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先争优长效机制研究

2012-08-15 00:45胡华田应祥泰
关键词:创先争优党员科学

胡华田,应祥泰

(武夷学院现代信息服务学院,福建武夷山,354300)

高校创先争优长效机制研究

胡华田,应祥泰

(武夷学院现代信息服务学院,福建武夷山,354300)

要使创先争优这一党的建设经常性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就必须形成长效机制。高校构建创先争优长效机制,必须根据高校发展和高校党建本身固有的规律,解决长效机制的动力、内容、举措和保障等基本问题。

高校党建;创先争优;长效机制

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党的基层组织要通过广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中充分发挥作用。[1]高校通过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成果。要持续推动高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进一步深入扎实地开展好创先争优活动,这要求解决好高校创先争优活动的动力、内容、举措和保障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高校创先争优活动的长效机制。

一、推动科学发展是高校创先争优活动的首要动力

推动科学发展、促进校园和谐、服务师生群众、加强基层组织是高校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达到的总体要求。[2]因此,推动高校的科学发展,是创先争优的重要目标,也是创先争优持续开展的首要动力。要推动高校的科学发展,就要求高校把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切实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以创先争优促进学校科学发展,以学校的科学发展检验创先争优的成效。

在进入新世纪第二个十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这是指导未来十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纲领和行动指南。为动员部署全党全社会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中央召开了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作了重要讲话,对全面推动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出了明确要求,对我国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进行了深刻阐述和全面部署。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了我国下一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科学分析时代特征,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积极破解发展难题,描绘了我国在新世纪第三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纲领性文件。高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性和发展紧迫感,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从高校实际出发,制定科学发展规划、思路、举措,进一步解决影响和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高校创先争优活动不断引向深入。

二、发挥大学功能是高校创先争优活动的主要内容

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百年校庆讲话中指出:“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3]高校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必须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充分发挥大学功能为主要内容,以创先争优全面推动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各项工作,使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

一是以创先争优提升人才培养水平。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学校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校要以突出办学特色、优化学科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和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等各项工作作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着力点,不断提升学校育人水平;同时,要在学生党员中广泛开展“争做成才表率”等主题活动,使学生党员能团结和带领广大同学共同进步,在全校范围内形成积极向上的育人氛围。

二是以创先争优增强科学研究能力。高校要充分发挥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重要基地、高技术领域创新成果重要源泉的作用。高校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要积极组建科研团队,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研究、科学技术领域的前瞻性研究及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公益性研究,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

三是以创先争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高校的重要职责和使命。高校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主动对接地方产业发展,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要大力开展“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工程”等主题活动,着力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和显示度。

四是以创先争优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高校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要不断凝练大学精神,发挥校园文化育人作用;要大力开展“岗位奉献”、“争创党员先锋岗”等主题活动,要求党员教师围绕“上好每一堂课,提高教学水平”深入开展创先争优;要大力开展“争当师德标兵”、“模范教师”等活动,激发广大教师潜心教学与科研,为学校文化传承创新做出贡献。

三、建立科学机制是高校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举措

要保证创先争优活动取得成效,必须善于总结先进经验,掌握有效方法,形成科学机制,才能达到争创有方向、阶段有中心、节点有高潮的良好效果。

一是组织发动机制。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首先要组织领导机制,明确工作责任,保证活动正常、有序地开展;其次是宣传动员机制,建立宣传栏、简报、校报、校园广播及校园网络等传播形式,对活动进行广泛宣传动员,让参与活动的对象全面了解活动的主题、内容、目标和意义,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凝聚人心。

二是实施管理机制。首先要建立科学决策机制,创先争优活动涉及的内容广泛,人员众多,如何科学确立工作目标、进展措施、评价考核等,这就要求在实施过程中既要深刻领会中央精神,又要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师生群众的反映,使决策科学化。其次是目标管理机制,创先争优活动争创的目标要具体、明确,要有一定的难度,但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具有切实可行的争创性。再次是学习教育机制,就是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正确引导、激发活动参与者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活动中端正思想认识,提高认识水平,确立正确科学认知。

三是分析点评机制。首先要建立定期分析机制,创先争优活动是党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内容要求,定期分析工作开展的情况,对党员的思想认识和党性的分析等,对推动活动的深入进行,防止活动误入偏差,调动活动参与者的积极性等都有重要意义;其次是点评机制,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广泛采用的“一诺三评”的方法,有效地促进了活动的开展。

四是考核奖惩机制。首先是考核评价机制,考核评价对推动有质量地开展活动具有积极意义,也是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创先争优活动通过考核才能评估目标实现的程度;其次是奖惩激励机制,创先争优活动也要有强有力的激励机制,明确规定激励的内容、时间、形式、手段,调动好参与者的积极性,强化活动开展。

四、加强党建工作是高校创先争优活动的根本保障

创先争优是整个党的组织自上而下的一项共同任务,“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是创先争优活动的主体。要实现高校创先争优的目标要求,主要还得依靠党的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去贯彻落实创先争优的内容、方法、步骤。因此,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学习教育是搞好活动的基础和保证。

一是高校党的各级基层组织要按照“五个好”的要求不断加强建设。高校创先争优活动要求党委重视,书记抓、抓书记,校党委组织部、宣传部、学工部、统战部,工会、团委,及学校行政各部门积极参加,学生把党组织建在班级上,教师把党组织建在科研团队里,建立“全党抓党建”的机制,有效地克服和避免“党不管党”或者“党只管党”的问题,防止只埋头于经济工作、业务工作,不关心党的建设,或者只埋头于党的建设,不关心业务工作的偏向,这为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根本保证。

二是广大师生党员要以“五带头”的要求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高校各级党组织的正确决策、发展规划,要通过每一个党员的实践活动来贯彻;校党委对于各项事业的领导作用,要通过党员的模范作用来体现;党与师生群众的血肉联系,要通过广大师生党员来连接。广大师生党员要认真贯彻“五带头”的要求,充分发挥师生党员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以党员的创先争优带动工会成员、青年团员、民主党派成员等学校党外师生积极投入创先争优活动,在全校形成积极向上的育人氛围,为实现高校创先争优的目标提供强大的合力。

[1] 胡锦涛.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0-04-07(1).

[2]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在教育系统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通知[Z].2010-05-11.

[3] 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24.

G640

A

胡华田(1977-),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猜你喜欢
创先争优党员科学
我是党员向我看
服务侨企创新业 创先争优展作为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创先争优支部底色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如何以创先争优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