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强势语言在翻译中的操控——以布迪厄语言观为视角

2012-08-15 00:45王淑芳
关键词:布迪厄强势弱势

陈 秀,王淑芳

(1.浙江农林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临安,311300;2.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浙江临安,311300)

论强势语言在翻译中的操控
——以布迪厄语言观为视角

陈 秀1,王淑芳2

(1.浙江农林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临安,311300;2.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浙江临安,311300)

语言是翻译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不同的语言观将导致不同的翻译观。在此拟以布迪厄的语言观为视角,区分翻译场域中的强势语言和弱势语言,从翻译流向、题材选择、翻译策略等方面阐述强势语言在翻译中的操控现象,指出语言不仅仅是一种符号,一种客观中立的媒介,事实上,在言语交流中始终有难以辨认的权力支配关系潜在地发挥作用。

强势语言;翻译操控;布迪厄语言观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翻译研究成果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获得了突破性的发展,翻译研究者们借助各种学科的研究成果从不同的角度对翻译进行研究,产生了众多的翻译理论流派,如翻译的文艺学派、翻译的语言学派,翻译研究学派、翻译的阐释学派、翻译的解构主义流派、翻译的后殖民主义研究等等。然而从本质上说,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交流活动,是沟通不同语言的桥梁,因此不论翻译研究如何转向,对语言的研究总是翻译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人们对语言的认识将直接影响他们对翻译的看法,即不同的语言观将导致不同的翻译观。本文拟以布迪厄的语言观为视角,区分翻译场域中的强势语言和弱势语言,探讨强势语言在翻译中的操控现象。

一、布迪厄的语言观

在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众多研究领域中,语言问题一直是他比较关注的。不同于索绪尔的语言观(语言是一个内在封闭、自我调节的自足系统),他认为语言与实践密不可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理解到语言的丰富涵义。语言并非是一种客观中立的媒介,作为社会实践的语言也不仅仅只有沟通的功能,权力支配关系总是言语交流中不可忽视的现象。布迪厄在语言实践中,揭示了语言交流中的不平等关系、支配关系亦即权力关系。这些权力关系说明语言不是单纯的意义象征和符号形式,语言是现实的能动过程,其中包含着具体的、现实的支配力和作用力[1]。

二、强势语言在翻译中的操控

我们知道翻译观的形成总是和语言观密不可分: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看似矛盾的翻译观(可译与不可译的辩证统一)是其辩证语言观(语言是一,又是多)的体现和延伸,语言的共性是可译性的基础,语言的个性是不可译性的理由;美国翻译家奈达的翻译观(翻译是科学、动态对等、功能对等)也可追溯到他的语言观(各种语言都具有同等表达的能力)。

布迪厄的语言观告诉我们:语言交流中总是包含某种成为权力行为的潜在可能,进行语言交流的双方常常处于某种场域结构的不同位置,这种不同位置所拥有的资源在交流活动中可以转化为一定量的资本。由于双方所处的位置不同,各自所拥有的资本也处于一种不平衡的状态,一般说来,具有较多资本的一方就有支配拥有较小资本一方的可能,这样一来,权力关系就在二者之间发生了。在翻译这种跨文化的双语交流活动中,所涉及的两种语言在历史因素的作用下很可能处于不平等的位置上,处于文化场域中心位置的语言具有较高的文化资本,在场域中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可以被称为强势语言(例如英语),而处于文化场域边缘地位的语言拥有较少的文化资本,在场域中处于被动、不显眼的位置,可以称为弱势语言(例如中文等)。在跨文化交流中,强势语言国家(主要指英美国家)常常利用其文本的影响力,操控翻译行为,进而累积更多的文化资本,进一步巩固强势语言在世界文化场域的中心位置。可以从控制翻译流向、控制翻译文本选择、控制翻译策略三个方面来探讨强势语言在翻译中的操控行为。

(一)控制翻译流向

强势语国家对翻译流向的操控主要体现为大量输出本族文化以及较少输入外来文化,而弱势语言国家则大多考虑译入和引进,较少考虑译出和传播自己的语言文化。这就导致了世界文化场域中交流的不平等状态。如1990年,英国出版的译自各种语种的译著占总出版物的24%,而美国的译著占总数的2.96%。与此同时,1985年法国的译著占总数的25.4%,一半译自英语;1990年,德国的译著占总数的14.4%,其中将近70%译自英语。以上数据表明英美国家的出版商四处推销翻译版权,却很少购买版权,外语译入英语的书籍占很小的比例[2]。纵观中国翻译历史,无论是东汉至唐宋时期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鸦片战争至“五四”时期的西学翻译还是20世纪以来的第四次翻译高潮时期,都体现了严重的文化逆差现象。以近年来的数据统计为证:多年来中国图书进口贸易大约是10:1以上,而对欧美的逆差大约是100:1以上。从美国引进的图书版权有4068种,输出14种;从英国引进图书版权2030种,输出16种;从日本引进的图书版权694种,输出22种。根据有关资料统计,1978—1990年,中国出版翻译类作品2.85万种,1995—2003年出版翻译类新书达到9.44万种。这些数据都表明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翻译大国”。但是汉译外图书的出版数量却非常少[3]。

(二)控制翻译文本选择

强势语言在翻译中往往控制对翻译文本的选择。在选择翻译文本的时候,他们总是带着一种对弱势语言国家执着的“偏见”,为了达到他们预期的目的,他们常常会选取一些符合自己文化期待的作品,选择的题材也比较有限,以此来强调弱势语言国家的落后、野蛮、恐怖、荒诞、混乱等负面信息的特征,弱化或者忽略弱势语言国家积极的一面,进而凸显强势语言国家的优秀和主流文化,达到巩固其在世界文化场域中心位置的目的。例如在阿拉伯国内令读者大倒胃口的小说《黑暗中的圣人》被翻译成英文,成为欧美国家的畅销书[4]。在强势语言国家更受欢迎的中国电影(其中涉及电影字幕翻译)是张艺谋早期电影中的《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等体现中国落后、封闭、荒谬的作品,而在中国人看来,这些影片中有很多画面是不光彩的。与此相反,弱势语言国家对强势语言国家选材范围比较广泛,据统计,明末清初的外来译著总共有400多种,内容比较广泛,涉及了天文地理、政治科学、生物医学等各类学科领域[5]。

(三)控制翻译策略

在着手对文本进行翻译之时,强势语言国家的译者总是持有一种对自己语言特有的优越感,对弱势语言则带着固有的成见,语言的一元进化论思想在他们的脑中根深蒂固。他们认为自己的文化处于人类文明发展的巅峰阶段,因此反映这种先进文化的语言自然也是最优越的。这种偏见在一些著名的学者身上也未曾消失,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如果一种语言具有丰富的逻辑词汇,那么这种语言的优点就是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中文这种语言根本就没有类似的逻辑词汇。另一位著名的德国哲学家赫尔德在比较德语和东方语言时认为:东方人的思维是混乱的,概念也是含糊不清的。Windney则认为:英语更深刻、更丰富,更适合表达一个成熟民族细微的思想,而蒙古语言(包含汉语)则对蒙古人的大脑有束缚作用,就像裹足带对他们脚的作用一样[6]。因此为了追求译文的流畅性,强势语言译者在翻译中常常以一种胜利者、征服者的姿态出现,无视弱势语言的规范,多用归化策略,对原文任意篡改,甚至抹杀弱势语言的特性,对原文本的内容也根据自己的需要任意阉割。例如,美国译者Evan King在翻译老舍作品《骆驼祥子》、《离婚》时就暴力地将《骆驼祥子》的悲剧结尾改为夫妻大团圆的结尾。但是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为了达到输入自己文化的目的,强势语国家也会迁就弱势语国家读者的期待视野,采用一些变通的手段。如利玛窦在翻译《坤舆万国全图》时为了迎合中国读者的知识体系,把福岛本初子午线从世界全图的中央向左移动一百七十度,在地图两边各留下一道边,使中国正好出现在《坤舆万国全图》的中央[7]。

弱势语言国家在翻译策略的选择上则体现为两个明显的倾向:(1)将强势语言译入弱势语言时,大多采用异化翻译策略,强调翻译要引入的异质因素,强调异国情调,比如鲁迅坚持“宁信而勿顺”,主张“尽量保存洋气”。钱锺书认为应该“保存原作的风味”。孙致礼认为我国21世纪文学翻译真正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就是注重异化译法,其核心是尽量传译原文的异质因素。(2)将弱势语言译入强势语言时,则强调归化翻译策略,理由是如果采用异化翻译,外国人不了解你到底在说什么,也就失去了翻译的价值。这样就导致了弱势语言文化的很多意象在译出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歪曲。比如辜鸿铭在翻译《论语》时,为了能让西方人理解,采取了解释性翻译法和类比翻译法,在翻译中总是一概不用中国人名、地名,而是引用欧洲作家名句作为附加注解。

布迪厄的语言观基于他工作的理论基础(实践的理论),他认为语言绝不是一种客观中立、封闭自足的系统,而是一种社会实践。由于参与言语交流的双方在文化场域中所处的不同位置,所拥有资本的多寡也不相同,在场域中处于中心位置的一方拥有较多的资本,就有可能获得对占有资本较少一方的权力支配。翻译涉及两种语言的转换,是文化社会场域中一种累计资本的行为,是语言争夺中心位置强有力的武器,因而也是社会系统的一种操作力量。在世界文化场域中,强势语言国家和弱势语言国家的交流常常体现出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强势语言国家在翻译流向、翻译文本选择以及翻译策略选择上都表现了极强的操控性,而弱势语言国家在翻译中的被操控现象常常是隐形的、自觉的,往往带有被殖民的特征。

[1]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2]VenutiLawrence.The Translators’Invisibility[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3]郭建中.翻译:理论、实践与教学——郭建中翻译研究论文选[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4]蒋骁华.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J].中国翻译,2003(5).

[5]魏瑾.文化介入与翻译的文本行为与研究[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6]高一虹.沃尔夫假说的“言外形为”与“言后行为”[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3).

[7]邹振环.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一百种译作[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6.

H315.9

A

浙江农林大学省社科规划课题预研项目(2009FK60)

陈秀(1971-),女,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翻译学。

猜你喜欢
布迪厄强势弱势
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视域下学生体育文化资本的作用及建构
布迪厄资本理论视角下我国女性运动员形象报道取向变迁及其成因
江冬秀 贤惠也可以很强势
将弱势变为优势
全球尿素市场弱势运行
内强外弱共撑美元指数延续强势
动力煤市场或将弱势运行
大学生安全感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布迪厄的资本理论
机器人强势来袭
"强势妈"会给家庭带来怎样的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