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红歌开展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及实施途径

2012-08-15 00:47
河北职业教育 2012年9期
关键词:红歌公民道德旋律

谭 卉

(湖南农业大学,湖南 长沙 410128)

词作家阎肃说:“革命时期以及新中国建设时期涌现出来的大批奋发向上、励志昂扬的歌曲都是红歌。”红歌体现了中华儿女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激励着中华儿女为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奋勇拼搏。当代大学生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动力,是祖国振兴的中坚力量。红歌作为我国特有的历史文化现象,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和有力工具。本文对红歌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价值及利用红歌开展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探讨。

一、利用红歌开展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中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一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二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三是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红歌具有历史教育、道德教育和美学教育功能,是当代大学生进行以上三方面教育的有效载体。

1.红歌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当前各种文化意识形态的融合、渗透与冲突,强烈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以“自我设计、自我选择、自我实现”为核心内容的个人价值观已逐步确立,少数学生把“利己主义、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的目标,违背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和核心作用,造成大学生的为人民服务意识、集体主义观念、无私奉献精神的严重缺失。红歌中所包含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坚定的革命意志、崇高的理想信念、团结奋进的精神正是时代所急需的宝贵品质。如《过雪山草地》展现了红军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和在恶劣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不畏艰难的钢铁意志。《保卫黄河》表现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前赴后继英勇不屈的献身精神。《团结就是力量》把全中国人民的心凝聚在一起,成为团结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号角和心声。这些红歌以激荡高扬的乐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奉献精神激励着有志青年,对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红歌有利于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世界全球化给中国带来了经济繁荣和历史发展的机遇,为各种民族文化互相沟通、交融、借鉴提供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西方各种思潮的渗透,也使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和挑战,渐渐淡漠了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如民族文化知识贫乏、民族传统美德淡薄等。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激励和鼓舞一个民族为着美好目标积极奋进的精神动力,因此弘扬和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成为时代的强音。红歌是中华民族特定的历史产物,是中国革命的如实反映,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真实写照。红歌在培养集体主义精神、激发爱国热情、塑造民族精神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我的祖国》、《咱们工人有力量》、《我爱祖国的蓝天》等都体现了爱国主义、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内涵,是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生动题材。

3.红歌有利于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学校是进行系统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在高校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对大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前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高校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使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观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一方面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处在价值观形成期,思想上有很多迷茫、道德观念上存在很多困惑,个别学生甚至出现道德失范、道德败坏和道德沦丧。在复杂多元的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要紧跟时代,开拓创新。在教育模式的选择上,要注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自觉接受公民道德教育。优秀的红歌作品是道德的种子,道德的升华,道德的音化,它孕育天地之灵气,闪射人性之光辉,以崇高、干净、美丽的音乐语言,唤起并充实着学生的爱,让学生学会爱他人、爱自然、爱社会、爱故乡、爱祖国、爱自由、爱正义等。尤其是一些反映现实题材的红歌如《中国军魂》、《手拉手地球村》等,更能激起当代大学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二、利用红歌开展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途径

2011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源泉,他希望同学们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结合起来,认真学习中华优秀文化和人类文明成果。红歌是优秀文化传承的经典,多渠道的学习和传唱,能有力促进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利用课堂教学绽放红歌魅力。普通高校开设的音乐公选课是进行红歌教唱的主要阵地。随着物质条件和教育条件的极大改善,当代大学生在中学时期都受过一定的音乐教育,能识唱简单的红色歌曲,因此教会一首红色歌曲只是目的之一,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红歌本身的美感,领会歌曲背后深层次的含义。如《四渡赤水出奇兵》以激昂雄壮的旋律表现了毛主席用兵如神,红军战士过雪山、涉草地的艰难及其所表现出的钢铁意志。《南泥湾》以欢快活泼的旋律展现了广大官兵克服严重的物质困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北京的金山上》以热情明快的旋律绽放出夺目的光彩,抒发藏族同胞对党对毛主席的感激和热爱之情。

红歌具有跨时代的特点,包括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一直到改革开放后的今天所创作的蕴含着革命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歌曲。因此在红歌的教唱和选择中,教师可以根据时代的特点与时俱进,选用一些反映当代题材、贴近生活的红歌,此类红歌更能激起当代大学生的兴趣,更容易让他们找到认同感。如《在灿烂的阳光下》这首作品就是近年来新创作的优秀主旋律歌曲。“从小爷爷对我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曾经苦难才明白,没有共产党哪有新中国”朴实的歌词贴近实际,抒情的旋律部分抒发了对中国共产党创建新中国的感激之情,激昂的旋律部分陈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走过的风雨历程,赞颂了建国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重复唱响的旋律升华了音乐主题,展现出青年一代报效祖国的英姿风采。除此之外,还有一大批反映当代精神风貌的歌曲,如反映抗震救灾题材的《生死不离》,反映北京奥运会题材的《北京欢迎你》,反映建国六十周年题材的《国家》,这些歌曲都有着脍炙人口的旋律、独具匠心的创作手法和积极向上的情感,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审美需求。

2.利用大学校园接力红歌传唱。当代大学生普遍具有个性鲜明、自主性强、思维活跃等特点,他们渴望拥有自我展现的平台释放青春,大学校园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领地,红歌以其特有的文化价值成为在校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工具。大型红歌合唱比赛成为众多高校红歌传唱的主要形式,合唱具有门槛低、参与面广的特点,红歌与合唱这种艺术形式巧妙地结合,不仅能让学生了解音乐,提高音乐情趣,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增强同学之间的凝聚力,培育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如合唱曲《游击队歌》以其明快的旋律、清新的品位道出游击队员誓死保卫国家和家乡的决心,团结和教育人民共同打击日本侵略军;合唱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以其雄壮的旋律表达了广大人群中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也表达了中国人民坚定的跟着共产党走的决心;合唱曲《歌唱祖国》以简洁明快的旋律将祖国诞生的壮丽画面浓墨重彩勾画得淋漓尽致,体现了中国各族人民的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能更好地进行红歌传唱,宣扬红歌精神,如观看红色电影,学唱红色经典电影歌曲,欣赏红色歌剧,品味剧中优秀经典音乐;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其改编和创作红色歌曲等,这些活动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和参与性,避免了空洞的说服和说教,为红歌传唱开展和红歌精神的发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1]李颖.论红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J].大众文艺,2010,(14).

[2]董晓.“红歌”的艺术特点和社会功能[J].艺术教育,2009,(8).

[3]刘琴.浅析“红歌”的美学意蕴与社会教化功能[J].老区建设,2010,(8).

猜你喜欢
红歌公民道德旋律
传统仁爱思想与新时代公民道德——契合关系与糅合机制的探究
唐代口哨旋律拟解
红歌是怎样“炼”成的(下)——《唱支山歌给党听》背后的故事
红歌串串烧
苏区红歌串烧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吟诵的旋律性初探
群众文化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分析——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系列论文之二
7月,盛夏的旋律
大地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