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影剂渗漏42例临床分析

2012-08-15 00:54汪恒望程君丽胡野漫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2年1期
关键词:外渗注射器硫酸镁

汪恒望,程君丽,胡野漫

(崇阳县人民医院CT室,湖北 崇阳437500)

CT增强检查需要高压注射器推注造影剂进行扫描,但极少数病例出现造影剂渗漏,致使局部出现肿痛发热甚至溃烂等,给病人带来痛苦。现将我院收集的42例造影剂渗漏病例作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2例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11~82岁。检查部位:头部7例,胸腹部29例,盆腔4例,下肢血管2例。采用GE公司生产的BrightSpeed 16层螺旋CT,注射器为东芝公司生产的OptiVantage高压注射器。

1.2 方法

穿刺方法为:前壁静脉套管针穿刺法,留置针为20G,选择比较理想的前臂静脉血管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妥善的固定套管针,并用一次性10ml注射器抽吸10%的生理盐水5~10ml试推注,如果没有发生渗漏,则用连接管将套管针尾端与高压注射器连接起来。操作人员摆放病人体位,设置CT扫描程序及高压注射器注射程序,等待扫描结束后拔针按压穿刺点5~10min或者将留置针带回病房以备用。

1.3 诊断标准

根据造影剂渗漏的剂量及穿刺肢体的肿胀情况,把造影剂渗漏的程度分为轻、中、重度。划分标准为:轻度造影剂渗漏<20ml,肢体穿刺点周围软组织肿胀较局限,范围<5cm;中度造影剂渗漏20~50 ml,肢体肿胀范围>5cm,但未明显超越关节,局部肢体的感觉、血运情况基本正常;重度造影剂渗漏>50 ml,肢体肿胀范围较广泛,且跨越关节,甚至一侧肢体肿胀水肿,有感觉异常或血运障碍。

2 结果

2.1 渗漏程度

在42例病人中,轻度29例,约占69.1%;中度8例,约占19.1%;重度5例,约占11.9%;其中1例特重患者,在注射造影剂后立即出现肢体局部软组织明显肿胀,5h后出现整个肢体肿胀,末梢血运障碍,感觉异常,皮肤青紫,经骨外科医师会诊诊断为肌筋膜高压综合征。

2.2 治疗及护理

对出现造影剂渗漏的病人,医护人员耐心认真地解释,以取得病人和家属的信任和配合;嘱咐病人或家属对穿刺点按压15~20min左右。治疗:29例轻度病人,在4h内用50%硫酸镁冷湿敷,基本于12h内恢复;8例中度渗漏病人,在24h内用50%硫酸镁冷湿敷,24h后改用热湿敷,并把患肢伸直抬高,口服地塞米松5mg/12h,所有病人48h内全部恢复。5例重度渗漏病人中4例按照以上方法处理,并留院观察,3~4d后完全恢复;另外1例出现肌筋膜高压综合征病人经骨外科医师臂丛局麻后行切开引流减压术,术后给予对症治疗和护理,于1周后完全恢复。

3 讨论

3.1 造影剂渗漏的原因分析

患者的因素。初次接受CT增强检查的患者一般心理比较紧张,特别是推注药物时全身发热造成病人失控而导致注射针头偏移;病人血管脆性大,弹性差,如老年病人和癌症病人血管脆性大、弹性差等。

医护人员的因素。护理人员穿刺技术不够熟练,穿刺血管较差;医用胶布固定穿刺针不牢靠;高压注射时医护人员不能及时发现对比剂渗漏情况;医师没有准确地评估病人血管脆性,设置造影剂流速过大等。

穿刺针的因素。使用蝶式头皮针穿刺容易发生造影剂的渗漏。李淑芬[1]认为,采用留置套管针,可以减少对比剂外渗发生。在穿刺时尽量使用静脉留置套管针。

3.2 造影剂渗漏的预防

选择理想的血管,提高穿刺技能。因为高压注射器注射速度快,所用造影剂剂量大,而且粘稠度高,所以要选择理想的血管作为穿刺血管,尽量不用关节处、分叉处及反复穿刺的血管作为穿刺血管。掌握熟练的穿刺技能,尽量使用静脉留置导管针,静脉留置针在CT增强中的优点已经得到了很多学者的肯定。穿刺时选择正确的穿刺角度(15~30°)和方法。穿刺成功后,认真固定穿刺针,避免其移位。在推注造影剂的过程中,密切观察高压注射器显示屏上注射压力的变化,若推注压力突然升高,应立即停止注射,说明造影剂已发生渗漏,需要重新选择穿刺血管。

3.3 造影剂渗漏的治疗及护理

CT增强造影剂渗漏进入皮下后,使局部软组织肿胀、刺痛,严重者可引起急性肢体血液循环障碍,后果严重。一旦造影剂发生渗漏,要在扫描结束后及时进行处理。首先要做好解释和告知工作,尽量消除患者和家属的顾虑;其次根据渗漏的严重程度选择正确的处理方法。本组29例轻度渗漏病人用50%硫酸镁冷湿敷,12h内基本恢复;中重度渗漏病人24h内用50%硫酸镁冷湿敷,24h后改用热湿敷,并伸直抬高患肢,口服地塞米松5mg/12h,保守治疗均恢复;1例特重患者出现肌筋膜高压综合症,经手术切开减压治疗恢复。陈秀玲[2]认为,造影剂血管外渗早期采用20%甘露醇冷湿敷比33%硫酸镁热湿敷消肿时间快,有待于我们进一步论证。

总之,采用高压注射器进行CT增强扫描时,要提高穿刺技能,及早采取预防措施,一旦发生造影剂渗漏,及时合理进行处理,既可确保检查质量,又可减轻病人痛苦。

[1]李素芬,郭秀娥.静脉套管针用于防止高压注射器造影剂外渗的护理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3):209

[2]陈秀玲.CT造影剂血管外渗的不同处理方法分析对比及对策[J].实用医技杂志,2004,11(5):704

猜你喜欢
外渗注射器硫酸镁
硫酸镁对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分析
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高征的临床效果
影像学检查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渗的护理对策的应用效果观察
行动吧, 液压挖掘机!
从“手枪注射器”说起
探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的临床疗效
远离打针恐惧的儿童玩具注射器
马蹄肾自发性肾盂破裂伴尿外渗1例报告
子宫输卵管造影推注器的研制与使用方法
如意金黄散湿敷联合碳酸氢钠局部封闭治疗盖诺外渗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