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网融合下高校图书馆的创新思考

2012-08-15 00:52樊希明
关键词:用户群三网图书馆

樊希明

(湖北经济学院 图书馆,湖北 武汉430205)

三网融合下高校图书馆的创新思考

樊希明

(湖北经济学院 图书馆,湖北 武汉430205)

三网融合,大势所趋。面临着新型高速信息通道和丰富的终端设备,图书馆需要在技术上创新,服务上创新,内容上创新,利用优势资源巩固已有用户群,同时发展新用户群。

三网融合;创新;技术;服务;内容;高校图书馆

2011年两会期间,三网融合成为了会议中的热门词,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指出,“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建设高性能宽带信息网,加快实现‘三网融合’,促进物联网示范应用”,强调了信息技术产业建设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同时工业和信息化部也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透露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将重点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高端服务器和信息服务。方方面面的信息都表明,三网融合势在必行,我们将面对一个崭新的网络环境与信息传输渠道。

一、三网融合是什么?

三网融合是指通过技术改造,实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的融合。用户可以利用电话、电视、电脑等任一终端,不论经由何种网络,都可享受上网、视频、通话等服务和应用。[1]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管理局、国家广电总局传媒机构管理司、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负责人曾指出,“三网融合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创造了新的空间。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推动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IPTV、手机电视、数字电视宽带上网等三网融合相关业务的应用,促进文化产业、信息内容产业、信息服务业和其他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加强信息技术产品、下一代广播电视网技术研发和制造,研发适应三网融合业务要求的集成电路、软件和关键元器件等基础产品,开发双向数字电视、多媒体终端、智能化家庭设备等应用产品,推动宽带信息技术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加快建立适应三网融合的国家标准体系,充分考虑行业应用实际和技术路线特点,加快制定适应三网融合的网络、业务、信息服务国家标准,加快推进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标准的国际化”[2]。这充分说明了三网融合除了使用者的便利以外,更重要的是服务的创新与技术的创新,这些是图书馆作为服务提供者所不能回避的问题。

二、三网融合是否遥远?

三网融合在概念上似乎离我们很远,其实不然。2010年7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第一批三网融合试点地区(城市)名单,包括北京市、上海市、武汉市等12所城市成为了三网融合的第一批试验田。就武汉市而言,入选为我国首批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后,武汉全面加快了三网融合模式的探索,以“光城计划”为特色,全面启动三网融合试点工作,实施了湖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光纤到户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工程。2011年5月8日,武汉移动与武汉广电共同签署“三网融合·共建G3数字家庭”战略合作协议,一直备受关注的“武汉首个三网融合套餐”也同期出炉,寻常百姓也可以体验“三网融合”的乐趣。三网融合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三、三网融合对高校图书馆有无影响?

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信息传输通路由电信号传输升级至光信号传输,千兆位以太网的传输方式作为电信号通信技术现今为止已经接近了极限,但光信号从理论上来讲在光纤通信中足以实现100Tbit/秒的传输速度,信息量以及信息传播速度都有着极大的提升,信息资源高速公路的建设上到了一个新的台阶。同时,接受信息的终端设备也有很大的改变,由传统的计算机扩展至电视机、手机、以及各式各样的移动设备。

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上述技术上的革新能够极大提高图书馆信息资源传输的能力,丰富图书馆服务的方式,但同时也会影响甚至改变用户的使用习惯。此外,三网融合能为用户提供多种获取信息的方式与途径,用户可能从其他途径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从而导致图书馆用户群出现分流的可能性。因此图书馆应该积极面对三网融合的环境,主动更新自己,适应社会的发展与用户的需求,发挥好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门户中心的功用。

四、高校图书馆如何面对三网融合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一)利用三网融合的优势,技术创新

正如工业和信息化部、广电总局就推进三网融合答问中所言的加强技术研发和制造开发应用产品,并推动信息产业化一样,图书馆也面临着技术产品应用革新的难题。图书馆的资源种类很丰富,涵盖了音频、视频、文本、电子书等。各个数据库也有自己特定的文件格式,如CNKI有CAJ格式文档,超星公司有PDF格式电子书。目前IPTV多以机顶盒的方式接入,就现状而言它对图书馆各种资源的支持力度并不高,如果用户在技术层面上都无法正常浏览使用图书馆资源,也就无从谈起推广服务、扩大用户群等后续问题。因而,图书馆应该适时与软、硬件厂商沟通,扩大三网融合中软硬件对图书馆资源的支持,为后期充实资源内容,提供用户服务奠定基础。同时图书馆也应该对自身的资源作一些调整,修整资源以适合新平台、新方式,扩大自身的服务范围。

(二)利用三网融合的优势,服务创新

三网融合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创造了新的空间。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IPTV、手机电视、数字电视宽带上网等三网融合相关业务的应用,这些都是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切入点。

高等院校经过多年的发展,均有自身比较完善的广播电视系统、网络系统,有些高校还有自建电视台,三网融合后,图书馆可以将资源推送至校内电视网。例如,高校食堂大多都配置了电视等多媒体接收终端,图书馆可以通过网络系统在学生用餐期间做一些资源推广活动,或者是选择一些热门讲座丰富学生的视野;在非用餐期间则可以针对食堂员工推送一些专业技能知识,这样既可以服务师生,也可以进一步履行图书馆作为学校信息资源中心的职责。

图书馆还可以依据IPTV、手机电视等技术平台,扩大自身的服务渠道,把图书馆资源推送至手机、电视以及新兴的移动多媒体终端设备。例如图书馆可以针对本校师生开发或采购相应软、硬件,把图书馆资源应用集成至机顶盒中,让师生能通过IPTV随时访问图书馆资源;可以针对手机用户开发相应的信息资源导航系统,让师生能通过手机不限时间、地点地查阅、使用馆内资源。

在图书馆内部也可以开展很多新服务,利用IPTV技术,图书馆可以很方便地建立高清视频播放系统,通过一些针对性较强的资源,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充分利用馆藏,同时也是宣传图书馆的一个新窗口。

利用三网融合的特点,高校图书馆还可以适时将自身资源推出校园,走向社会。例如可以采用与当地广电部门共建的形式,在没有版权纠纷的前提下,把资源通过网络推送至普通市民家中,用专业性技能知识为社会提供职业培训、人才培养等服务,做到服务社会,回馈社会。

(三)利用三网融合的优势,内容创新

三网融合以光纤入户为依托,信息传输速度较之以往的电信号通信技术有本质上的提升。同时,伴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的进步,海量硬盘也早已步入寻常百姓家,因此,大容量的存储空间和高速的传输速度是三网融合后信息高速公路的特征。图书馆拥有的海量信息资源可以凭借这条高速公路寻找新的出口。通过对现有信息资源进行优势整合,并结合用户的需求,形成一批质量高,针对性强,专业性强的音、视频多媒体信息资源,然后利用信息高速公路将其推送给用户,是图书馆内容创新的一种方式。例如,很多高校图书馆都拥有大量的高清音、视频资源,这些资源是图书馆花费大量资金购置的,有着清晰度高、信息量大、占用存储空间大的特点。一方面,限于传统网络的传输速度,这些资源只能限于图书馆内部局域网使用。另一方面,普通用户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难以获得该类型的资源。借助新一代信息高速公路,图书馆可以将类似资源整合处理后提供给用户,扩大信息资源服务的内容范畴,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四)利用三网融合的优势,巩固已有用户群,同时发展新用户群

在三网融合的环境下,图书馆用户群的使用习惯会有一定变化,图书馆应该适时调整自身的服务方式,顺应用户的使用偏好,以巩固现有用户群。例如用户偏好采用机顶盒通过IPTV网络上网,图书馆则应开展相关IPTV的应用与服务,跟随用户的使用偏好。同时三网融合也还处于探索的阶段,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很多不确定因素,需要我们图书馆人审时度势,精准应对,从多方面入手巩固已有用户群。通过三网融合,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可以走出校园,进入社会,这给图书馆带来了潜在的社会用户,图书馆人应该把握这个走出去的机会,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个性化的服务方式,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吸引新用户,发展新用户,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五、结语

自1998年三网融合概念提出以来,党和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促成了三网融合的实质性进展。并通过加强政策扶持、完善法律体系、加快体制机制改革等措施保障三网融合工作的进程。三网融合可实现手机屏、电脑屏和电视屏连贯的信息获取,建立起高速高效的信息双向通道,高校图书馆应紧紧抓住这个机遇,勇于面对挑战,承担起学校信息资源中心门户的责任,实现立足学校,服务社会的教育使命。

[1]我国三网融合产业前景广阔 规模将超过6000亿元[EB/OL].http:// www.gov.cn/jrzg/2010-11/04/content_1738138.htm.2011-05-11.

[2]工业和信息化部、广电总局就推进三网融合答问[EB/OL].http:// www.gov.cn/jrzg/2010-02/09/content_1531908.htm.2011-05-11.

猜你喜欢
用户群三网图书馆
基于协同过滤和Embedding的冷启动推荐算法研究
从资源出发的面向用户群的高校图书馆资源推荐模型分析
图书馆
成都“三网融合”实现智慧治理
一网不捞鱼,二网不捞鱼,三网捞出了……
公共图书馆的用户群和服务人员的分析
去图书馆
三网融合遇上4G时代
“三网三联动”创出新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