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基本经验及发展趋势

2012-08-15 00:54李俊奎王升臻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改革开放载体政治

李俊奎,王升臻

(1.南京理工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4;2.河南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不断推进,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这一新课题,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发掘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载体,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力和吸引力,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满足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广大人民群众发展的需要。系统梳理和研究这些基本经验,正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发展趋势,不仅有助于清晰把握其发展历史,而且能为未来的研究创新提供参考,从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研究不断向前发展。

一、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基本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逐渐步入正轨,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中,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在开拓创新、积极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前提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手段本身并无好坏之分,但为人所用之后就会产生好坏之分,说到底就看它是为谁服务。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它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无疑是为维护这一根本利益服务的。因此,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的正确方向。历史证明,如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偏离党的领导,就会使思想政治教育走向“异化”。如书籍、报刊、电视、网络等都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如果缺乏党的领导,就有可能被敌对势力所利用来影响广大人民群众,进而危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一直利用各种新载体向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传播西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妄图颠覆我国社会主义政权,就是例证。因此,我们选择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时就要以“三个有利于”为重要标准。对那些政治方向不明确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要慎用,对那些政治方向明显错误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则要坚决给予反击。如对色情暴力充斥其间的报刊、杂志,专门从事反华、排华的电台、广播等,不仅不能将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而且还要予以抵制和反击。当然,我们在坚持创新方向、注意“载体阶级化倾向”的同时,不能忽视一些本来可以为我所用的有效载体。

(二)坚持继承与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及其载体不断发展的动力。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一定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一概否定、排斥传统载体,就会割裂载体创新的历史基础,使载体创新失去源泉和动力,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马克思强调革命传统是必须要继承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运用革命传统要选择必要的条件,不加分析地无条件地搬用不同时期的传统,必然会给革命事业造成损害。同时,要克服把特定条件下的理论和方法绝对化,拒绝研究新情况,总结新方法。邓小平指出:“我们政治工作根本的任务、根本的内容没有变,我们的优良传统也还是那一些。但是,时间不同了,条件不同了,对象不同了,因此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同。”[1]换言之,载体创新必须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既要继承和发扬传统载体的优势,又要面对新形势,总结新经验,不断创新新载体。

(三)坚持运用不同载体的优势,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加。我们不仅要综合考虑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载体,以充分发挥载体的功能,而且要学会综合运用多种载体,使多种载体合理组合、相互补充、协调作用,以发挥其综合效应,形成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态势。综合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首先要树立整体开发、整体设计的理念。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载体的开发与构建也要树立整体观念,调动一切载体,形成合力,这是整体开发与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前提。其次要兼顾眼前与长远,坚持“重在建设、着眼长远,以人为本”的方针,不能指望载体将思想政治教育“毕其功于一役”,要坚持反复使用各种载体进行强化。电子报刊就是传统报刊在现代网络条件下继续拓展新的发展空间的例证。总之,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应从整体角度出发,合理组合搭配,优化资源配置,多头并进,从而顺利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目标,并取得最佳效益。

二、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后,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精神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加之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都为载体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载体的创新发展除了呈现由少到多、日益丰富的特点外,还呈现出对应载体并存的发展趋势。

(一)传统载体与现代载体并存

传统载体与现代载体是从载体历史发展的角度而言的。所谓“传统载体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中早就产生并继续发挥作用的载体,包括谈话、开会、理论学习等;现代载体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具有时代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包括管理载体、文化载体、活动载体和大众传媒载体等”。[2]改革开放前,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以谈话、开会、理论教育等以口语、文字、印刷为主的传统载体来进行。改革开放后,开放的社会环境使群众的思想日益多样化。创新载体,更加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1999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积极开辟新途径,探索新方法,创造新经验”,以把思想政治教育覆盖到全社会、开创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之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理论上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在实践活动中继承和改造传统载体的基础上,开创了以文化载体、管理载体、活动载体、电子网络载体为主的现代载体。可见,在新时期无论是传统载体还是现代载体,都无法完全取代对方,双方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二者并存发展。

(二)显性载体与隐性载体并存

改革开放前,思想政治工作比较关注自上而下的显性载体,对直接、显性的载体较为重视。改革开放后,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强化显性载体的同时,也逐渐开始吸纳一些隐性载体。如1999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是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两个纲领性文件,也可以看成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显性载体与隐性载体并存的标志性成果。前一个文件在对思想政治教育显性载体充分肯定的基础上,提出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把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创建作为重要载体,充分发挥文化载体的社会教育功能;注重运用先进典型影响带动群众”。对大众传播载体、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载体、文化载体等隐性载体进行了充分肯定。既突出了显性载体的作用,也注重对潜移默化的隐性载体进行充分吸纳,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进行了全面拓展。后一个文件在强化“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整体德育理念的条件下,既充分阐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显性载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同时也阐述了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和高等学校其他各门课程隐性载体的育人作用和功能;既强化了显性载体,同时也把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学生事务管理等隐性载体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范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开发。

(三)现实载体与虚拟载体并存

虚拟载体主要是指以电子传媒为主的网络载体,如 QQ、Email、BBS、手机短信、微博等。现实载体是指除网络载体之外的其他载体。改革开放前,由于我国以信息化为主的现代科学技术还不发达,互联网还没有进入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靠现实载体来开展。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自1995年中国互联网开始接入和服务全社会以来,网络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一部分。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报告显示,到2010年12月底中国网民人数达到4.57亿,手机网民超过3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4.3%,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生活的一种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也将其纳入自己的视野,并进行了深入广泛地探讨,很快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不介入和运用这种载体,不仅仅是失去一块阵地的问题,运用其他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也将受到冲击甚至被抵消。由于网络具有虚拟性,它跟谈话、开会、理论教育、活动载体、管理载体等现实载体相比是一种虚拟载体,但其影响一点都不比现实载体小,因此,虚拟载体与现实载体一起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 “测量器”

长期以来,学界一直从实践角度把载体看作是一种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手段和工具。陈万柏教授认为:“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综合组织形式或具体的活动形式,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各要素相互联系的枢纽,是各要素相互作用实现的形式。”[3]应该说这一角度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但载体不仅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工具,它更是其发展程度的“测量器”。载体的“测量器”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程度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展的程度来表现的。郑永廷教授指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向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转变的重要标志,是现代化手段的运用。”[4]换言之,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水平是可以通过载体的现代化水平来测量的。从某种程度上讲,载体的发展史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史。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发展还可以带动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以及思维方式、工作理念的转变。张澍军教授指出:“德育载体形式的转换将推动德育改进思维方式和工作思路。……德育载体形式的转换还将促进德育工作者队伍的改造。”[5]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史基本上是依据社会性质来划分的,余仰涛教授认为:“人类社会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历史,呈现出原始社会思想政治工作、奴隶社会思想政治工作、封建社会思想政治工作、资本主义思想政治工作、社会主义思想政治工作”[6]的不同阶段。以社会性质来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史,对于我们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和规律,提高其效益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从载体的角度来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史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展的历史形态可分为:口语传播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字传播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印刷传播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电子传播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可见,载体的不断发展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不断走向现代化的历程。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研究和建设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实现,它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既要求其理论上的先进性,又要求其实践上的可操作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研究和建设是一项方兴未艾的工作,是一项开拓性的工作。我们相信随着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研究和建设的不断深入,思想政治教育必定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图景。

[1]邓小平文选(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19.

[2]王升臻.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几个理论问题[J].思想政治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4,(12).

[3]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41-242.

[4]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56.

[5]张澍军.德育哲学引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62.

[6]余仰涛.思想政治工作学研究方法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77-83.

猜你喜欢
改革开放载体政治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政治攀附”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政治不纯”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