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细菌性阴道病60例临床观察

2012-08-15 00:45巫海婷付志红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2年6期
关键词:泡腾片黄汤白带

巫海婷 付志红

(1江西中医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 南昌330006;2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南昌330006)

外阴及阴道炎症是妇科最为常见的疾病,各组年龄均可发病。外阴阴道与尿道、肛门毗邻,局部潮湿,易受污染;生育年龄妇女性活动频繁,且外阴阴道是分娩、宫腔操作的必经之道,容易受到损伤及外界病原体的感染;绝经后妇女及婴幼儿雌激素水平低,局部抵抗力下降,也易发生感染。细菌性阴道病是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的常见病,目前临床上治疗方法很多,但是疗效并不显著,阴道里长期应用抗生素可抑制阴道内乳杆菌生长,或者机体免疫力低下,均可使细菌性阴道病复发。笔者自2010年1月~2012年3月,应用加味易黄汤阴道冲洗结合西药治疗细菌性阴道病6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0例中年龄最小24岁,最大65岁,全部为已婚妇女,均是妇科门诊经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细菌性阴道病者。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加味易黄汤阴道冲洗结合西药治疗组(研究组)60例,西药治疗组(对照组)60例。

1.2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有鱼腥臭味,尤其是性交之后加重,可伴有轻度外阴瘙痒或是烧灼感。检查见阴道黏膜无充血的炎症表现,分泌物为灰白色,均匀一致,稀薄,常黏附于阴道壁,但黏度很低,容易将分泌物从阴道壁拭去。

1.3 诊断标准 下列4项中有3项阳性可以诊断为细菌性阴道病。(1)均质、稀薄、白色阴道分泌物,常黏附于阴道壁。(2)阴道pH>4.5(pH值通常为4.5~5.7,多为5.0~5.5)。(3)胺臭味试验(whiff test)阳性:取阴道分泌物放在玻片上,加入10%氢氧化钾1~2滴,产生一种烂鱼肉样腥臭味,这是由于胺遇碱释放氨所致。(4)阳性实验室化验结果(革兰染色检测分泌物细菌,或湿片查线索细胞)。

1.4 治疗方法 研究组采用甲硝唑阴道泡腾片阴道纳药合用加味易黄汤阴道外洗。洗剂成分:山药30 g(炒),芡实30 g(炒),黄柏6 g(盐水炒),车前子3 g(酒炒),蒲公英15 g,白果10枚(碎),地肤子10 g,苦参15 g,牡丹皮10 g,白鲜皮10 g,白芷10 g,虎杖20 g。煎汤2次,滤去药渣,将2次药液合并浓缩为100 mL分为两份,早晚各冲洗1次。使用玻璃针筒直接冲洗或针筒套导尿管进行冲洗,冲洗器必须严格消毒。10 d为1个疗程,每晚阴道冲洗后给予甲硝唑阴道泡腾片阴道纳药。对照组采用甲硝唑阴道泡腾片200 mg,阴道纳药,每晚1次,连用10 d。

2 疗效分析

2.1 疗效标准 治愈:症状、体征消失,线索细胞(-),pH<4.5,胺试验(-);有效:症状、体征大部分消失(≥50%),线索细胞(-),pH<4.5,或胺试验(-);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变,线索细胞(+),pH>4. 5。

2.2 治疗结果 研究组60例治疗后56例治愈(93.3%),4例无效(6.7%)。对照组60例治疗后20例有效(33.3%),无效40例(66.7%)。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典型病例

顾某,女,26岁,初诊2010年12月1日。2009年5月做完人流后,带下量多,色黄白相兼,质均有气味,甚至每天换内裤,每于月经前后更多,无阴道瘙痒,查白带常规:未见滴虫、真菌,妇科B超:双侧附件及子宫未见明显异常。在外院多次给予抗生素等治疗未见明显效果。刻下诊见:白带量多,色白,质地均匀,有腥臭味。妇检:阴道黏膜正常,阴道分泌物增多,宫颈光滑,双侧附件无压痛。实验室检查:白带常规:未见滴虫、真菌,胺臭味试验阳性。诊断为细菌性阴道病。治疗上给予加味易黄汤阴道冲洗,早晚各1次,晚间予以甲硝唑阴道泡腾片200 mg阴道纳药。连续治疗10 d,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随访3个月无复发。

4 讨论

细菌性阴道病为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所致的一种混合感染,但是临床及病理特征无炎症改变。正常阴道内以产生过氧化氢的乳杆菌占优势,细菌性阴道病时,阴道内产生过氧化氢的乳杆菌减少而其他细菌大量繁殖,主要有加德纳菌、动弯杆菌、普雷沃菌、紫单胞菌、类杆菌、消化链球菌等厌氧菌以及人型支原体,其中以厌氧菌居多,厌氧菌数量可增加100~1 000倍。促使阴道菌群发生变化的原因仍不清楚,推测可能与频繁性交、多个性伴侣或阴道灌洗使阴道碱化有关[1]。细菌性阴道病中医称之为“带下病”,带下之形成是由湿热下注,损伤任带,首先是白带;如湿热壅聚,郁而化热,湿热交蒸成为黄带,其色如茶,有腥臭气;如果失于治疗,化火化毒,便成为赤白带、青带,甚至黑带,这时常伴有口苦,小便赤热,阴痒,阴道灼痛;带下之色由黄变成浓汁,衃血夹杂之物[2]。带下的颜色、质地、气味是带下病的辨证要点。从颜色来看,古人把带下分为白、黄、赤、青、黑五种。首先从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提出,以后在陈自明的妇科专著《妇人大全良方·崩中带下方论》中认为带下病的发生,是由于风邪侵入,五脏所伤发生的病变。由于所伤的脏腑不同而产生不同颜色的带下病,象征着五脏各有其带,他说:“妇人带下,其名有五,因经行产后,风邪入胞门,传入脏腑而致之。”笔者应用加味易黄汤阴道冲洗就是基于此论点。方中黄柏、苦参、车前子、虎杖清热利湿;白鲜皮、地肤子杀虫止痒;白芷、蒲公英消肿排脓,燥湿止带;山药、芡实健脾利湿;白果止带有奇效;牡丹皮凉血解毒止痛。全方合用,均为湿邪开辟出路,共奏清热解毒化湿止带之功,故治疗细菌性阴道病有良效。用药期间注意事项:(1)治疗期间应该禁食辛辣刺激等食物。(2)注意冲洗液温度应控制在37度左右,冲洗液应当日配制当日使用。(3)嘱咐患者保持外阴干燥,勤换内裤,经期尤注意外阴清洁卫生,禁经期同房。

[1]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61

[2]梅乾茵.黄神武妇科经验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7

猜你喜欢
泡腾片黄汤白带
泡腾片变身“太空欢乐球”
当归六黄汤治疗假体周围骨折术后低热疑似感染1例
津津常润话白带
一生只为这一片!盛安环保将有机酸泡腾片升级到2.0版本
维生素C泡腾片应该怎么喝呢?
当归六黄汤 传承七百年
孕期白带增多,是怎么回事
白带锯蛱蝶幼虫和蛹的营养成分比较分析
三黄汤合当归六黄汤加味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炎1例
芍药地黄汤加味治疗带状疱疹5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