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多元化视野下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2012-08-15 00:52刘玉强潘敏
菏泽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多元化政治思想

刘玉强,潘敏

(1.山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山东济南250014;2.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文化多元化视野下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刘玉强1,潘敏2

(1.山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山东济南250014;2.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文化多元化”话题的广泛关注,学术界也越来越注重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基于文化多元化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负面影响,我们应制定相应的对策,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文化多元化;思想政治教育;冲击;基本对策

通讯技术、网络文化日益发达的今天,文化多元共存与激荡已经成为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实,这必然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严重的冲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研究新情况,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努力探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旋律,科学引导人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崇高理想而努力奋斗。

一、文化多元化的形成与演进

文化多元化是指不同民族、国家的文化共存的一种状态。即在同一时间,同一个社会、国家或民族中存在的多种文化,这些文化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文化。多元文化的发展是历史的事实,三千多年来,希腊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希伯莱传统文化以及阿拉伯伊斯兰传统文化和非洲传统文化等始终深深地影响着当今的人类社会。[1]多元文化的发展和碰撞,是二十一世纪世界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趋势。多元文化是文化发展、繁荣的表征,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必然。[2]正如胡锦涛在耶鲁大学演讲时所说:“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而包容的世界,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达的今天,各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文化交流融于一体,经济联系密切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渗透着本国的文化气息。尤其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多年后,对外开放的领域和范围更加宽广,与其他国家经济、教育、科技、人文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日益深入,这其中不仅包含着我们古代伟大的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也渗透着我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文化交流融合的方式和途径也变得快捷和复杂,发达的互联网和通信网络将整个地球变为“地球村”,在方便人们联系的同时也充当了多元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工具。

文化的封闭、一元的状况已不复存在,进而出现了一元主导与多元并存的发展局面:一方面是社会主义主流文化,这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反映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先进的文化形态,是我国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形态;另一方面是资本主义文化的涌入和各种方式的不断渗透,并且同一些落后的、腐朽的封建主义文化形态结合在一起,其顽固性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向前发展的巨大意识形态障碍。面对世界文化多元发展的局面和我国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任务,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

二、文化多元化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较大冲击

各种不同文化、价值观的碰撞、交错和整合,必然使意识形态领域出现文化多元现象并对人们的价值取向和思想行为产生导向作用。在文化多元背景下,我们一定要保持高度清醒的头脑,努力吸取人类所创造的共同文明成果,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同时,坚决抵制西方不良文化的干扰和侵蚀。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光辉旗帜,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国。

1、多元文化对我国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产生重大冲击

多元文化导致价值冲突,冲突的多元价值观带给社会主体价值选择的思想观念,极容易使人们由于良莠难辨而出现困惑和迷茫,以致产生信仰危机,有些人进而以此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主张指导思想的多元或虚无化。在这种情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势必会受到来自多元文化中的一些消极因素的影响和挑战。如果不主动回应和规避,将被多元文化冲击得软弱无力,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也就难以实现。多元价值共存将逐渐成为几乎所有社会领域都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社会将逐渐走向真正意义上的“价值多元化”,人们将不得不经常面对一些多发的、难有止期的价值冲突,不得不经常综合考虑外部压力与自身境况,对处于冲突之中的各种价值取向做出适时的取舍选择。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敌对势力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和技术优势,利用国际互联网、电视广播、人员交流等手段,全方位地向全球受众大肆传播其标榜“民主”、“自由”的腐朽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导致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直接碰撞,还利用所谓的“人权”、“政党制度”来攻击和诽谤社会主义国家,以企煽动人们对社会主义国家的不满情绪和敌对情绪。同时,利用各种文化载体(如:影视作品、餐饮文化、节日文化等)打入我国的市场,将其文化、艺术、哲学、政治、法律思想、宗教观念等更全面、更系统地传入我国。虽然其中确有一些独特积极的东西,但也不乏包含政治色彩的攻击和渗透,以及享乐主义、色情、暴力、吸毒等有害文化垃圾。这些社会毒瘤必将影响和侵蚀人们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尤其是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产生不良影响,直接冲击着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腐蚀着我国的主流文化和价值观,给人们长期以来信仰的科学理论和思想带来巨大冲击。美国新闻界甚至认为,向正在成长中的中国青少年灌输美国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比传播科学知识本身更为重要。

2、我国目前的社会转型期为腐朽思想的传播提供了滋生土壤

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高速发展的转型期,利益分配的深刻调整期,矛盾多发的凸显期,现阶段旧的利益格局和社会准则已经被打破,新的利益格局和社会规则尚未形成,人们在某些重大问题和认识上还难以达到较高的境界,从而使多元文化中的一些消极因素在国内便有了滋生的土壤,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潮不断泛起,大肆散播,不仅严重侵蚀着人们的思想,而且误导人们的行为选择,在某种程度上使我们现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失去现实的支撑,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极易陷入我们思想政治教育中所说的“俩张皮”的尴尬境地,从而使人们变得用现实和功利的眼光看待思想政治教育。没有感染力和说服力的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对人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并内化为人们内心的信仰和自觉自愿的行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就成了“空中楼阁”。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研究如何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趋利避害,为我所用,积极参与其中并掌握主动权和话语权,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从而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三、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对策

在多元文化并存与不断激荡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我们要确保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目标的根本实现,就必须正确认识多元文化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冲击和影响,同时利用多元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的创新。

1、坚持辩证的观点对待多元文化

我们要客观理性地看待多元文化,意识到多元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需要一个过程,但是这是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不同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会使人们的思维更加活跃,视野更加开阔。只要我们因势利导,就能发挥多元文化的积极影响和作用,使人民擦亮眼睛,明辨是非,把人民的满腔热情引导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行动上来。当然,多元文化激荡的局面下,人们也面临着许多不良的诱惑,容易被一些表面现象或者假象所迷惑,影响他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我们应当树立自信心,准备充分,才能在多元文化的浪潮中站稳脚跟,才能在变幻莫测的时代风云中掌握主动权和发言权。具体来说,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我们要以开放的文化心态,正确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以及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对一切优秀文化,无论中西古今,都应该学习,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为我所用。

2、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文化和意识形态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意识形态属文化范畴。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反映了人们对于自己所处社会中与他人差异的自觉,是对自己的本质和根本利益的一种把握。意识形态是阶级意志的表达,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文化中的特殊部分。[3]意识形态制约着文化建设的方向。意识形态是文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它决定着社会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只有遵循文化的原理并与之相契合时,才会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教育内容上的主导地位,坚决摒弃和抵制指导思想多元化。否则,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就会发生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无从谈起。我国思想政治工作的性质归根结底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多元文化并存也不能丢失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在多元文化中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进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

3、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胡锦涛同志在建党九十周年的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断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事情情况结合起来,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刻领会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形成中华文化特有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载体,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正确认识多元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系,充分利用多元文化中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利因素,抵制其消极影响,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促使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目标的实现,才能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

[1]王酉婕.文化多元化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3):37.

[2]王学风.论多元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改革[J].思想教育研究,2004,(12):22.

[3]杨雪英、朱凌云.论文化的多元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6,(6):60.

A Research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cal Education Work of China from the View of Cultural Diversity

LIU Yu-qiang1,PAN Min2

(Politic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ollege1,Foreign Languages College2,Shandong NormalUniversity,Jinan Shandong 250014,China)

In recent years,along with the people’s wide concern to the"cultural diversity",academic circles has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s to the research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cal education work of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d of cultural diversity.Based on the nagetive impact of cultural diversity to ideological and politcal education work of China,we should make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sures,pay attention to the research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cal education work,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and realize the goa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ultural diversity;ideological and politcal education;impact

book=8,ebook=164

G410

A

(责任编辑:李瑞记)

1673-2103(2012)04-0123-03

2012-06-29

刘玉强(1988-),男,山东单县人,山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思想道德教育。

猜你喜欢
多元化政治思想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