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的问题及对策

2012-08-15 00:48
滁州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党员队伍入党青年教师

王 晖

(巢湖学院 组织人事部,安徽 巢湖 238000)

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的问题及对策

王 晖

(巢湖学院 组织人事部,安徽 巢湖 238000)

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政治任务。本文指出了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的薄弱环节,探讨了新时期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的对策。

高校;青年教师;党建;对策

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使命,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改革、发展和建设的中坚力量的作用也慢慢凸显出来,他们也一直是高校党组织重点关注和培养的对象。2012年1月,习近平同志在第二十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加强青年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作为高校党的建设一个重大问题来抓,深入细致地做好青年教师的思想引导工作,加大在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力度,优化高校党员队伍结构。”[1]

一、做好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的意义

(一)有利于继续保持高校党员队伍的先进性,进一步强化高校学习型党员队伍建设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指导方针,要“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党员干部、教育广大师生。”在高校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中广泛开展科学发展观和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活动,进一步强化高校学习型党员队伍建设,不但能全面提高高校党组织和党员的政治理论素养,而且能进一步强化高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力和执行力,巩固党在高校的领导地位。

充分发挥青年教师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积极主动的对青年教师开展教育引导工作,不断提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扩大党在广大师生中的影响。做好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既为党和国家培养了一批政治可靠、思想坚定、素质过硬的后备人才,也为推进素质教育发展,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提供了一支思想觉悟高、学术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二)有利于提高高校教工党员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优化高校教工党员队伍结构

根据中央组织部的最新党内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达8260.2万名,其中35岁以下的党员2062.2万名,占党员总数的25%,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党员3191.3万名,占党员总数的38.6%。年纪轻、学历高的党员人数比例偏低,这种不尽合理的党员年龄结构和学历情况,也在高校教师队伍里呈现出来。为了实现党员队伍的长远建设目标,为了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工作,积极在青年教师队伍中发展党员,尤其要重视在优秀高知分子中发展党员,进一步优化高校的教工党员队伍结构。

胡锦涛同志在建党九十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特别是在经济、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高校青年教师不仅是教师队伍的强大后备力量,更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希望。在高校青年教师中开展党员发展工作,不但增强了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提高了高校教工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而且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入党积极性不高的原因

(一)青年教师自身因素

1.高校中一些青年教师有重业务轻政治的倾向

一般来说,高校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担任着繁重的教学科研工作,压力巨大,在日常工作中,青年教师群体可能更偏重在专业水平上的提升和发展。另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分配形式的确定,各种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使部分青年教师的价值观念趋向于拜金主义和功利主义,他们往往从个人的经济利益出发评判事物、决定自己是否愿意为之付出努力,很少将利益获取途径是否恰当、合理纳入自己的思虑范畴。很多青年教师觉得既然加入党组织就得崇尚谦让、奉献,在职称评审、薪酬待遇等方面并没有实际利益,于是就熄灭了加入党组织的热情。高校绝大多数新进教师都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刺激了已经在高校任教的青年教师对学术发展的需求,这也是目前经济形势下青年教师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砝码。所以很多青年教师更注重对自我社会价值的实现,而放松了对政治上的追求。

2.高校少数青年教师对入党问题的认识比较模糊

部分新进青年教师在校求学期间忙着考研、考博、写学术学位论文,没有考虑入党的问题,在进入高校工作时少数属于非中共党员的青年教师产生了政治地位的缺失感,而且社会角色由学生转变为教师,他们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社会价值评价体系和系统科学的思维模式,在认知水平、情绪调控、社会经验等诸方面仍然不够成熟,这也是一个普遍现象,在这样的一个思想观念剧变转型期,传统的价值观念不断被颠覆、异化,新的价值观念又蠢蠢欲动,出现断层,而且,在现在的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家庭和社会全力为其保驾护航,历练和挫折相对较少,责任意识淡漠,奉献意识不足,合作意识相对薄弱。这也导致少数青年教师对党的认识比较模糊,有的认为党员标准要求比较高,没有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入党;有的认为入党考察时间长、手续较繁杂、党员交纳党费等义务比较重,入党的愿望也不够迫切,有的片面认为只要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做好科研成果,成为教学业务骨干,组织上就会动员入党,因而没有积极主动向党组织递交申请。

(二)基层党支部在青年教师党建工作中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

1.基层党支部在发展青年教师入党上工作力度薄弱

基层党组织在发展青年教师党员工作中,注重对于学生的培养与指导,忽视青年教师这一特殊群体,没有积极主动的开展思想教育工作,而是“坐等”青年教师向党组织递交申请,向党组织靠拢,对于青年教师的入党采取等待和观望态度,很少对青年教师的政治思想动态进行调研,缺乏积极主动和开拓进取的精神。即便去关注也容易注重个别忽视整体。对青年教师队伍群体关怀和研究力度不够,认为只需发展个别的表现突出的青年教师入党就足够了,因此,只做极少数人的工作,对大部分青年教师不闻不问,任其自然,缺少主动联系,没有积极争取,培养教育不够。

2.基层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在管理体制上,高校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一制度的实质是确立党委在高校的核心领导地位,同时充分发挥校长在学校的重要作用。在此机制下的校级党组织一般较少直接参与教育教学、学术科研等教学活动,而基层党组织对教学科研的管理和参与程度就更低,这就使得基层党支部在学校中心工作中很难发挥其核心作用。高校也趋向于漠视青年教师政治素养的教育和组织栽培,而着眼于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把提高教师待遇放在学校发展的首要位置,很少去拓展青年教师人生观、价值观和政治理论提升的空间,忽视精神价值。此外,还缺乏对精神导向的研究和探讨,即便是有,方式方法也乏善可陈,或流于形式。

三、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的方法

(一)认真关注青年教师的组织发展工作,发挥党委的核心指导作用

1.党委要充分认识加强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的重要意义

高校党委要充分认识到,重视培养和发展青年教师入党,是加强党对高校领导、保持高等教育与时俱进、贯彻办学方针的迫切需要,对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为党组织增添生机和活力,也是不可或缺的。这必然要求高校党委各级党组织将此事提上议事日程,深入领会中央有关做好在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的文件精神,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增强做好此项工作的责任感与自觉性。

高校党委要就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进行专题研讨,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等方式,了解中青年教师的思想状况,分析中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制定发展计划,采取有效措施,寻找解决的路径,使发展青年教师党员工作能够对症下药。一是要针对普遍性、隐蔽性的情况进行探讨,二是以日常学习教育活动为抓手,常态化的深入基层。通过这种类型的调查深入了解青年教师的政治思想倾向、入党意愿、党员队伍整体的思想动态等,对工作中存在的对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思想上不够重视、缺乏责任感、观念滞后等情况等情况进行施压、整改,研究制订改进措施,为下一步的工作奠定基础。

2.党委要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党组织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的指导

青年教师政治上发展空间大,他们大多理想远大、锐意进取,但由于涉世未深,容易被社会转型期的负面效应所迷惑。高校党委应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加强对各级党组织负责人发展青年教师党员方面相关理论、政策的培训,引导他们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明确工作的指导方针,认真研究制定发展党员中、长期工作规划,进一步加强各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建立和完善科学实用的工作机制,如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选配、教育培养制度和管理机制,切实加强对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根据《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第九条规定“高等学校院系以下单位设立党支部,要与教学、科研、管理、科研机构设置”[2]的要求,党委可以通过在院系总支下分学科设立党支部,明确基层党支部负责人的职能定位,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通过党员领导干部接待日制度和党员谈心制度,直接听取青年教师反映的意见和困难并给予有效解决,努力做到党委为基层党支部服务、基层党支部为党员服务、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为广大群众服务,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在此过程中,尽量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将先进性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穿插到青年教师的教学、管理和科研活动之中,无形中增强了青年教师对于党的亲近感。组织青年教师到现代化建设的一线去参观考察,切身体验经济社会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对党的信仰。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宣传介绍学校各级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和共产党员创先争优的优秀事迹,使青年教师从现实生活中了解党、认同党。

(二)高度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1.关注对青年教师的入党动机引导,壮大教师积极分子队伍

各级党支部应改变以前那种被动的“坐等”入党申请人找上门的作法,积极主动的开展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实地调查青年教师党员发展情况,对于已经向党组织递交申请的及已经向党组织表示入党意愿的青年教师,党支部应当对他们的热情给予足够的重视。在与入党申请人和有意愿入党的青年教师交流时,要耐心细致地引导他们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党的性质、政治纲领和发展历史,从而激发青年教师的入党热情,进一步壮大高校教师入党积极分子队伍。要用动态观点把握青年教师的思想动向,坚持积极培养,稳妥发展的指导思想,既不降低标准尺度,也不过分苛求,克服在发展青年教师在入党问题上只看重条件框框、疏于引导培养的偏颇倾向。要用包容的态度对待个别青年教师暂时的不足,要抓本质、看主流、不断挖掘他们政治上培养教育的潜力,以正确的导向激发青年教师入党的积极性。

2.重视对青年教师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制订专人发展专项计划

各级党支部要高度重视对青年教师入党积极分子的选拔培养工作,按照严格把关、保证质量、慎重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简化手续的思路,从学校实际和青年教师成才成长的特点出发,制定科学的发展程序。指定专人负责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根据每一位青年教师的实际情况,制订出符合其特点的党员发展专项计划。党支部要对计划制定和责任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并召开青年教师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发展工作专题工作会议,找出并整改工作中薄弱环节的同时,对好的工作经验进行交流学习,努力做到“基层重视,制度到位,责任明确”。

3.创新高校党支部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方式,开展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

各党支部要借鉴人才培养的导师制,建立健全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联系人制度和结对帮扶制度。在党支部内选拔一批政治思想觉悟高、学术能力拔尖、有一定群众基础的业务骨干和学科带头人作为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培养联系人,对青年教师在思想政治上正确引导;在日常生活中热情关心;在教育教学上积极帮扶;在科研能力上认真培养,努力营造有利于青年教师脱颖而出的环境,使他们切身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在帮带人指导的整个过程中,注重人文关怀,淡化训诫成分,增强双向交流和平等气氛;摒弃灌输意识,增强沟通互动;要讲肺腑之言,而不是套话、官话、空话,深入浅出,要充分发扬他们的人格和民主权利,畅所欲言,使教育在互相尊重、相互配合的氛围中开展。

(三)狠抓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1.充分利用高校党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党组织应充分发挥高校党校在开展教师组织发展工作中的作用。党校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阵地,可以向优秀的、有培养前途的青年教师宣传党的政治主张,在他们中掀起学习马列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并积极主动地帮助他们解决由社会大环境带来的消极的、负面的思想问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提高思想理论水平。青年教师在通过党校学习后,逐渐地了解党、认识党,提高思想觉悟,萌发对党组织的追求意愿,进而自愿向党组织提出申请。[3]党委负责同志要亲自到基层支部去,通过蹲点调研,及时发现优秀青年教师中的入党积极分子,并把他们吸收到党组织中来。

2.充分发挥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高校党组织要大力开展以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宗旨的系列活动。通过树立“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等党员典型,带动和感染青年教师党员;在青年教师党员中开展创先争优等主题实践活动,搭建比奉献、做贡献的各种平台,促使青年教师党员能够成为立足岗位、勇于争先的模范。使青年教师党员在实践工作中进一步增强自己的党员意识、党性意识和责任意识,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充分地发挥党员的率先垂范作用,把理念觉悟的提升转化为有目共睹的现实表现,把感性的工作体验升华为理性的党性观念,自觉地在日常教学科研工作中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从而在青年教师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党员形象,通过党员的示范作用增强青年教师的敬业意识和奉献精神,增强党组织对青年教师的吸引力,激发他们的入党意愿、端正他们的入党动机。

综上,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高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同志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开拓创新,奋发进取,耐心细致地开展工作,使符合党员发展条件的青年教师,尤其是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能够及时加入到党组织的怀抱中来,为高校党建和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1]周英峰.第二十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在京召开[EB/OL]新华网(2012-01-04)[2012-09-18].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01/04/c_111370170.htm.

[2]中共中央组织部组织二局,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编.《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82.

[3]刘国有.切实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的党员发展工作[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7,8(4):6.

D267

A

1673-1794(2012)06-0016-03

王 晖(1983-),男,安徽巢湖人,硕士,助理政工师,研究方向:高校党建。

2012-06-17

猜你喜欢
党员队伍入党青年教师
信息化背景下国有企业党员队伍建设探究
关于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有效性的思考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憨娃入党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坚持标本兼治 纯洁党员队伍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新形势下高校党员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