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华裔美国文学中身份流动性的表征模式

2012-08-15 00:48
滁州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意指福柯华裔

章 燕

(滁州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论华裔美国文学中身份流动性的表征模式

章 燕

(滁州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斯图亚特·霍尔的表征理论认为身份在不断变化,没有永恒固定的本质论身份观。索绪尔、巴尔特、福柯等人的表征模式从多维角度印证了此观点:索绪尔指出身份体现在能指与所指间关系的流动性上;巴尔特强调身份在直接意指和含蓄意指间的滑动导致意义的模糊性;福柯则认为身份的主体位置是在话语范围内建构的,话语范围的变迁导致身份意义的流动。这种身份流动性明显地体现在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中,进而体现出认同观的反本质论根源。

身份认同;表征模式;流动性;华裔美国文学

英国著名的文化研究学者斯图亚特·霍尔认为:身份“与一切有历史的事物一样,也经历着不断的变化。它们决不是永恒地固定在某一本质化的过去,而是屈从于历史、文化和权利的不断‘嬉戏’。”[1]在对华裔美国文学的研究过程中,华裔的身份认同问题也是学者们讨论最多的议题。“我是谁”这种身份追索的题材在华裔美国作家笔下不断重复。那种叶落归根、心向故土的认同观已被越来越多元的认同观取代。在全球化的今天,无论何种族裔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追寻自我身份的平衡点,绝对不变的身份是不存在的。身份总是处于不稳定的变动之中,不可能如我们曾经认为的那样本质的天然拥有。身份是流动的,没有固定不变的本质,它受制于历史,随时代、地域、环境的不同而变化。这种流动性可以通过考察华裔美国文学中对典型形象的表征来理解。

下面本文将从索绪尔、巴尔特、福柯三位大家的学术观点入手,解析华裔美国文学中典型形象的意义变化,阐释身份流动性的表征模式。

一、索绪尔的表征模式——能指与所指间关系的流动性

瑞士语言学家、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认为各种符号不存在确定的或基本的意义。意义是在能指间的各种区别中产生的。

美国人身份也不存在基本的意义。随着美国社会的发展,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爆发的民权运动和学潮进一步引发了一系列社会运动,少数族裔的发展空间更大,保持个性、按自己的方式追寻自我身份的观念取代了那种成为美国人就要熔入美国主流文化的观念,美国人这一能指发生了意义的变化,典型美国人的标志已与肤色、文化无关,而是更关注其文化身份。这种变化在华裔作家任璧莲的作品中有充分的体现。在代表作《典型的美国佬》一书中,张家人美国身份的变化就体现了这种身份流动观。小说的主人公拉尔夫·张去美国的初衷不是移居,而是学工程,因为家庭是剥削阶级,解放以后没有回中国。他起初作为非法移民受到种种苦难之后,不久便和他的从中国移居美国的姐姐特蕾萨和后来成为他妻子的海伦进入了美国生活的潮流之中。开始时“典型的美国佬”是一种蔑称,用于批评主流社会美国人或已经美国化了的中国移民及其后裔,以示他们作为正宗的中国人的自豪感,但他们很快就乐意成为“典型的美国佬”,并把自己视为这个社会和文化的一部分。他们效仿美国棒球队的“纽约佬”名称,称他们的一家为“张家佬”。[2]身份观的变化体现了华裔融入美国社会的过程。开始他们认为白种人才是美国人,渐渐地在他们心目中美国佬这一能指发生了变化,他们认为居住在美国并认同美国文化的,无论什么族裔都是美国人,张家人认为自己就是名副其实的“典型的美国人”。

二、巴尔特的表征模式——意义在直接意指和含蓄意指间滑动

法国批评家罗兰·巴尔特(Roland Barthes)用符号学的方法去解析文化现象。巴尔特认为,完成意义生产得以实现的表征过程需要两个文化层次:直接意指层和含蓄意指层。让我们举几个美国华裔文学的例子来阐释这一理论。

长期以来,美国主流社会对华人有着许多僵化的看法,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视华裔为“模范少数民族”(Model Minority)。这一刻板印象其实是对东方“他者”的凝固看法。华人生而具有一些美德:顺从、诚实、守信、忍让、沉默、与人为善、温文尔雅。模范少数民族直接意指着族裔身上体现的这些美德。但更进一步我们意识到,这些令人赞美的品德实际将华人定型化,主流社会用主流意识形态迫使华裔这样定位自己的族裔身份,在含蓄意指层上这是一种话语霸权。许多华裔作家对这些定型化的看法进行了反表征。如剧作家黄哲伦解构西方经典《蝴蝶夫人》里对“强大的西方”和“柔弱的东方”的描述,作品《蝴蝶君》颠覆整个西方社会对东方根深蒂固的歧视和偏见。由于对中国的谬见,男主人公加利玛德把中国视为可任意由西方摆布的“自卑的、一言不发的”女子,可是故事结尾加利玛德心目中的东方女人居然是一个男性,他被愚弄了!该剧深刻揭示了美国社会出于自身利益刻意对华裔怀有的文化偏见。巴尔特指出,这第二层次的意指作用更“普遍、综合和芜蔓”。[3]因此含蓄意指并不是一种明确的解释,它需要我们根据社会意识形态来解码。这种解释的不明确性也就造成了华裔文学中文化身份认同的不确定。

三、福柯的表征模式——在话语范围内建构主体位置

对于身份流动性的表征模式,米歇尔·福柯另辟蹊径,贡献了一条通达表征问题的新异而重要的普遍途径。他从索绪尔、巴尔特等人“以意指结构的支配”为基础的方法转向“诸权力关系、战略发展和策略”的方法。他认为他们的方法“回避其暴力的、流血的和致命的本质,而把它(表征模式)推演到语言和对话的宁静的柏拉图形式中去。”[4]福柯关注的是作为表征体系的话语。他认为意义是在话语范围内被建构的。“在话语以外,事物没有任何意义”。[5]比方说,圆形皮质的一个物体我们称之为球,但只有在社会地形成的游戏规则这个话语中,它才成为“一只足球”。事物的意义是建构在同一时期的普遍的体制的、行政的或政治的话语构成体内的,剥离话语语境就无法确定其固定的意义。话语具有历史语境,同样的现象不可能在不同历史时期出现。意义在话语中被表征,并且只存在于一个特定的社会和时代的规训之内。比起巴尔特等人,福柯更具历史特殊性的眼光,他把意义看成始终植根于特定语境和历史中的。同时他认为,主体是在话语内生产出来的,主体必须服从于话语的规则和惯例,服从于其权力/知识的处置。话语为了使自身有意义必须建构有效的主体位置。这就意味着:个人可以在阶级、种族、民族等方面不同,但只有认同话语所建构的位置,并受制于其规则,并成为权力/知识的主体,才能产生意义。

福柯认为意义是在话语范围内被建构的,剥离了历史语境来看待现象是毫无意义的。中国或中国文化在西方人眼里的意象就是随时代而变迁的。13世纪开始,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描述的中国在欧洲几乎成了财富、神秘、高雅的代名词。而到了19世纪,随着西方的坚船利炮征服中国,中国永恒魅力的光环开始消褪,西方人以征服者的眼光俯视中国文化,中国文化也成了贫穷、落后、愚昧的象征。至今在美国文化的各个方面还充斥着对中国文化的偏见。

可见在不同历史语境中中国的形象是不同的。今天的西方主流社会已形成对东方的原型话语,身在这种话语氛围内是很难摆脱西方的认知范式的。那么较明智的表征策略就是“误读”中国文化。

让我们来看看典型形象是怎样被“误读”的。汤亭亭在她的自传体小说《女勇士》中,运用了花木兰的故事。在中国,花木兰的故事妇孺皆知,流传深远。故事记载在南北朝时期(420~589)的乐府民歌《木兰诗》上[6]:木兰替父从军,征战十年,凯旋而归,后辞去皇帝册封,荣归故里。这里木兰是一个孝顺、漠视功利、自尊自强的巾帼英雄。汤亭亭作品中的花木兰是被鸟儿召唤进山修炼的,习武十二年后回家探母,父母刺字要她记下要报的仇。后来凭借战神关公的支持,杀进京城,革了皇帝的命,后回家操持家务,生养儿女。汤亭亭的花木兰是个复仇的英雄。作者误读误用中国文化,把自己想象成花木兰,抗争主流话语对华裔的压抑,借助“误读”,作者创造了属于华人的“花木兰”——属于华人自己的神话。借助“误读”,作家重新构建了华裔身份。

从以上三种表征模式可以看出:华裔美国文学的身份认同问题,处于不断建构、解构的进程之中,身份的意义是在变换的。正如霍尔指出的:意义在本质上不是某个固定在那里的事物的结果,而是我们社会的、文化的和语言的惯例的结果,那么意义就永远不能最终固定下来。霍尔进而指出:事物并没有意义,我们构成了意义,使用的是各种表征系统,即各种概念和符号。

以上从美国华裔文学中身份认同的角度,运用霍尔关于表征的概念阐释了索绪尔、巴尔特、福柯等人的表征模式,并通过表征模式的建构,论证华裔文化族裔身份的流动性。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多元文化从对峙、融合到如今共存的发展趋势。

[1]斯图亚特·霍尔.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M]//罗 刚,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11.

[2]任璧莲.典型的美国佬[M].王光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1.

[3]R·巴尔特.符号学原理[M].伦敦:凯普出版公司,1967:91-92.

[4]M·福柯.权力/知识[M].布莱顿:哈维斯特出版社,1980:114-115.

[5]M·福柯.知识考古学[M].伦敦:塔维斯托克出版社,1972:56.

[6]罗根泽.乐府文学史[M].台北:东方出版社,1996:128-131.

I206

A

1673-1794(2012)06-0036-02

章燕(1977- ),女,安徽滁州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欧美文学。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SK2012B351)

2012-12-12

猜你喜欢
意指福柯华裔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马奈与福柯:“物-画”与再现危机——跨媒介视域中的图像叙事解读
南通籍华裔科学家高峰
陶欣伯:熠熠生辉的华裔实业家
王赣骏:首位华裔太空人
主体的黄昏:福柯视觉理论中的镜子与画
在可读与不可读之间
影视符号中的草原文化输出
绝妙的数字灯谜
福柯美学视阈的贾樟柯电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