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理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抗风险能力

2012-08-15 00:48刘维城
湖北教育 2012年6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素质教育事故

◎/刘维城 易 玲

以心理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抗风险能力

◎/刘维城 易 玲

2010年11月29日,新疆阿克苏市第五小学课间操时,学生下楼至楼梯口发生拥挤,前面的学生摔倒后,后面的学生冲下楼梯引起踩踏事故,造成41名学生因挤伤、摔伤住院。

这样惨痛的事故其实大家听到的还有不少。不难发现,安全事故并不因为我们拒绝实施素质教育要求的某些活动就可以避免,学生安全与素质教育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所以,我们与其消极地逃避,不如积极面对,一方面制定更加周密、科学的防范措施,另一方面把提高学生预防、应对安全事故的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来落实。

文章开头的这起踩踏事故,据心理学家分析,是由学生恐慌心理的过度反应导致的。因为人们在遇到危险时,对不明情况的恐惧,以及奔跑逃生的本能,都会使人慌不择路,人的这种本能连成人都无法控制,更何况小学生呢?

大家更为常见的案例可能是这样的:下课铃一响,教室里的男生一窝蜂似地冲出教室,结果一名学生在拥挤中崴了脚。

仔细观察这样的现象不难发现,事故一般是学生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造成的。小学生尤其是男生,活泼好动,精力旺盛,他们最喜欢自己是第一个跑出教室的,看到别人跑,自己会不由自主地跟着跑,看到别人挤,自己忍不住也要挤,情绪会被周围的同学立刻调动起来。这与他们的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有关:儿童神经系统的兴奋功能比抑制功能强,外界的各种刺激都极易引起兴奋而难以自制,行为往往不易控制,并不去考虑后果。

于是,我们在关注学生安全问题的时候,应该反思:以身涉险、以身赴险的学生缺乏哪些基本素质?笔者认为,小学生处于心理素质尚不成熟的阶段,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充分,好奇心强烈,意志力薄弱,这是造成小学生安全事故的一个内在因素。尽管这是儿童在这一时期的天性,或者说是心理成熟必然要经历的一个过程,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的心理素质教育缓解这一矛盾,从很大程度上预防和避免类似安全事故的发生。

要让学生学会如何控制情绪。由于缺乏必要的策略,学生即使有自我控制的意识,也不知道应该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因此在提高学生自控意识的基础上,日常的安全教育中应该教给学生一些必要的情绪自控策略,如注意转移法、延迟满足法、自我暗示法等,帮助学生排解不良情绪,消除安全事故的隐患。学校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有利于宣泄情绪、释放精力的活动,引导学生安全文明地学习生活。

渗透情感品质教育。一些独生子女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常常不懂得谦让,也是造成某些安全事故的原因之一。教师在安全教育的课堂上可以有针对性地渗透尊重他人、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互相宽容的情感品质教育,让他们在学校、在社会中懂得谦让、守规则、讲秩序,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还能帮助他们建构良好的情感道德观,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安全教育的目的是珍爱生命、远离危险。可是当危险真正来临的时候,就需要孩子们有极强的心理承受能力,遇险不慌张,学会互助互爱,懂得自救常识,果断处理紧急情况。心理和生理一样,必须通过一定的锻炼活动来促进健康发展,为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可以有计划地开展一些心理操练。比如:在体育和拓展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通过组织各种兴趣活动来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在孩子失败失意时,给予鼓励,教育孩子“得之不喜,失之不忧”,这样即便身处逆境也能勇敢地面对。

其实说到底,安全事故是每个人终其一生需要时刻防范的,既然无法改变这个事实,我们就应该把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作为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终有一天会离开学校刻意创造的“安全环境”,进入真正残酷的现实生活,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学校必须有所作为。

湖北省武昌水果湖第二小学)

(责任编辑 周 俊)

理论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素质教育事故
学中文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废弃泄漏事故
小恍惚 大事故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