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建设研究

2012-08-15 00:45顾晓静马安娜
关键词:师德职业道德思政

顾晓静,马安娜

(南京工业大学政治教育学院,江苏南京,211816)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我们一直以此来诠释教师的职责。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解答疑问,更重要的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的人。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高校思政课教师肩负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艰巨任务。高校思政课在意识形态上的特殊性对教师提出了比其他学科教师更高的职业道德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思想行为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有着十分重要的示范作用,其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师德

所谓师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部主编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认为,“高校教师的师德,也即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是高校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的总和”。[1]教育部长周济曾提出:“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之灵魂。”[2]高校思政课教师首先应该是教师,是高校教师,所以必须遵守《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而他们又承担着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帮助大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信仰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特殊责任,因此应当在遵守高校教师师德的基础上,有着更为特殊、更加严格的师德要求,笔者认为,至少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坚定信仰,忠诚事业。高校思政课教师应该树立坚定的政治信仰和崇高的职业理想,把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工作,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作为自己的责任和抱负;把对祖国、对社会主义的赤诚之心,具体表现在热爱和忠诚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事业的实际行动中,忠于人民教师的崇高职责,以从事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为荣,献身教育事业,全心全意搞好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其二,教书育人,培养新人。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要做到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在向大学生传授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同时,要始终关心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每个同学的个性发展,鼓励大学生发扬创新精神,与时俱进,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道德要求塑造青年大学生的心灵,把他们培养成为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新型人才。

其三,率先垂范,为人师表。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指出:“凡要教别人所应具备的一系列品质,也是学校教师应该具备的。”[3]高校思政课教师首先要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专业知识,确立崇高的人生理想,热爱祖国,具有高度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努力培养自己优秀的品质,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成为大学生学习的榜样和楷模;要有知识上的进取精神和工作上的改革创新精神,为大学生锐意进取、健康成长树立典范。

其四,终身学习,与时俱进。高校的思政课教师要有自我否定的勇气、自我提高的恒心和与时俱进的自觉性;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积极主动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将发展着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改革开放的实践紧密结合,跟上时代的节拍和社会前进的步伐,做一名与时俱进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二、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建设现状

(一)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的成就

党中央历来十分重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近年来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涉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文件。特别是2008年9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对加强高等学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和总体要求进行了具体细致的阐述。[4]

目前,全国各地的高等学校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思政课教师的师德建设,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推动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目前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现状的主流表现良好,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明确的政治方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相对其他课程具有更明显的思想性、政治性和理论性,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师德建设都集中在这个焦点上。目前大多数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政治方向明确,政治信仰坚定,热爱祖国,热爱党,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满信心。

第二,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为人师表。绝大多数高校思政课教师热爱党的教育事业,以自己的职业为荣,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能够做好本职工作,关心学生,与学生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涌现出一批以方永刚、孟二冬、贾凤姿等为代表的优秀高校思政课教师,他们既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呕心沥血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又有崇高的思想品德,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成为大学生心中的榜样。

第三,科研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系统、科学、发展的,与时俱进的学科。目前许多高校思政课教师能够做到教学、科研两不误,通过科研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通过教学将理论研究的新成果传授给青年学生,与大学生一起讨论研究,培养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兴趣和科学的理论思维,帮助大学生树立科研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校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从整体上来讲无疑是一只好的队伍。然而,在肯定主流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部分思政课教师有师德滑坡的现象,有些教师的理想信念模糊,[5]政治立场不明确,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在教育学生时口是心非,有的在课堂上靠传播小道消息花边新闻吸引学生,更有甚者,攻击谩骂党和社会主义制度、造谣诋毁党和国家领导人;有些教师缺乏敬业精神,职业理想不坚定,只想着完成教学任务,重量不重质,忽视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仅对学生不负责,对自己的教学质量也没有严格的要求;有些教师缺乏学术道德,不诚信,自己不努力,没有真才实学,没有研究成果,直接窃取别人的劳动成果,学术研究成果靠抄袭造假,企图蒙混过关;还有些教师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态度明显,只要能满足自己的享乐和利益,就可以忽视师德的要求,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等等。这些问题虽然只是存在于少部分思政课教师中,但对我们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有着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因此我们要从中吸取教训,分析原因,并找出改进的方法和途径。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建设中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社会环境的变化

近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国际间的交流和融合不断加强。在学习和利用西方先进思想的同时,西方的价值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物质利益分配格局的变化,少数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立场发生了变化,职业道德意识逐渐弱化。他们在思想上的困惑增多,甚至对自己从事多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研究产生了怀疑。并且高校思政课教师相对来说在生活上较为清苦,出于个人发展的需要和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出国热、下海热、跳槽热、考博热等现象相继涌出。这几“热”带走了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留下来的教师中有的可能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不能安心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事业。

(二)高校思政课教师自身素质的影响

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自身素质是其师德发展的主观条件和内在动力。然而,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自我认可度低,[6]在职业认识上有偏差,不能真正认识和理解“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句话的内涵,没有体会到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神圣感、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多元价值观的消极影响和冲击下,有些教师甚至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信心不足,对外人避而不谈自身的职业。这些无疑使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师德建设受到影响。

同时,思政课教师队伍的“进口关”把握困难。有些高校在引进思政课教师时注重学历背景、学科背景、科研成果,忽视也难以进行思想政治素质的考核,导致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存在师德缺憾。有些应届毕业生直接从学校到学校,缺乏艰苦环境和社会风雨的锤炼,缺少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系统的了解,理想信念不够坚定,艰苦奋斗的精神缺乏,政治素养存在缺憾,文化底蕴较弱,整体的职业道德素质与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要求相差甚远。

(三)高校对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视程度不足

虽然我国高校历来十分重视教师的师德建设,然而,部分高校的领导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个学科、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这支队伍还不够重视。在一些综合性大学或理、工、农、医类大学,校级领导大多出身该校主流学科背景,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远远不够,由于党中央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有的高校领导往往应付了事,并未从根本上认识其紧迫性和艰巨性,与主流学科相比,投入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资源少之又少。虽然绝大多数高校思政课教师使出浑身解数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但思政课在意识形态上的特殊性使其教学效果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和制约,并不能立竿见影迅即奏效,按照当前“有为才有位”的思路,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地位可想而知。高校对思政课投入少、要求多,支持少、责难多,有些在高校从事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教师,经常感到环境很压抑,氛围不友好,自己成了弱势群体,甚至羞于坦承自己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对自己的教师职业都没有认同感和荣誉感,何谈敬业精神,何谈职业道德。

四、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建设的路径

(一)优化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成长的环境

教师的师德水平和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发展趋势应当是一致的,并且受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制约和影响。要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师德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师德成长环境。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不断提升社会整体道德水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树立良好的时代精神和文化氛围,推进公民道德建设,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的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尊重教师是重视教育的必然要求,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可以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职业尊严感和自豪感,激发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发挥师德典型的榜样和示范作用,大力褒奖优秀思政课教师的高尚师德,广泛宣传优秀思政课教师的先进事迹,让全社会广泛了解高校思政课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让高校思政课教师成为社会上最受尊敬的职业。

(二)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制度建设

一要健全领导制度。健全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的领导制度,首先要加强领导力度。高校领导要把思政课教师的师德建设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统筹部署,切实做到制度落实。其次要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师德建设必须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由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部门具体抓,建立分工明确的工作责任制,避免出现责任不明确、相互推诿的现象发生。

二要强化保障和激励机制。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师德建设过程中必须做到精神激励与物质保障相得益彰,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充分调动高校思政课教师教书育人,率先垂范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加大对思政课学科建设的经费投入,逐步改善思政课教师的经济待遇,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使之能够安心乐教。要完善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表彰激励机制,积极开展评比表彰活动,在教育系统各类教师表彰体系中,要对思政课教师的评比确定相应比例,进行统一表彰,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三要健全考评制度。健全师德考评制度,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师德评价是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行为是否遵循了职业道德规范的评议和估价。由于考评结果与思政课教师的工资级别、职称晋升等个人利益直接相关,所以有效的考评能强化师德建设的政策导向作用。要建立科学完善的考评指标体系;确立科学合理的考评方式;还要注重考评结果的运用和反馈,考核结果要作为教师奖惩和聘任选用等的重要依据。

(三)引导高校思政课教师自觉加强师德修养

一要提高师德认识。职业道德认识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对职业道德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是进行师德建设的起点和前提。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形成良好的师德修养,就必须不断学习和掌握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知识,深刻理解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原则,认识高校思政课教师特殊的职业道德要求,把职业道德规范、原则和要求逐步内化成为思政课教师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事业的工作准则。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校思政课教师明晰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是非善恶,才能自觉选择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不应该做的,从而增强履行职责和职业道德义务的自觉性。提高师德认识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的思想基础,没有前者,就不可能将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师德建设顺利进行下去。[7]

二要树立坚定的政治立场。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高校思政课教师使命光荣,责任重大。高校思政课教师只有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才能在复杂的社会现实面前,坚持以正确的政治立场去引导大学生;只有对党的创新理论真学、真信、真用、真教,才能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中理直气壮地自觉自然地渗透正确的政治思想和坚定的政治立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展示党的创新理论的无穷魅力,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要努力成为教书育人的表率。高校思政课教师既是“传道者”,又是“授业者”、“解惑者”;既教书,又育人。在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以自己对共产主义事业、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坚定信念感染和教育大学生,帮助大学生在思想上、政治上健康成长。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要求大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大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能做,要把大学生教育好,自己首先要接受教育,努力成为教书育人的表率。高校思政课教学既要以理服人,更要以情感人、循循善诱。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严于律己,率先垂范,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只有这样,高校思政课教师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大学生才会真正“亲其师”而“信其道”。

[1] 教育部人事司.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 周济.教育部长周济同志在全国师德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R].中国教育报,2004-09-10.

[3] JI.B.赞科夫.和教师的谈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4]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G].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5] 莫岳云.高校思政课教师素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2008(18).

[6] 文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优化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8.

[7] 钱焕琦.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概论[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师德职业道德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实践思考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司法职业道德》课的教学探讨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