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文化现状及其未来发展

2012-08-15 00:49靳会珍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2年11期
关键词:剪纸民间艺术

靳会珍

(许昌工商管理学校,河南 许昌 461000)

一、引言

中国剪纸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从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剪纸实物《对马》、《对猴》(约做于公元460—551年)算起,已有1400多年了。在漫长的岁月里,剪纸以其特殊的形态、性质和功能,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及民俗活动形影不离,密不花、顶棚花;节日活动中有窗花、门笺和灯笼花;祭祀活动中有供花、纸钱和烛台花等等。即使是封建士大夫、达官贵人,在他们的生活中剪纸同样无处不在。如唐段成式撰《酉阳杂俎》记载:“立春日,士大夫家,剪纸为小幡,或悬于佳人之首,或缀于花下。又剪春蝶、春钱、春胜以戏之。”可以说,剪纸与人的关系密切程度,从某种角度来讲,已经超越了任何一种艺术。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以剪纸为代表的民间美术,作为渊源和基础,哺育、滋养了众多的艺术门类,为那些宫廷美术、文人美术的产生、成长和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历代那些富于创造性的美术家,几乎莫不从中汲取养份来丰富他们的学识,而后在艺术上开拓出新境界、新天地。

二、民间剪纸的主要流派

近年来,有些民间剪纸的研究学者将民间剪纸的流派单纯用南北方分界线秦岭——淮河一刀切开,认为南方派的剪纸纤细秀丽、玲珑剔透,北方风格的剪纸纯朴浑厚、豪放粗犷。剪纸流派划分众说纷繁,既有从客观上按南北方地理位置简要划分的二分法,也有按戏曲文化划分的戏曲剪纸流派等。笔者拟从具体地域体系上将中国民间剪纸粗略地分为几个大流派,即河北蔚县民间剪纸、山西广灵民间剪纸、山东民间剪纸、陕西地区民间剪纸、江浙民间剪纸、福建民间剪纸和广东民间剪纸。

(一)河北蔚县民间剪纸

河北蔚县民间剪纸是全国唯一的一种以阴刻剪纸为主的点彩剪纸,所以笔者将其单列为一流派来介绍。传统的河北蔚县民间剪纸即窗花都是成组成套(回)的。少则一回,多的可达二十四回(一回为四个)。其剪纸将戏曲中的生、旦、净、末、丑等角色表现得传神入化,阴刻和阳刻并用,使人物眉眼传神,胡须飘洒繁而不乱,服装衣纹流畅,十分优美耐看。

(二)山西广灵民间剪纸

山西广灵地区的民间剪纸源于初唐。“镂金作胜传荆俗,翦彩为人起晋风”(《人日即事》),是诗人李商隐对其的真实写照。它形成于明代,清朝末期才开始盛行。山西广灵民间剪纸以其鲜艳的色彩、生动的造型、纤细的线条、传神的表现力和细腻的刀法独树一帜,自成一派。其代表人物有著名民间剪纸艺术家张民锦先生(1955—2008),他是张氏广灵剪纸的第三代传人,其剪纸刻染精细、逼真如画,曾在当代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历史上独领风骚。

(三)山东民间剪纸

山东民间剪纸产生于唐代,形成于宋代,成熟于明清时期。山东的民间剪纸因地而异,从造型风格上大致可分为渤海湾区域粗犷豪放、简练朴实的风格和胶东沿海地区秀美精巧、玲珑剔透的线面结合型。后者以其花样密集的装饰手段,使单纯爽快的外型更饱满丰富,在山东民间剪纸中独树一帜。山东民间剪纸中最出色的剪纸艺人是来自茌平县博平镇的李玉珍老人,其在创作时从来不用打底稿,也不用刀刻笔描,只需一把剪刀,一叠彩纸,就可剪出各种各样的花鸟人物,形象传神,栩栩如生。

(四)陕西地区民间剪纸

古拙的造型、粗犷的风格、趣味的寓意、精湛的技艺,这便是被文化界称作“活化石”的陕西民间剪纸。陕西民间剪纸艺术当中,陕北民间剪纸当属最佳。其传统性很强,具有简练而饱满的造型、生动而丰富的技法。另外关中剪纸造型也相当优美,剪纸轮廓细致逼真。陕南地区剪纸又是夸张中不乏精巧、细致中独藏真情。

在陕西地区民间剪纸艺术史上,有一位“国宝级”、“世界级”剪纸艺术大师,她就是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库淑兰(1920—2004)女士,其剪纸在传统剪纸基础上有借用蜡光纸创造了鲜艳、丰满、和谐、灿烂的彩色剪贴。她生前为陕西地区民间剪纸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五)江浙民间剪纸

江浙民间剪纸从风格上大体来说有不尽相同之处,都较精巧且玲珑剔透,线条流畅明快,内容上也均以花草居多、见长。

1.江苏民间剪纸

江苏地区剪纸尤属扬州民间剪纸著名。扬州民间剪纸源于隋朝,盛行于唐,明清时期已发展成熟。《江苏风物志·江苏剪刻纸》云:“扬州剪刻纸技法上有剪有刻,剪刻结合。扬州剪纸的特点:剪工精巧、清新秀丽、柔媚有力,刻画入微、挺秀灵活、形神兼备,疏密相映,线条流畅明快,平看条条线,提起成一片。”

2.浙江民间剪纸

著名学者何璟先生曾评价浙江剪纸:“凝练概括、厚中见秀、玲珑剔透、含蓄华丽。”由于浙江各地民间艺人使用剪刀和刻刀的工具不同,从而使其民间剪纸也形成了不同的特色。乐清的刻纸雅致精细;金华的剪纸却富丽雍容;端安平阳的剪纸不乏刚健豪放;东部沿海地区的剪纸又简约明快。

三、民间剪纸艺术的文化现状

然而,随着人类的步伐进入科技时代后,我国的民间剪纸艺术文化正在我们的历史长河中慢慢退去。许多传统的剪纸技艺正在濒临消亡,保护的措施非常的困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现象:

(一)广大人民群众对剪纸艺术文化的保护缺乏科学的认识

在科学、技术、文化日异月新的今天,我国正处在社会化的历史进程中,我国的发展首要目标是以经济为核心,以至广大人民群众对剪纸艺术文化的保护意识还不强。对保护剪纸艺术文化的资金和投入力量还不够完善。

(二)广大人群众民对剪纸艺术文化的认识度不够

在我国的广大地区,很多的民间艺人只是把剪纸作为他们谋生的一门“手艺”,并不把它当作一种文化艺术来看待。以至他们把它当作一种绝学,不收徒弟,不外传,怕别人来跟他们抢他们心目中的“饭碗”。

(三)对剪纸艺术文化缺乏完善的保护体系

由于缺乏完善的保护体系,所以严重的制约着人们对剪纸艺术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就拿陕西省延安北部安塞一带流传的剪纸来说,原来这里的剪纸形式很多,有窗花、门画、炕围花、挂帘花、窑顶花、枕花、鞋花、围肚花等等。然而到了现在,除了百姓们常用的窗花、门画几种外,基本都看不到其他的剪纸种类了。

(四)对剪纸艺术文化没有形成专业的保护机构

由于我国现在正在处于发展的阶段,资金人力等各方面还做不到位,后备人才匮乏,对剪纸艺术文化还没有成立专业的保护机构。目前我国的各种民间剪纸艺术文化还具有相当的规模,如果不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久而久之,民间剪纸艺术文化将会日渐萎缩。

四、剪纸艺术的未来发展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深厚的文化底蕴背后却存在着相当严重的危机。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传承的原生态民间剪纸越来越少,许多地方出现后继无人,濒临人亡艺绝的境地。当务之急,我们应该努力做好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抢救、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推动民间剪纸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要高度重视对中国民间剪纸艺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工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体制的转变,外来文化的冲击,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处境非常艰难,并且也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边缘。故需要十分重视对中国民间剪纸艺术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坚持按照“抢救、保护、继承、发展”的指导原则,实行“保护、发展、提高”的措施,对历史遗留、流传于民间原生态的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实行更有针对性、系统性的抢救和保护。

其次,要进一步对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加大保护力度,给予政策扶持,健全保障制度。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在一些热爱民间剪纸艺术的有识之士呼吁和组织下,全国掀起了抢救、恢复、保护、研究、发展民间剪纸艺术的热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陆陆续续也有一些关于民间剪纸的书籍出版、发行,民间剪纸组织成立。但由于政府部门缺乏有关政策扶持,投资较少,致使在民间剪纸艺术的保护方面人才和经费严重缺乏。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大资金投入和重视人才培训,健全民间剪纸艺术保障制度,让保护民间剪纸艺术工作进一步落到实处。

第三,要及时对中国原生态民间剪纸艺术的抢救和保护,夯实其传统基础。原生态民间剪纸艺术作品是剪纸艺人不经过任何雕琢,纯手工、信手剪出的灵性之作,它是所有剪纸的艺术之母。但由于一直以来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许多原生态民间剪纸艺术后继无人,艺术本身也随着剪纸艺人们自生自灭。原生态民间剪纸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中国民俗生活的见证与表达,我们应该以一种抢救的心态去及时抢救和保护,对这些原生态民间剪纸艺术要深入发掘、鉴赏和整理,并妥善保存;对历史上原生态民间剪纸传承人的遗址应有计划予以保护;组织专人对历史上原生态民间剪纸艺术进行悉心研究,并将研究成果结集出版;有计划、有选择性的深入到民间剪纸艺术盛行地开展调查、收集和研究工作,逐步形成并完善对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保存、研究、交流和传承体系;同时注意把古老的剪纸艺术大量引进现代人民生活领域里来,使剪纸艺术成为悠久民族传统和现代时代气息的有机结合体,将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很好地传承下去。

第四,坚持保护、传承与发扬相结合,永葆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久盛不衰的活力。

1.继续打造保护载体。近年来,南艺、南大、中央美院等高校重视加强对民间剪纸艺术教育的程度,相继成立了研究所,并开设了民俗剪纸专业课程。在此基础上,需健全和完善教学管理,共同抢救并保护民间剪纸艺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着力培养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传人;组织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有识之士,积极开展“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交流、研讨等各项活动,将民间剪纸艺术发扬广大。

2.丰富、创新改革体系。民间剪纸艺术工作者应在老老实实地学会传统艺术之后,敢于解放思想,大胆地走民间剪纸艺术改革创新之路。应将古老的剪纸艺术大量地融入现代人民生活当中,使传统的民间剪纸艺术与现代文明内容交相辉映。但在改革创新的过程中,一定要保留剪纸艺术的地方特色,不可盲目地为所谓改革创新而丢弃了传统剪纸艺术的特色和精髓。

3.形成长期展演、研讨机制。定期在一些城市的博物馆等或旅游胜地展示中国民间剪纸,分期分批邀请民间剪纸艺术家到各地举办专场表演。每年或每个季度开展“民间剪纸艺术研讨会”,专家、学者们相互交流、学习,共同将其研究不断引向深入和提高到新的水平。

4.积极开展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在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河北蔚县民间剪纸、江苏扬州剪纸、浙江乐清细纹剪纸、陕西安塞剪纸、广东佛山和潮州剪纸等九个地区的民间剪纸榜上有名。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不仅属于民间有关地区,也属于全中国;不仅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我们应坚持不懈继续抢救、保护、研究和传承民间剪纸艺术,将这块活化石变成活文化,让中国民间剪纸艺术走向世界,以中国民间剪纸申遗为契机,进一步建设中国剪纸艺术博物馆,并积极开展实现其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

五、结语

民间剪纸艺术根本的一个特点是群众的自发性。对这种自发性的引导和发挥,不但体现“非遗”保护的人民主体地位,也是“非遗”保护持续性、有效性的基本主张和举措。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文化发展与进步的源动力。保护民间剪纸艺术文化,就是发挥人民群众在“非遗”保护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使“非遗”项目更具旺盛的生命力。

民间剪纸艺术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民间剪纸艺术文化是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抢救、保护、传承和发展是一项全新课题,也是一个内容复杂、任务繁重的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这就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政府在予以必要的政策支持和财力扶助的同时,要积极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不断加大抢救、保护、传承和发展的力度,真正使这一来自民间的奇花异卉,深入人心,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走向新的辉煌。

[1]程征.中国民间美术——剪纸[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2.

[2]朱鹰.中国民俗文化——剪纸[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3]仉凤皋.中外剪纸艺术[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0.

[4]王树村.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史话[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

[5]何红一.中国南方各民族民间剪纸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剪纸民间艺术
剪纸
纸的艺术
高人隐藏在民间
剪纸
高人隐藏在民间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剪纸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