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思考

2012-08-15 00:45姜春玲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10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生活化教材

姜春玲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思考

姜春玲

姜春玲/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委会池北区第二中学一级教师(吉林长白山133613)。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思想品德课堂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原有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教育的发展,为了促进教育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我们应该大胆尝试创新教育。目前,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讲的多,学生自主探究较少,学生只是通过教材的事例材料来就事论事,很难从中受到启发,无法实现思想品德课的教育目的,因为在这一过程让学生感觉教材中的内容离自己很远。而且也有个别教师缺乏对教材的处理和驾驭能力,只是照本宣科,以填鸭的方式强迫学生接受教材中的观点,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导致课堂教学成了一个空架子,而这些生硬的书中材料,不仅无法让学生接受,而且严重影响了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更谈不上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所以,作为课堂教学主导的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己驾驭教材、处理教材的能力,让书中的知识“活”起来,从教材入手,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背景资料,这样既便于学生的理解又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创新课堂着手,实行“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一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生活化”很简单,即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生活的习惯,通过课内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使思想品德课堂“活”起来。结合课标的相关要求和教材的知识入手,开展有目的的活动,在活动中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对学生品行的指导,进而促进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如何让思想品德课“活”起来呢?针对这一问题,笔者结合教材的设置及课堂教学中积累的经验,总结出如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设计联系生活实际,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实际,具有综合性和社会实践性。道德反映人们在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形成的相互关系,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既离不开我们的社会生活,也不能脱离社会实际。引用与生活密切联系的这类材料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进而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在日常生活的各类交往和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中,知道如何去做才是正确的,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掌握判断是非曲直的标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一来也就达到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教学材料的选择要有实用性和针对性。社会中的很多事例材料都可以引用到教学中来,但是作为教师不能把所有的材料拿过来就用,而是要认真筛选,同时也要对选定的材料进行加工处理,要尽量选择学生熟悉的人或事,而且要选择能够引起学生共鸣的资料运用到教学中去,这样才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运用故事、事例材料、寓言等的主要目的是将抽象的内容、不利于学生理解或接受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所以在设置教学内容的过程中一定要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加强教学材料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二、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特点,做合格的现代教师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也是让学生深刻领悟的重要手段。当前教育一直在强调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而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作为新型的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应当起到导向的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允许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和学生一起去探究,把课堂变成学生展现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舞台,而在学生动起来的过程中,才会让学生得到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现代社会科技飞速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知识不仅仅依靠在课堂上所学的那点东西。作为教师,如果不加快学习就很难适应未来教育的发展,而且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也不要忘记在教学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分组去查找适合于教学的各类资料,并要求学生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处理,在这一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也加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展示自己所搜集的资料时能够体验到成就感,这样一来,教师也就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教师成为与学生共同学习的合作者,与学生完全融入一起,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这样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才能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材则是教学的载体,而教学目标的实现并不是单一的,可以尝试开放的教学模式,采用新型的教育教学方法,实行可操作性的课堂教学策略。比如,我们现在所提到的“小组分步达标”教学模式,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讨论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知识的认识与理解。

综上所述,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更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教育。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积极主动地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这样既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每个学生都会或多或少地参与课堂,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对于在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学生来说,这种教学模式中所传授的知识也更容易理解。相信如果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取得了成效,其他的教育也将水到渠成,这样的课堂才是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才是适应教育发展的课堂,才是让学生喜欢的课堂,更是能够收到良好教学效果的课堂。

:贺春健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生活化教材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