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浅析

2012-08-15 00:43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李洪涛
财政监督 2012年23期
关键词:相关者企业财务竞争力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李洪涛

随着竞争力或者核心竞争力理论在财务管理学领域的传播,相关概念已被业界越来越广泛地接受,有人甚至认为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就应当是企业财务竞争力的最大化”。但是学界关于财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构成要素仍然是有分歧的。受组织行为学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倾向于将企业财务看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综合系统。目前的企业财务竞争力理论主要以系统的内部特征作为逻辑起点,并将其分为财务运营能力、财务管理能力、财务应变能力等(王艳辉、郭晓明,2005),实质上只是将传统的理财构成要素贴上了能力的标签,而没有回答作为系统或组织的财务体系服务的对象是什么?这种能力的客体是什么?其竞争对手是什么?其又是如何同这些对手进行竞争的?

每个企业都会有自己的财务系统,他们之间存在某种“竞争”关系,但是这种“竞争”只有在特定情况下(如企业兼并重组)才具有可替代性,因此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竞争,如果仅仅从系统的内部特征出发,而不去探究企业财务服务的替代性,又何谈竞争?如果没有竞争又何谈“核心竞争力”?笔者倾向于认为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主要应当体现系统外在竞争的特征,在某种程度上更接近于波特的竞争优势思想(迈克尔·波特,1985),即企业财务的核心竞争力应当是指企业财务系统具有某种优势而使其能够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多的价值。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企业提供财务服务的对象是面向利益相关者的,因此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对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进行分析就成为该项研究的必然出发点。

一、面向企业利益相关者的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

(一)企业财务所提供的信息服务和理财服务并非不可替代。企业财务体系的主要任务是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和理财服务,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已经认识到,会计对经济尤其是新经济的反映能力正在严重衰退,据美国布鲁金斯研究所的报告,像微软和思科这类公司,其会计报表对现实经济的说明能力已降至可怜的5%—10%(杨雄胜,2012)。尤其是在安然事件后,作为传统企业经济信息提供者的财务会计,其竞争力正显著下降。作为利益相关者,财务是他们决策信息的唯一来源吗?除了自作聪明的财务人员,恐怕没有人会这样回答!这说明企业财务提供的信息服务和理财服务并非不可替代。

(二)企业财务体系的竞争者。作为企业的股东(利益相关者),假如企业财务体系无法满足其决策需要,他当然不能坐以待毙,那么他会如何选择呢?首先他会直接听取市场、生产、战略等部门的内部报告;其次他可能选择内部审计;再次他会选择外部审计机构提供的服务;他有时还会选择外部咨询机构的分析或诊断。这些内外部信息渠道或者提供者正是企业财务体系的有力竞争者。当然,上述竞争者还仅仅是企业财务作为信息服务提供者的竞争者,如果拓展开来,市场上存在的税务代理机构、投融资服务机构等都是企业财务体系的潜在竞争者。其实不仅仅是财务活动的某一方面,整个财务体系也是可以替代的,比如一些企业选择了财务外包;在特定的情况下,企业财务还会被股东、债权人或者政府主管部门“接管”。另外,由于信息技术的大量应用,传统企业财务体系在相当程度上正在被IT系统提供的服务蚕食甚至替代。

(三)企业财务体系的利益相关者。按照弗里曼的理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包括三类:第一类是所有权利益相关者,如董事会成员、经理人等;第二类是经济依赖性利益相关者,如员工、债权人、消费者、供应商、社区等;第三类是社会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机关、媒体等(弗里曼,1984)。就企业财务体系而言,我们认为其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经理人、员工、股东、债权人、税务机关、其他政府主管部门等。当然,股东、债权人的类别还可以进一步细分或整合,他们对企业财务的影响也是不同的。上述这些利益相关者正是企业财务体系所提供服务的 “目标客户群”,企业财务是否有核心竞争力,其竞争力如何,他们是真正的评判者。

二、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的特点

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看,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具有如下特点:

(一)内隐性。财务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财务的“软实力”,是一种无形资产,同时由于其提供的服务也是无形的,因此这种内在于企业财务组织及其人员的能力往往不容易被发现或感知。但它也会通过提供的财务信息质量、投融资服务水平、税收筹划效果及风险控制能力等显性的指标体现出来。

(二)战略性。企业财务竞争力是一种将企业财务组织人格化的现象,它虽然反映的是系统外在竞争的特征,但却是企业财务战略选择的结果,它的着眼点是企业财务系统的长期比较优势,这种优势必须是动态的和可持续的,因此,那种财务会计核算和管理上的“小发明”、“小创造”之类是不能称之为财务核心竞争力的。

(三)价值创造性。对于利益相关者而言,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不仅本身具有使用价值,比如它可以使服务的对象获得更有价值的信息,并能使利益相关者从资本市场获得更多的现实利益等,而且相对于一般产品和服务,从服务的内容上看,企业财务的核心竞争力是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以企业整体价值为客体,能够为利益相关者发现价值、实现价值、获取价值。

三、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的构成

目前关于企业财务竞争力的研究大多基于财务系统的内部特征,他们将企业的财务竞争能力几乎等同于企业的理财能力。从这种观点出发,企业的财务竞争力甚至核心竞争力涵盖了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方方面面,从筹资到资本运营,从财务预测到财务控制以及财务信息处理和财务风险管控等等 (王艳辉、郭晓明,2005)。

笔者认为,无论是企业竞争力的五要素论还是八要素论,其核心都是人才和创新。因此,对于财务核心竞争力,其基本的构成要素也应当是人才和创新,当然这种创新同产品创新不同,他主要是创造性地为利益相关者提供更高质量的理财服务。以人才和创新为核心,企业财务的核心竞争力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核心价值发现能力,即从企业浩繁的经济信息中为利益相关者提炼有价值信息的能力;二是核心资源整合能力,即通过财务运营有效整合企业资源,从而提升企业价值的能力;三是核心价值实现能力,即通过理财服务使利益相关者对企业价值产生较高的认同度,从而获得较高的资本溢价或管理盈余的能力。

四、企业财务的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和评价标准

现实中,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的获得和发挥并不是有了财务方面的人才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就能实现,它还会受制于一系列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企业财务战略,企业选择扩张型财务战略还是稳健型财务战略将直接影响其财务核心竞争力的发挥;资本市场,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资本市场,企业财务的核心竞争力不仅无法体现,甚至还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财务监管,实践证明,政府对财务的过度监管不仅会造成资源错配,还会使企业财务的人才发展和创新能力出现扭曲;信息化,现代财务已经高度信息化,信息化不仅是财务竞争的重要手段,也是其竞争能力的重要制约因素。

目前,关于财务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实证分析方法是层次分析法(AHP),它主要通过建立企业自身或对标企业的主要竞争力要素、绩效水平评价指标及绩效水平的层次关系数学模型,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来评价企业的财务核心竞争力(周普、陈兴述,2007)。上述方法的选择本身没有问题,但是在企业竞争力的要素和能力指标选择上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我们认为企业的财务核心竞争力评价不应混同于企业正常的财务组织绩效评价,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应当主要反映利益相关者的关切,不仅要反映企业财务的长期竞争力和动态调适能力,还应当重点反映企业专有的也就是他能够超越竞争对手的那些能力。

五、小结

讨论企业财务的核心竞争力应当打破财务体系不可替代的陈旧观念,面向企业财务系统的利益相关者。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企业财务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内隐性”、价值创造性和战略性。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的客体是企业价值。企业财务应当以人才和创新为核心,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价值发现能力、核心资源整合能力及核心价值实现能力。

1.江若玫、靳云汇.2009.企业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应用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迈克尔·波特.1985.竞争优势.陈小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3.王艳辉、郭晓明.2005.企业财务竞争力与财务核心竞争能力.太原:山西财经大学学报,4。

4.杨雄胜.2012.中国会计理论研究应有历史使命感.北京:会计研究,2。

猜你喜欢
相关者企业财务竞争力
论减税降费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策略
关于加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几点探讨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本科教学中教师调课现象审视
去杠杆与企业财务绩效
去杠杆与企业财务绩效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日本竞争力
建构利益相关者管理的三层次结构分析
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利益相关者逻辑下相互作用大学共同治理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