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社会工作发展道路研究综述

2012-08-15 00:52李树文
关键词:社工道路专业

李树文

(西北大学,陕西 西安710127)

内地社会工作发展道路研究综述

李树文

(西北大学,陕西 西安710127)

目前,国内学者对社会工作发展道路的有关研究还处于探索期,各学者专家从不同视角出发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本文对社会工作发展道路的研究进行文献综述,通过整理、分析的方式来反映国内社会工作发展的现状及最新进展,提出作者本人对内地社会工作发展道路新的理解。

社会工作;党的社会工作;去社会化

在将近30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内地社会工作从原来单纯学习欧美和港台理论和模式到现在走有中国特色专业社会工作道路,可以说取得了相当显著的进步。可是关于社会工作发展道路的研究还是较少涉及,这篇文章的写作起因是受到甘炳光老师的一篇关于重拾社会工作中社会工作本质文章的影响。虽然是探讨香港社会工作道路发展出现的问题,但是对内地社会工作的发展也提供了参考的作用。内地社会工作发展方向到底是应该向以人为本的私人化发展还是重拾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社会目标?确实是一个值得广大社会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在《现代汉语词典》当中关于社会的解释有两层含义,一种是指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另一种泛指由于共同物质条件而相互联系起来的人群。也就是说“社会”一词既包含我们广义上指的社会集团也包含狭义上社会中的成员。所以不同利益取向、不同视角的学者对于社会工作发展的道路研究也就不尽相同。下面就对各种观点进行梳理,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地社会工作发展道路理论研究

目前,国内学者对于社会工作未来的发展比较崇尚“嵌入性”理论研究。王思斌认为:“我国的专业社会工作会从政府主导下的专业弱自主性嵌入向政府——专业合作下深度嵌入发展。它反映了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独特之路”。[1]并抓住中国社会转型期所带来的社会结构变动、思想文化转变以及社会问题频发的机遇,根据卡尔-波兰尼嵌入理论为基础,从概念、类型、角度、格局、过程等为出发点,将社会工作理念和职业嵌入到现有的社会体制当中去,从而达到相互融合的平衡状态。王瑞华进一步把嵌入理论转到社会工作专业化道路研究,他认为:“从功能上看,嵌入性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描述和预测社会服务专业化的发展历程,可以很好地透过新时期中国社会问题专业解决机制的建构状况与发展途径”。[2]郭伟和在“转型社会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战略选择”一文中在肯定嵌入式发展的基础上,也提出了自己另类的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战略定位——在积极推动社会公正、人道化转型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既要避免为了合法性而单纯地讲嵌入问题,也要避免为了社会理想而作极端的批判性定位。[3]当然还有与“嵌入性”相对应的“内生式”理论研究,主要是在原有社会服务体制内对工作人员进行社会工作培训,使其能够持证上岗。另一种就是利用自愿者和义工的形式。徐道稳在结合深圳、长沙的试点调查后认为:“内生模式和嵌入模式都是试点城市根据自身特点所做的选择,两者各有特点,各有优劣。相对而言,内生模式的步伐更谨慎一些,试点成本也较低,而嵌入模式的成本较大”。[4]

社会工作发展道路的理论研究基本上是以嵌入理论为支撑,从原来实务领域的探索到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模式,成为现阶段社会管理体制纳入社会工作最有效的方式。城市社区管理模式、社工师资格认证、公务员招考社工、招收MSW专业硕士等例子就是很好的证明。但是我们也不能盲目乐观,要看到其所带来的弊端,在强调嵌入的同时也要解决如何保持社工原有的价值观不受影响,不成为政府拥护的工具,保证职业的独立性等问题。

二、内地社会工作发展道路党的领导研究

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党类型背景下,社会工作的发展和道路也是截然不同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工作道路就具有其自身的特色。李慧而在“要重视和加强党的社会工作”一文中,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对中国共产党社会工作内涵加以阐述,广义层面上是指党的全部社会工作实践和对社会工作机构及人员的领导、组织、管理工作,狭义层面上是指党的社会工作者和社会工作管理者向社会提供的专业化社会服务以及相关的管理活动。[5]周晓炎进一步明确党领导社会工作的道路模式并认为:“发挥党的社会工作的‘柔软性管理、人性化服务、社会化运作’优势,有利于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有利于改变政府管理社会事务的方式,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有利于密切党群关系,团结社会力量,推进和谐社会建设”。[6]2011年2月19日,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的讲话,进一步表明党中央对社会管理和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视程度。田奇恒在“社会管理创新与社会工作发展研究”一文中认为:“社会需要服务机构覆盖更多的服务对象、提供更广泛的服务内容,以化解社会风险,缓解社会矛盾,调节社会关系,重塑社会风尚,这位社会工作介入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7]国家民政部党委书记李立国根据《意见》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我国专业社会工作要坚持中国特色的总体要求,是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必须坚持的基本方向,也是我国专业社会工作发展必须恪守的根本原则。[8]分别从体制机制、教育培训、平台建设、专业服务等方面不断贯彻中央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专业社会工作的要求,逐步形成以党的领导、政府主导为中心,以社会管理、群众基层为重点,结合实际国情和时代发展为要求,深刻理解和坚定不移地坚持这个原则,从而确保我国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正确方向。推动中国特色专业社会工作的步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应当说中国共产党越来越重视社会工作在解决社会矛盾,协调社会管理,分配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参与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要在对社会工作领域内容、方法介入、工作队伍在党的领导和转变中,既要区别与以前的群众工作不同,又要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观,这确实需要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三、内地社会工作发展道路地方实践研究

内地各省市陆续开始重视和开展社会工作相关服务。受其经济、地区、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社会工作在内地发展并不平衡,逐步形成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快速,西部内陆地区发展落后的局面。

(一)东部沿海地区社会工作道路实践

2007年深圳市最先相应中央关于《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神,出台《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政府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社会工作发展意见》及七个配套文件(简称“1+7”),经过多年的社会工作发展之路的探索,刘晓玲总结出具有深圳特色的社会工作模式——政府购买、民间运作、加强督导。[9]政府出资向民间服务机构购买社会服务,各机构提出方案设计公平竞标,引入香港和高效社工督导机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并为社会工作在内地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上海市在学习欧美、港台先进的社会工作发展道路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也形成有自己特色的社会工作发展模式,徐麟认为初步形成了“党政主导、职能推进、部门协调、社会运作、各方参与”的社会工作发展格局。[10]以党和政府的指导方针为主,推动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渗透到社会各个服务领域中,形成政府、社工、NGO、民众共同参与的局面。2009年东莞在借鉴深圳的社会工作发展模式基础之上,出台《中共东莞市委 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社会工作发展的意见》及八个配套文件(简称“1+8”),并在文件中明确提出要逐步形成“民生导向、政府推动、民间运作、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社会工作发展格局。[11]较比深圳和上海的社会工作发展模式,东莞市更注重社会舆论和民众对社会工作的监督,有效的防止社会工作偏离既定的发展方向。

除上述三个内地社会工作发展走在前面的城市之外,北京、广州、长沙、武汉、青岛、珠海等城市也在积极探索和发展符合本地区发展的社会工作道路。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发展必然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做出一定成绩才能被政府所认可。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地方在社会工作发展道路所出现的问题,比如深圳政府在购买服务时欠社工机构将近千万元,上海在社会工作发展过程中过多集中在青少年犯罪、戒毒等社会问题表现突出实务领域,东莞社会工作机构则出现用工荒和机构空壳运行的情况。

(二)西部内陆地区社会工作道路实践

李有发在“西部欠发达地区社会工作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一文中提到西部社会工作发展有两大制约因素:一是社会工作设置对口岗位少,导致社工毕业生人才流失。二是社会服务机构和组织较少,导致社会工作发展缓慢[12]。西部社会工作者在面临如此不利的社会环境,仍然靠着自己的努力在探索西部社会工作发展的道路。张银花结合内蒙牧民生活状况,探索有本土特色的牧区社会工作。她总结的牧区社会工作概念是指通过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方法、模式与步骤,以牧民为服务对象,以预防和解决牧区、畜牧业及其牧民的问题为服务内容,最终达到增进牧区社会福利、促进畜牧业和谐发展、提高牧民生活水平、维护牧区社会稳定、推动牧区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价值目标。[13]5.12大地震之后,在成都、都江堰市等积极开展灾后社会工作,帮助人们进行心理调节与建设,恢复灾后建设信心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西部社会工作虽然与东部、中部社会工作发展水平有一定的距离,但是凭借着天然的民族聚居地的特点,在民族社会工作、反贫困社会工作等方面却有着符合自身发展的社会工作道路。再加上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政府在西部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恢复生产重建工作,间接上也促进了西部社会工作的发展。

四、反思

内地社会工作的道路确定和发展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是经历了社会工作教育、专业化服务、职业化进程的阶段。它不同于西方的社会工作道路发展轨迹。首先中央和地方都设有信访局,法律也明确不准随意游行的条例,所以以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为目标的社会实务较少。其次由于起步晚、基础弱、自身能力不足等因素导致需要政府的政策和财力的支持,所以社工开展实务基本上是靠政府购买服务或申请基金会的支持。社会意识形态、社会环境等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道路有着自己独有的特色。

国内学者较少地对国际社会工作发展道路对内地的影响研究,随着近代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不断发展和完善,以个性化服务的个案和小组社会工作逐渐占据了上风,“去社会化”一直影响着国际社会工作的发展趋势。在香港,不少批评也指出社会工作专业逐渐忘记其改变社会的本份。[14]然而也有学者发出了反对的声音。美国社工史柏治和郭妮在《背叛的天使》中强烈的批评现在的社会工作者已经逐渐忘掉了自己原来所秉持的专业使命,开始向有偿收费的市场化的治疗模式转变,服务对象更集中倾向中产阶级而逐渐脱离社会弱势群体。这个全新的视角确实为探索和影响内地社会工作道路的研究提供了积极的思路。

[1]王思斌.中国社会工作的嵌入性发展[J].社会科学战线2011,(2).

[2]王瑞华.从嵌入性理论看中国社会工作的专业化战略[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5).

[3]郭伟和.转型社会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战略选择[J].思想战线,2011,(4).

[4]徐道稳.我国社会工作发展模式研究——以深圳、长沙试点区调查为基础[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10,(1).

[5]李慧而.重视和加强党的社会工作 [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0,(5).

[6]周晓炎.关于党的社会工作发展的思考[J].大庆社会科学,2011,(6).

[7]田奇恒.社会管理创新与社会工作发展研究[J].社会工作,2011,(12).

[8]李立国.积极发展中国特色专业社会工作[EB/OL].人民日报,http:// www.mca.gov.cn/article/zwgk/mzyw/201112/20111200245030.shtml.

[9]刘晓玲.深圳社会工作发展模式分析[J].特区实践与理论,2010,(6).

[10]徐麟.上海着力打造社会工作发展格局[J].社会福利,2007,(1).

[11]中共东莞市委 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社会工作发展的意见[EB/OL].http://www1.dg.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gongzw/ zcfg/200909/170846.htm.

[12]李有发.西部欠发达地区社会工作发展中的主要问题[J].社会工作,2009,(5).

[13]张银花.中国本土化社会工作:牧区社会工作探析[J].社会工作,2011,(3).

[14]甘炳光.社会工作的“社会”涵义:重拾社会工作中的社会本质[J].香港社会工作学报.

猜你喜欢
社工道路专业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青春社工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社工
医务社工的昨天和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