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程师培养模式探讨

2012-08-15 00:48赵恒志李德才
滁州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工程师人才工程

赵恒志,李德才

(合肥学院 管理系 ,合肥 230601)

我国工程师培养模式探讨

赵恒志,李德才

(合肥学院 管理系 ,合肥 230601)

工程师是社会经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人才。我国培养工程师的途径不一,总体说来,在工程师培养方面,我国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人才培养体系结构不够完善,培养目标不够清晰;教学内容与模式陈旧,工程训练严重不足等。针对这些问题,必须更新现代工程师培养理念,凸显工程师创新能力培养;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唯有如此,才能培养出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符合度高的工程技术型人才。

工程师;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按照一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和富有特色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方法和管理制度,实施人才教育过程的总和。在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背景下,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要进行根本性变革,其基本思路是以社会和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工程实际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通过加强高校和行业企业的合作,重点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1]。本文将沿着这一思路,着重探讨我国工程师培养的模式问题。

一、工程师的类型与培养目标

工程师一般是指具有从事工程系统操作、设计、管理、评估能力的人员。工程师的称谓,通常只用于工程学领域里持有专业性学位或同等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的人士。按职称(资格)高低可把工程师分为:正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副高级)、工程师(中级)、助理工程师(初级)。由于工程项目种类众多,因此,工程师也自然有很多种类。例如:土木工程师、造价工程师、质量工程师、金融工程师等等。

依工程过程和工作性质,可以把工程师分为三种类型:研究开发型、工程管理型、技术实施型。研究开发型侧重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主要从事复杂产品或大型项目的研究、开发以及工程科学的研究;工程管理型侧重工程管理和组织实施,主要从事产品和工程项目的方案设计与制造;技术实施型侧重在生产现场从事一线操作和技术管理,主要是在现场从事产品的生产、组装、服务或工程项目的施工、运行、维护。

毫无疑问,不同类型的工程师其培养目标也各有不同。研发型工程师是具有高研发水平和高技能素养的复合型人才。这类人才要能够熟练掌握本领域内的高、新设备操作技能和运用新工艺、新技术的能力;具有独立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和组织相关工种人员完成综合性项目的能力;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不但在技能上达到了高级水平,而且在文化素养方面也要达到高水准。而工程管理型和技术实施型工程师是一线工程技术人才,他们工作在生产、工程管理、技术服务等一线岗位上,能够用科学知识和技术能力创造性地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一线工程师与研发型工程师相比,他们的专业知识面应该更宽广,但是,并不要求那么系统、精湛,要更重视实践应用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操作能力,特别是要具备解决现场问题的应变能力。

总而言之,我国工程师培养的目标是,面向工业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设计性能优、技术应用能力好,工程实践能力强,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具体而言,就是按国家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的技术研发型和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我国工程师培养的主要途径与做法

(一)学院式培养

我国培养工程师主要是在工科院校及综合性大学的工程类专业来完成,传统做法是让学生在高等院校完成工程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技能的训练与提升基本是通过认知实习、金工实习、专业实习来实现。大学一般开设金工实习车间或实习工厂,综合实习要在企业(工厂)完成。这种培养方式在教学内容设计上,比较重视工程理论教学,相对而言,对工程实践训练不足;比较注重工程知识的讲授,而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不够。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一般是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教的过程,而相对忽视了学生学的主观能动性,往往采取“满堂灌”的方式。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比较强调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而往往忽视了多媒体的使用的合理性。其主要优点是能够大批量生产基础知识扎实的工程技术人才,缺点是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严重,培养出来的人才千人一面、缺乏个性,工程实践能力不强、工程创新能力不足。

(二)校企联合培养

校企联合培养方式利用学校与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资源,采取学生在课堂学习与到企业参加实际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专业知识比较扎实、工程环境适应性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工程人才的教育模式。其基本原则是以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应用能力与就业竞争能力为重点,产学合作、双向参与、共同培养、资源互用、优势互补;基本实施方式是工学结合,学生到企业顶岗学习,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工程能力。这正是针对学院式培养模式存在的缺陷,注重教学与生产的结合,通过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培养工程实践能力与产品开发能力强的技术人才。毋容置疑,这是一种新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也是高校与企业双赢的创新之举。

但是,客观地讲,由于目前我国高校与企业缺乏相互合作的长效机制和足够动力,也没有强力的政策支持,因此企业与高校联系并不十分密切。企业缺乏合作的主动意识,学校也难于根据自身的培养计划来要求企业给予配合[2]。在许多情况下,校企联合培养工程师还是形式大于内容,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还有待于大力推行。

(三)中外合作培养

顾名思义,这是国内学校与国外同类高校联合办学、合作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方式。在中外合作培养的模式下,学生分别在国内、国外学习与实习,取得双方的毕业证书或联合培养证书。中外合作办学,不仅能够把发达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高等教育理念和管理经验、培训方法引进到国内高校来,让大学生学习到先进的工程理念和工程技术,而且也有利于在高等工程教育方面互相比较、互相借鉴、取长补短,是培养跨文化、高素质、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的有效渠道。

从合作方式来看,中外合作办学的方式是多样的,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校有各具特色的多样化培养模式[3]。一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中外双方的教学组织方式融合在一起,共同组织培养工程人才。二是中外合作双方保留各自的教学体系,相互评估开设课程后,互认学分;三是中方聘请国外教师来中方讲学,中方教师到国外学习和深造,并组织学生去国外短期学习、实习等。

实践表明,中外合作办学有助于引入了国际先进的工程教育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和高水平的教育资源,有利于提高我国的整体高等工程教育水平。譬如,通过合作办学,国内教师可以获得出国考察、学习、培训的机会,既开阔视野,又学习了国外的先进教学理念和模式。当然,由于中外合作办学尚处于初级阶段,这种办学形式目前还不够成熟。

三、我国工程师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人才培养体系结构不够完善,培养目标不够清晰

首先,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完善。一方面,我国工程教育的培养口径比较单一,在工程人才培养方面缺乏有效沟通渠道,人才成长的通道还比较狭窄,造成学生知识结构不尽合理,毕业生适应性差的问题比较突出。另一方面,我国工程继续教育体系相对薄弱,较为完整的工程教育体系还未建立起来,这就严重制约了工程技术人员工程素质和能力的继续提高。

其次,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活动具有指导作用、控制作用和评价作用。高等工程教育需要培养是有较深的理论基础、较高的工程素养、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并掌握产业前沿的高级技术人才,但是我国大部分高校对工程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这也是为什么一些高校的教育活动比较盲目的重要原因。

第三,校企合作培养缺乏制度支持。由于缺乏系统的政策支持,目前校企合作、产学对接还存在着“学校热脸碰企业冷屁股”的问题,就是校方热衷积极推动,企业缺乏配合的积极性。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缺乏稳定、持续有效的合作机制。也就是说,目前我国工程教育校企合作、产学对接保障机制尚未真正建立起来,所以培养工程师的基本的实践训练环节被弱化,大大地影响了工程人才的培养质量[4]。

(二)教学内容与模式陈旧,工程训练严重不足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的增长与更新越来越快,知识的半衰期越来越短,因此,高等工程教育新增的教学内容也越来越多。但事实上,高等工程教育内容的更新速度过慢,不仅理论知识脱离工程实际,而且仅就理论而言,也严重落后于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与此同时,教学过分侧重工程科学知识传授、轻视工程实践训练,忽视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致使工程类毕业生应用能力不高,社会适应性不强。

工程人才培养必须要面向工程实际,加强工程训练,这是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高等工程教育的共同经验。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在工程教育中存在严重弊端,主要表现为:一是教学内容繁、难、偏、旧,教学方式过分依赖书本、课堂、教师讲授,理论课时所占比例过大,实践环节薄弱。二是考核评价,过分注重笔试,对实践环节、实验、毕业设计、社会调查、科技创新等重视不够,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不足。三是工科专业毕业生的论文选题偏大、空泛,反映工程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核心内容不够。

(三)教师的培养能力不足,工程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缺乏

欧洲许多国家要求工科教授必须要具有规定年限的工程师职业经历和一定的技术开发成就。而在我国,虽然大多数教师也都出身于硕士和博士等高学历,但普遍缺乏必要的工程实践经验,而企业有经验的工程师又难以进入大学的人才培养环节。另一方面,工科教师大都是从校门到校门,从学专业到教专业,不仅缺乏工程实践能力和经验,而且缺乏工程技术规范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总之,他们“工程弱化”现象比较严重。

另外,我国的高等教育还不同程度的存在着重技能、轻人文、重功利轻素质重智育轻德育等现象,学生普遍存在着心理承受能力弱、人文关怀度低、社会承受能力差等问题。特别是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工程理念、实践意识、工程素质方面相对薄弱。不言而喻,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精神和正确的工程理念与科学的工程观,是卓越工程师必不可少的素质。

四、我国工程师培养的对策建议与模式探讨

现代工程师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切实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必须营造良好氛围,建立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良好机制。从工程师的成长规律来看,一名合格的工程师必须要经历工程科学知识的学习、工程实践的训练和工作实际的体验等三个环节。这既是本科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一)更新现代工程师培养理念,凸显工程创新能力培养

如前所述,传统的工程教育在理念上过于陈旧,仅仅侧重于科学技术知识传授,这样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21世纪对工程教育的要求。涂善东教授认为,一个真正合格的工科毕业生应做到“内外双修,既懂设计,又能搞管理,这才是当今社会需要的人才”,工程教育必须“工程、文商兼攻,基础、实践为主,提高学生的附加值”。“实施全面工程教育是提升国家未来领导力的重要途径[5]。”应该说,这种工程教育理念值得推崇。

适应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必须转变人才培养观念。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工程人才必须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创新人格。在制定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突出工程能力型课程,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实践的能力,使之从依赖学习者向独立学习者再到合作学习者转变[6]。工程教学一定要以工程项目为载体,让学生主动去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同时,要合理整合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特别要注意增加课程设计的门数,明确课程设计的目的。

(二)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针对目前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应该将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重点,并且贯穿于教学体系的全过程。要突出一条主线——以创新精神、工程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协调好两个阶段——基础阶段、专业阶段;搭建好四个平台——公共基础实践平台、公共基础综合实践平台、学科专业实践平台和学科专业综合实践平台;使五个环节——实验、工程训练、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有机衔接[7]。

工程专业强调实践性和实用性,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确保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实践,了解企业情况及实际工作背景,保证毕业设计、认知实习等环节所需要的学时数;要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接触工程实际,即使是理论教学,也要尽可能多地采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法等现代教学方法。在教学手段的使用上,既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的作用,又要注意不能让信息技术手段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方法,必须让老师明白:虚拟不能代替现实,仿真不能代替实体,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要适度、合理。

在理论教学上,教学内容的安排要以实用为原则,在保证必要的高等技术基础知识传授的同时,要特别突出高新技术和实践性课程的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坚持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借助先进的教学设备、设施,做到学练结合、学以致用,在实践中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在能力训练上,要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之路,以使学生掌握实用、高新技术和复合技能为目标,综合运用教学和训练方法。

(三)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工程教育与人文教育交融是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培养高级工程人才的必由之路。著名学者怀特指出:“没有人文科学教育的技术是不完备的,而没有技术教育就没有人文科学教育……,教育应该培养学生成为博学多才生如何做人,如何对待自己和他人,如何对团体和社会负有责任,使人文知识渗透在专业知识之中。[8]”人文素质教育不仅仅是对工程教育的补充,更是工程教育本身的一种诉求。“卓越工程师”之所以“卓越”,并不仅仅在于其专业知识更丰富,也不仅仅在于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强,而主要在于其综合素质高。工程师作为一种应用型和工程创新型人才,需要比较深厚的文理基础知识和扎实的专业知识,这是其区别于职业技能人才的关键。因此要坚持将人文教育与工程教育相结合,基础科学教育与工程技术实践相结合,要使今天的大学生将来成为“卓越工程师”,就必须超越传统专业教育的框架举起人文素质教育的大旗。

[1]教育部启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J].中国大学教学,2010(7):4-5.

[2]中国工程院工程教育研究课题组.我国工程师培养的重要性与培养途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1):2-3.

[3]赵卿敏.国际化:中国高水平大学的必由之路[J].高等教育研究,2001(6):72-75.

[4]郑国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纵论[J].职教论坛,2005(8):20-22.

[5]涂善东.“全面工程教育”引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2):6-13.

[6]郭庆斌,李秋生,郎利影.创新型工程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2010(3):52-53.

[7]周小理.“一线工程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9(8):1-5.

[8]约翰·怀特(英)著,李永宏译.再论教育目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12):1-10.

A Study of Engineer Training Mode in China

Zhao Hengzhi,LI Decai

The engineers are indispensable to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There are different ways to train engineers in China,but generally speaking,the engineer training in China still exists some problems:the structure of training system is not perfect;the training aim is not clear;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patterns are out-dated;and the practical engineering training is seriously inadequate.Facing with such situation,first of all,we must renew the conception of modern engineer training to focus on engineering innovation ability training.Furthermore,we should try to build the ability-oriented teaching mode and reform teaching method and means.Only by doing so can we turn out the engineering technical personnel who are in accordance with“excellent engineers training plan”.

engineers;engineering education;personnel training mode;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 and enterprise

G640

A

1673-1794(2012)06-0084-04

赵恒志(1980-),男,管理学硕士,讲师;李德才(1963-),男,教授,中国科技大学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0YJA880057);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09-10D146)

2012-07-28

猜你喜欢
工程师人才工程
《机械工程师》征订启事
人才云
Kenoteq的工程师研发环保砖块
青年工程师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子午工程
工程
工程师变成“资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