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球囊反搏泵在急性心肌梗死危重症患者中应用的护理体会

2012-08-15 00:54杨文伟门秀英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2年17期
关键词:气囊球囊主动脉

杨文伟 门秀英

主动脉球囊反搏泵(IABP)是目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的有效方法。我院目前共应用IABP治疗患者15例。本文总结了对I A B P的护理体会。

1.一般资料

2011年4月至2012年6月,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共收治应用IABP的患者15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6 6.1±5.9)岁。全部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广泛前壁10例,前间壁3例,下壁2例。发病时间(6.0±7.8)h。心功能killip分级2-4级。

2.结果

本组患者使用IABP时间为(13.2±5.8)h。根据临床表现和血液动力学检测,有效者表现为呼吸困难缓解,周围循环改善,尿量增加,血压升高,CVP下降,血管活性药物应用逐渐减少,共计13例;无效者表现为症状持续加重,休克并导致死亡,共计1例。

治疗方法

患者取平卧位,局部麻醉后穿刺右侧股动脉,根据患者身高,选择合适的球囊,插入气囊导管,X线定位下,将气囊置于降主动脉内。将导管与气囊反搏泵连接,启动气囊反搏。根据心电监测和主动脉压力波形调整参数。起始反搏比例为l:1,当患者临床症状和血流动力学改善时调整2:1,而后撤机。

3.护理

(1)体位护理患者需要绝对平卧,保持穿刺部位伸直,制动,抬高15 °,防止过度弯曲[1],必要时使用约束带,以免折损IABP导管。患者取斜坡卧位时,床头摇高不宜超过30°,以不影响IABP在体内的位置。并使用循环充气垫床,以防褥疮的发生。

(2)预防出血和血肿造成出血和血肿的主要原因是肝素和血小板的减少,大量肝素的运用应严密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如皮肤出血、牙龈出血、鼻出血等。严密并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和血肿,术肢皮肤的色泽,温湿度,血液循环情况,感觉及足背动脉的搏动情况。

(3)导管的观察与护理检测IABP机的各连接处有无松动、脱出,有无血液反流现象,保持管道、三通及换能器连接牢固,以确保压力检测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保持管道的通畅和压力稳定。加压袋应保持在40 kPa,每小时将连接的导管用2%稀释肝素水冲洗 15 s,约 1 ml[2],保持管道通畅,显示正确的压力波形,并做好记录。检测ACT的变化,并据此调节抗凝剂的用量。

(4)球囊反搏机的观察与护理 持续检测血压,心电图及循环辅助效果,随时观察并记录监护仪上血流动力学参数及波形改变。观察气囊充气是否位于心室射血后下降支的反冲切迹上,排气是否开始于动脉压力波上升之前。使球囊内压与主动脉弓内压之差低于20 mmHg。发现波形改变或消失,立即查找原因,如发生气囊破裂,导管内会出现血液,反搏波形消失,必须立即停止反搏并更换气囊导管[3]。同时准确记录尿量,准确判断辅助循环效果。

(5)拔管的护理由于长时间使用IABP机,患者对机器产生了依赖性,所以应在生命状态平稳的状态下逐渐减少反搏比例,以心率的1/2或1/3反搏观察,气囊容量有40 ml减少至30 ml,再减少至10~20 ml,观察3天后血流动力学稳定后再拔管。拔管时球囊反搏机停止不能超过30 min,以免气囊导管血栓形成。拔管后,密切观察血压及病情变化,应用手按压股动脉穿刺点上方1 cm处1 h,再用纱布、弹力绷带包扎,穿刺点处置1 kg沙袋压迫8 h,制动体位24 h后撤除。局部无出血血肿,足背动脉搏动良好,皮温颜色正常,血流动力学稳定,拔管成功。

讨 论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使用历史最久,是已被国内外广泛接受的左心室辅助装置。其应用适应证包括[3]:①各种原因引起的心泵衰竭,如急性心肌梗死、搭桥手术后、中毒性休克;②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生的机械性并发症,如室间隔穿孔、乳头肌断裂致二尖瓣关闭不全、大室壁瘤;③内科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④心肌缺血致室性心律紊乱;⑤进展性心肌梗死;⑥围手术期对重症患者的支持和保护性措施(PTCA严重心肌缺血患者冠脉造影、溶栓术);⑦人工心脏过度治疗。

体 会

心源性休克是AMI的严重并发症,死亡率高达30%~90%,单纯药物治疗长期生存率仅为10% ~15%,尽早使用IABP技术,可以改善患者对PCI耐受性,获得宝贵的PCI时间,增加IRA的开通率。病情稳定后实施PCI术再配合严密的护理监测及全方位的护理可以使生存率达到50%以上。因此,护士要全面掌握IABP的原理,仪器的观察与护理,报警的处理,掌握患者病情及心理的变化,制定严密的护理措施,有效的预防并发症,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有效的改善预后。

1 史雅文,霍玉洁,崔建花.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56例围术期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6):718.

2 尚健,王雪,李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泵衰竭患者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泵(IABP)的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09,30(8):704-705.

3 黄从春,刘朝中,罗惠兰,等.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时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装置效果观察[J].中国康复理论与理论与实践,2007,13(4):382-383.

猜你喜欢
气囊球囊主动脉
胸主动脉阻断联合主动脉旁路循环技术建立大鼠脊髓缺血损伤模型
切割球囊用于冠状动脉疾病治疗的现状及应用前景
一次性子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应用
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于胃贲门癌手术1例
球囊压迫法建立兔双节段脊髓损伤模型
高田气囊案
迷你救生充气囊
Observation on Activities of Air Sac in Opened Body Cavity of Chicken
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术后应用血管闭合器的护理观察
球囊扩张法建立经皮肾通道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