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时尚”的哲学思考

2012-08-15 00:42丁成荣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时尚文化发展

丁成荣

(中共上海纺织党校,上海 200060)

·哲学与思辨·

对“时尚”的哲学思考

丁成荣

(中共上海纺织党校,上海 200060)

从哲学层面审视时尚,时尚不等同于简单的流行。因此,对时尚进行理性分析与判断,把握时尚信息所蕴涵的文化底色,才能发现与创造出健康的时尚。

时尚;文化创意;时尚文化

当今中国,时尚已开始进入普通百性的生活。漂亮的明星、新潮的家居、名贵的汽车、性感的服装、繁忙的选秀,各种名目的时尚令人目不暇接。顺应这一潮流,党和政府及时提出了发展包括时尚在内的文化创意战略目标。时尚究竟是什么?它为何匆匆而来?又为何匆匆而去?从哲学的视角对此进行思考无疑是十分有意义的。

时尚:历史和现实

时尚,从一般意义上说,就是“时间”与“崇尚”的相加。在这个极简化的意义上,时尚就是短时间里一些人所崇尚的某种生活规格或样式。正因为此,人们谈论时尚时,往往赋予时尚更多的现实含义。打开时尚类的电视节目、时尚类的杂志、时尚类的网站和网页,我们看到的服饰、美容、减肥、奢品、情感等众多内容,无不是当下发生的事情,诸如年度内衣秀、春夏流行色等,曾有的时尚往往离人而去,无人问津。

时尚的现实性是极其短暂的。时尚经过创新、相互追随仿效及流行,原有的时尚往往会走完历史进程而成为腐朽。时尚的短暂性会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不同而不同。有的几十年、几年,有的只有一年甚至数月。当代世界日新月异,飞速发展,时尚的周期性越来越短。快速时尚一词,最准确地反映了当代时尚发展的时间特征。

当人们关注时尚的现实性时,不应忽视时尚的历史性。历史是现实的前身,现实是历史的延伸,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因而,时尚是现实的,也是历史的。

时尚是现实的也是历史的,首先表现在今天的时尚是昨日时尚的继承和发展。用马克思的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人类时尚发展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时尚不管怎样发展,无不是历史的延续。巴黎、伦敦、米兰、纽约、东京成为当今世界时尚之都,无不得益于悠久的时尚历史;各种样式的时尚,不管怎样新颖,无不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即使是减肥、健美等似乎很当代的时尚也是一种历史的的延续:19世纪的欧洲,妇女的衣着大多紧紧裹住身体,使小腹符合审美标准;当今,取代19世纪妇女服饰的是肌肉紧身衣——人们以运动、控制饮食等方法健美,使小腹符合今天的审美标准。

时尚是现实的也是历史的,还表现在历史上的时尚还会在现实中重演。历史事件的重演是人类社会的常有现象,只不过是在时尚领域表现得更为突出,以至于人们常常把时尚的发展过程比作循环。“年年岁岁人相似,岁岁年年花不同”,这一说法对时尚来说是很恰当的。唐装这一传统中国服饰,在新世纪实实在在地流行了一下;解放鞋这一被人认为土掉渣的鞋子,经过改良,摇身一变成了潮人必备的时尚佳品,在美国卖出耐克价,又一路从国外红回国内。而现在被认为很是新潮的性别中性化其实也是历史的重演:早在18世纪,为了骑马和运动,男女服装没有什么两样,都是戴高帽子和穿高筒鞋,腰部挂着匕首。进入20世纪,中性化成为持续不变的时尚主题,几度荣衰。1920年野小丫是中性化的首次表达,当今男女不分风潮更是这一潮流的延续。

时尚是现实的也是历史的,还表现在经典时尚能跨越时间成为永恒。创立于1937年的巴黎世家品牌由于其高傲优雅,精于缝纫,结构合理,穿着舒适,面料挺括富有质感,依然属于当今时尚男女的心爱之物;创立于1946年的克里斯汀·迪奥品牌由于其线条简单优美,面料华丽高贵,彰显年轻、希望、未来气质,在当今世界继续成为时尚的代表。对此,一位世界著名设计师有深切的感悟:在时尚的世界里,有些东西是永远都不会退出流行的。

时尚的现实性和历史性对我国时尚发展的启示作用在于,我国的时尚发展必须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中去考察思考。我国的时尚发展必须汲取世界几百年时尚发展的成果和我国有利于时尚发展的文化遗产,总结出时尚发展的规律,从中获得养分和灵感,使传统的时尚潮流化、时代化。同时,我们更要关注和研究当今时尚的发展。这种关注和研究应该是全方位的,包括国内外产业、经济、文化和艺术美学的发展,始终把握时尚发展的脉搏。关注历史和现实,是要超越历史和现实。我国的时尚发展要追踪时尚发展的趋势,还要引领时尚发展,始终站在时尚发展的前沿。

时尚:民族和世界

任何时尚,首先是民族的。时尚的民族性是一个民族独特的、在短时间里一些人所崇尚的某种生活规格或样式,是时尚的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是一个民族特定的社会、历史、经济和文化的产物。以时尚风格为例,仅欧洲就有唯理主义的德国风格、唯美主义的意大利风格和高雅的法国风格;以时尚服饰的穿着为例,则有日本的和服、印度妇女的莎丽、巴黎妇女的蛋糕裙,伊朗和埃及妇女的面纱及中国的旗袍;以时尚建筑为例,则有巴洛克式、哥特式、罗马式和中国建筑等式样。

正因为此,在一个国家的时尚用品,可能在另一个国家被冷落。仿男式衬衫——一种可以作为裙子穿着的长上衣,在上世纪初为美国时装贡献了别具一格的创新之感。当它于19世纪末诞生之时,巴黎将它称作一场时尚灾难,对它彻底不屑一顾。然而美国女性,尤其工作女性却为它大排长队:它代表着那个时代的美国品味和美式风格。

不仅如此,各个民族时尚发展的阶段也不同,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法国,这个积聚多种风情的国度,就连最冰冷的钢筋铁骨都浸透着时尚。特色的建筑、创意的汽车、多彩的服饰,时尚最前沿的灵感在此交融。法国成为时尚代名词,获得世界时尚之都美誉。而世界不少国家,时尚对他们来说,还是个陌生的名词。时尚对于中国来说,很长时间属于讨伐的对象,是由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时尚才逐步进入中国百姓的生活。

时尚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马克思曾经说过:“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就消灭的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2]马克思的话用来考量时尚的发展也是完全适用的。

第一,这种世界性在于,一个民族的时尚样式本身就是世界时尚样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时尚的发展如果没有各个国家的充满个性的发展将是不可思议的。就中华民族来说,中国的时尚建筑、中国的时尚服饰、中国的时尚健身、中国的时尚艺术,本身就是世界时尚样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走向世界,中国的时尚也越来越走向世界,在世界时尚的百花园中放射出灿烂的光辉,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欢迎,并对世界时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第二,这种世界性在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生活有其共性,有普遍性的规律,在社会中产生和发展的时尚样式也有共性和普遍性,并且,由于全球化的发展,时尚样式会同经济一样在相互借鉴的基础上趋于统一,形成具有同一特点的超越民族性的世界性时尚潮流。贝多芬、肖邦、李斯特、柴可夫斯基等大师作为世界性的伟大艺术家,是因为他们的作品具有世界性,引起人类的共鸣,才使得一百多年来世界各族人民欣赏它接受它。在当代时尚发展中,性感风情、袒胸露背、展示身体曲线、尽显魅力姿势,是现代世界都市时尚女性普遍追求的时尚样式,决不是某一国家的专利。

第三,这种世界性还在于一个民族的时尚本身包含着世界时尚的因素和成分。一个民族的时尚,不在于他对外来时尚的排斥,而在于他的吸收,在于他能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实现外来时尚的本土化、民族化。在这过程中,同时也实现了民族时尚的世界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时尚发展,本身就是在吸收外来时尚的过程中得以延续发展的。这种时尚,不但没有丧失中国的时尚特色,反而使中国的时尚充满新的生命力,使中国的时尚具有真正的民族性。以“天圆地方”的设计思想催生的奥运会场馆“水立方”和圆形的“鸟巢”以及以“东方之冠”理念产生的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在保持浓浓的中国民族特色时,也吸收了世界先进科技成果和时尚设计理念,具有世界级的时尚建筑品味。“上海滩”是第一个发源于中国的奢侈类时尚品牌,产品充斥着浓浓的中式风情,但在设计造型中有越来越多的国际化元素,并在世界时尚领域产生影响。

时尚的民族性、世界性对我国时尚发展的启示作用在于,我国时尚的发展首先要立足于本民族。民族的时尚永远是土壤和根基。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各民族的诚恳的国际合作,只有当其中每个民族都在自己内部完全自主的时候才能实现”[2]247。我们要立足于本民族的经济发展、文化传统及审美意识,倡导具有民族特色的时尚生活。我国的时尚发展,同时还要以世界时尚的发展作为我们的参照体系和实现手段,大胆地、充分地、不加任何偏见地吸收世界时尚发展的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参与世界时尚的活动,逐步进入和占领世界时尚市场,在世界时尚发展中确立中国时尚的地位。

时尚:具体和抽象

时尚是具体的,也是抽象的。时尚的具体性指时尚是人们感官能直接感觉到的具体对象、具体事物。时尚的具体对象、具体事物,除了具有功能性的特点外,还有形象性和审美性的特点。时尚音乐的媒质是声音,作用于人们的听觉,诉诸人们以听觉形象,从而给人们以听觉美的感受;而时尚的服饰、家居、建筑的媒质则是色彩、样式,作用于人们的视觉,诉诸人们以视觉形象,从而给人们以视觉美的感受。

时尚的抽象性指的是从时尚的具体对象、具体事物中抽取出共同的、本质性的特征。它是时尚的具体对象、具体事物本质属性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时尚的最为概括、最为本质的特征是时尚文化。无论音乐的旋律、生活用品的样式怎样变化,支撑这些变化的始终是文化。时尚外观形象是时尚文化的体现,只有时尚文化才能超越时尚外观形象的界限。

为什么19世纪基督教新教的中产阶级妇女穿着十分朴素简单,帽子紧扣住头部,面部特征十分严正?因为那时基督教新教的文化要求中产阶级的妇女是道德的捍卫者,她们必须诚实和真实,她们的身体和面部要能够吸引人的注意。为什么建国后中国的妇女长期以来穿着的是列宁装、女知青服装和肥腿裤,主流颜色是蓝、灰、黑等?因为那时的文化要求与先进分子保持一致,“不爱红装爱武装”才能体现女性的特征。

时尚文化是一个系统,包含丰富内容,主要有主流文化和审美文化。

主流文化。主流文化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从世界时尚发展史来看,支撑时尚发展的主流文化有民主、合适、创新、宽容等内容。当代的时尚特征之一是时尚的民主化。为每一个人提供优秀的时尚设计,青年是时尚的引领者,是时尚民主化的体现。支撑时尚民主化的是民主文化。当代时尚用品色彩斑斓,式样奇特,令人眼花缭乱。但这些时尚用品总是存在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人们总是要求个体的时尚用品适应环境。合适的文化支撑着时尚的多样性和有序性。当代时尚日新月异,模仿、从众只是时尚的“初级阶段”,创意才是时尚的本质。支撑时尚创意不断发展的是创新文化。当代时尚千姿百态,各领风骚,支撑时尚多样性的是宽容文化。

审美文化。时尚的形象性、审美性特点,决定了审美文化对时尚发展的作用。巴黎的浪漫、优雅、精致;米兰的平和、冷艳、性感;伦敦的前卫与古典并存;纽约的时髦与悠闲混搭;东京的可爱、清新、多变,时尚之都各自独特的审美文化造就了这些城市独特的时尚样式。就品牌和设计师来说,也首先是由于审美文化。随意优雅是阿玛尼的文化;独立、自由、性感是李维斯服装品牌的文化;维克多和拉尔夫的成功是巴洛克文化支撑;芭芭拉·裴的成功是摇滚文化支撑。

时尚的具体性和抽象性对我国时尚发展的启示作用在于,我国时尚的发展首先要注重研究时尚的形象性和审美性。要有更多的时尚大师,创意大师,生产设计出更多款式和色彩上引领时尚的时尚用品,满足时尚族群求新、求变、求酷,追求个性化的时尚需求。同时,更要注重时尚文化的发展。我国时尚发展如果仅仅停留在时尚的形象性和审美性的层次上,就不可能克服感性具体的表面性、浮浅性的局限,不仅始终只是一个跟在时尚潮流后面的落伍者,而且还有可能陷入庸俗化的泥潭。这就要求从理性上把握时尚的本质,以先进文化引领,尽可能多的搜集国际国内时尚产品生产、时尚媒体传播、时尚销售市场的信息,获得感性具体的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时尚信息的分析,把握时尚信息所蕴藏的时尚文化,创造出更多既有原创性又健康向上的新时尚。

时尚:自发和自觉

从自发到自觉,是人类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的普遍规律。人类关于时尚的认识与实践也遵循这一规律。自发是指人们未认识、未掌握客观规律时的一种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为客观必然过程所支配,往往不能预见其活动的后果,其行为表现为盲从性、无序性和非理性。自觉是指人类认识、掌握客观规律时的一种活动。其行为表现为目的性、计划性和理性。

时尚的自发性源于人类的爱美本性和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人是按照美的规律生产和生活的,追求生活的新、奇、特是人的本性体现。即使在人类文明初始阶段,也不乏对时尚的追求。而生产力作为人类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始终处在变革发展中,生产力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为时尚发展提供了可能。

时尚初始阶段,人们往往对时尚的本质和规律没有更多的认识,这时,人类的时尚活动往往是自发的。现代时尚产生于上流人士为了炫耀自己的财富和地位的需要。比如,英国的绅士以考究的着装,文雅的举止,尊重女性,尊重人格,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与建造彰显绅士“出类拔萃,风度不凡”。这是一种自发行为。当时尚活动日益增多,人们对时尚的本质和规律有了更多的认识,时尚便会从自发走向自觉,人们会有计划、有目标、有针对性地从事时尚生活。时尚越是向前发展,时尚的自觉程度就越高。当今世界时尚的发展,更是人类的自觉行为。

从当今世界时尚产业来说,现代时尚产业包括时尚产品设计与制造、时尚产品物流与配送、时尚产品流通与零售、时尚产品传播与推广。这些仅仅依靠民众与企业自发的单打独斗是很难实现的,必须要有政府的大力扶持。世界五大时尚之都无不得益于政府的扶持。这些国家的政府除了采用财政扶持、政府采购等方法外,还在培养本土品牌、人才设计师以及提供时尚展览、市场信息、咨询服务、产品推广等方面推动时尚发展。如英国政府十分支持伦敦举办时装周,并要求英国的贸易部及驻世界各地使馆积极配合。意大利的米兰十分注重本国时尚品牌培养,先后由政府出资在美国宣传演出。我国的时尚发展尽管是初始阶段,但已体现出较高的自觉性。如北京将高端化作为时尚着力点;深圳将设计之都作为时尚发展重点;杭州将女装产业作为时尚主战略;上海更是致力于打造第六国际时尚之都,推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推动时尚产业发展。

时尚的自发性和自觉性是辩证统一。自觉性离不开自发性。时尚不管怎样发展,它始终离不开民众的自发行为。特别是近代以来,时尚呈现出平民化特点,平民是时尚的主体,是时尚的创造者、消费者,平民时尚带有鲜明的自发性。20世纪80年代的乞丐装,90年代的嘻哈装,无不是普通平民的自发行为。正是由于民众的自发行为,才形成了千姿百态的时尚生活。同样,自发性也离不开自觉性。时尚自发性的盲从、无序和非理性的特点,显然不利于时尚的发展,任其发展,会造成对时尚的破坏,如对时尚明星的过度崇拜,不仅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偏离了时尚发展的正确方向。

时尚的自发性和自觉性对我国时尚发展的启示作用在于,我国时尚的发展必须从自发与自觉的辩证统一中思考,自觉实现从自发到自觉的飞跃。首先,要关注时尚的自发性。中国时尚的发展源于中国民众对时尚的自发追求和创造,如果忽视了民众的自发作用,时尚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党和政府必须时刻关注、支持和保护民众对时尚的合理需求,及时概括总结民众时尚生活中的新创意,使党和政府关于时尚的自觉行为得到公众自发的呼应和证明。其次,要培养高度的时尚自觉和时尚自信。这除了要加快发展时尚产业、确立时尚产业在文化产业的地位外,还要注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广大群众,克服时尚自发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盲从性、无序性和非理性,倡导尊重生命、尊重自然、社会和谐、低碳生活的时尚理念,把党和政府的时尚自觉转化为群众的时尚自觉。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12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1.

B834.3

A

1008-8520(2012)01-0001-04

2011-08-11

丁成荣(1954-),男,上海人,副教授。

[责任编辑:孙 霁]

猜你喜欢
时尚文化发展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谁远谁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环保很时尚
美妆fun时尚盛典
时尚首次触电
只为写作的慢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