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探析

2012-08-15 00:45包福存李辉山
关键词:被调查者子女交流

包福存,李辉山

(1.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社会科学系,甘肃兰州,730050;2.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兰州,730070)

“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探析

包福存1,李辉山2

(1.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社会科学系,甘肃兰州,730050;2.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兰州,730070)

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社会化有着重要影响,在此探讨“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困惑,通过对高校大学生的深度访谈,目的是让大学生自己评价他们的人际关系,指出家庭、大学生的个性特征、生活环境等因素对“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并提出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策略。

“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社会化有着重要影响,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大学生适应社会、扮演合格的社会角色、完善自我,提高大学生的交往能力,构建良性、和谐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90后’大学生是指1990年到1999年年底为止出生的进入大学的中国公民”。①http://www.baidu.com“90后”进入高校后,由于各种环境的变化,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出现困惑,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值得关注。已往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研究成果颇多,但对“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研究较少,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评价较多,很少有“90后”大学生对自己人际关系的评价;从研究方法来看,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研究量化研究较多,大多运用人际关系评价量表进行研究,质性研究较少;“90后”大学生中有一些是独生子女,大多在优越的环境中长大,他们的人际关系有何特点,人际交往有哪些困惑?哪些因素影响了“90后”大学生的人际关系?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本研究对兰州工专、甘肃农大等高校的25名“90后”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目的是让“90后”大学生自己评价他们的人际关系,以此探究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相互交往中,心理上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它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1]“90后”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呈现新的特点,人际关系的困惑也凸现出来。

一、“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困惑

进入大学后,大学生离开家庭自己开始独立生活,由于环境的变化,一些“90后”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出现困惑。

(一)缺乏交往技巧,出现人际交往困惑

“90后”进入大学后,他们渴望与别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甚至将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作为自己的一个目标。被调查的大学生大多有融洽的人际关系,但部分同学的人际交往出现困惑,在人际交往中,他们不能与别人深入交流,无法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不能体验到人际交往带来的愉悦,对人际交往中产生的矛盾也不能解决。通过对25名大学生的深度访谈,发现“90后”大学生渴望有好的人际关系,但一些同学不懂得人际交往的技巧、方法,不善于交往,一些同学承认自己的人际圈子太窄,当被问到“你认为自己的人际关系如何?”时,被调查者大多有较好的人际关系,部分同学在人际交往中出现困惑,人际交往时处于被动地位,渴望与人交往,但又不愿意主动与别人交往;被调查者认为“自己的社交能力不强,与别人交往时,我一般不会主动找别人交流”。还有一些同学缺乏人际交往的技巧,认为自己“不知道与别人如何交往,与不熟悉的人在一起没话可说,不知说什么好,沉默时就会觉得尴尬”。一些大学生不会与异性交往,被调查者说“在我的社交中,我与异性的交往很少,除了女同学外,几乎就没有其他异性朋友,我不会和她们交往,也不知怎么交往,与陌生的同学在一起,我会感到不自在”。

“90后”大学生渴望与他人交往,但由于缺乏人际交往能力和技巧而使自己的人际关系出现困惑。

(二)对人际关系感到有压力

被调查者普遍认为大学里的人际关系没有中学的人际关系单纯,在大学里的交往带有功利色彩,被调查者认为“大学的人际关系缺少了中学时代的那一份真诚,缺少了心与心的交流与沟通,在大学里不容易交到特别要好的朋友”。

当被问到:“你在人际交往中是否有压力?”时,被调查者中部分同学认为“有时候会有一点压力”,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压力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自身的性格特征造成的,与别人交往时,自身的行为得不到别人的理解,自己比较敏感,感到有压力;被调查者认为“有时候会有压力,太敏感了,我对别人付出了,别人却不能理解,能不郁闷吗?”二是与同学发生矛盾后,想不出好的办法解决时,感到不知所措;三是与别人交往时,别人有出众的才华,感觉自己不如别人,自己会有压力。被调查者认为“别人有非常优秀非常出色的表现时,感觉自己不如别人,羡慕的同时自己会有一些压力”。大学生由于没掌握人际交往的原则和艺术,对人际关系感到有压力。

(三)以自我为中心,自我意识强

“90后”大学生中有一些是独生子女,大多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一些同学在人际交往中,要求别人理解自己,有时为自己不被别人理解而烦恼。正如有学者所说:“以自我为中心者在与人交往中,很少关心别人,对人冷淡、固执己见、惟我独尊、自尊心过强,有明显的嫉妒心。这部分学生表面上似乎很要强,其实内心非常孤独,希望他人接纳自己,自己却不善于接纳他人;希望他人尊重自己,而又缺少尊重他人的意愿。”[2]被调查者认为“有些人自我意识太强,感觉自己很了不起,很自私,与这样的人没法交流”。当被问到“你和别人发生矛盾吗,为什么?”被调查者认为“每个人有各自的观点,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就容易产生分歧”。被调查者还认为“有的同学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宽容,不能包容别人,不能谦让别人,不换位思考就容易与别人发生矛盾”。正如有学者所说:“自我意识强,凡事先考虑自己的得失,不为别人着想,不懂谦让,缺乏与人协同合作精神;适应能力差,容易形成孤僻、缺少热情的个性倾向;自尊心强,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爱发脾气,好自作主张,依赖性强”。[3]由于“90后”大学生大多生活在较优越的环境中,自我意识强,导致人际关系出现困惑。

二、“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出现困惑的原因

(一)家庭因素的影响

家庭是青少年成长和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对个体的人际关系有重要影响。“家庭作为一个系统,是由家庭社会经济状况、家庭结构、父母教养方式等表层特征和深层特征组成的有机整体”。[4]家庭通过发挥作用影响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家庭是一个整体,家庭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通过父母的教育能力、家庭氛围、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交流实现的。扮演好父母这一角色,就要求父母有与之相适应的教育能力,父母自身的修养、父母教育子女的方式等都会影响子女的人际关系。“大学生一般人际交往能力与父母教养方式总体上有显著相关。积极的教养方式和大学生子女的人际交往能力呈正相关,消极的教养方式和其呈负相关。父母情感越温暖,越多地理解子女,子女的社交兴趣越广泛。父母越多使用惩罚,越严厉,大学生子女在人际交往中社交兴趣越不广泛,越不宽容平和”。[5]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交流,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子女的人际关系起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访谈中,当被问到:“你与家人经常交流吗?”一些同学回答:“和父母交流少,感觉没什么话可说,在家上网、聊天、看电视,很少与父母交流。”“不是经常和父母去交流,只是当父母问到自己的一些事情时才去回答。”“和父母的关系不太融洽,经常因为观点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不同和父母发生矛盾。”宽松、温馨的生活环境,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促使子女健康成长。

正如有学者所说,“家庭亲密度可以说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反映了家庭成员间的情感联系。家庭亲密度较高的家庭,能给予大学生温暖的情感交流与支持,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高家庭亲密度的大学生对家庭成员间的亲密情感有更深刻的体验,也更容易体验到正性情感。反之在亲密度低的家庭中,成员间缺乏情感交流与支持,家庭气氛不融洽,易使大学生体验到较少的正性情感”。[6]父母与子女之间经常性的交流与互动,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利于大学生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大学生个性特征的影响

从主观方面来讲,不良的个性特征也会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困惑。不良的个性特征表现为:有些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渴望别人理解自己,自己却不理解别人,苛求别人包容自己,自己却对人冷漠。在访谈中,当被问到“与同学产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被调查者认为“自身性格有点偏执,也有点敏感,有时候会想很多”,“缺乏宽容,自我控制能力差,情绪激动”。有的学生性格孤僻,喜欢独来独往,不愿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同学之间缺乏交流、沟通,难以建立融洽的同学关系;有的学生性格过于内向、羞怯,过于重视自己的一言一行,在陌生人面前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人际交往时总是处于被动地位,难以建立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生活环境的差异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

由于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域,他们的生活习惯、成长经历、家庭经济状况不同,他们的人际交往模式也各有特点,“90后”大学生中有一些是独生子女,他们在优越的环境中长大,家长、老师都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进入大学后,一些大学生不会处理人际关系。

三、构建“90后”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途径

(一)充分发挥家庭的作用,营造家庭氛围,构建大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

家庭是个人社会化的开端,也是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场所。家庭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是最直接、最重要的,家庭对个人的人际关系产生重要影响。父母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以理解民主型的教育方式,尊重孩子,以自身的修养影响孩子,培养子女乐观、自信、平和的心态,父母与子女应保持经常性的交流与互动,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宽松的家庭环境,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要根据自己孩子的个性特征引导孩子,帮助孩子树立自信,使其掌握人际关系的技巧。

(二)学习人际交往的艺术,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大学生要掌握人际交往的原则,要学习人际沟通技巧、人际关系维持技巧,学会与不同性格类型的人交往。“人际交往也是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一个大学生要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必须有一个学习和实践的过程,大学其实就是社会的一个缩影,人际相处是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一个平台,也是最好的学习和实践场所;大学生与他人交往,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方方面面的信息,增加对社会、对生活、对他人的了解;通过交往活动,大学生还可以了解和接受社会规范,并以此来衡量和调节自己的行为,从而处理好彼此间的关系”。[7]大学生掌握了人际交往的技巧,主动关心别人,就能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三)高校应重视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引导

高校要重视对“90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际交往观。首先,学校要帮助大学生认识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明确人际关系是人们之间思想、行为互动的结果,纠正交往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在交往过程中,双方都是具有个性和能动性的主体,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互动,交往才可能进行下去,人际关系才可能形成,否则就不可能产生较好的交往效果,甚至会造成交往中断”。[8]学校通过组织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参加社会实践,使大学生的身心得到发展。其次,学校通过开设一些人际交往的课程,激发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动性和潜能,在团体活动中,体验人际交往成功的愉悦,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扩大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范围,积累人际交往的经验。

(四)提高自身的素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大学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培养优良的个性品质,例如自信、诚信、热情、宽容、大方,“掌握人际交往技巧,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健康的个性总是与健康的人际交往相伴随的。个性品质优良的人,与别人的交往也积极,符合社会的期望,也更能与别人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大学生在保持自身人格完整的同时,如果能够做到关心、帮助别人,宽以待人,平等真诚地对待室友,培养自己的角色互换心理,就能消除隔阂,建立起和谐的寝室人际关系”。[9]树立积极的交往意识,客观地评价自己,主动发展自己同他人的人际关系,努力

克服不良的个性品质,增强自信,克服自卑心理,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以积极乐观的心态与别人交往,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爱好,提升自己的交往能力,使自己的个性品质不断得到优化。还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

[1] 高湘萍,崔丽莹.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行为模式研究[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1-2.

[2] 刘学伶,等.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调试与改善[J].中国成人教育,2010(17).

[3] 申艳婷.大学生寝室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8(2).

[4] 胡芳,等.高安市高中生主观幸福感与家庭功能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1(4).

[5] 薛敏,等.家庭教养方式与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3).

[6] 邓丽芳,等.大学生家庭功能与情绪表达性、情感体验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9(4).

[7] 郭韶敏.试论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9(12).

[8] 廖宇婧.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及其引导策略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10).

[9] 申艳婷.大学生寝室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8(2).

G645

A

教育部2010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家庭环境对‘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适应影响研究”(10JDSZ3048)

包福存(1977-),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农村社会学。

猜你喜欢
被调查者子女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一个可供选择的全随机化模型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调查报告
余姚市民幸福感民意调查分析
她为“破烂王”子女办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