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谈话节目的选题策划研究

2012-08-15 00:52许海潮
关键词:卖点婚恋观谈话

许海潮

(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1)

电视谈话节目的选题策划研究

许海潮

(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1)

电视谈话节目是当今电视媒体发展的重要节目形态之一,中国电视节目进入了一个众语喧哗的时代。本文结合电视谈话节目选题的渠道,主要从电视谈话节目的选题策划标准把握和选题策划的途径来谈电视谈话节目的选题策划。

关建词:选题;选题策划;标准把握;途径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一期具体的电视谈话节目来说,选择到好的话题就意味着在通向成功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对制片人来说,选题的确定则意味着以后更多的经济投入,所以无论是策划者还是节目的制作者对待选题都是很慎重的。

一、选题的多种渠道

在选题环节的操作上,有多种渠道。有的栏目成立了“选题组”,选题组的策划负责搜集各种信息,从中挑选出适合自己节目的选题,如《对话》栏目,由专门的选题负责人搜集选题,是一种科学、经济的分工方式,它能够保证选题质量的稳定,同时也使编导把精力集中在节目的操作上。但是在这种选题方式下,如果不能加强节目编导与选题组的交流,在操作过程中,编导对选题的认识往往不如负责选题的策划深刻,因此有时会把握不好选题的重点所在;有的栏目由编导自己寻找选题,如《艺术人生》栏目,可以充分调动起编导对选题的参与,编导对选题的认识也会相对深入,但是由于编导的水平参差不齐,对节目的认识也不一致,找到的选题往往质量、风格有较大的差异,而且寻找选题的过程也大量耗费编导的精力;还有的栏目充分发动观众,设立奖励,鼓励观众提供选题,如《非诚勿扰》栏目,发动观众提供选题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补充渠道,但不能作为选题的主要来源,因为观众对节目的定位和操作缺乏了解,难以“有的放矢”,提供的选题往往不适用,而且这个渠道也很难长期稳定地坚持下去。

不论选题的来源怎样,栏目组都要定期召开选题会,邀请有关的专家进行讨论,确定哪些选题是可行的,哪些选题是无法进行操作的。

二、选题策划的把握标准

选题是电视谈话节目的具体传播内容,是电视谈话节目策划立意的体现。在策划过程中的标准把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把握舆论导向

一种观念和态度一旦经由电视向大众播出,就会迅速地形成某种舆论导向,很大程度上影响大众对某些事物的看法和倾向。因此,一个选题的内容是否适合在一个电视谈话节目中播出,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伦理、法律等多方面因素,还涉及报道角度、播出时机等一系列问题,可以说对电视谈话节目的选题,舆论导向的把握是最能体现策划人政治修养和专业素质的一环。

(二)法律规避范畴

电视作为一种“声画并茂”的大众传播媒介,在选定电视节目传播的具体内容时,必须保护公民的肖像权、荣誉权、隐私权以及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尊重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被拍摄对象本人合法合理的要求,有选择地披露被摄对象信息,在镜头上采取一些规避措施等。因此,在选题策划的时候,就充分考虑到这样的题材能否拍摄,能不能有效保护当事人,同时又不让观众产生交流障碍等问题。

(三)受众心理承受

受众在通过电视节目获得信息的同时,还有获得审美愉悦的需要,在策划过程中不应为了追求猎奇、刺激或煽情的效果而选择突出表现“非常态”的选题。比如对有关灾难事故、绝症病毒人、残障人士等题材的报道,都应特别慎重地确定策划的出发点。报道角度、画面内容和解说的措词,都要充分考虑到观众的审美需求和心理承受能力。

(四)是否方便采制

电视是一个视听结合的线性播出媒体,其传播方式和物质手段决定了电视既有许多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很多采制技术上的限制,并非任何一个题材都适合用电视手段来表现,也不是任何一个有“创意”的策划方案都能顺利实现。因此在电视节目的选题策划中必须量体裁衣、量力而行。

三、选题策划的途径

(一)从栏目的特点出发,选择合适的选题

电视谈话节目的选题和栏目的特点紧密相关,因此节目制作者必须从栏目的特点出发,选择合适的话题或角度。如《非诚勿扰》栏目,尽管它是大型生活服务类节目,但是节目的主要形式是谈话,《非诚勿扰》的婚恋交友的节目本质,决定了谈话的大选题定位于“婚恋关系”上,这本身就是社会热点问题,同时也是观众最期待的话题类型。①围绕着“婚恋关系”,节目通过不同嘉宾类型的选择以及主持人的引导,在真人秀背景下对婚恋话题的广度和深度进行了挖掘。在广度上,话题细分成了富二代婚恋观、拜金女婚恋观、女博士婚恋观、打工族婚恋观、白领婚恋观、女模特婚恋观、教师婚恋观、再婚恋爱观等。而在深度上,话题深入到了裸婚问题、门户差异问题、婚前多次恋爱问题、恋爱背叛问题、买房还是买车问题、婆媳关系问题、女性婚后是否工作问题、男性创业问题等。虽然统一话题“婚恋”问题较为单一,但是对于节目制作者来说,只要嘉宾选择注意技巧,其实每个人就是一个话题、一种类型和一种深度,话题由嘉宾自带,在同一话题下自由发挥,犹如命题作文下的随意挥洒,增加了真实性,增强了节目的看点,提高了收视率。

(二)从“卖点”出发,选择合适的选题

一期节目的策划必须时刻考虑到传播效果,这就要求创作者从观众的视角出发,找到“卖点”。“卖点”是节目最能吸引观众、最具有创意的地方。如果把电视节目当做一个产品,那么卖点就是“与消费者的利益紧密相连的,并且是在与其他商品比较后,形成的能给消费者更强烈的印象和感动的诉求点”。②可见,栏目的卖点,是它不同于其他栏目的独特之处;节目的卖点,来自于能够吸引观众强烈兴趣的选题。如《艺术人生》栏目的卖点,不仅是邀请有影响力的艺术家、重量级的明星,更多的是展现嘉宾的奋斗经历和心路历程。而每一期节目的卖点,就是要找到能够吸引观众收看的闪光点,比如讲述嘉宾一段鲜为人知的经历,现场设计一个极富表现力的环节等。选题的“卖点”主要是明星和名人的知名度、他们的成名历程以及个人的情感生活等。

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也可以成为谈话节目的“卖点”。时效性与轰动效应是这类选题吸引人关注的重要原因。电视新闻谈话节目在这方面体现尤为充分,如《新闻会客厅》栏目,在新闻事件发生的当天,观众就可以在节目中看到当事者,或是有关的专家发表自己的看法、分析事态发展。这就使得电视谈话节目不仅能成为许多历史事件的见证者,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以自己的力量在改变着这些历史事件的进程。

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也能成为节目的“卖点”。例如每年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都会牵扯到许多家庭的心,以就业问题作为话题,也能得到不少观众尤其是青年学生的关注。《对话》就曾经做过一系列以“人才”为话题的节目,其中几期就谈到了普遍关注的就业问题,受到了观众的好评。

悬念与新奇感也能成为节目的“卖点”。电视谈话节目有很多选题就是立足于满足观众的窥视欲望与好奇心理,把各种奇闻轶事作为话题,让观众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这样的选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节目的收视率。如江苏卫视的《人间》栏目,讲述的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发生的事情,这些真实事件本身有的冲突明显,有的冲突并不十分明显;在讲述过程中,通过一些人为调整,有的适合设置悬念,有的设置了悬念之后反而会引起人的不知,例如,在《触不到的恋人》中,很多网上评论认为,节目为了制造悬念,“让三个人都成为了悲剧者”。③而《奇湖魅影》之中,悬念和冲突的设置基本上顺应了事件本身的发展,所以,虽然也是人工架构的故事,但观看起来确实自然而顺畅的。在这期节目中,很多地方都是先描述奇异现象,勾起人们的疑问,我们可以把这些看作小的悬念,这种方式在提出猎塔湖奇异现象的时候被多次运用。除此以外,栏目还精心设计了三个大的悬念:“水怪”有没有,是什么?神秘人到底是谁?学生聂高臻哪里去了?冲突设置方面,节目因势利导,顺乎科学界已有的争论,设计了“水怪”有和没有这个核心冲突点,随着探秘逐步深入,这种冲突也在不断深化和升级;还衍生出了一系列小的对立点,例如学生和当地居民的观念冲突,两位学生之间的观点对立,两位专家之间的观点对立等。④《奇湖魅影》与往期的情感、矛盾类节目相比,在题材选取上做出了重大突破。以往《人间》节目中的情感题材大多是普通群众的日常生活,涉及的是寻常百姓,关注的情感是人们在生活中常常萦绕心头的亲情、爱情。然而,这期节目选取的一个大众新闻事件,具体到情感也跳出了原有的框架,转向了人类的好奇心、求知欲等方面,提高了节目的收视率。

(三)从“可操作性”出发,选择合适的选题

一个选题要由设想变为现实,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既包括节目制作人员的素质、技术条件等节目自身内在因素,也包括政策限制、嘉宾意愿等外在因素,还包括节目的舆论引导、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也就是选题的“可操作性”。

对于以明星、名人为主角的谈话节目而言,嘉宾的意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选题的可操作性,只有嘉宾愿意参加节目,并且表现出愿意与编导合作的态度,选题才能真正进入操作阶段。谈话节目最忌讳的是嘉宾在电视镜头前光讲一些套话、空话。这样,观众就会对这类节目失去兴趣。谈话节目本身是一个公共交流的平台,以体现“以人为本”为宗旨。如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使嘉宾变得鲜活起来,让他们打开心扉,将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呈现给观众,去除嘉宾的紧张情绪和作秀成分,从速还原这个人物,是节目策划需要认真思考的。

编导前期大量地对嘉宾现实生活中的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并对知名或无名的朋友和亲人多点采访。在全方位了解嘉宾的基础上,保证设问的有效性和节目的效率。此外,还经常费尽周折找一些嘉宾都已遗忘或者十分惊讶的重要背景资料,或是一些细小却有意义的物件。出发点不是猎奇,而是从资料中、嘉宾朋友的讲述和普通观众的评价与祝福中更全面、更深入地展示嘉宾的真实模样,促使嘉宾会不由自主地流露出真实情感,以一种无准备的状态进行讲述,避免那些事先演练好的台词和刻意隐藏的情感。这些特质使现场更多了发自肺腑的欢笑、争辩和调侃,也让嘉宾从未有过那么多的灵感迸发,那么多的激情飞溅、精彩妙语。台下所请的观众都是嘉宾的忠实粉丝或是喜爱者。他们有无比的热情,对嘉宾一路走来的事业也相当熟悉,更对嘉宾个人生活内容特别关注,有想法、能提问,更易产生互动、交流,保证谈话场始终处在一个高气场,使台上台下溶于一体,从而也更助于推进谈话的进程,增强节目的可看性。

新闻性选题的可操作性则常常受到政策方面的影响。因此在决定一个选题是否可行时,制片人与策划者要考虑周全,多了解相关的资讯和政策,以免决定了的选题在操作过程中因为遇到无法克服的障碍而半途而废。

拥有一个出色的主持人,电视谈话节目就初步具备了成功的基础。但是光靠一个主持人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互动的另一方——嘉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好的选题也是必不可少的。只要选题精彩,嘉宾出色,再加上主持人的成功表现,电视谈话节目才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

注 释:

①《从〈非诚勿扰〉看电视谈话节目的新趋势》,新华网www.news.cn。

②[日]植条则夫:《广告文稿策略:策划、创意与表现》,俞纯麟、俞振伟译,复旦出版社,1999年版。

③④李德刚:《中国最具网络影响力的十大省级卫视栏目(2009)/中国电视网络影响力报告》,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年6月。

猜你喜欢
卖点婚恋观谈话
为什么你有卖点,却不卖货?
为什么你有卖点,却不卖货?
班主任的谈话艺术
外卖点餐
95后大学生婚恋观的现状及探析
正确理解术前谈话
论欧阳子小说中的婚恋观
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分析
婚恋观转变与基层行政——以1953年北京贯彻婚姻法运动月为中心
求职时不妨卖点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