和创造新资源,激发低效资源,激活尚未产生价值的冗余资源,删除对价值创造产生负作用的负效资源,并通过重构企业资源聚合体网络,解析企业转型的内在机制,研究基于资源获取、聚合、创造等微观行为的转型管理策略,这样才能保证中小企业生成新能力,创造新价值,实现成功转型。

3.创新以及知识、技术等无形资产对中小企业转型的作用机理

创新以及知识、技术等无形资产是中小企业生成转型所需新能力及创造新价值的基础。这一过程可以在企业资源聚合体网络中完成,但在资源聚合体及资源聚合体网络中,创新以及知识、技术等无形资产发挥作用的途径、方式,以及与物质资源的整合、匹配关系等,将是揭示中小企业转型微观机理研究的重要问题。

另外,转型中小企业构建新型商业模式研究,以及通过中小企业转型关键资源的识别、获取与重构,形成与中小企业转型过程中关键流程、客户价值主张、新型盈利模式间的协调匹配关系的机制研究,也将是基于资源重构的中小企业转型研究的重要内容。

[1] Penrose E.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9.

[2] Barney J B.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Journal of Management,1991,17:99-120.

[3] Teece D J,Pisano G,Shuen A.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7,18:509-533.

[4] Kornai Janos.What the Change of System from Socialism to Capitalism Does and Does not Mean[J].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2000,1(1):22-27.

[5] H·钱纳里,S·鲁宾逊,M·赛尔奎因.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

[6] 吴家曦,李华焱.浙江省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调查报告[J].管理世界,2008,9:1-5.

[7] 金祥荣.浙江经济转型:基本模式和实现途径[J].浙江经济,2008,18:31-32.

[8] Wen-ping Wang,Hai-yan Shan.Underlying Mechanism Of Evolution And Revolution During The Process Of Organizational[C].Advances in Business Related Scientific Research,September 8-10,2010,Olbia,Sardinia,Italy.

[9] Lewin K.Field Theory in Social Science[M].New York:Harper and Row,1951.

[10] K E Weick.Organizational Change and Development[J].Ammu.Review,Pcychol,1999.

[11] 刘洪,周玲.组织变革的复杂性增长路径[J].管理评论,2003,15(12):52-56.

[12] 刘洪.未来经济组织形式:多智能体组织[J].自然杂志,2004,26(4):227-233.

[13] 拉里·博西迪,拉姆·查兰.转型[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

[14] Hannan Michael T,John H Freeman.The Population E-cology of Organizations[J].Amer.J.Sociology,1977,S2:929-964.

[15] Hannan Michael T,John H Freeman.Structural Inertia and Organizational Change[J].Amer.Sociological Rev.,1984,49:149-164.

[16] Meaney M,Pung C.McKinsey global results:Creating organizational transformations[J].The McKinsey Quarterly,2008,August,1-7.

[17] Robert H Miles.Accelerating Corporate Transformations(Don’t Lose Your Nerve!)Six mistakes that can derail your company’s attempts to change[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10,January-February,69-77.

[18] Ruth Alas.The Triangular Model for Dealing with Organizational Change[J].Journal of Change Management,2008,8(2):255-271.

[19] Anthony F.Buono,Kenneth W Kerber.Creating a Sustainable Approach to Change:Building Organizational Change Capacity[J].SAM Advanced Management Journal,2010,Spring,1-13.

[20] 茅理翔.转型是一场革命[J].中国企业家,2009(9):110-110.

[21] 薛金山.中国制造业转型路径与阶段性探讨[J].中国机电工业,2010(10):90-91.

[22] 周旭霞.关于企业转型升级的一个典型个案分析[J].经济纵横,2010(10):65-69.

[23] 沈玉良,孙楚仁,徐美娜.贸易方式、生产控制与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J].世界经济研究,2009(10):3-8.

[24] 许正.构建中国企业的转型模式[J].管理学报,2010,7(11):1632-1636.

[25] 徐明华,李红伟.浙江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基于企业成长理论的分析[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0,10(2):45-50.

[26] Wernerfelt B.A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J].Journal of Strategic Management,1984,5(2):171-180.

[27] Barney J B.Strategic factor markets:Expectations,luck,and business strategy[J].Management Science,1986,32(10):1231-1241.

[28] Grant R.The resource-based theory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Implication for strategy formulation[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91,33(3):114-135.

[29] Carmeli A,Tishler A.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intangible organizational elements and organization performanc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4,25(13):1257-1278.

[30] Hall R.A framework linking intangible resources and capabilities to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3,14(8):607-618.

[31] Das T K,Teng B S.A resource-based theory of strategic alliances[J],Journal of Management,2000,26(1):31-61.

[32] 苏敬勤,王鹤春.企业资源分类框架的讨论与界定[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2:158-162.

[33] Marc Gruber,Florian Heinemann,Malte Brettel,Stephan Hungeling.Configurations of Resources and Capabilities and Their Performance Implications:An Exploratory Study on Technology Ventur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0,31:1337-1356.

[34] Daniela Carlucci,Giovanni Schiuma.Applying the analytic network process to disclose knowledge assets value creation dynamics[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09,36:7687-7694.

[35] Bente R Løwendahl,Øivind Revang,Siw M.Fosstenl?kken,Knowledge and value creation inprofessional service firms:A framework for analysis[J].Human Relations,2011,54(7):911-931.

[36] John HagelⅢ,John Seely Brown,Lang Davison.The big shift:measuring the forces of change[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9,July-August,86-89.

[37] Tim R Holcomb,R Michael Holmes JR,Brian L.Connelly,Making The Most Of What You Have:Managerial Ability As A Source Of Resource Value Creation[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9,30:457-485.

[38] Tsai Lung Liu.Impacts on Improvement of Organizational Synthetic Value Caused by Social Network Relationship[J].The Journal of American Academy of Business,Cambridge,2005.

[39] Dyer J H,Kale P,Singh H.How to make strategic alliances work[J].Sloan Management Review,Summer,37-43,2001.

[40] Gulat iR.Network location and learning:the influences of network resources and firm capabilities on alliance formation[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9,20:397-420.

[41] 姚先国,温伟祥,任洲麒.企业集群环境下的公司创业研究—网络资源与创业导向对集群企业绩效的影响[J].中国工业经济,2008,3:84-92.

[42] Heather Stebbings,Ashley Braganza.Exploring Continuous Organizational Transformation:Morphing Through Network Interdependence[J].Journal of Change Management,2009,9(1):27-48.

[43] 陈闯,雷家啸,吴晓晖.资源依赖还是战略制胜——来自非上市公司的证据[J].中国工业经济,2009,2:15-24.

[44] 郭斌,孙爱英.企业资源与组合创新的关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创新管理,2009,3:69-71.

[45] 吴颖.阿朗变革之道[J].IT经理世界,2010,306:94-96.

[46] Barney,J B.“Is the resource-based‘view’a useful perspective for strategic management research?Ye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1,26(1):41-56.

[47] Pfeffer,Jeffrey,Gerald R Salancik.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A Resource Dependence Perspective[M].New York:Harper &Row,1978.

[48] Christos N Pitelis.The Co-Evolution of Organizational Value Capture,Value Creation and Sustainable Advantage[J].Organization Studies,2009,30(10):1115-1139.

[49] Jaana Woiceshyn,Loren Falkenberg.Value Creation in Knowledge-Based Firms:Aligning Problems and Resources[J].Academy of Management Perspectives,2008,may,85-100.

[50] David G Sirmocn,Mihael A Hitt R.Duane Ireland,Managing Firm Resources In Dynamic Environments To Create Value:Looking Inside The Black Box[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7,32(1):273-292.

[51] Harry B Knoche.The Emergence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A Nonlinear Dynamical Systems Perspective[J].Academy of Management Best Conference Paper 2006OMT:1-7.

[52] 魏江.组织技术存量激活过程和机理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2,16(3):74-77.

[53] Raghu Garud,Praveen R Nayyar.Transformative capability:Continual structuring by intertemporal technology transfer[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4,15:365-395.

[54] Klaus E Meyer,Mikewright,Sarika Pruthi,Managing Knowledge In Foreign Entry Strategies:A Resource-Based Analysi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9,30:557-574.

[55] Freek Vermeulen,Phanish Puranam,Ranjay Gulati.Change for Change’s Sake[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10,June,71-78.

F270

A

1671-511X(2012)04-0046-06

2012-03-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172044,70973017),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09YJA630020),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09JD018),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2011ZDAXM009)成果之一。

王文平(1966-),女,山东日照人,博士,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组织变革管理。

猜你喜欢
变革重构转型
视频压缩感知采样率自适应的帧间片匹配重构
长城叙事的重构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北方大陆 重构未来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北京的重构与再造
变革开始了
新媒体将带来六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