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探索

2012-08-15 00:52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2年11期
关键词:新建英语课程分级

王 瑜

(安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安阳 455000)

河南省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探索

王 瑜

(安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安阳 455000)

分级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大措施,可以从根本上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竞争意识。这种“层次化”的教学模式,不仅优化了教学环境和教学理念,而且为培养多规格、多层次的人才奠定了基础。因此,探索分级教学在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实践可行性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河南省;新建本科院校;分级教学

近年来,国内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推进,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实施分级教学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的重要趋势。然而,目前我省新建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分级教学还停留在理论研究和初步实践的基础上,许多院校还尚未启动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本文将通过理论研究和对我省新建本科院校的实地考察,探索适合我省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分级教学模式。

一、科学划分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水平和层次

(一)科学测评学生英语水平划分不同班级

由于受地区、城乡、录取分数线等不同因素的影响,新建本科院校的入学新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听说差异较显著。一些来自农村和偏远山区的学生地方口音重,语音基础薄弱,较少进行过听力训练,张口讲英语较胆怯;而一些来自城市或者重视英语听说训练的学生英语基本功较扎实,口语和听力较好。针对这种情况,应科学测评学生的英语水平,把水平相当的学生集中在一个教学班级、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保证学生在各自不同的起点共同进步。

学校教务处应在参考其高考英语单科成绩的基础上,联合外语学院共同组织分级测评,对新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进行综合考核。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依次分为初级班、中级班和高级班,相应级别的学生应分别占学生总人数的30%、50%和20%。初级班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基本语法和词汇方面较薄弱,不具备基本的英语听说技能;中级班的学生人数可能占较大的比例,基础英语知识扎实,具备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能力,但仍需进一步的努力;高级班的学生具有较好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划分班级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选用不同的教材进行教学。

(二)不同级别班级相应的教学模式

初级班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大部分学生语音、语法知识不牢固。他们不仅需要时间将初、高中所学的英语加以温习,同时还要对其进行听、读、说、写、译等能力的强化训练。另外,初级班学生往往对英语缺乏信心或者对其不感兴趣,教师授课应以翻译和语法为主,循序渐进地帮助他们消除焦虑心理。

对于中级班的学生,教师需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将精读和泛读相结合,授课语言和内容不能偏难。中级班一般需要两年完成基础阶段的学习,学习结束后达到大学英语四级水平。高级班学生英语基础较好,对英语感兴趣,且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因此,教师讲课主要采用交际法,结合少量精讲,适当引导并鼓励学生进行大量阅读,扩大词汇量,加强学生语言输出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课程安排上,对高级班学生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教学进度,力争深化拓展教学内容。对中级班学生教学进度要适中,按正常教学进度系统地组织教学活动。对初级班学生教学进度需要放缓,加强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遵循实际实用原则,适度增强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合理构建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分级教学课程体系

构建合理的课程设置是保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也是有效实施分级教学的基础。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课程连续开设四学期 (一、二年级),每周四至六课时,完成大学英语教材一至四册,参加全国统一的四、六级考试。大学英语课程只在非英语专业学生一、二年级开设,教材仅限于综合教程和听说教程,课程设置较单一。我校外国语学院目前采用的是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平台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两学时为教师在多媒体教室或普通教室的课堂教学,主要是传授英语知识和训练学生的读写能力。两学时为语音室听说训练,主要训练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但绝大多数的一般普通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只进行两年的大学英语基础阶段学习,而没有进一步的后续课程学习,学生学完两年的英语后,再也没有英语课程可供选修。在此基础上,有必要建构一种比较科学的符合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规律的课程体系。

适应于新建本科院校分级教学的大学英语课程,应从传统单一的课程向多元化课程体系过渡,逐渐形成语言技能、语言应用、语言文化、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一体的课程体系。应结合各个院校的办学实际情况,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把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为分为三个模块:“语言基础知识与技能+学习策略,语言基础知识与技能+跨文化交际,专业英语知识与应用”。同时,要对课程类型进行分类,实施多样化的选修教学模式,把单调的英语阅读课转变为视听说、情景化或翻译写作等课型。

三、有效进行大学英语分级教学评估及学分管理

(一)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

形成性评估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作出的发展性评价,包括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出勤情况、学习档案记录和课外活动记录。在形成性评价中,教师的职责是确定任务、收集资料、与学生共同讨论、在讨论中渗透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共同评价。从对河南省新建本科院校实施分级教学的问卷调查和访谈来看,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一方面是课堂内外结合,激励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另一方面是对各级班级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进行自评、他评和师评相结合。这样有利于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进而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河南省新建本科院校实行的是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并重,并且相辅相成,形成最终的总成绩。终结性评估主要是指平时的课堂测验、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这是检测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发展的重要手段。然而,终结性评价是以考试成绩来评定学生学习能力和教学质量,易使学生产生焦虑感和紧张感。因此,分级教学下的评估方式应遵循分层评价、互动评价、多元评价的原则。

(二)学生升降级和学分管理相协调

在大学英语分级教学过程中,对不同级别班级学生的适度调整非常必要,这给所有学生创造了平等竞争的学习机会,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每学期期末综合评估结束后,采用动态管理的方式 (升降级)调整分级教学班级学生人数。比如,根据学生每学期期末考试成绩来进行调整,允许成绩优异、学有余力、符合升级条件的学生升入高一级班学习,对于考试不及格者或学习较吃力的学生予以降级。

学生考核评分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办法。大学英语课程在第一、二、三、四学期开设,分别为大学英语第一册至第四册,每个学期按照一门单独的课程计算,共四门课。每学期结束时按级别进行期末考试,通过者取得相应学分,进入高一级别学习;未通过者不记学分,必须重修,但可以继续参加高一级别的学习和考试。高级班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可乘以相应的系数。高级班、中级班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不及格者,降级转入本专业初级班学习。

四、结语

对于河南省新建本科院校而言,大学英语课程实施分级教学是必然的趋势。应深刻认识目前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特点,更新教学理念,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改革,满足不同学生的多种需求,真正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时效性。

[参 考 文 献]

[1]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2]黄莹.论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分级教学试点模式[J].宜春学院学报,2011(5).

[3]周新武.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策略与实践[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1).

[4]汪顺来.分级教学下的大学英语教学评估体系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2).

H319

A

1008-178X(2012)11-0183-02

2012-07-19

2012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2SJGLX224)。

王 瑜(1978-),女,河南濮阳人,安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从事外语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新建英语课程分级
Spin transport properties in ferromagnet/superconductor junctions on topological insulator
重庆三年新建农村公路6.26×10~4 km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万紫蝶、梁新建作品
曹曙东、温新建作品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分级诊疗路难行?
分级诊疗的“分”与“整”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