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背影》英译本的翻译质量评估

2012-08-15 00:48胡彬瑶
关键词:人际背影语言学

胡彬瑶

(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杭州310018)

对《背影》英译本的翻译质量评估

胡彬瑶

(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杭州310018)

运用司显柱的功能语言学视角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对《背影》原文进行语域分析,从语场、语旨和语式的角度进行解读。从译文相对于原文的概念意义和人际意义偏离得出译文翻译质量的一个总体评估,并说明评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对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一些看法。

背影;功能语言学;翻译质量;评估

就翻译质量评估而言,翻译学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很多优秀的翻译质量评估理论,如动态对等、目的论、描述翻译研究乃至后现代主义及解构理论。本文主要从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理论性和操作性较强的功能语言学视角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应用。1971年,德国翻译学者凯瑟琳娜·赖斯介绍了第一个系统的翻译质量评估方法。此后,朱利安·豪斯(1977,1997)提出了一个评估模式,并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篇分析等理论基础上,设置了一定的参数和步骤程序。然而,对于如何进行实际的评估,她们都没能给出一个详细具体的可操作模式。司显柱于2004[1]年在此基础上,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和文本类型学的相关理论,提出了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并在2007年[2]对其模式进行了修正。本文就采用司显柱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对《背影》张培基的英译本进行翻译质量评估。

一、功能语言学视角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

功能语言学视角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是一种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语篇类型学,具有系统性、完整性、可操作性和较少主观性特征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

(一)参数

功能语言学认为翻译的实质在于“意义”是从一种语言转移到另一种语言时保持不变。而这里的意义包含三方面的基本内容,即语义的、语用的和语篇的意义。与此同时,任何一种语言都具有三种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相应地,语言使用的存在形式——语篇,具有上述功能所承载的三种意义:概念意义、人际意义、语篇意义(司显柱,2008),这一点与翻译实质所要求的三种不变的意义是相互对应的。

概念意义是指人们用语言来谈论对世界的经验(包括内心世界),用语言来描述周围发生的事件或情形。从功能与形式体现的关系角度看,概念意义主要体现于以谓语动词为中心的及物性系统(transitivity)。人际意义是指人们用语言来和其他人交往,以建立和保持人际关系,用语言来影响别人(观点、行为等),也包括用语言来表达发话人对世界的看法甚至改变外在世界等,它主要体现在小句的语气(mood)和情态(modality)系统里。然而,语篇意义,作为语篇承载的三种意义之一,并不列入翻译质量评估的参数内。正如豪斯认为“语篇意义是一种基于语言内部的、系对语言所传递的信息的组织意义,作用是辅助前两种意义的实现。”它并不表达“内容”的意义,与前两种意义并非处于同一层面上。所以功能语言学视角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只设定概念意义和人际意义两个参数。

(二)程序

根据功能语言学关于语言使用的言语行为框架命题及其形式、功能、情景互动关系的阐述,评估的步骤是:首先,从语篇的整体意义/功能系由其基本构成单位——小句意义/功能的有机组合的认识出发,在小句层面,从反映情景语境的语域——语场、语旨和语式对小句的三种意义——概念、人际和语篇的直接作用,对原、译文语篇的小句进行及物性、语气、情态、评价等层面的分析,以揭示和描写其概念与人际意义,并据此判断译文对原文是否或哪里发生了“偏离”。第二步,宏观上,从整个语篇的高度,根据译语文化,翻译动机等因素来对第一步所发现的各种“偏离”个案重新审视,排除对未对译文造成负面影响的“偏离”。最后根据所译语篇的类型,通过对发现的“偏离”进行权重,完成译本质量的整体评估(司显柱,2008)。

二、《背影》英译翻译质量评估

(一)对原文的情景——语域分析

“语域是由多种情景特征——特别是指语场、语旨和语式——相关联的语言特征构成的。”

1.语场

语场是关于言语活动的主题,是指发生的事的内容,所进行的社会活动的性质、特点,语言所谈及和描述的是什么。《背影》是朱自清(1989—1948)的散文名篇,讲述的父子之情。1917年春天,朱自清的祖母去世,在外求学的他回扬州参加葬礼。此时正值父亲失业,家境惨淡,散文描述的就是他回北京上学,父亲在火车站送行的场景。像《背影》这样的文学作品的主要功能是人际意义的教化功能,用语言来影响别人,表达对世界的看法和态度。这一功能主要是通过语言的评价,语气和情态系统等的操控来实现的。

2.语旨

语旨是关于交际行为的参与者和他们之间的关系。《背影》中主要的交际行为参与者就是作者和他的父亲。1917年作者还不到20岁,这样的年龄的人很容易目空一切、自以为是,产生叛逆。所以在文章中,作者认为父亲与人讲价钱是说话不大漂亮,再三嘱托茶房旅途中照顾“我”是迂腐。而后来作者看着蹒跚地走在铁道上为自己去买橘子的父亲的背影,不禁流下了眼泪。从《背影》的交际参与者之间的关系来看,它主要讲述的是一个儿子领悟父爱的感人过程,一个后辈开始理解上辈的改变。

3.语式

语式是关于语言在言语交际过程中的作用。文学作品的语言是在日常用语的基础上提炼而成的,因而它更具有感染力。《背影》的语言纯朴自然,毫无矫揉造作之处。朱自清用最平淡朴实的语言描述了最真实而伟大的情感。如父亲要爬上月台,为“我”去买橘子时对父亲动作的描写: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下身去,尚不大难。可是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朱自清用最简单和直白的词语就把年老体胖的父亲的那种迟缓笨讷而又极其认真努力的形态,描画得似浮雕一般栩栩如生。有位学者说原文里的“微倾”其实是写出了父亲用了最大的气力。因为人一般来说左右手的肌肉力量是不一样的,用了最大的力气后,自然向力气小的那只手的方向倾斜了。在张培基的译文中,把“显出努力的样子”翻译成obviously making an enormous exertion也是有一定的涵义和作用的。译文容易让人联想到那时父亲没了工作,却还有一大家子的人要养活,身处苦境,依然不忘使出全身余力,给儿子以最细心、最琐碎、最质朴的关怀和体贴。

总而言之,根据前面的原文情景、语域分析,《背影》主要发挥的是人际功能,表达的是人际意义。

(二)译文意义/功能的偏离

1.概念意义的偏离

按照功能语言学视角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从言语行为框架下的形式、功能、情景间的关系以及反映情景语境的语域组成部分为基点,对译文质量进行评估,共有5处发生概念意义的偏离。现举一例加以说明。原文: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译文:He also asked the train attendants to take good care of me.I sniggered at father for being so impractical.Snigger的意思是laugh quietly暗笑,窃笑,而原文是在心里暗笑,译文并没有译出“在心里”的概念意义。

此外,功能语言学认为概念意义主要体现于以谓语动词为中心的及物性系统。及物性系统是英语中表现经验功能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语义系统,其作用是把人们在于现实世界的(包括内心世界)中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分成六种“过程”: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语言过程和存在过程。如译文将原文中“我那时真是太聪明过分,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非得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格。”(心理过程和行为过程)处理为“I was then such a smart aleck that I frowned upon the way father was haggling and was on the verge of chipping in a few words when the bargain was finally clinched.”(心理过程)就可以视为一个概念意义上的偏离。因为在原文小句中,“非得自己插嘴不可”是说明插嘴这个动作已经发生了,无论父亲有没有阻止“我”的插嘴。而在译文中“on the verge of chipping in a fewwords”显然动作时没有发生,这就与原文的意思不符了。此外,译文“on the verge of chipping in a few words when the bargain was finally clinched”也与原文的意义产生了偏离。原文并不是要表达当讨价还价要结束时“我”才对父亲的说话感到不满想要插嘴。“他终于讲定了价格”是要说明作者那时不理解父亲,觉得他说话不漂亮所以想要插嘴,而事实是证明父亲自己是能够解决的。

张培基的译文中其余3处的概念意义偏离分别为“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家中光景很是惨淡”,“只是惦记着我”。

然而,有些偏离是能够在上述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中进行排除的,因为它们并未对译文造成负面的影响。如原文: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存在过程)译文翻译成:After a few steps,he looked back at me and said,“go back to your seat.Don’t leave your things alone.”(物质过程)。如果从反映小句概念意义的及物性结构本身分析,两者显然不同,但是从该小句所在的整个上下文语境看,父亲之所以说“进去吧,里面没人”并不是要告诉儿子里面没人这个信息,译文的翻译反而传达出作者文字之外的含义。父亲是在嘱咐孩子看好自己的行李,注意旅途安全。体现了父亲的关心体贴和对孩子的深深的爱意。

2.人际意义的偏离

人际意义的偏离主要体现在语气和情态系统里。按照前述的方法,译文里共有4处发生了人际意义的偏离。在语气方面,原文有两处偏离。

(1)原文: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吗?译文:Besides,it was certainly no problem for a person of my age to look after himself.译文把反问的语气翻译成陈述语气,在语气上弱于原文,影响了情感的表达。作者那时不懂事,认为父亲拜托茶房照应我是很迂腐的,自己这样大的年纪可以很好地照顾自己了。原文用反问的语气可以很好地表达出作者那时对父亲一片苦心的不理解和不屑。

(2)文章最后一句:唉!我不知道何时再能与他相见!译文:Oh,how I long to see him again.把疑问语气翻译成了感叹语气。文末,父亲来信说道自己的身体状况不大好,“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而作者此时正在北京,已与家中的父亲两年多未曾见面,期间父子有过一些矛盾,让本在扬州教书的朱自清只身来北京工作。父子间的曲折如果就用译文的“多想再见到父亲”来表达就显得有些太过直白无力。减少了原文“何时才能与他再见”中殷切却无奈的内涵。

除了在语气方面的人际意义的偏离,在词汇评价资源上的人际意义偏离有原文: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译文:patting the dirt off his clothes,he looked somewhat relieved.原文中的“似的”译文没有翻译出来。父亲把孩子安顿好,然后过铁道去买了橘子,把橘子放下时心里变得很轻松似的。那时的父亲正处于苦境,没了工作,一大家子的人过着惨淡的生活。作为长子的朱自清要去北上求学,安排好孩子后父亲只是看起来很轻松似的,为的也是让孩子安心求学,不要太挂念家里,早日毕业。所以,父亲并不是真正地轻松了,而只是看起来很轻松似的。这点译文没有进行很好地传达。这个方面的人际意义上的偏离还有“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3.对译文总体质量的评价

按照功能语言学视角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步骤对张培基翻译的《背影》进行评估,发现其中的概念意义与人际意义的偏离,并结合译语文化、审美需要、翻译动机、读者等因素来排除并未损坏译文翻译质量的偏离。笔者在译文中找出5处概念意义的偏离和4处人际意义的偏离。抒情散文《背影》作为人际意义主导型语篇,人际意义/功能偏离对译文语篇整体的影响权重大于概念意义/功能偏离。译文中人际意义与概念意义的偏离的数量相差不多,个案数目都比较少,这和文章比较简短也有一定关系。但是,笔者认为排除少数传递原文概念和意义的缺憾,这篇译文的总体翻译质量还是比较高的。

4.结论

司显柱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具有完整、操作性较强的特点,笔者将其应用于朱自清的《背影》的英译本翻译质量评估,对译文质量作出了较为科学、客观的评价。但是,在操作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及物性过程之间的鉴定并非泾渭分明,各种过程有时候是交叉的,这给语篇及物性过程分析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同样的,概念意义的偏离和人际意义的偏离的分界也不是绝对的,也存在一定的模糊性。此外,不同的语篇类型对概念意义和人际意义的偏离对译文语篇整体质量的影响权重不同,而权重的精确数据又不可能像自然科学一样精确给出[3]。虽然翻译评估中主观因素有不可避免性,但是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在客观性方面,相对于以往的模式已是一个大的进步,因此得出的翻译结果也相对有一定的客观性。

参考文献

[1] 司显柱.功能语言学视角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兼评《孔乙己》英译本的翻译质量[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报,2005(7):61-65.

[2] 司显柱.论功能语言学视角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研究[J].外语教学,2004(7):45-49.

[3] 吕桂.系统功能语言学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实证与反思[J].外语研究,2010(2):64-69.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of The Sight of Father's Back

HU Bin-yao
(Dept.of Foreign Languages,ZhejiangGongsh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00,China)

Based on the functional linguistic interpretation of translation quality,first of all,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ield,tenor and mode,the register of the original version is studied in detail.Then,an overall assessment is drawn according to the ideational and interpersonal deviation,and then illustrates some problems that encountered in the process of assessment and some opinions towards the functional linguistic interpretation of translation quality.

The Sight of Father's Back;functional linguistics;translation quality;assessment

book=32,ebook=142

H059

A

1009-8976(2012)03-0108-03

2012-06-07

胡彬瑶(1988—),女(汉),浙江永康,硕士主要研究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人际背影语言学
两个背影
体认社会语言学刍议
《复制性研究在应用语言学中的实践》评介
你给我留下了背影
背影
搞好人际『弱』关系
从《战国策》看人际传播中的说服艺术
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词的人际功能探讨
山里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