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推进哈尔滨市农业发展

2012-08-15 00:47
对外经贸 2012年5期
关键词:期货交易期货市场哈尔滨市

丁 丽

(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研究所,黑龙江 哈尔滨150001)

期货市场是进行期货交易的场所,是多种期货交易关系的总和。我国期货市场起步较晚,市场尚不成熟,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目前上市的农产品交易中只有大豆、玉米等少数几个品种交易较为活跃。哈尔滨市在农产品期货的利用方面相对落后,期货交易量也很少,与区域中心城市和农业大市的地位极不相称。哈尔滨市应大力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进一步提高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全市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发展。

一、制约哈尔滨市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多数农民和企业不了解期货知识

受期货市场发展阶段性等客观因素影响,各市场主体对利用期货市场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积极利用期货市场功能的氛围尚未形成。由于哈尔滨市金融业发展较为滞后,群众金融意识不强,致使在金融工具的利用上与南方发达地区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对期货不了解的问题凸显。

(二)农户和企业自有资金不足

按照交易所的规定,期货交易需要缴纳一定数量的保证金,农产品期货交易的保证金收缴比例多数在10%以上,并且临近交割期保证金收缴比例会更高,目前农民及企业在自有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无法参与期货市场交易;同时对期货风险的预期放大了进入市场后的资金需求预期,使得很多资金不足的农民及企业不敢轻易涉足这一领域。

(三)经营主体规模小而散

目前哈尔滨市粮食生产多数还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模式,生产规模小且组织化程度低,缺少大的农场,种植大户规模有限,加之多数民营粮油经营及加工企业生产规模也较小,致使经营主体参与期货交易的能力及意愿不强,从而导致了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相对较弱。

(四)域内期货机构发展滞后

目前哈尔滨市有期货经营机构12 家,其中期货公司3 家,外省期货公司在哈尔滨市的营业部9 家,哈尔滨市的3 家期货公司注册资本较少,人才缺乏,研发实力较弱,市场开发水平不高,市场规模小,截至2011年底3 家期货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共1.545 亿元,仅占全国的0.1%。

(五)政府与期货公司的合作意识不强

目前一些职能部门特别是基层部门的工作人员对期货了解不够,对于期货带动实体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认识不足,与期货公司的主动接触较少,致使期货服务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不紧密。

二、哈尔滨市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优势及渠道

(一)优势

1. 历史文化基础雄厚。1924年成立哈尔滨滨江货币交易所,哈尔滨市逐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粮食期货交易系统。当时前来考察的欧美人士认为此时的哈尔滨与同为交通枢纽、粮食期货交易中心的美国芝加哥颇有相似之处,于是他们称哈尔滨为“东方的芝加哥”。哈尔滨市曾经辉煌的“期货文化”是国内很多城市不具备的。

2. 农产品生产优势和区位优势明显。2011年哈尔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280 亿斤。2011年末全市主要畜禽产量为:奶牛存栏47.2 万头,生猪出栏450.10 万头,肉牛出栏155.5 万头,家禽出栏6403.4 万只,肉、蛋、奶产量分别为85.4 万吨、37.1 万和153.4 万吨。据不完全统计,哈尔滨市粮食、乳制品、禽蛋和肉鸡等产品有一半以上销往省外。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哈尔滨市的区位优势及省内的产量优势,期货领域发展潜力将十分巨大。

3. 仓储物流优势显著。由于哈尔滨市的气候条件适于粮食储备,粮食储备成本远低于南方城市,仓储优势明显。全市共有116 家国有仓储企业,粮库占地面积达1160 万平方米,库容230 万吨,原有粮食货运专线22000延长米;拥有香坊粮食物流中心、信义粮油批发市场、哈达批发市场和双城新胜禽蛋批发市场等大型交易市场以及永源等传统的粮食交易场所,较好的硬件设施和已经形成的市场规模为哈尔滨市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 具备一定的期货基础。目前哈尔滨市的12 家期货机构存续时间较长,外省在哈尔滨市的期货营业部研发实力较强,立足黑龙江省对客户服务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探索了一些模式,具备一定的社会基础。近年来哈尔滨市的粮食部门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一些培训,广大农民期货意识有了一定的提高,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期货行情,据以指导种植和销售,参与期货市场的中小企业数量也有所增加。

(二)渠道

1. 通过种养殖大户直接参与期货市场。因为各期货交易品种都有最低交易数量限制,且资金需求量大,专业知识较强,所以只有具备一定实力的种养殖大户才能参与。在此基础上,还应倡导中、小种养殖户通过种养殖大户间接参与期货市场,通过期货市场实现套期保值,稳定收益。

2. 通过合作组织参与期货市场。生产规模小的普通农户,可以通过合作组织间接地参与期货市场。基本思路是:在播种时期,合作组织与农民签订远期购销协议,根据目前期货市场收获季节期货价格进行成本核算来确定合约价格,合作组织通过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在收获季节按照合约价格收购农民的产品。

3. 借助龙头企业参与期货市场。龙头企业可以与农民签订远期购销协议,企业通过期货市场来实现保值或套利,这种模式可以通过农产品加工企业、经贸企业等媒介来实现。

三、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推进哈尔滨市农业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规划,统筹发展

哈尔滨市应将期货市场的发展与有效利用纳入全市现代服务业乃至经济整体布局中统筹规划,要立足哈尔滨市,依托全省的资源优势,放眼全国,谋划期货市场的利用和发展思路。要从内部市场培育和外部环境支撑入手,注重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大对期货市场发展的支持推动力度,进一步挖掘地方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切实增强期货市场服务哈尔滨市经济发展的能力。应尽快制定《关于哈尔滨市利用和发展期货市场的实施意见》,全市统一谋划,分解落实,还应将粮食期货物流通道建设纳入到《哈尔滨市物流发展规划》等发展规划当中共同推进。

(二)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各级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主动联系在推广农产品期货方面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期货公司,根据不同受众群体,大力推进期货知识培训工作。通过小专栏、小手册、专题知识讲座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及互联网等不同传媒手段,广泛普及基本知识,讲解期货操作要领,推广典型经验,尽快提高全社会对期货市场的认知程度。引导龙头企业积极参与期货市场,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并带动其他相关企业积极参与期货经营。农副产品加工和经销企业通过参与期货市场发展,可带动农民增产增收。也可以选择一到两个基础好的乡镇作为试点,重点推进,对于创新能力强的组织和个人要给予奖励。

(三)大力培育期货市场参与主体

一是要大力推进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为了改变哈尔滨市农民在经济生活中“单打独斗”的被动局面,必须建立更多、更加专业的经济合作组织,这样才能把农民联合起来,共同应对市场的冲击,才能更好地维护自身利益,更好地参与利用期货市场,增加农民收益。

二是要引导更多的企业参与到期货经济活动中来。各行业协会与经合组织要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为广大企业和经营者利用期货市场提供便利条件和有效指导。充分发挥既有的仓储物流优势,积极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将粮食企业打造成为适应新形势要求的经营主体,创新经营管理模式。各级有关部门要鼓励相关企业大胆探索、勇于尝试、合理有效地利用期货市场,组织开展实体企业利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试点,使国有企业成为参与期货市场的排头兵。

三是要积极培养期货带头人。积极推动农业生产模式创新,努力推动土地向大户流转,实现规模化、机械化和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为参与期货市场打下良好基础。要通过各种方式将农业大户、农村科技带头人等农村的“能人”培养成为熟悉市场经济规律、了解期货业务的带头人。

(四)建立多渠道的农产品流通方式

一是整合、发展现货市场。建议整合现有的粮食仓储和流通企业,引入战略投资者,构建哈尔滨市的航母型企业,扩大哈尔滨市粮食价格在国内期货市场的影响力。

二是建立电子交易平台。依托香坊粮食物流园区,建立包括畜牧产品在内的电子交易平台。要针对不同的交易品种,特别是针对国家未来可能推出的生猪、粳稻等品种尽快制定有利于哈尔滨市发展的指标体系和交割方式,为哈尔滨市的优质农产品的价格发现抢占话语权。

三是在充分利用现有期货品种的同时配合期货交易所开发新的农产品期货交易品种。大豆是黑龙江省的传统优势产品,近两年黑龙江省玉米产量逐渐赶超吉林省,后发优势逐渐显现,哈尔滨市应当利用全省的产量优势,引领国内期货价格,在此基础上还应当积极配合交易所开发其他有利的农产品期货品种,积极推动粳稻、禽蛋等优势品种,努力发展并积极参与生猪等不具备明显优势的品种。

(五)争取设立期货交割库或延伸库

交割是期货交易的一个重要环节,投资者手中持有交易所的期货合约到期后,如果不在期货市场进行对冲操作,就要进行现货交割,卖出方要将大豆和玉米等品种运输到大连商品交易所指定的期货交割仓库,大商所目前设立的期货交割仓库多集中在大连市周边及沿海城市。黑龙江省是我国大豆和玉米的主产区,也是主要的消费区,大豆、玉米深加工企业原料需求量和交易量很大。虽然黑龙江省企业也可以通过期货市场买卖粮食,但是如果必须从大连周转,不但浪费时间,而且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这就降低了本地企业参与期货交易的积极性。此外黑龙江省粮食输出目的地不仅在沿海,还有北京、西安等内陆城市,如果将期货交割仓库直接设立在哈尔滨市,将大大节省铁路和公路的运输费用,增加企业效益,提高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的积极性和竞争力。设立交割库还将为现货交易搭建便利的平台,有利于真正拓宽现货市场的销售渠道,完善市场流通环节。即使不能在哈尔滨市建立期货交割库,也应争取建立交割延伸库,产品交割到延伸库视同交割到相应的交割库。

(六)大力推动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突破口,也是涉农主体参与期货市场的前提条件之一,只有解决了资金问题,才能使农产品流通渠道更加顺畅。

一是推动金融机构建设。为了实现金融业对期货生产建设的支持作用,必须大力推动金融机构建设,同时探讨设立粮食银行等新兴金融机构。目前由于证券和期货领域赚钱效应不足,期货市场客户资源相对稀缺,导致恶性竞争比较激烈,期货经纪公司日常经营面临很大的困难。政府应当为期货公司提供低价、便利的办公场所,提供优秀的客户资源,提供便捷的业务渠道。同时相关部门要加强与监管部门合作,引导期货机构逐步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打击采取不规范的手段以赚取手续费收入为目的的行为,维护期货市场的正常秩序。

二是推动金融业务创新。积极促进农民、企业、合作组织与银行、期货公司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合作,推动业务创新。例如可以推动银行向企业和农户提供符合交割标准的大宗商品作价抵押物的贷款业务。为了避免出现坏账、抵押品变现困难等问题,可以在质押品的价格评估结束之后,通过先建立期货头寸对质押品进行保值的方式来保证质押品的价格稳定性,质押品保值的过程中,其监管责任由银行负担,交易风险环节由期货公司把关。还可以探讨农民或企业通过期货公司以仓单抵押金为担保,推动银行标准仓单质押业务和融资服务的开展,解决由于缴付保证金造成生产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可以引入农业保险机构,降低银行坏账风险和自然灾害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猜你喜欢
期货交易期货市场哈尔滨市
哈尔滨市天丰工具研究所
失而复得的玉桂叶
纸浆期货市场相关数据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方正县第一中学校
“期货交易”型走私犯罪的刑法分析
肥料企业该如何面对尿素期货市场?
期货交易监管加码
量化投资在期货市场的有效应用
尿素期货交易规则趋于明朗
哈尔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