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单模式下招投标信息网络建设

2012-08-15 00:43吴照学杨智良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3期
关键词:评标投标招标

邱 磊,吴照学,杨智良

(安徽农业大学 工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论清单模式下招投标信息网络建设

邱 磊,吴照学,杨智良

(安徽农业大学 工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近年来我国招投标工作是在工程量清单模式下开展的,这种模式体现出市场竞争机制的优势,能够有效促进施工企业提高自身管理水平.但目前为建设各方主体提供的网络信息服务很不完善,制约了清单模式的推广和实施.作者根据调查情况,论述了招投标工作信息的落后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指出建立各级官方招投标信息网站和尽快实现网上招标投标工作以及开发电子评标软件系统,才能适应招投标工作的信息网络建设需要,满足清单模式下市场竞争机制的要求.

清单模式;招投标;信息网络建设

2003年我国实施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以来,建设工程的招投标工作开始由传统的定额计价模式转而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以下简称清单模式),即工程量由业主在招标文件中确定,使量、价分开,价格则由各投标单位竞争.这一模式于2008年重新修订完善后,已经成为我国工程发承包的主要方式,它不但符合国际惯例,充分体现了市场竞争机制,同时也促进施工企业提高了自身管理水平,有效防止了腐败现象的产生,使招标投标工作在“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中健康发展.不过,从传统模式转变到清单模式进行招投标工作时,我们需要为建设各方主体提供完善、先进的信息化服务.但迄今为止,我国大部分地区在这些方面的工作还很欠缺,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清单模式所能发挥的积极作用.

1 招投标工作信息现状

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人工、材料、机械、设备租赁等建设资源价格差异很大,这就为跨地区竞争的施工企业进行投标工作增添了难度.针对目前招标投标工作信息服务的问题,笔者近期调查了不仅有上海、广东等发达地区,也有安徽、湖北、四川等中西部地区的状况,调查对象包括建设主管部门,投资方,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公司等企业.调查的结果不容乐观,我国实施清单模式的这几年来,各地仍局限于在造价信息刊物上发表本地区的价格信息,而且基本是以季度为周期.这一方面建设各方对此类信息需求量很大,另一方面由于受到版面的限制,大量社会亟需的价格信息无法及时发布.有些地方的定额站或一些咨询公司虽说建立了工程造价网,网站内容主要还是以定额颁布、企业介绍、相关文件转发、一些重大工程招标公告信息等为主,即使有工程价格信息,时间也严重滞后,种类很不完整,材料、机械的名称和规格也不统一,随意性较大,并且网站只是将已有的造价信息显示出来,缺乏对信息的整理和分析,造成投标方在报价时较难直接使用,需根据相关要求进行不断地调整,有时甚至还要到市场去原始采集数据,这些显然不能满足清单模式下快速决策的市场竞争需求.

2 存在的问题

目前很多地方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招投标性质的专业化网站.按照《招标投标法》的有关规定,重大建设工程的招标公告应该发布在相应的报纸、电视、政府网站上,而对于自有资金的一般工程或规模较小工程则没有明确规定发布的方式.很多工程招标信息只是通过个人或其他途径小范围传播,其他企业根本无法及时得到招标信息.这样的结果就是难以实施有效的竞争机制,滋生了腐败现象,清单计价模式体现出的市场充分竞争的优势也无从谈起.

现在招投标工作的程序大都还是靠人工来完成,比如,招标项目审批、投标资格审查、招标文件发放、投标文件递送、评标,中标通知等都是靠邮递或人工传送.完成一项招投标工作少则一个月,多则达半年之久,既费时,又费力.其中最关键的评标阶段,评委要先审核投标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检查是否存在计算错误,然后根据招标文件细则打分,工作量大,人为因素很多,在全手工操作的情况下,短暂的评标会议时间内很难做出科学、合理的评判.这些都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极不相适宜.

因此,我国必须加快招投标工作的信息网络建设,研究开发招投标网络系统.通过网络系统发布全国各地有关的工程价格信息,既可为跨地区承揽业务的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投标参考资料,又可为政府投资(包括外资)或参与建设项目各方(包括外商)提供信息服务.

3 解决的措施

招投标工作的网络化建设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建立各地官方网站,并实施全国联网,及时发布各类信息,内容全面,数据权威,真正实现为政府和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方提供直接、快捷、高效、准确的信息服务.二是要尽快开发相关软件,解决技术难题,尽快实现网上招标投标工作,网络完成招标项目审批、招标公告发布、投标资格审查、招标文件发放、投标文件生成、电子评标、定标、中标公示、中标数据分析、工程造价指标公布等一系列工作,有效节约人力物力财力,缩短招投标工作的周期,充分发挥清单模式的市场效益和社会效益.

当前清单模式下招投标信息网络建设的重点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尽快入手:

一是进一步发挥建设部门宏观管理作用.首先,在国家住建部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发布各类工程价格信息网站,形成一套全国通用的做法和规则,在技术上要建立全国统一的材料、机械名称规格、代码等技术标准,保证信息的传输和资料共享;其次,各地区主管部门建立本地价格信息网站,要增强主动收集资料意识,尽快开发工程信息数据库,实现价格信息全国实时联网,及时更新当地人工、材料、机械和设备租赁的价格数据,依据市场状况发布工程相关信息和指数,用户可以很容易地查阅到全国、各省、各市的数据,从而大大提高各地价格信息网的使用效率.另外各地要收集、整理本地过去类似项目的历史资料,组建不同工程类型的项目库,只有经过大量的数据积累,才可能分析出相应的指标和趋势,并在以后的评标工作中作为评判报价是否合理的重要依据.再次,建立本地区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房地产、招标代理等企业基本情况、业绩、质量、安全、诚信等信息网络监管系统,及时公布有关单位的市场行为,进一步完善有形市场功能,完善监督机制,规范工程交易行为,实现公平、公开、公正的招标和投标环境.

二是搭建建设工程招投标业务网络平台.要求本地区所有适合招标的工程必须在该平台发布招标信息,确保所有意向投标单位都能够顺畅及时地查阅这些信息.通过该平台实现网络申请、审核、发放资料等带有信息流转的功能,包括信息发布,资料上传和下载,相关资料查询等.在此基础上,将招投标办公室、交易中心的办公程序与招投标程序紧密结合在一起,有效监管招标方和投标方的行为,使整个交易过程简单透明化.

三是组织力量,尽快开发计算机评标系统,解决专家评标工作量过大的问题.该评标系统应设计成基于互联网上运行的系统,通过对招标文件、投标文件数字化处理,将数据纳入自动计算范畴,启动评标系统,可以实现计算机模拟专家评分.现在我国推行清单模式仍处于摸索和适应阶段,各种各样的评标方法层出不穷,大家都在进行各种尝试,在这种环境下要求评标系统必须具备评标方法自主设定的功能,能让招标人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灵活的设定评标方法.该评标系统还要具备对投标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不同企业报价特点的功能,以及良好的数据安全性和保密功能.

4 结语

我们面临的是一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当前,招投标工作中很多内容已经不能满足清单模式的发展要求,实现网络化管理进行招投标工作,不仅节省资源,还能提高建设工程交易活动的透明度,有利于推进我国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工作的健康、快速发展.因此,在清单模式的内在要求下,招投标工作的网络化管理必然会形成.

〔1〕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S].GB50500-2003,2008.

〔2〕周建民,胥萌.招标过程中的网络信息化应用[J].中国招标,2009(20):19-23.

〔3〕张军霞.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现状及思考[J].山西建筑,2007,33(9):547-550.

〔4〕纪君洋.我国建筑工程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衡水学院学报,2010,12(4):118-120.

〔5〕王平,高永歌.招投标立法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5,21(4):75-77.

TP393

A

1673-260X(2012)02-0144-02

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2011SQRL055);安徽省高校省级科研项目(KJ2011Z126).

猜你喜欢
评标投标招标
造价信息管理在海外投标中的应用探讨
公立医院招标采购集中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国务院明确取消投标报名
浅析投标预算风险的防范
军工企业招标投标管理实践及探讨
评标工作中有关量化指标体系建立的探讨
统计分析在工程招标中的应用
工程招标采购中的投诉预防与处理
浅谈评标工作的方法与技巧
设计评标应该重视评标准备与初步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