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族海洋民俗探论

2012-08-15 00:47任才茂
贺州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京族习俗海洋

任才茂

(钦州学院 党委宣传部,广西 钦州 535000)

京族海洋民俗探论

任才茂

(钦州学院 党委宣传部,广西 钦州 535000)

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有关文献,通过对北部湾沿海氵万尾、巫头和山心三个渔村京族的海洋性生产生活、游艺和信仰习俗等主要民俗形态的调查和分析,梳理出京族海洋性习俗文化的形成是以自然环境为基础、广泛的异族交流和中原文化的影响的结论。京族海洋性民俗涵盖了鲜明的民族个性、团结互助的优良传统、开放包容的博大胸怀和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等文化特征。

京族;渔村;海洋文化;民俗文化

海洋民俗是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生、形态特征都与海洋有密切关系。北部湾畔的中越边境海岸线上,氵万尾、巫头和山心三个渔村,以京族为主体的边境少数民族世世代代在这里聚居、繁衍。2009年1月至2011年8月,笔者对这三个渔村及周边村寨开展实地调查发现,由海洋性生产生活习俗、海洋游艺习俗和海洋信仰习俗等构成了基于民俗层面的个性特征鲜明的京族海洋民俗文化。

一、京族海洋习俗的主要形态

自古以来,京族以浅海渔业捕捞、养殖加工为主的生产方式,浩瀚的大海,海鱼、海风、海岸、沙滩、码头、渔船、渔民、渔网、盐田等滨海渔村风景,与京族精神生活密切相关的海公海婆庙、哈亭、镇海大王庙、伏波庙、水口大王庙、三婆庙等民间信仰祭祀建筑,伴随京族渔民的生产生活全过程,凸显京族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海洋性特征,构成了京族民俗别有的文化形态。

(一)海洋生产习俗

京族在长期的浅海生产过程中,积淀了丰富的海洋民俗文化。渔业是京族最主要的生产方式。旧时,由于生产技术比较落后,京族先民长期采取浅海捕捞和杂海渔业的原始谋生方式。主要以拉网、塞网、渔箔、鱼笼等传统捕捞工具在近海作业,杂海渔业则以较为原始的竹筏、麻网、鱼钩、鱼叉、蟹耙等工具从事简单的近海渔业生产[1]。拉网有大小两种,大的拉网四五十人操网,小的也有二三十人操网。而最有特色的是拉大网,这是京族人家较大型的群体性操作的渔业生产方式之一。大的拉网高八至九尺,长120余丈,整幅网身由六张缯网缀连而成,网眼较小较密。其操作程序大致是:探察海域,观测鱼情,选择作业地点;以竹筏或小艇将渔网徐徐放下,自滩边向海面围成一个半月形的大包围圈;分两组,各执网纲一头,合力向滩岸拉收;两组人一边拉一边徐徐靠拢,直到网尽起鱼[2]。

京族人海上渔业经验十分丰富,对于潮水的变化和鱼群徊游规律也了如指掌。渔民称每次潮期的第一天的涨潮为“一眼子”或“一眼水”。每月都有两个潮期,每个潮期均为15天,每个潮期的前8天为“涨水期”,后7天为“落水期”。京族人总是按照潮水的“涨”和“落”规律来安排渔猎作业[3]。

(二)海洋生活习俗

京族的岁时节庆习俗渗透着大海的气息。京族人民除了庆祝本民族的重大节日——哈节外,也欢度与汉、壮等民族共同的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等,但在形式上具有自己的特点,蕴含了京族文化特点。在京族各种岁时节庆活动中,需要准备的物品、祭品都离不开鱼类、鱼制品和糯米糖粥,这体现了京族人对海洋资源的敬仰和尊重。此外还有“年晚福”节。每年农历腊月二十至二十八日,渔业互相组织的“网头”率领“网丁”们拜神,做“年晚福”[3]。同伙作业的“网丁”聚集一起,由“网头”主持“做年晚福”仪式,祈求海公海婆保佑来年海上平安,生产丰收顺利。

京族传统服饰也蕴育着海洋韵味。据1945年《防城县志》载,“安南人的服装①,男衫长过膝,窄袖袒胸,腰间束带;女衫不遮臀,裤阔”[4]81,京族妇女一般身穿菱形遮胸布,着窄袖紧身对襟无领的短上衣,长而宽的黑色或褐色裤子,外出时穿窄袖、白色、蓝色、红色等类似旗袍的长外衣,布料细薄,如丝绸、香云纱等,妇女平日爱戴锥形的尖顶葵笠,喜欢戴耳环,成年妇女梳“砧板髻”。京族服饰之所以挑选细薄布料,是因为出海时经常被海水、雨水浸湿,薄料服饰被浸湿后容易风干;还因为该地区四季气温高,柔软而细薄布料通风透气好;裤子宽而长,是为了便于海上作业。

京族人饮食习俗离不开海产品。主食以围海造田种植的大米为主,以海沙种植的玉米、红薯、芋头杂粮为辅;菜谱包括鱼、虾、蟹、贝类等。“鲶汁”、“米壹丝”和“风吹米壹”是京族最有特色的食品[4]82-83。鲶汁是用小鱼腌制而成的上等蘸汁,山心村的鲶汁产量最丰,有“鲶汁之乡”美称。将“米壹丝”(即干米粉)炒海螺肉、蟹肉或煮成米壹丝螺肉汤,嫩滑爽口,风味独特,是京族重大节日和喜庆活动必不可少的主食。

(三)海洋信仰习俗

京族民众的信仰是以海神为核心的多元信仰习俗。由于涉海作业具有高风险特点,京族养成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虔诚崇拜海神、水神或有关的神妡。最初信奉的神灵与海洋密切相关,从而形成了供奉镇海大王、海公、海婆、水口大王等神灵的自然崇拜。白龙镇海大王是地位最高的神,被京族奉信为可以保护渔民出海平安、战胜海贼、保佑海域安全和赐予人民生产丰收的精神领袖之神。他们把镇海大王的牌位放在哈亭中供奉,且每年哈节,村民集队举旗,抬着神座到海边将镇海大王迎回哈亭祭拜。祭神当天,师公读祭文,“哈妹”唱道:“月下是谁顶灯?行舟为何桨停?”[5]10。京族人还在渔船的船头设“海公”和“海婆”的神位,每次出海前都要在神位前焚香祷告,祈求出海平安和渔业丰收。在新年里第一次出海捕鱼、放鲎网之前,也要到海上拜祭海神,祈求神灵的庇佑。

对海龙王的拜祭是京族信仰的重要表现形式。氵万尾村所立的“六位灵官庙”顶礼膜拜的神主就是六位龙王太子。据《广西京族社会历史调查》载,“氵万尾乡越族共建有五个庙宇:名曰六位灵官、三位灵婆、水口大王(亦称四位婆婆庙)、高山大王、本境土神等……以六位灵官最为灵验”[6]122。此外,六位灵官庙还流传着六个海龙王太子在岛上停留并要求民众建庙的传说。

(四)海洋游艺习俗

京族在海洋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海洋文学、海洋歌舞、民族乐器等富有海洋神韵的民俗文化。京族渔民在渔业生产中创造的大量的海洋音乐、海洋民歌,歌曲以出海所见所闻为体裁,如《渔家四季歌》是一年渔业生产的总结。《海阔天空》:“海阔天空,有网就抛有钓就放,万一江狭海浅,网抛无用钓亦空忙,如今江阔海宽,有钓有网随意扬竿张网。”歌词感情质朴、具有鲜明的海洋印记,生动地表现了京族人民独特的生产习俗和精神世界。再如《挖沙虫》:“做完农工做海工,潮退落滩挖沙虫,……沙虫满蔸蟹满篮,浪伴歌声乐融融”[3]。海歌生动反映了传统的京族社会“半农半渔”的生产方式和青年男女共同劳动时的快乐心情。

京族乐器种类很多,独弦琴是最具特色的传统民族乐器。独弦琴造型、装饰美观,琴身形状犹如龙船,摇杆好比海船的桅杆。据独弦琴民乐传承人苏春发介绍:“京族的独弦琴‘独弦不独声’,可以采用拉揉、推揉、滑音、颤音等技巧”②。

二、京族海洋民俗的形成原因

京族所居住的亚热带海洋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海产资源为海洋性民间习俗创造了客观条件,京族与周边异族间的广泛交往丰富了京族民俗的内涵,京族文化根基与中原文化源远流长。

(一)独特的自然环境

京族祖先500年前从现在越南涂山一带迁到中国江平镇沿海滩涂。清光绪元年(1875年)氵万尾京族制订的《乡约》上说,“承先祖父洪顺叁年贯在涂山③,漂流出到……立居乡邑,壹社贰村,各有亭祠”[7]85。古代的京族渔民,在没有先进的航海工具和技术的条件下,浅海捕捞与滩涂作业成为京族世代生产习俗的主要特征。氵万尾、巫头和山心三个渔村当时为三个小岛,四面环水,与大陆沟通不便,多沙少土、淡水资源匮乏,不具备农业开发的基本条件与价值,居住环境恶劣。种种不利因素使得环北部湾地区以农耕为主的壮、汉、瑶等民族完全放弃了这几个小岛,而京族先民却把岛屿视为天然的庇护所和新家园,并扎根繁衍。

氵万尾、巫头和山心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最西端,东临珍珠港,南濒北部湾,西与越南隔海相望,总面积20.8平方公里。据氵万尾哈亭亭长苏春发、山心吃亭亭长刘杨才和巫头哈亭亭长吴全兴介绍,目前,三个渔村京族总计约8000人,其中氵万尾村京族约4450人(占全村总人口的95%),山心村约2100人全部为京族,巫头村京族约1450人(占全村总人口的70%)④。还有1.45万京族人分别居住在江平镇周边地区。京族地区属亚热带气候,树木四季常青。年最高气温为34℃ 最低为3.4℃,年均温度为21.5℃ 至在23.3℃。雨量充沛,年降雨量达1300毫米至2700毫米[8]2。京岛附近海域水藻丰富,是天然的鱼类产卵区和培育场,海盐资源亦取之不尽。“《岭外代答》中记载了龟、玳瑁鳖、躶鳇鱼等珍贵鱼类。丰富的渔业资源为古代北部湾沿海渔业生产提供了物质支持”[9]223。优良的自然环境,丰富的海产资源,使京族在长期的渔业生产中,因地制宜地制造出各种渔具,创造了不同的捕鱼方法。

(二)广泛的异族交流

海洋民俗文化的形成,是在族群文化形成过程中产生的,即在语言、族群、生产生活方式和信仰认同的基础上形成的京族文化,而这种认同又是在与周边民族的交流融合中才形成的认同心理。为了生存,京族先民必须与周边民族进行物质上的交流,物质上的交流必定导致精神文化层面的交流与认同。为了不受到周边民族的排斥,京族人必须不断认同周边汉、壮民族的语言、服饰、节日、宗教等各种习俗,对于他民族的文化的认同必定为本民族传统文化注入新的因子。当母族文化大背景的脱落,京族文化置身于北部湾文化背景之中,京族先民面临两个选择:要么拒绝现有文化背景的滋养而枯萎,要么与现有文化背景相连通,从而建立新的与现存社会环境适应的文化。为了生存、繁衍和壮大本民族文化,京族只有选择后者:在发展自身文化的同时积极认同周边文化,构建本民族新的文化框架。据《防城县志》载“京族民族风俗,均从越南带来,但部分与汉族杂居,亦受汉族影响不少。道公佬为正一道,部分群众信仰天主教”[10]648-649。因此,从越南迁徙到中国沿海的京族,经过与附近各民族若干年的交流、相互认同、涵化吸收,所形成的已经不是原来越南民族文化习俗,而是现在的京族文化习俗。

(三)中原文化的影响

京族的许多海洋性民俗事像与中原文化渊源流长。从古到今,京族的民俗行为带有明显的中国古代中原汉族传统文化的特点。中国是龙的传人,龙是中国人崇拜的神灵,京族人亦如此。京族老人苏维芳说:“据祖上传说,我们京族最先的祖先是从福建搬迁到越南,若干年后,再从越南涂山迁回中国。因此,我们的祖先越族人,都自称其为‘龙子仙孙’”⑤。京族出殡时抬棺柩用的框架,前雕龙头后塑龙尾,远处望去,很象一条神气活现的龙,人们称之为“过人龙”。京族视龙为最主要的神灵,此雕龙框架寓意为“镇海龙王”的形象。从京族老人的自述及京族丧葬习俗看,说明京族人在根意识方面与汉族人一样对“龙文化”具有认同感。

京族民俗其本质是海洋农业文化,海洋成为一种农业资源的补充,海洋捕捞和采集,则使渔业成为农业食物来源之一。在古代,京族岛民滩涂捕捞作业,把滩涂被划分成一小块一小块,平均分给岛民,是沿袭了中原汉族农耕文化制度的农耕生产方式。

京族内部信仰道教的习俗,源于汉朝。《大越史略》中记载了中国道教传入越南的史实:“汉帝,遣南阳人张真为刺史,津好鬼神事,常著绛帕头巾,鼓琴烧香,读《道书》,云‘可以助化’”[11]。京族神灵崇拜,如对“白龙镇海大王”、“本境神”、“伏波将军”等神灵的信仰崇拜,都与汉民族神灵崇拜相相似。京族民间借用汉字的构字方法,并以汉字表音又表意的土俗字,当今还在民间、哈亭保存不少类似汉字造字方法的京族海神传说和故事的文本,在京族退休老人苏维芳家的书房,珍藏着大量的京族文字手抄本文献,有苏维芳亲手收集整理的京语海歌、京语民歌、叙事长诗《金云翘传》、京族故事《金仲与阿翘》等都渗透了中原文化的影子⑥。

三、京族海洋民俗的文化特征

京族海洋性民俗涵盖了鲜明的民族个性、团结互助的优良传统、开放包容的博大胸怀和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等文化特征。

(一)特色鲜明的民族个性

每个与海洋相关的民族,都有其不同于他民族的海洋民俗文化。京族的海洋民俗个性和东西方海洋文化既有敢于冒险、征服海洋(大自然)的精神的共同特征,又具有其自身的民族性格。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形成了有本民族特色的物质和精神文化习惯。京族有自己的语言,曾借用汉字创造的喃字。同时京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歌颂海洋生活的歌曲曲调有30多种。独弦琴是京族特有的民族乐器,音色非常优雅动听。京族人喜欢的哈歌、竹竿舞和独弦琴,被誉为京族文化的三颗“珍珠”。祭祀、唱哈、坐蒙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活动,袅娜多姿的京族传统服饰,天籁之音的独弦琴演奏等,这些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使“京族哈节”和独弦琴艺术成了京族特有的民族标志,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团结互助的优良传统

刘道超《筑梦民生——中国民间信仰新思维》载,“在外部环境与内部竞争的双重压力之下,初民社会感到了加强团结、增强凝聚力的必要,并在这一需要驱动下寻找各自的象征符号。这些因各种原因被选中的象征符号,因持续不断的聚会活动而强化,不仅成为团结氏族的旗帜,同时也拥有越来越大的神秘力量,最终成为各民族崇拜的图腾或他们祖先大的来源”[12]280-281。京族在与海洋大自然的抗争、生活过程中,为了获得更多的海产品,由几户或几十户建立起了集体合作的社会组织,参与这个组织的各家各户的劳动力就是“网丁”,“网丁”们在本组织内部推选一名经验丰富、能说能干的人当“网头”,负责组织协调拉大网、塞网、分产品、织网等工作,但“网头”除了其组织协调作用之外,没有其他特权,他分到的海产品和“网丁”是一样的,体现了京族人人平等、团结协作的优良传统,这种习俗仍然保留至今。京族捕鱼作业中出现的“寄赖”现象,带有较浓厚的原始社会“见者有份”的色彩,无论是谁,看见深海捕鱼的渔船满载归来时,人们便纷纷带上鱼篓到船上去“寄赖”三、五斤鲜鱼[13]。这种互助传统,也保留到现在。山心哈亭亭长刘杨才说:“每年哈节迎海神祭祀期间,全村在外地打工的村民,不管离家乡有多远,都要回家参加拜祭”⑦。据《京族简史》载,“以前在唱哈节揭幕之前,还要举行斗牛活动,山心就流传着这样一首民歌:‘无论你在哪里做买卖,八月初十也要回家看斗牛,尽管你的买卖繁多百过头,八月初十也要回家看斗牛”[14]90。哈节仪式是凝聚整个京族民族精神的文化载体,成为本民族世代团结进步的有效传承方式。

(三)开放包容的博大胸怀

广阔的海洋联结大千世界,海洋民族易于接受各种文明的影响。京族的祖先自迁到广西东兴定居后,虽然保留了在越南居住时的一些习俗,比如哈亭里供奉的一些高山大王、圣祖灵应王等都是沿袭越南村落的信仰神,但是京族在与壮、汉等民族相互杂居、友好往来以后,吸收了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在雅仰上吸纳了镇海龙王、伏波将军和佛教观音菩萨等;在节日习俗上过汉族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同时还过壮族的“三月三”等风俗。据《广西通志·文化志》载,“在‘哈节’所唱的歌,有固定的抄本流传……歌词内容繁多,有历史故事,也有歌颂爱情友谊的,还有咏吟白居易《琵琶行》的”[15]252。此外,京族信仰习俗还接纳的西方文化、宗教的传入。约在19世纪50年代,法国传教士来到京族地区设立教堂,并进行传教,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兼容在京族文化中得到认可。如此说来,京族之所以能够在几个渔村上生存繁衍、不断发展壮大,是与他们具有像大海一样的开放包容、博大仁慈的胸怀分不开的。

(四)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

京族将镇海大王与海和谐共处的能力神性化为崇拜的对象,并将其视为人类征服自然灾害的化身。镇海大王的海神崇拜及其传说体现京族海洋开发的想象,颂扬了祖先征服自然、战胜邪恶势力,开辟美好家园的创业精神。这片浩瀚的大海蕴育了一个思想活跃、勇于创新的民族。传统游艺民俗文化在京族代代口授身传过程中,为了适应不同时代的社会变迁,也得不断注入新的内容和形式。如京族琴师把音量较小的旧式独弦琴进行改造,变成电声独弦琴;现在唱哈的歌词中,已经加入了歌颂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政策好、京族人民生活繁荣富裕的内容。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市场经济的活力推动了京族渔民浅海滩涂养殖和海产经营模式的变革。京族从以传统渔业生产为主,兼顾盐业、农业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步向海水养殖、边境贸易、旅游等现代生产和服务业拓展,给京族人注入了新的海洋生活内容。靠出海捕捞的经营方式被打破,渔民大力开发滩涂,引进人工海水养殖技术和加工技术,使鱼、虾、蟹、螺等海产品远销各地,京族人均收入逐年增加。有的村民还在自家门口开办海鲜餐饮店和渔家旅馆,有效满足了海滩旅游业的发展。如今的京族三个渔村家家都盖起了小洋房,村落大道笔直、干净整洁,一跃成为中国最富裕的少数民族村落之一。

注释:

①“安南”即越南。因京族是从越南迁来的,20世纪40年代以前,当地人称京族人为安南人。

②访谈人:苏春发,男,京族,是年55岁,氵万尾村哈亭亭长,京族独弦琴艺术传承人,访谈时间:2010年5月5日。

③“洪顺”是十六世纪越南后黎封建王朝的年号,“洪顺叁年”即公元1511年。

④访谈人苏春发,男,京族,56岁,氵万尾村哈亭亭长、京族独弦琴艺术传承人。访谈时间:2011年7月15日;刘杨才,男,京族,51岁,山心哈亭亭长。访谈时间:2011年7月23日;吴全兴,男,京族,62岁,巫头村原村长、哈亭亭长。访谈时间:2011年7月24日。

⑤访谈人苏维芳,男,京族,是年68岁,长期从事京族民歌和喃字的收集整理工作。访谈时间:2010年5月25日。

⑥同⑤,访谈时间:2010年9月11日。

⑦访谈人刘杨才,男,京族,51岁,山心哈亭亭长。访谈时间:2011年7月23日。

[1]钟珂.民国以来京族海洋渔捞习俗变迁及其文化蕴涵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0.

[2]蓝武芳.京族海洋文化遗产保护[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07(4).

[3]符达升,过竹,韦坚平,苏维光,过伟.京族风俗志[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

[4]京族简史编写组.京族简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5]陈学璞.略论京族文化的民族性海洋性特色,京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C].黄有第.防城港市京族文化研讨会论文集.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8.

[6]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广西京族社会历史调查[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7]广西民族事务委员会编.防城越族情况调查[M].1954.

[8]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广西京族社会历史调查[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9]白爱萍,廖国一.古代广西北部湾地区的海洋渔业文化[C].北部湾海洋文化研究.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0.

[10]防城县志[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3.

[11]大越史略(卷2)[M].本纪(中文版).守山阁丛书.越南:文史地出版社,1960.

[12]刘道超.筑梦民生——中国民间信仰新思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13]马居里,陈家柳.中国民族村寨调查[A].京族,广西东兴市山心村调查[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14]京族简史编写组.京族简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15]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篡委员会编.广西通志·文化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

Discussing the Marine Folk of the Nation of Jing

REN Cai-mao
(Qin Zhou University Propaganda Department of CCP Committee,Qinzhou Guangxi 535000)

According to related documents,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and analyzes the marine fork,including production,life,recreation,beliefs and other forks,through the nation of Jing of three fishing village of Wan Wei,Wu Tou and Shan Xin on the Beibu Gulf based on fieldwork.Furthermore,we can conclude that the culture of maritime customs is based o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extensive the foreign exchange and the impact of the Central Plains culture results.The marine folk cover the distinctive national character,solidarity of the fine tradition of openness and tolerance,broad - minded and positive spirit of innovation,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Jing Nationality;fishing village;marine culture;the custom culture of folk

K890

A

1673-8861(2012)01-0026-05

2012-02-03

任才茂(1970-),男,广西凌云人,任职钦州学院党委宣传部,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民俗学、文化学。

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编号:08FSH009)。

猜你喜欢
京族习俗海洋
京族丧葬音乐中的宗教文化研究
爱的海洋
论京族舞蹈的原生态美学特征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京族医药调查报告
京族传统服饰文化及传承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