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独立学院学生诚信的缺失与重建

2012-08-15 00:45时名早
关键词:诚信学院德育

时名早

(淮阴师范学院文通学院,江苏淮安,223001)

什么是“诚信”,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孔子在2000多年前就强调做人要“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何为“诚”?宋代理学家朱熹认为:“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就是在生活中,要求人们修德做事,必须效法天道,做到真实可信,说真话,做实事,反对欺诈、虚伪。何为“信”,许慎在《说文解字》认为“人言为信”,宋代理学家程颐认为:“以实之谓信。”可见,“信”不仅要求人们说话诚实可靠,切忌大话、空话、假话,而且要求做事也要诚实可靠。在现代社会,诚信是为政齐家之法,做人交友之本,市场经济之道。诚信教育,具有时代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它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独立学院是新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机制与模式的探索和创新,是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资源的一种有效途径。由于独立学院的招生层次,使得其与其他本科院校学生在诚信方面具有很多共同的特点,但是由于其民办的管理机制,其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及行为习惯,使得独立学院的学生在诚信方面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独立学院学生诚信问题的特点

目前,独立学院绝大部分学生来自于经济比较发达,教育水平较高的省份,家庭条件也相对较好,独立学院的大学生在组织活动能力、动手能力和人际关系能力等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和潜力。他们在平时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表现为思想活跃,表现欲望强烈,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特别是对参加各种校园文体活动十分积极主动,而且能够取得较好成绩。当前独立学院大学生诚信状况主流是好的,他们积极进取、互相帮助、礼貌待人、诚实守信。但是,由于处在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转型期,各种价值观相互冲突的大背景下,独立学院学生诚信缺失的问题已经较为普遍,其诚信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一)学业方面的失信

首先是考试作弊形式和参与人多样化。在学院组织的各种考试中,部分学生通过夹带纸条、偷看别人试卷和用通讯工具等方式作弊已经是普遍存在的情况。在独立学院,由于学生自身的理论基础相对于二本学生来说较弱,特别是理工科学生这方面更为明显,因而实施作弊的学生队伍越来越庞大,手段不断在翻新,特别是在考级考证方面,还出现一种社会化倾向,社会上部分人以赚钱、营利为目的,利用一些科技手段,如手机、收音机、耳机等帮助学生作弊。其次是抄袭作业或论文。部分学生抄袭同学作业或者实验报告,更有甚者,在做学年论文或者毕业论文时候,剽窃别人论文稍加修改,便成为自己的论文。再次是在名誉、荣誉。部分学生在竞选学生干部,评定奖学金,评选各种优秀和先进个人,参加各种文体活动获奖等方面,不是依靠自己的实力去争取,而是想方设法拉关系,用不正当的方式取得。这些靠投机取巧取得的名誉和荣誉,到社会上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在当今,有些用人单位都不愿意要应届毕业生,认为他们有文凭没水平,有学历没能力。

(二)生活方面的失信

首先是信用意识淡薄。部分学生从自己的个人利益出发,对自己有利就守信,不利就不守信,在人际交往中,不择手段,急功近利,谈恋爱动机不纯,没有责任感,在网络上随便发布各种言论;在学校上课迟到、旷课、早退和其他违反校纪校规等现象是屡禁不止、层出不穷,这反映了这部分学生守信意识淡薄。其次是恶意拖欠学费。独立学院学费是公办本科院校的两倍到三倍,如今很多独立学院学生欠费金额不断增加,除去家庭经济困难而欠费的外,有些学生恶意欠费,他们把本应交学费的钱,用来买电脑、玩游戏、赌博或做生意,更有甚者把学费存入银行来获取利息。再次是骗补逃贷。在独立学院,有的学生为获得国家奖助学金和助学贷款而夸大家庭经济困难状况甚至杜撰家庭困难情况,同时在毕业后不按要求偿还贷款,“据调查,国有商业银行国家助学贷款坏账比例高达10%,远远高于普通人1%的比例”。[1]这反映了在利益面前,学生诚信的缺失。

(三)就业中的失信

首先是在个人求职简历上弄虚作假,部分学生在自我推荐材料上,弄虚作假,夸大成绩或者杜撰任职和实践经历。其次是在面试中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夸夸其谈,无限拔高,结果到工作中,发现其能力一般。再次是在就业中不少学生不守信用,不履行承诺,脚踏两只船或多只船,随意签约,随意毁约,工作不久就跳槽。“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曾针对北京地区大学生在求职与就业过程中违约问题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违约的占16.3%”。[2]这一方面扰乱了招聘单位的进人和用人计划,给用人单位造成被动;另一方面致使学校声誉受损,给社会造成不好的印象,也影响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

二、独立学院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独立学院学生诚信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是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学生自身等几个方面。

(一)学校教育的偏颇

学校是直接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和道德素质培养教育的主阵地。学生的诚信状况和学校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学校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基础教育阶段(包括高中教育)。在小学到高中教育阶段,是传统应试教育模式,它片面强调智育,忽视德育,只把追求高升学率、及格率当作根本任务。在道德教育内容方面,则重视不够,办法不多,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往往是做表面文章、流于形式,不能贴近学生和社会生活实际。德育教材内容过于理论和原则化,不能适应客观形势的要求,道德实践教育相当薄弱,缺乏对学生个体应有的关注。这样的教育环境,在严重降低道德教化效果的同时,也必然影响到学生诚信品质的养成。二是在大学教育阶段。独立学院是一个特殊的学校,它是民办机制办学,不仅有办学质量上的要求,而且有获利的要求。目前,全国各个独立学院的诚信教育工作参差不齐,有部分学校的德育工作有待进一步提高。首先是重视不够。部分独立学院只注重学生的专业教育,特别是在考研、考级和参加各种专业比赛等方面十分重视,而作为诚信等方面的德育工作往往重视不够,只要学生不出事就可以了,其他德育工作往往听之任之。其次是内容单一,方法简单。现在很多独立学院的德育主要通过专题讲座、报纸和网络等形式进行教育和宣传,形式不少但内容单调,同时在德育方式、方法上也有缺陷。往往把学生当着德育的客体,而忽视大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注重理论灌输,而轻视实践引导,只注重管理而不重视教育,从而导致大学生在诚信理论认知上有较深的理论高度,而到实际生活中往往缺失诚信,具有双重人格,知行脱节。再次是大学校园有不正之风。当前市场经济的潮流已经涌入大学校园,大学在大学生心目中已经不再是学术的圣地和精神的家园,不少学生都是抱着来拿一张文凭而进入学校学习的,部分老师也为了个人的利益,学术研究中呈现浮躁现象,给学生授课也是敷衍了事。最后是管理不到位。大学阶段任课教师往往只负责授课而不负责育人,即便有些老师做兼职班主任也是责任心不强;而独立学院负责管理的辅导员在人员数量和质量上也不到位,再加上辅导员又承担着很多其他事情,所以在对学生管理上不到位,这使得学生逃课、打游戏、睡懒觉、谈恋爱、打工赚钱等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平时不认真学习,到毕业的时候才发觉自己一无所成,于是在就业中,出现弄虚作假、夸大其词等失信现象。

(二)家庭教育的偏失

家庭教育对人的思想具有特殊的感染力和影响力,特别是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品德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根本,而诚信教育是品德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首先,独立学院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很多家长十分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一些专业技能,在家庭中就出现了重智轻德现象,孩子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用来学习书本知识和一些专业技能,而忽视道德品质方面的引导,疏于对孩子进行“做人”与“修养”方面的熏陶。其次,在现代社会,家长工作或者业务特别忙,生活压力也比较大,难得有时间去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品德培养,对孩子是放羊式管理,任凭孩子自由发展。最后,在家庭生活中,部分家长对孩子诚信缺失行为不及时制止,而是听之任之,甚至有时候还起到教唆的作用。作为家长本人在家庭生活中有时候当着孩子的面说一些失信的话甚至做一些失信的事情,这使得孩子从小在品德方面的教育就有所偏失,长大后在品德方面(包括诚信方面)必然出现一些问题。

(三)社会因素的影响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2版第1卷第60页.人是社会的人,人的思想必然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有时候还是决定性的。

首先是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经济体制一方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激发了人的竞争、创新、公平意识,另一方面也诱发了人们的求利心理,部分人为了求得利益最大化,不顾社会道德和良知,不择手段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人的道德观念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失信的现象,在经济领域,商业欺诈、恶意拖欠逃避债务、偷税漏税;在行政领域,行贿受贿、贪污腐化、买官卖官,不按规矩办事;在文化领域,浮躁的学风、伪造的文凭、虚假的广告;在法律领域,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难究或违法不究。这些失信的社会现象影响着大学生的诚信价值观,导致他们一部分人在处理社会与个人关系的时候,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以是否有利于自己的利益为尺度,把个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随波逐流,重物质利益,轻精神生活,急功近利,唯利是图。

其次是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缺乏强有力的失信惩罚机制。当前我国正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个人信用体系只有在银行才刚刚建立起来,在全国范围内还没有建立一个统一的诚信管理体系,特别是个人信用体系。而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那些失信行为和失信之人,还没有建立一套严格而规范的惩罚机制。相反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受益的是那些善于投机取巧、欺蒙哄骗、弄虚作假的人,而诚实守信的人往往吃亏上当。如有的学生在就业中涂改成绩,弄虚作假,伪造简历而获得好工作;有的学生考试采取各种形式作弊,获得了好的学科成绩,并因此而获得奖学金或其他荣誉称号。这些失信而获益的情况,对于那些依靠自身努力而没有考出好成绩,没有获得奖学金和荣誉的学生来说,心理上会有种失衡的感觉,也影响了大学生诚信观的建立。

(四)学生个体缺乏诚信修养

环境是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变化的外部条件,而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变化与发展还得取决于内因的根据。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现在部分学生诚信素质较差的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其缺少自我的诚信修养与实践。首先是大学生对诚信理念认识不到位。大学生一直生活在校园中,涉世不深,社会生活经历比较简单,道德心理不成熟,对诚信的看法有失偏颇且缺乏对失信危害性的认识。特别是在生活中出现的诚信者失利和失信者得利的现象,让大学生无所适从,这也使得大学生很容易将这些消极现象当作社会本质,形成了错误的诚信观。其次是大学生自律意识缺乏。部分学生思想上认为诚实、守信、正直、履约等诚信道德的基本范畴很重要,但当涉及到自己个人主要利益的时候,便成为口头上重要,行动上不要。出现知行脱节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是大学生忽略自身的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特别是诚信道德修养与实践。

三、重建独立学院学生诚信机制

中国历来有重视诚信的传统,认为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孔子首次确立了忠信之道,提出了“著信”、“修德”的主张。而诚信素质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一项系统的长期工程。需要社会、家庭、学校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同时学生个人思想上要重视,行动上要落实。

(一)建构独立学院诚信教育机制

1.提高诚信教育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地位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3]这表明,诚实守信是贯穿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中的基础性要素。没有诚实守信,就无所谓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就不可能培养出志存高远、乐于奉献、具有远大理想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独立学院应高度重视诚信教育,要把诚信教育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并贯彻于学院的教育、管理、环境、制度的各个环节。

首先,把诚信教育纳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现在独立学院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通过这个主渠道,开展诚信教育,使大学生熟悉诚信理论知识,使其认识到诚信做人、诚信工作、诚信学习的重要意义,从而树立正确的诚信观。其次,诚信教育要与法制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通过与法制教育相结合,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制观,依法办事,诚实守信;通过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帮助大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的利益关系,帮助他们克服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潮和观念的影响,提高学生的道德境界,树立“ 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思想;通过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帮助学生增强自我辨别能力,抵制各种不良诱惑,养成诚实守信、见利思义的良好品质。再次,学院要组织学生深入社会,特别是公众对其信用要求较高的证券交易所、会计事务所和银行等单位进行考察和调研,使得大学生有机会参加道德实践和诚信实践。

2.建立独立学院诚信监督机制

面对大学生的诚信危机,独立学院应该建立自身的信用监督机制。信用监督的对象包括学院的学生、老师和其他员工,只有全院师生全部参加信用监督机制共同支持诚信教育活动,保证诚信教育和诚信评价顺利进行,才能防止在诚信教育过程中又产生新的诚信问题。建立信用监督机制要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学院要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广播台、校报、校园刊物、各种宣传栏等舆论阵地的监督功能。

3.建立独立学院学生信用档案

独立学院首先要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使学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诚信观。这样学院根据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表现,建立一套从入学到毕业的学生信用档案。对学生在学习、生活和择业等过程中的守信情况给予客观记录;对于那些失信行为,如考试作弊、逃票、恶意透支信用卡、抄袭作业、剽窃论文、伪造简历等,以“诚信污点”的形式记入学生档案,成为学生终生的污点。诚信档案让用人单位或社会对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有客观真实的了解,有利于他们聘用和选拔人才,这也促使学生自觉地践行各种诚信要求,长期坚持下来就会养成诚信习惯。相反这让那些在平时经常有不诚信行为的学生会自觉地约束自身的失信行为。

(二)建构家庭诚信教育机制

1.家长思想上对诚信教育要认识到位

在诚信教育过程中,家庭是孩子优良品质养成的重要场所,家长的思想认识首先要到位,要改变重智轻德的现象,要重视孩子的品德教育,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德育的氛围,当然也包括诚信教育,从正面引导孩子看待和认识社会上的不诚信行为,并让孩子自觉抵制那些失信行为。

2.家长行动上对诚信要以身作则,营造一个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培养孩子诚信的品质,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在很多方面都是模仿或效仿自己父母的行为,尤其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等等。父母在对孩子进行诚信教育的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自身的言行一致,诚实守信,对孩子或他人的承诺及时履行,家长有错误也要勇于承认,并及时改正。现代家庭教育不仅要培养孩子的各种专业能力,而且要培养孩子的道德情操,使他们成为一个身心健康,拥有完美人格的人。因此在家庭中尽量上孩子体验到友善、尊严、理解、信任、宽容、亲情、平等和自由同时受到鼓舞、激励、感化、鞭策、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这种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有利于孩子创造性潜能的充分释放,也为他们情感意志、道德思想的养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会诚实守信。

(三)营造社会诚信道德文化氛围

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整个社会的诚信环境对大学生来讲尤为重要。“德育环境是指影响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形成发展和人的德育活动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4]德育的全过程和德育对象的思想和行为不可避免地受到德育环境的影响,我们要营造“知诚守信”的社会德育的氛围。社会作为一个大环境,承担了诚信道德建设的重要责任,要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加强诚信宣传导向,在全社会开展诚信教育,倡导和弘扬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批判各种失信的行为和观念,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最终在社会中形成健康的道德评价体系,为培养大学生诚信意识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确立学生自我教育机制

要确立大学生诚信自我教育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诚信危机问题,随着独立学院推行的各种形式的素质教育,学生的自身修养和素质在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独立、自我和自主意识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增强,尤其是各种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活动的开展,为独立学院学生的诚信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们在进行诚信教育时要充分调动大学生开展自我教育、管理和服务的积极性,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诚信教育的重要价值,并引导大学生参加各种诚信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感悟和体验诚信的意义所在,最终把诚信理念变为自觉意识,转化为行为准则。

“ 国无信不强,人无信不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伟大事业正在进行,全体华夏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努力奋斗,这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更为全面的要求,其中诚信素质尤为重要,其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成败。增强大学生诚信意识需要社会、学校和千万个家庭互相配合、互相监督,对失信行为给予谴责和追究,对诚信行为给予表扬和奖励,在社会形成诚信光荣,受人尊重;失信可耻,遭人鄙视的社会理念和氛围,只有这样才能解决独立学院学生的诚信问题。

[1] 龙显均.从国家助学贷款看大学生诚信危机[J].中国高教研究,2004(4):71.

[2] 韩春光.诚信卡:给就业加道“防火墙”[N].中国教育报,2004-02-25.

[3]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07-10-15.

[4] 戴钢书.德育环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诚信学院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初等教育学院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海盗学院(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