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养护管理思考

2012-08-15 00:46吾斯曼江买买提江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2年5期
关键词:公路管理

吾斯曼江·买买提江

(新疆伊犁公路管理局巩乃斯公路段)

1 公路养护的管理特点及目前存在的相关问题

1.1 公路养护管理的特点

(1)实施公路养护工作的强制性。公路在国家运营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直接决定了公路养护必须采用建立在法律基础之上的强制性手段。

(2)公路养护方式的灵活性、时效性。公路养护工作要求快速、灵活。养护方法、操作流程须与实际相符,作业时设定管制区域和路段,以减少损伤、避免误工。

(3)公路养护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公路养护需要高科技做支撑,除了设备的机械化和人员的专业化外,还要不断去探索和发展新工艺、新器械、新技术和新材料。在检测手段上要求具备综合的现代化检测仪器。公路养护工作涉及领域宽泛,技术含量比较高,操作流程也比较复杂。

(4)养护成本高、人员水平要求高。公路养护的对象面积大、造价高,为了保证公路本身及相关养护设备的高综合效益、低综合赔损,必须付出高成本以保证水平。因此必须拥有执行能力强、操作工艺娴熟的高科技工作人员。

(5)管理养护工作战略高度。提到可持续发展日程,服务于环保理念。

1.2 我国公路养护及其管理涉及的问题

(1)养护管理的体制不够顺畅。目前我国大部分公路基本上采用的是事业型管理体制,无法反映公路在社会大生产情况下商品属性的要求。管理与养护的相关经费来源仍采用国家拨款的方式,无法与企业经营性的要求相适应。诸如此类的问题已不同程度的影响了各级公路的养护水平的提高和运营机制的改革与创新。

(2)管理与养护的运营机制落后。“重建设轻养护”的思想与时代脱轨。对公路的养护与管理具有的强制性特征缺乏认识,同时缺少相关法律政策的约束。主要表现在公路破坏的监管不严、惩戒力度不够;还表现在公路管理养护资金的缺口严重,技术的提高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尚未构建完整合理的现代化企业制度。

(3)缺少规范化指引。截止到目前,专门针对公路养护特点而设定的全国范围或地区性范围内的规范化资金额度和技术水准尚未出台。其次,管理和养护的建设、维护费用缺乏严格的监督机制,考量标准不固定,随意性强。是否达标的检测标准仍沿用以往公路指标,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

(4)养护机械化水平不够,机器配套率低,科技含量不够。局部地区的一些公路配备了高效率、高水准的综合性机械,然而对机械的作用仍认识不足,难以使其得到充分利用。空置的机器较多,使用频率也较低。很多地段仍依靠传统的手工操作,难以应对养护需求。国内外的新工艺产品仍停滞在适用阶段,没有得到广泛推广。

2 针对养护问题的发展对策

2.1 对策一:改革养护管理体制

(1)针对公路的发展特点及趋势,在养护公路作业行进过程中要遵循统一性原则。领导权和指挥权的相对集中会使公路养护得到更好的政策保证。统一是指标准的统一、规划的统一,不允许出现质量特殊化,严格考核,统一调度。

(2)市场经济体制需要更优质的公路服务,合理分工是提高公路服务水平的方法之一。管、养分离的实现是用人机制提升的重要一步。统一招标施工队伍,真正面向社会化的竞争机制能有效的规范不合理的作业手段,提高作业水平。

(3)建设更专业的养路队伍。人员的技术水平、敬业态度是保障养护水平的重要元素。只有精良的队伍才能完成常规性任务以及突发性的救急抢修工作。

2.2 对策二:养护法规的建设

(1)政府要加强监管力度,明确经营者只有依法履行了对道路的养护、维修义务的前提下,才有权利合法运营和收费。强制性养护需要通过地方政府的交通管理部门实施或监督实施。而中央政府则要承担组织和制定养护公路的标准以及操作规范。

(2)针对新建公路的施工,要明确养护管理的要求,在先前的设计中加入养护技术的储备,提前制定相应的养护方案,着重强调施工单位责任和义务的统一。

2.3 对策三:运用先进的养护技术

(1)依靠地理信息系统协助促进公路养护的现代化。交通地理信息系统能将空间信息可视化、数字化,这些具有强大功能的软件可以将公路沿线的三维信息分析明朗,变成直观、简洁的数字、图片信息。这一技术为公路的管理和养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2)利用高科技的检测设备促使路况监测和养护的智能化。高精度的传感器和雷达技术实现了人工化到全自动化的飞跃。使得评估和实施真正无缝对接,更加合理、安全、方便和快捷。

2.4 对策四:养护的全面机械化

(1)效仿并引进国外最新科技成果,例如机电一体化设备、显微技术等。开发高效、节能、低污染、低噪声的全自动化养护机械,研发自动检测系统,提高准确性、安全性和可操作性。使整个养护系统更稳固扎实,更持久的作用于公路服务。

(2)相关养护机械面向大功率、低能耗、多用途的方向发展,逐步提高使用效益,去适应公路的作业要求,致力于打造安全、舒适、便捷的现代化公路运营网。

(3)自主探究更优质的设备,提高相关方面的技术培养,不断输入高水准的专业研发人才,在传统机器基础上改良和创新。

[1] 叶成俊.基层公路养护部门机制转换与市场化的探讨[J].广西交通科技,2003,(6).

[2] 田宝香,于英.公路养护工程招标管理模式及资质认证标准初探[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

[3] 徐智鹏.中外公路管理体制比较研究[D].长安大学,2003.

[4] 赵怀志.地方公路管理体制研究[D].长安大学,2002.

[5] 宋皓.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研究[D].郑州大学,2000.

[6] 甄占红.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市场化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0.

猜你喜欢
公路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十四五”浙江将再投8000亿元修公路新增公路5000km
公路断想
加强土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如何加强土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公路造价控制中的预结算审核
父亲的66号公路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供暖季谈公路“供暖”
公路人应知应会“国检大考”新变化,“公路医生”全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